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腹腔积水(腹腔积水严重吗)

2023-11-07 06:33:26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症晚期腹腔积水(腹腔积水严重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晚期腹腔积水,以及腹腔积水严重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医生提醒:癌症患者出现腹水,生存率将不足15%,如何才能避免?

  “癌症”是近几十年来我国最为高发的恶性病之一,每年新被确诊为癌症的患者达到了450万左右。在这些癌症患者中,仅仅只有1/3病情还处于早中期阶段,存在极大的临床治愈可能性。

而其余2/3的患者则是在病情中晚期、甚至是终末期,才被确诊为了癌症!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癌症初期仅仅只是细胞DNA发生了变异,这些癌细胞虽然具有单克隆增殖、永生的能力,但是它本身却并不具备破坏性,所以癌症早期基本都没有症状,特别是内脏器官癌变初期,患者几乎都没有异常表现,但其进入晚期后却不相同。

由于癌肿已经生长到了一定程度、癌细胞开始浸润、转移和扩散,所以患者原发器官受损不仅会出现不适,同时还可能会伴随其他并发症,比如“腹水”就是其中一种!

  那么问题来了,腹水到底是什么?癌症患者为何会合并腹水呢?

  其实,在正常情况下,健康人腹腔内也有少量的液体,通常是在200ml以下,这些液体起到的作用就是器官润滑。

而一旦有疾病出现,造成腹腔内液体量增加,超过200ml以上时,就可被称为腹腔积液。从临床角度来看,腹腔积液并不是疾病,它仅仅只是一种病症;

  造成腹腔积液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类型包括了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腹膜疾病、恶性肿瘤、肾衰竭等。

腹水是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癌症腹水的发生率高达15~50%以上以肺癌、肝癌、生殖器官癌变、肾癌、胰腺癌、消化道癌等最为多见;

  也就是说,只要是发生在腹腔内的恶性肿瘤,都可能会合并癌性腹水。它出现的原因,多是癌细胞浸润到了腹膜、癌组织堵塞淋巴管导致淋巴回来不畅、腹膜转移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肿瘤压迫血管、癌症患者合并了低蛋白血症,最终导致大量液体渗透到了腹腔中,逐渐发展为了腹腔积液,随着患者腹水不断严重,腹围也会持续增加!

  受到腹腔积液的影响,患者往往会伴随进行性乏力和疲惫、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胀痛、呼吸困难等多个不适表现。患者日常生活受到严重限制、活动耐受性逐渐降低,甚至是稍微走动都会难受不已。

就临床掌握的资料来看,一旦癌症晚期合并腹水,患者生存期就会迅速缩短,甚至是仅仅只有几周、几个月的时间,一年总体生存率还不足15%。

  既然如此,癌症患者是否可以避免腹水出现,出现腹水后又该如何治疗呢?

  首先,癌症晚期患者合并腹水,是非常难避免的情况,特别是肝癌、消化道癌以及胰腺癌患者,更容易合并腹水。因此,临床并不以预防性为目的,而是在出现腹水后积极进行治疗。

目前,临床治疗腹水的办法主要有两类,第一就是药物干预、第二就是穿刺抽取腹水。

  除了临床治疗外,患者的日常护理也非常重要,家属护理需要格外用心。比如患者行走不便时,最好选择使用轮椅推着患者。上厕所时,可选择合适的坐便器、尽量避免让患者喝大量的水。在饮食选择上,患者可多吃一些利尿的食物。

  写在最后:癌性腹水的预防难度极大,特别是走到晚期后的内脏器官癌变患者,都可能会或多或少的合并腹腔积液,因此癌症晚期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定期复查。

一旦检查出腹水,更是要配合医生治疗,避免腹腔积液持续增长,同时患者家属还要注意提高其生活舒适度。

肺癌科普:晚期肺癌胸腔积水的症状及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四大方法

一、晚期肺癌胸腔积水有什么样的表现

1、癌症肿瘤本身转移到了壁层胸膜。这种情况下,是癌症已经发生了转移,属于晚期肺癌,同时在胸水中是有可能检测到癌性细胞的,因为癌症在转移的过程中,会有部分癌性细胞脱落至胸水中。所以晚期肺癌的胸腔积水症状在这个时候被发现,就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挺高患者的生存率。

2、晚期肺癌的胸腔积水症状还表现为:肺癌患者肿瘤逐渐增大,在侵犯胸壁组织以至压迫肺和脏层胸膜,影响液体和蛋白的重吸收,胸膜腔内液体积聚而形成了胸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胸水的出现,也不能证明肺癌已经属于晚期。但是,即便如此,如果对胸水的症状不及时处理,还是会导致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引发肿瘤像壁层胸膜转移。

以上讲述的是晚期肺癌胸腔积水的表现,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定的帮助。而我们患者在治疗晚期肺癌的时候,应该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的接受治疗。在配合以上进行相关治疗的同时,一定要做好日常护理工作,尤其是饮食护理。最后希望晚期肺癌患者能够早点恢复健康。

