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癌症是检查什么项目(预防癌症的检查项目)

2023-11-06 18:51:37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查癌症是检查什么项目(预防癌症的检查项目)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查癌症是检查什么项目,以及预防癌症的检查项目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9种常见癌症早筛方法,您了解吗?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

癌症早筛

选对项目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预防和筛查,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多数常见癌症都有敏感的检测手段。

肺癌——

低剂量CT

传统肺部病变筛查手段里,最常见的是X线检查,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胸片检查。但是,胸部X线片对肺癌的敏感性较低,而且只有当结节大于1厘米时才能被发现,加上难以判断性质,所以需要进一步做相关检查。用CT检测肺癌,分辨率高,肿瘤达到1厘米、甚至0.8厘米时即可被查出。

因此,建议50岁以上人群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体检中把X线片换成低剂量CT。2020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中也建议,肺癌高危人群,要进行低剂量CT筛查。

胃癌——

胃镜+活检

胃癌是指原发于胃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男性的患病风险比女性高6~8倍。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是全球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然而,我国早期胃癌占比较低,不足20%,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进展期胃癌。胃镜是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最常见的检查方法,可发现消化道溃疡、炎症、肿瘤,可明确消化道出血位置,及早发现消化道癌前病变等。

一般而言,出现萎缩性胃炎、胃肿瘤、胃溃疡的人群建议做胃镜及活检,以期胃癌早防、早治。

结直肠癌——

电子结肠镜

90%的肠癌是由息肉发展而来的,从息肉发展成癌症又需要10年左右。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早期及时发现息肉,对其进行切除,后续复查就能有效避免肠癌的发生。所以,呼吁大家从40岁后开始做肠镜检查。55岁是肠癌的高发年龄,建议大家重视起肠镜这个筛查手段。

食管癌——

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通过电子镜头或内窥镜对消化器官黏膜进行直接检查。通过内镜检查食管癌时,可直观了解病灶的部位、大小、扩散情况、表面形状、病灶数量、颜色、浸润深度等。内镜检查还可以直接获取细胞组织,并对细胞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有利于病情的诊断。

对于无特殊情况的以下人群,建议每三年定期检查一次:一级亲属有食管癌病史;生活在食管癌高发地区;长期饮食习惯不好,抽烟、喝酒或喜欢吃腌制食品等;有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的人群。

肝癌——

甲胎蛋白+肝脏B超

查肝癌需要做“甲胎蛋白+B超”联合检查。甲胎蛋白是一种肿瘤标志物,可以通过采集静脉血进行检测。该指标出生一年后维持低水平,只有患肝病时才会升高,是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常规指标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单独用甲胎蛋白普查,会有一定漏诊率,因为只有80%左右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会升高,也就是说单纯的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值正常,仍不能完全排除患肝癌的可能性。多年的临床经验证明,肝脏B超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肝癌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是临床诊断早期肝癌首选的检查方法。

需要定期做以上两项肝癌筛查的高危人群包括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患者,食用黄曲霉素超标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

乳腺癌——

乳腺B超、钼靶检查

乳腺B超具有无创、无辐射、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的特点。它可以准确分辨乳腺肿块的囊性和实性,能发现5毫米以上的结节或者肿块,可以应用于腋下淋巴结和乳腺引流区淋巴结的探查。超声是一种无辐射、无痛苦的乳腺癌筛查方法,适用于不适合进行X线检查的女性(如妊娠女性等)。超声检查在致密型乳腺女性中有更高的病变检出率,能更加全面地观察整个乳腺,降低乳腺癌的漏诊率。

针对乳腺癌的X线检查,又称钼钯检查,推荐35岁以上、乳房较大的女性重视钼靶检查。这类女性的乳腺组织相对疏松,钼靶检查成像的效果较好。该检查对微小钙化的识别率达到95%以上,可以检出85%~90%的乳腺癌以及发现部分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癌。

