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治疗癌症的中药秘方,以及癌症食欲不振怎么回事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记者张梦雪)近日,国际知名医学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临床研究杂志》)在线发表论文《白术内酯I通过激活肿瘤细胞的抗原呈递增强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应答效率》,为中医药抗癌效用提供了实验依据。该研究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脾胃病研究所教授季光科研团队、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教授黄诚、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Xiongbin Lu合作完成。
论文第一作者、龙华医院脾胃病研究所副所长徐汉辰介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手段,但对于结直肠癌患者,该疗法仅对5%左右的患者有效,且单独使用的有效率仅为40%左右。课题组在国医大师刘嘉湘 “扶正治癌”理论指导下,研究发现包括四君子汤在内的多个“扶正”的代表方剂可以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增强肿瘤组织中浸润的CD8+T 细胞水平。进一步研究证实白术的活性成分白术内酯I能够显著提升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并可促进肿瘤细胞抗原呈递作用,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单抗联合应用协同增效,共同发挥抗癌作用。
该研究得到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地方高水平大学顶尖优势创新团队支持。
来源: 中国中医药网
前段时间,张伯因为突然晕倒被送到了医院。医生经过询问得知,张伯前几年被查出癌症,一直在治疗当中,但是病情却没什么好转。
有一次,张伯去公园散步时,听到有老人说不吃东西可以把体内的癌细胞饿死。张伯暗暗记住了这句话,开始刻意控制自己的饮食,有时候甚至颗米不进,试图通过饿肚子的方法将癌细胞饿死。
医生听了哭笑不得,这不是他第一次遇到试图饿死癌细胞的病人。医生告诉张伯:通过少吃或者不吃来饿死癌细胞,都是谣言。
事实上,对于癌症病人来说,癌细胞也是身体的一部分,可以无限生长,而且还会和体内正常的细胞争抢营养成分。即使患者不吃不喝,体内的癌细胞也会照常生长,消耗体内储存的能量。与此同时,人体通过“饥饿疗法”不仅饿不死癌细胞,还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正常细胞的功能,使免疫力下降,加快癌细胞扩散,对癌症治疗非常不利。
近年来,各种癌症的高发,癌症群体数量的增多,与日常饮食中长期存在的错误习惯不无关系。不健康的饮食,会增加癌症的风险。同样,饮食对于癌症患者的治疗也极为关键。除了要积极配合治疗,在饮食上,癌症患者还应该分清不同癌症的饮食禁忌,有选择地进食有助于疾病康复的食物。
但是,有不少流传在癌症患者中的谣言,会将他们带入饮食误区,反而对病情不利。
误区一:吃得越好,癌细胞长得越快
不少癌症患者认为,既然癌细胞也属于身体的一部分,那么如果日常饮食吃得越好,身体吸收的营养元素越多,癌细胞就会长得越快。表面上看来这种说法没有什么破绽,但是却没有任何理论依据。
相反,摄入足够营养的目的不是为了治疗肿瘤,而是维持或改善食物摄入及缓和代谢紊乱,维持骨骼肌质量及体能,减少治疗中断风险。良好的营养有助于减轻癌症患者对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对癌症治疗的耐受度。
误区二:癌症患者的饮食尽量清淡,少吃肉
有的人主张癌症患者吃素,少吃肉,一是认为吃素可以使肿瘤变小,二是认为吃鸡肉、猪肉等肉类会导致伤口难以愈合。
事实证明,只吃素不吃肉的癌症患者,治疗效果远远不如荤素平衡的患者。在癌症治疗期间只吃素,容易造成热量、优质蛋白质不足,影响遭破坏组织的细胞修补,使免疫力持续下降。
误区三:过度依赖补品
去医院探望癌症病人的人,手上往往都提着各种各样的补品。通常在人们的意识中,病了就要补补,于是燕窝、虫草等补品就派上用场了。而由于治疗癌症期间会有食欲不振的情况,为了维持身体的能量,一些患者会用补品代替正常的饮食。
医生强调,补品虽然有一定的功效,但是癌症病人不能本末倒置,过分追求某一种食物的免疫功效,过度依赖补品。只有均衡饮食,才是提高免疫力的最好方法。
在均衡饮食的同时,癌症患者也要注意忌口。因为癌症治疗时期的身体素质不同于平常时,对于一些不能吃的食物,一定要懂得克制。比如:
1.肠癌患者不宜吃高脂肪、低纤维素食物以及辣椒、胡椒等;