二、肺癌晚期胸腔积水该如何治疗

1、中医中药治疗:此法是肺癌胸腔积水理想的治疗方法,治标兼治本,中医认为肺癌胸水为悬饮,范畴是邪毒痰瘀结聚于肺,肺失宣肃,水停为饮。人体水液的正常运行,主要是依靠肺气肃降、通调,脾气的运化、转输,肾气的温化、蒸动等生理功能协调而完成的,从而达到赔本固元,扶助正气,抑制肿瘤的作用。

2、胸腔内排液治疗:胸腔内排液的方法包括胸腔穿刺抽液和胸腔插管闭式引流术两种。适用于所有化疗/介入无效的恶性胸腔积液。

3、胸腔穿刺抽液术:该方法多于急需缓解症状时采用,适用于有其它脏器转移或病情危重者。如积液量不多,生长缓慢,估计1-2次即可抽尽者采用此方法较适合。多次反复穿刺容易增加患者痛苦,且易形成积液彻底控制,因此对大量积液、生长迅速者有宜采用此方法。

4、胸腔内用药:胸腔内注射药物的治疗效果取决于胸腔积液发现是否及时、积液是否排尽等因素。常用药物有硬化刺激药物、生物反应调节剂、抗肿瘤药物等。

腹腔积液是怎么回事?

张长春,解放军306医院,ICU,资料汇总

正常状态下,人体腹腔内有少量液体(一般少于200ml),对肠道蠕动起润滑作用。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腹腔内液体量增加,超过200ml时,称为腹腔积液(ascites)。腹腔积液仅是一种病征,产生腹腔积液的病因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心血管病、肝脏病、腹膜病、肾脏病、营养障碍病、恶性肿瘤腹腔转移、卵巢肿瘤、结缔组织疾病等。

    病因

    腹腔积液是多种疾病的表现,根据其性状、特点,通常分为漏出性、渗出性和血性3大类。

    1.漏出性腹腔积液

    常见原因有:肝源性、心源性、静脉阻塞性、肾源性、营养缺乏性、乳糜性等;

    2.渗出性腹腔积液

    常见原因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继发性腹膜炎(包括癌性腹腔积液),结核性腹膜炎,胰源性、胆汁性、乳糜性真菌性腹膜炎等;

    3.血性腹腔积液

    常见原因有: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肝细胞癌结节破裂、肝外伤性破裂、肝动脉瘤破裂、宫外孕等。

    临床表现

    除有腹腔积液外,常有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

    1.由心脏疾病引起的腹腔积液查体时可见有发绀、周围水肿、颈静脉怒张、心脏扩大、心前区震颤、肝脾大、心律失常、心瓣膜杂音等体征。

    2.肝脏疾病常有面色晦暗或萎黄无光泽,皮肤巩膜黄染、面部、颈部或胸部可有蜘蛛痣或有肝掌、腹壁静脉曲张、肝脾大等体征。

    3.肾脏疾病引起的腹腔积液可有面色苍白,周围水肿等体征。面色潮红、发热、腹部压痛,腹壁有柔韧感可考虑结核性腹膜炎。

    4.患者有消瘦、恶病质、淋巴结肿大或腹部有包块多为恶性肿瘤。常伴有体温升高,恶心呕吐,腹胀及腹部剧痛。血性腹腔积液一般会有急性失血的表现,病人会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呼吸急促,烦躁不安,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甚至发生休克。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受损、低蛋白血症可提示有肝硬化,大量蛋白尿,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免疫学检查对肝脏和肾脏疾病的诊断也有重要意义。通过腹腔穿刺液的检查可确定腹腔积液的性质和鉴别腹腔积液的原因。

    2.体格检查

    除有移动性浊音外常有原发病的体征。

    3.超声及CT检查

    不仅可显示少量的腹腔积液、还可显示肝脏的大小、肝脏包膜的光滑度,肝内占位性病变。心脏的大小、结构、心脏流入道及流出道的情况、血流情况。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等。

    鉴别诊断

    腹腔积液的诊断一般较容易,除影像学检查外,主要依据腹部叩诊法:腹腔积液达500ml时,可用肘膝位叩诊法证实;1000ml以上的腹腔积液可引起移动性浊音,大量腹腔积液时两侧胁腹膨出如蛙腹,检查可有液波震颤;小量腹腔积液可借超声和腹腔穿刺检出,超声示肝肾交界部位有暗区。CT的灵敏度不如超声。

    1.漏出性腹腔积液

    (1)肝源性:常见于重症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各型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

    (2)营养不良性:已较少见。长期营养不良者血浆白蛋白常降低,可引起水肿及漏出性腹腔积液。

    (3)肾源性:见于急、慢性肾炎,肾衰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

    (4)心源性:见于慢性右心功能不全或缩窄性心包炎等。

    (5)胃肠源性:主要见于各种胃肠道疾病导致的蛋白质从胃肠道丢失的疾病,如肠结核、胃肠克罗恩病、恶性淋巴瘤、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先天性肠淋巴管发育不良、儿童及成人乳糜泻等。