这两项检查在乳腺筛查时应该如何选择呢?每一种检查手段都有它的优势和局限性。东方女性乳房较小、乳腺细密,应以彩超为主、钼靶为辅。女性可以每年都用彩色超声检查,40岁以后再加上钼靶检查。彩色超声和钼靶X线片都没发现问题的,可两三年后再用钼靶检查一次。

另外,乳腺癌并不是女性的“专利”,男性也会患乳腺癌,只是非常罕见而已。男性一旦患上乳腺癌,病情往往会比女性严重,存活率也比女性要低。男性乳腺癌在筛查手段上与女性患者类似,以超声和钼靶为主,必要时可行定位穿刺活检。

宫颈癌——

HPV+TCT

宫颈癌是人类所有癌症中唯一病因明确且能通过早筛、早治而消除的癌症。宫颈癌是感染乳头瘤病毒(HPV)所致,这意味着针对病因进行宫颈癌的早期防治更加有效。目前国际公认最安全的宫颈癌筛查手段是采取细胞学检测(TCT)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病毒学检测联合筛查的方式。业界也是将HPV+TCT两者联合筛查作为精准筛查或者二级防控宫颈癌的最好方式。

下列人群应该进行宫颈癌筛查:性生活不洁,并且曾经感染性病者;性生活低龄者;过早分娩或者多次分娩者;有过宫颈病变或其他妇科疾病的患者。另外,如果女性近期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异常,也要进行宫颈癌的筛查。

卵巢癌——

CA125+盆腔超声

CA125也是一种肿瘤标志物,血清CA125浓度测定是应用在卵巢癌早期筛查中最为广泛的生化方法。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癌症防治刻不容缓。大约50%的早期卵巢癌患者和80%以上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血清CA125值会升高,浓度升高的程度与肿瘤负荷和分期相关。

盆腔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盆腔器官及病变,超声医生根据所测卵巢的大小、形态、血流和血管分布可早期发现卵巢病变。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对评价卵巢病变将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但是超声不能明确鉴别卵巢癌与普通卵巢疾病(卵巢良性肿物、内异症)。目前临床主要综合应用以上两种方式早期筛查卵巢癌。

对于卵巢癌的筛查,目前没有像乳腺癌、宫颈癌一样统一的筛查策略。患者需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后,再决定是否筛查,以及如何筛查。

前列腺癌——

PSA

宫颈癌和卵巢癌是女性特有的肿瘤类型,同样,男性也有特有的癌症,这就是前列腺癌。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项目来排查前列腺癌。该项目也是通过验血进行检查。因为PSA价钱低廉,经过系统鉴别排除假阳性之后,PSA就成为早期筛查前列腺癌最方便、最敏感、最特异的方法。

以上癌症筛查方法是我国近些年应用较广泛的筛查方法,容易鉴别癌症类型。希望大家在体检时,能针对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检查,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不给生命留下遗憾,安享美好、健康人生。

作者:北京抗癌协会早癌筛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杜鹏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外副主任医师 汤小虎

来源 健康中国 | 作者 杜鹏 汤小虎

编辑 曾佳佳

流程编辑 马晓双

最新癌症筛查推荐给出了七大防癌建议,帮你把患癌风险降到最低!

近日,由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共同推出2023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发布。除了更新既往版本内容之外,今年还新增“口腔癌”和“儿童肿瘤”的预防和筛查推荐。

《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从2018年首次发布后,每年持续更新,今年已更新发布至第六版,包括21个癌种和七大降低癌症风险建议!

《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中给出了七大防癌建议,帮你降低患癌风险!