2.食管癌、胃癌患者不宜吃烟熏、油炸食品以及过烫的食物;
3.肝癌患者不宜吃变质食物和摄入过量的蛋白质;
4.胰腺癌不宜烟酒咖啡以及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
总之,癌症患者一定要科学膳食,特别注意不要轻信一些饮食谣传,听风就是雨。坚持科学治疗癌症,才能取得最好的疗效。
参考资料:
[1]《癌症患者当心 这些“饮食禁区”莫入》.广州日报 .2015-12-21
[2]《肿瘤患者,警惕这五大饮食营养误区》. 北京青年报. 2019-06-19
[3]《台湾医师揭示癌症患者饮食六大迷思》.中国新闻网.2013-03-2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食欲不振是癌症患者及癌症治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目前引起食欲不振的原因还不明确。食欲不振可能是由抗癌治疗引起的,也可能是由癌症本身引起的。不良情绪如恐惧、抑郁也能引起食欲不振。可以向护士或护理人员询问缓解情绪的方法。有时候食欲不振可能只是治疗恶心、呕吐时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可能是因为改变了食物的气味、味道使人失去了食欲。如果是因为以上原因,可以向医师或护士求助,对症处理这些不良反应,使它们得到控制。
对于一些人,食欲不振只是暂时的,而对于其他人可能会长期存在。
无论是哪种情况,可以参考以下一些建议:
1.在进食困难的时候可以尝试液体或粉末状固体的代餐,比如“速食早餐”。
2.尽量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摄入太多。摄入太多既不容易产生饱腹感,也更容易摄入更多食物。
3.随身携带些小零食,以防想吃的时候随时有食物可吃。奶酪、饼干、松饼、冰淇淋、花生酱、水果和布丁都是很好的选择。出门的时候随身携带些便携小吃,比如花生酱饼干或葡萄干等。
4.如果患者不想进食固体食物,白天也要试着喝些饮料、果汁、汤或其他类似食物,可为自身提供能量和主要的营养素。含奶的饮品可提供蛋白质。
5.如果可能的话,在睡觉前吃些食物,它不会影响下一餐的胃口。
有时候改变食物的形式会让食物看起来更令人有胃口,增加患者食物的摄入。例如,患者如果觉得吃一个完整的新鲜水果很有负担,可以试着混合水果并做成奶昔。
(临床营养科 吴晨曦)
僵蚕又名天虫、白僵蚕、僵虫等。咸、辛,平。归肝、肺、胃经。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的作用,主治肝癌、胰腺癌、食管癌、膀胱癌、鼻咽癌、舌癌等各种恶性肿瘤证属痰瘀互阻者,并可用于缓解癌性疼痛和癌性不完全梗阻。
一些肝癌患者既有在肚子上能摸到肿块,形体肥胖,头昏,胸闷,恶心,呕吐痰液,舌体胖大,舌苔厚腻等“痰证”的表现,又有肿块十分坚硬,摸上去还有一个一个的小突起,伴有疼痛,疼痛的部位固定,按压肿块疼痛会加重,一般夜里疼痛明显等“血瘀证”的表现,如果这两种情况同时伴见,中医上就叫做“痰瘀互结证”。僵蚕能够化痰,消散肿块,从而延缓甚至抑制肿瘤的生长,还能缓解癌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癌中药。
现代医学已经认识到恶性肿瘤是全身性疾病,其虽然表现为局部细胞的不正常生长,但却是以全身的代谢紊乱为背景的,人体的水液代谢异常就形成了中医上所谓的“痰”,而血液代谢异常就形成了中医上所谓的“瘀”,所以痰瘀互结证是恶性肿瘤患者在临床上常见的证型。
僵蚕味咸,能够软化消散肿块,又兼能化痰,用于肝癌“痰瘀互结证”,常与浙贝母、夏枯草、连翘、玄参、牡蛎等化痰散结药同用,再适当配伍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泽兰等活血化瘀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可起到缩小肿块,控制肿瘤复发转移,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上腹部刺痛、胀痛的患者,可加用炒白芍、延胡索、片姜黄、木香、八月札、香附等;肿块明显,在肚子上就能摸到的患者,可加用山慈菇、肿节风、浙贝母、露蜂房等;伴有腹水的患者,可加用车前子、大腹皮、冬瓜皮、泽泻、猪苓等。
僵蚕治疗癌性疼痛,疼痛剧烈,难以缓解的患者,常与蜈蚣、地龙、全蝎等同用。僵蚕还能疏散风热,如果肝癌患者出现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感冒症状,可与桔梗、薄荷、荆芥、防风等同用。此外,僵蚕还有抗过敏的作用,可用于鼻痒、咽痒、皮肤痒的过敏患者。
注意:本品可致过敏反应,如青春痘样皮疹及过敏性皮疹,停药后消失。少数患者有口干、眼干、恶心、食欲减退、困倦等反应。大剂量使用僵蚕容易引起腹胀。由于僵蚕具有良好的抗凝血作用,所以凡是血小板较少、凝血功能障碍及有出血可能的患者应慎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