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癌症死亡率最高(癌症死亡率排名)

2023-11-06 22:58:21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哪种癌症死亡率最高(癌症死亡率排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哪种癌症死亡率最高,以及癌症死亡率排名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这种常见的意外导致的死亡率比癌症还高!成都人最该注意

对于老年人来说,癌症和髋部骨折,哪一个致死率更高?

答案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竟然是骨折

交通事故和骨折,哪个致死率更高?

答案也可能是骨折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受全国人民爱戴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媒体报道,今年3月份袁老在海南三亚杂交水稻基地意外摔了一跤,然后就出现了身体不适,随后到医院接受治疗。

看似普通的“摔跤”为何对老年人有如此大的杀伤力?

不要轻视!

65岁以上老人因伤死亡,首因是它

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后果严重,是老年人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9年,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传播分会、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国家卫健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等七家机构联合发布的《老年人防跌倒联合提示》显示,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伤害防控室主任段蕾蕾解释,跌倒是对老年人健康的严重威胁,老年人发生创伤性骨折的主要原因是跌倒,每年因伤到医疗机构就诊的老年人中有一半以上是跌倒所致。同时,老年人年龄越大,因跌倒而受伤或死亡的风险越高。

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

甚至髋部骨折的死亡率比不少癌症都要高。

据统计,发生髋部骨折的老年人,一年内的死亡率可能会超过20%,最高甚至能达到50%。

而在中国,食管癌的1年生存率为54.0%;乳腺癌的1年生存率能达到 90.5%,5年生存率甚至能达到73.0%。

“成都地区的居民,

骨质疏松的发生概率更高”

老年人为什么会发生骨折呢?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首席专家、外科主任兼骨科主任 李开南教授曾在《名医大讲堂上》表示:因为老年人的神经系统衰退,平衡能力比较差,骨关节老化,听力、视力下降,肌肉萎缩、力量变差等等导致整个机体的反应能力下降……而最主要原因就是:骨质疏松。

老年人当中普遍存在骨质疏松症,即人体骨骼的骨量减少和骨强度降低。

由于骨质疏松使骨骼强度明显下降,轻微外伤即可造成骨折。

“成都地区的居民,骨质疏松的发生概率更高。”李开南教授解释,这与成都地区紫外线照射不足有关。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腰背疼痛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有的人觉得很正常,但是,腰背疼痛的原因可能是胸腰椎骨折!

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特点、治疗特殊性和优势是什么?发生骨折之后应该怎样处置?选择手术还是保守治疗?

哪些人群易发生胸腰椎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费用怎样?怎样预防老年骨质疏松?

老年人跌倒之后将会带来哪些危害?应该怎样预防跌倒?哪些场所暗藏危机,应该避开?

老年人都需要补钙吗?应该怎样科学补钙?单纯补钙有用吗?

……

10月14日(周四)下午4:30,《诊途·好医生在线》——四川名医骨科联盟·骨科名医大讲堂直播间,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首席专家、外科主任兼骨科主任 李开南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办分院院长、一级专家 孔清泉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刘雷教授将共同为你解答!

编辑:Mkiki

部分内容来源:健康时报

图片来源:123rf 网络

中国癌症死亡率高,和烟酒糖有关?致死率前三的饮食习惯,尽快改

中国人口多,所以在癌症数据上也会更多一些,以往我们认为致死率最高的烟酒糖,都是这些东西吃太多了,但是权威研究却告诉我们,并不是烟酒糖。

一项关于饮食结构的研究发现,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我们所想的不同,而是大家更容易忽略的三点,即:

盐多、精米细面多、水果少。

想一想自己平时吃的三餐,好像的确存在这些情况,那就是偏好吃咸口的,有滋有味的食物,而且每天中午都吃大米饭,早晚不是面条就是水饺,要么就是其他面食。

而那些谷物和粗粮很少吃,偶尔吃一次还会嫌弃不软和、口感差。水果好像每天都吃,但没有吃够量,有时抱着水果拼盘吃到撑,有时又连续几天不吃水果。年轻人吃水果还算多的,中老年人往往嫌贵或担心血糖受影响,所以不怎么爱吃。

中国癌症死亡率高,和烟酒糖无关,就可以放心吃了吗?