    (6)静脉阻塞性:常见于肝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下腔静脉阻塞或受压、门静脉炎、门静脉阻塞、血栓形成或受压等。

    (7)黏液水肿性: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症等所致的黏液性水肿。

    2.渗出性腹腔积液

    (1)腹膜炎症:常见于结核性腹膜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腔脏器穿孔导致的急性感染性腹膜炎、癌性腹膜炎(包括腹腔或盆腔内恶性肿瘤腹膜转移)、真菌性腹膜炎、嗜酸性细胞浸润性腹膜炎等。

    (2)胰源性:多见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管发育不良等。

    (3)胆汁性:多见于胆囊穿孔、胆管破裂,胆囊、胆管手术或胆管穿刺损伤等。

    (4)乳糜性:引起乳糜性腹腔积液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见于腹腔内或腹膜感染(结核、丝虫病)、恶性肿瘤(如淋巴瘤、胃癌、肝癌)、先天性腹腔内或肠淋巴管发育异常、淋巴管扩张或局部性受压、腹部外伤或腹腔内医源性损伤及少数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及肾病综合征等。

    3.血性腹腔积液

    (1)肝脏疾病:重症肝炎、爆发性肝衰竭、坏死后性肝硬化、肝癌晚期、妊娠期自发性肝破裂、肝动脉瘤破裂、巨大肝血管瘤破裂及肝外伤性破裂等。

    (2)腹膜疾病:结核性腹膜炎、腹腔或盆腔内恶性肿瘤腹膜转移、原发性腹膜间皮瘤、腹膜或网膜血供障碍等。

    (3)腹腔内其他病变:如腹主动脉瘤破裂、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外伤性或创伤性脾破裂、腹腔内其他脏器损伤、肠系膜动脉或静脉栓塞或血栓形成,门静脉高压伴空、回肠静脉曲张破裂,腹腔内淋巴瘤、脾原发性淋巴瘤、胃癌与结肠癌浆膜受累、慢性肾炎、尿毒症。

    (4)盆腔内病变:宫外孕、黄体破裂、子宫内膜异位、卵巢癌或卵巢黏液囊性癌。

    治疗

    由于引起腹腔积液的病因甚多,无论是腹腔积液呈漏出性还是渗出性,均可因多种疾病而引起,遇腹腔积液患者时,应尽快地确定其腹腔积液的性质,继而再积极寻找病因。只有针对病因治疗,腹腔积液才可能减少或消失;如果在病因尚未明确,为了减轻大量腹腔积液引起的症状(包括腹胀、呼吸受限等)可进行必要的对症治疗。此外,晚期肝硬化、肝功能严重受损、结缔组织病等所致的腹腔积液,虽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但其腹腔积液常不能完全消退,有时甚至成为顽固性腹腔积液,而仅能进行综合性治疗。

    1.限制水、钠摄入

    腹腔积液患者,尤其是低蛋白血症所致者,应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量,其次是水的摄入量;饮食上宜进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低盐饮食也适用于所有的漏出性或渗出性腹腔积液患者,目的是尽可能多的将体内多余的水经肾脏排出体外。

    2.利尿药

    为了加速水分从肾脏的排出,可选择使用利尿药。一般应联合使用保钾和排钾利尿药,或者联合使用作用于肾脏不同部位的利尿药,以达到最佳的利尿效果,而又不发生电解质紊乱。

    3.补充白蛋白或加速蛋白合成

    如腹腔积液主要因低蛋白血症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所致,除多进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外,还应适当静脉补充白蛋白,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4.放腹腔积液

    当大量腹腔积液影响到患者的呼吸或患者腹胀症状重而难以忍受时,可采取放腹腔积液治疗,以减轻症状。每次抽取腹腔积液量以1000~3000ml为宜。

    5.腹腔积液浓缩回输、腹腔积液颈静脉回流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

    如腹腔积液系失代偿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所致,可采用腹腔积液浓缩回输法治疗,即将腹腔积液超滤后将腹腔积液中的蛋白质、电解质等物质经颈静脉回输入体内。

    6.血管扩张药

    当腹腔积液为漏出液且量大而利尿效果欠佳时,为改善肾脏的血流供应,可适当应用血管扩张药,例如,静脉滴注川芎嗪或多巴胺有利于增强利尿效果。

    预防

    1.注意饮食,防止暴饮暴食。

    2.多运动,增加机体免疫力,保护内脏功能。

    3.手术时,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4.养成合理膳食习惯:保持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及水产品,如青菜、萝卜、海带、紫菜等。少食多餐,禁食肥肉及动物内脏,不可吃刺激性强的葱、椒、咖啡等。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185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