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查血能查出癌症吗,以及验血能查出癌症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2月25日报道,一种新的前列腺癌血液检测法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准确的前列腺癌检测法,这将使众多男性免于侵入性检测程序。 专家们说,这一突破给前列腺癌筛查带来“巨大的希望”。 目前,出现前列腺癌疑似迹象的男性可以接受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不过,这种检测极不可靠。因此,英国每年约有15万男性接受前列腺组织活检,以核查是否患有前列腺癌。
但是,其中确诊前列腺癌的男性不到四成——这意味着,约9万例活检手术原本可以避免,并使国民保健署节省可能至少5000万英镑(约合5980万美元)。 发表在美国《癌症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表明,一种名为液体活检的简单的血液检测法可能带来新希望。 这项研究由来自印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盖氏医院的研究人员进行,涉及800名健康男性和160名前列腺癌患者。他们发现,用这种检测法发现了所有的前列腺癌病例,准确率为100%,没有发生误报。
研究人员还对210名前列腺癌疑似患者的样本进行了检测。这些检测是通过发现恶性肿瘤生长释放的循环肿瘤细胞来达到查出前列腺癌的目的。结果,检出前列腺癌的准确率达到91%,没有发生一例误报。 慈善机构说,新一代前列腺癌血液检测法对于诊断和治疗前列腺癌显示出“巨大潜力”,更多的病例有望得以尽早发现。 专家们说,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试验,以确定这种检测法的有效程度。 前列腺癌是英国男性最常见的癌症,每年确诊病例5.2万例。
来源: 参考消息
“医生,我的血常规有问题,会不会是癌症啊?”老张拿着检查结果,一脸焦急。
老张今天有点头晕,来到医院后,医生让他做了一个血常规,发现白细胞有点高,他十分担心。
“没事,说不定你只是发烧,想凭血常规就诊断出癌症,可没那么简单。”医生听罢一笑,这样瞎给自己诊断的患者他见过太多 。
很多患者去医院看病都会被要求做一个血常规的检查,小小的一管血,真的能检查出疾病吗,甚至是癌症?
一、血常规主要查哪些指标?
血常规是健康检查中最基础的项目之一,主要看以下三个指标。
1、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就像人体的“搬运工”,主要的作用是通过血液循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等输送到人体的各个部位,在发生物质交换的同时又将二氧化碳等废物运出体外。红细胞含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因此看红细胞是否正常,主要是看血红蛋白的数值。血红蛋白数值升高说明人体正处于缺氧、失水的情况,而血红蛋白数值下降则说明有贫血、失血。
2、白细胞。白细胞与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相关,主要有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它们像人体的卫士,当有细菌、病毒等入侵人体时,白细胞就会被激活,帮助消灭这些入侵者。
当白细胞的数值升高,说明人体遭受了细菌的感染,此外也可能是白血病导致。白细胞的数值下降往往由病毒感染引起,也可能是肝病和恶性肿瘤导致。
3、血小板。血小板主要起到凝血的作用。当人体受伤,血管就会破损流血,而血小板的存在就是让血管加速凝血,从而起到止血的效果。因此当血小板数下降时,说明人体的凝血功能出现了问题,可能是血液病、感染或者免疫性疾病导致。如果血小板数异常增高,可能是急性失血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导致。
二、血常规能不能查出癌症?
通过血常规的一些指标,能不能知道身体里有恶性肿瘤?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李明表示,一般通过血常规是无法查出实体肿瘤的。因为血常规只是检查人体血液,只能反应血液和血细胞的组成情况,不能查出在各器官上的实体肿瘤。不过对于一些血液恶性肿瘤,例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如果血常规发现血小板、红细胞下降,就提示医生应该做进一步的检查。
血常规中这两个指标异常,当心骨髓增殖性肿瘤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潘崚教授表示,血常规中,如果血小板和白细胞反复升高,要当心骨髓增殖性肿瘤。骨髓纤维化属于骨髓增殖性肿瘤,是血液恶性肿瘤的一种,也是少数从血常规报告中就能发现“蛛丝马迹”的恶性肿瘤。
骨髓增殖性肿瘤发病早期血常规的异常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指数异常升高或者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三个指数异常升高。这是因为骨髓纤维化的过程会导致造血细胞的过度增生,从而令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都超出正常指标。
到了病程的中晚期,血常规的这些相关指标会呈减少趋势。由于骨髓纤维组织的过度增生,造血功能失常,血细胞无法维持正常的造血和凝血功能,患者常常会出现贫血症状。
三、一滴血验癌症靠谱吗?
有的人每次去医院体检,总嫌验血的时候要抽好几管血,认为其实一滴血也能看出健康状况,甚至发现癌症。有些体检机构也标榜着自己能通过一滴血来确诊癌症。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博士常宁曾经率领科研团队研制出一款自动化验检测机,称只需要50微升的血液,就可以完成12种常见癌症的筛查。
“一滴血验癌症”其实是通过血液检测肿瘤标志物,比如甲胎蛋白(AFP)可能和肝癌有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可能和前列腺癌有关,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能和绒毛膜上皮癌有关。
但是肿瘤标志物并不是诊断肿瘤的主要标准,而是多用于对于治疗效果的评估。而且可能存在假阳性的现象,有的人虽然体内肿瘤标志物数值比较高,但其实体内并没有癌症;有的人得了几年的癌症,血清内的肿瘤标志物都没有超标。因此,癌症诊断不能只靠肿瘤标志物,需要依赖全方面的检查,比如完善影像学、病理学检查。
血常规是健康体检中的基础项目之一,基本上去体检都要抽血验血。这是因为血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些血细胞的指标能够看出人体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治疗手段。因此,平时体检时不要抗拒抽血,对于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资料
[1]《3分钟教你看懂「血常规」》.京医通.2019-05-09
[2]《血常规化验单的这两项数值一定要仔细看,能发现血液肿瘤踪迹!常感觉累的要去查查!》.健康时报.2019-01-02
[3]《最新研究,通过一滴血就可完成12项癌症的早期筛检!真的靠谱吗?》.中国家庭报.2017-12-0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液体活组织检查”方法,以血液检测方式探寻肝癌、胃癌、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食道癌、结肠直肠癌、肺癌这8种常见癌症的迹象。
这种名为“Cancerseek”的检测方法能在血液中发现与癌症关联的变异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研究人员对1005名确诊癌症但未扩散的患者试用这种方法,对8种癌症的检测准确率为33%至98%不等;其中,对卵巢癌、肝癌、胃癌、胰腺癌、食道癌的检测准确率达到69%以上。
为确认这种方法是否会把健康人“误诊”为癌症患者,研究人员对812名健康人试用这种方法,结果只有7人,换句话说,不到1%检测结果为患癌症。
这项检测成本不足500美元(约合3201元人民币)。
研究人员为《科学》杂志撰文,介绍这种检测可能对尽早发现癌症、提高癌症病人存活率有重大意义。
不过,一些专家质疑这种方法能否用于筛查癌症。英国剑桥大学癌症专家保罗·法罗对《泰晤士报》说,这种方法的测试对象已经确诊癌症,所以“并未把(癌症)早期发现再往前推进一大步,不过,它不失为一项前景良好的技术,只是未得到验证”。(欧飒)【新华社微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