【建议一】

远离烟草,

包括电子烟也要远离

不吸烟,停止使用任何形式烟草产品,包括电子烟;无论何时戒烟,都会大大降低个体的疾病和癌症风险。远离二手烟、三手烟环境。

【建议二】

健康饮食,

健康食物是癌症预防的有力武器

● 选择健康食物是癌症预防的有力武器

以蔬菜、全谷类、豆类和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为基础的饮食,并遵循一些基本准则可以帮助降低患癌风险,同时也有可能预防其他几种慢性病。不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食物或者食物组可以有效预防癌症。避免任何特定的食物亦不能消除癌症风险。

● 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植物性食物,限制精制食品

植物性食物可以为身体提供保持健康所需的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建议人体一天进食的食物中,至少三分之二是植物,包括蔬菜、全谷物、豆类、水果、坚果等,也包括豆腐等植物性蛋白质。限制精制食品,如普通面食、白面包和白米饭等,多吃全麦食品如全麦面包和糙米等。

● 限制红肉,限制加工肉类

进食过多红肉,包括牛肉、猪肉、羊肉等会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推荐建议成年男女每周食用不超过一斤(500克)的熟红肉(相当于700-750克生肉),且越少越好。多吃白肉,如鱼、家禽、鸡蛋。多吃坚果,如杏仁、腰果、花生、核桃等植物性蛋白。

任何通过烟熏、腌制或盐腌保存的肉类以及添加了化学防腐剂的肉类,都属于加工肉类,如火腿、香肠、热狗、牛肉干等,熟食肉类,如红肠、盐水方腿等。加工肉类会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建议少吃、最好不吃加工肉类。

● 限制酒精

从预防癌症的角度,最好不要喝酒,包括白酒、啤酒、红酒、黄酒等。饮用任何数量的酒精都会增加癌症风险,包括大肠癌、乳腺癌、口腔癌、咽喉癌、肝癌、食管癌和胃癌等。不喝酒是最好的,但如果选择饮酒,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推荐一天不超过两杯(30克),谨记“小酌即可”。

【建议三】

保持健康的体重和腰围

可以降低多种癌症风险

保持健康的体重可以降低患多种癌症的风险,包括乳腺癌、结肠癌、子宫内膜癌和肝癌等。

体重指数BMI计算(BM=体重kg/身高m2)可帮助确定体重是否健康,也可以测量腰围。我国卫健委发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中规定的中国成人的体重分类标准是:BMI<18.5kg/m2为体重过低,18.5~23.9kg/m2为体重正常,24~27.9kg/m2为超重,≥28kg/m2为肥胖。

【建议四】

适当增加身体锻炼,

是癌症预防的有效手段

保持规律的身体活动,是癌症预防的有效手段。建议少坐,每个小时都要站立并移动至少1~2分钟,即使经常锻炼,久坐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建议积极安排锻炼,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或75分钟的剧烈体育运动。中等强度的运动包括快走、骑自行车、做家务、园艺、慢速游泳和跳舞等;剧烈强度的运动包括跑步、快速游泳、快速骑行、有氧运动、打网球等团队竞技等。建议安排好锻炼地点、时间和方式,有计划地安排锻炼。

【建议五】

注重皮肤健康,

一定要注意防晒

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增加皮肤癌风险。为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照射,应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晒措施。遮阳伞、遮阳镜、遮阳帽等,戴上具有UVA和UVB防护的太阳镜,也可擦防晒霜,应该在外出前30分钟大量涂抹,每两小时或游泳或出汗后重新涂抹。

【建议六】

接种疫苗和预防感染,

这些病毒也会引起癌症

有些癌症是由病毒、细菌等持续感染引起的,包括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幽门螺杆菌(HP)。接种HPV疫苗和乙肝疫苗,是预防相关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建议所有人接种乙肝疫苗,9~45岁女性都接种HPV疫苗。

【建议七】

及早进行癌症筛查,

有效降低癌症的死亡风险

筛查可以在早期发现某些癌症及癌前期病变,从而及早开始更好更有效的治疗。早发现、早治疗,有效降低癌症的死亡风险。

1. 女性癌症筛查推荐时间表

健康时报杨妙霞 制图

2. 男性癌症筛查推荐时间表

健康时报杨妙霞 制图

本文综合自:①2023-04-15上海市抗癌协会、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3版)

来源: 健康时报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32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