烟,我国三亿多烟民正在消耗世界上40%的烟草,与之一同变化的是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若从年轻时就开始吸烟,每天超过5支,等到七八十岁的时候会有四分之一概率死于癌症。

酒,没有一口是无辜的,别再傻傻用它养生,也别再相信适量无害的言论,看看权威研究数据就知道了,饮酒和适度饮酒每年造成的癌症数据,分别是74万和10万,这些都是真实摆在我们面前的数据。

糖,你以为它是无害的,但其实它更容易让人上瘾,血糖超标后患癌风险更高,爱吃甜食的人一定要注意了。另外,糖尿病患者已经增至1.4亿,每年死亡人数约83.4万,比肺癌还多。

所以,就算他们不是排名前三的因素,大家也不能敞开膀子放开嘴吃。

国人的饮食习惯,应该怎么改?很简单,参考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就知道了

主食过于精细的人,遵守指南准则第一条: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米面做成的主食口感是很好,而且外观更好看,但是碳水过量很容易影响血糖,增加心血管风险,为了降低风险,要增加食物多样性,有粗有细。因此,在米面之外,还要增加谷薯类、豆类,谷物加豆类大约50-150克,薯类50-100克

其实吃起来没那么难,比如说红薯,个头有大有小,重量不等,每天吃一个或半个,再加上豆腐、黄豆等食品,主食结构就比较平衡了。

口味偏好咸味的人,遵守指南准则第五条:少盐少油

不加盐的食物做出来口味寡淡,加点盐的确好吃不少,但是,凡事都要注意剂量,一旦太多了就会给人体带来伤害。

所以,每天不超过5克是比较好的。有人说不加盐食物怎么好吃,那我们可以用酱油、蚝油、鸡精、味精调味,选择其中一种或两种就可以,不一定每一种都要用。

比如说酱油,其实里面本身就有很多盐,一大勺酱油倒在菜里,就相当于是用了1克油,所以,所以能少用就少用,调味料能控制好了,盐的摄入量自动就减少了。另外,火腿、咸肉这些也要少吃,比酱油中的盐还要多。

不爱吃水果的人,遵守指南准则第三条:多吃蔬果,每天200-350克

拿鸡蛋举例,一个大概50克,每天应该吃到四个鸡蛋到七个鸡蛋这么多的水果,大家可以参照一下自己吃够了没有,可能大多数人都不达标。光吃一种水果很难达标,可以多搭配几种,例如草莓加葡萄,苹果加香蕉等,营养更丰富。

水果可以放在早餐或下午茶时间吃,既能帮助控制饭量,也不会让自己太饿,没有食欲的时候吃一点也很合适。

带饭到公司的人,可以为自己准备一些水果,方便饿的时候吃。嘴馋想吃零食的时候,也可以用水果来代替,比那些添加了人工色素的零食健康得多。

很多疾病是吃出来的,但是会吃的人也能吃出健康,吃出免疫力

其一:按时按需进餐,多喝水

身体运转需要足够的营养,要按时按点补充,该吃就吃,不要觉得现在不饿就不用吃,经常挨饿或饱食,对消化系统损伤很大。同时还要足量饮水,让机体代谢保持活跃水平,避免堵塞和废物堆积下来,减少炎症和感染风险。

其二:购买食品多看标签,简单烹饪即可

菜叶子变黄变软不要买,过期的食物更不能吃。成品包装食品看清钠含量,是否有很多添加剂,这类食物老人和孩子都要少吃。买回家的食物生熟要分开存储、切割,简单调味烹饪即可。

其实很多人的不良饮食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或者受父母的影响比较多,以前我们对这些行为无所感觉,觉得无所谓,那么现在知道它们在所有死因中占据前三,以后就要有所改变,增加粗粮和谷物,多吃蔬果,控制盐分。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52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