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朋友们,在妇科活检后的病理报告上经常看到“腺体鳞化”的字样,有些困惑,常常担心:是不是与癌有关,属不属于癌前病变?现在就说说腺体鳞化。
腺体鳞化全称是:腺体鳞状上皮化生,属于化生的一种,是宫颈的正常腺体上皮被成熟的鳞状皮替代,本质是自身的适应性改变,常见于慢性炎症刺激,增生的鳞状上皮分化成熟,与正常的宫颈鳞状上皮类似,本质上是妥妥的良性改变。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三甲医院执业医生,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有畸胎瘤及恶变问题方面的困扰请把这篇颇长的文章转发给需要的他们吧,谢谢了!
三
患者2017年12月HPV检测为18、42阳性,病理检查诊断为:(宫颈3、6、10点、颈管组织)呈慢性炎,内见挖空细胞,符合乳头瘤病毒感染,(颈管组织)伴鳞化,(3点)局部鳞状上皮内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2018年1月11日来诊,经过治疗,2018年4月HPV数值检测为12.2,11月14日HPV分型检测为阴性,2019年3月HPV检测为阴性,TCT检测为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轻度炎症,炎细胞<50%。
在临床中,卢丽琴会经常接诊到鳞状细胞癌患者,“有吸烟、喝酒史的人容易得消化道和肺部的鳞癌,尤其是吸烟喝酒时间长的一些男性患者,到六七十岁后,肺部、食管、咽喉部等就容易发生鳞癌。”
卵巢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分三种,
在治疗手段上,鳞癌和其他类型癌症的治疗相似,主要都是看癌症的具体分期、原发部位、病理类型来结合判断制定治疗方案。主要的手段有手术、化疗、免疫疗法和靶向药治疗,具体选择哪一种,需要结合病人具体情况而定。
皮肤鳞癌
直肠癌经淋巴转移:癌细胞沿着淋巴系统向周围转移。通常情况下是先向附近的淋巴结转移,然后逐渐沿淋巴管,淋巴液向远处的淋巴结转移,最后可沿着淋巴系统向全身扩散传播。临床观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转移的淋巴结占多少比例,这与生存率及其预后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手术时必须尽可能彻底清扫切除癌肿周围的淋巴结。
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意义不明确,说明宫颈所覆盖的鳞状上皮细胞有异常,但还没有发展到癌细胞的程度,通常这种异常并没有明确的意义。
泡细胞癌:泡细胞癌患者仅占胰腺癌患者的1%,其特点是癌细胞排成腺泡状或条索状,胞浆强嗜酸性颗粒状。腺泡细胞癌主要转移至局部淋巴结、肝、肺或脾。
尖锐湿疣是什么?
胸腺囊肿:多位于前纵隔,密度较均匀,呈囊性或软组织密度。
再一次扩大手术范围,医生给小美行“宫颈锥切术”。术后组织继续送病理活检。结果提示:(宫颈环切组织)宫颈组织慢性炎,局部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Ⅱ--Ⅲ级),累及腺体;送检组织破碎,其中1块 CIN病变组织镜下紧邻切缘,其余组织镜下切缘未见明确CIN病变组织(—);请结合临床检查情况综合考虑。
中年人:胸腺肿瘤,胸内甲状腺肿
知情人士透露,赵忠祥是在去年12月因腿部不适前往世纪坛医院就医。医院诊断发现,赵忠祥患有鳞状细胞癌,并已扩散。
特殊类型的导管起源的癌
CT优选,不推荐PET/CT,往往是其他病变做PET/CT偶然发现,均呈代谢缺损表现。
卡博替尼是一种可靶向MET、VEGFR、AXL、RET的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可通过减少调节性T细胞和髓样抑制细胞作用于肿瘤微环境。MET信号通路与尿路上皮癌的发病机制相关,多靶向激酶抑制剂卡博替尼已获批用于肾癌、甲状腺髓样癌和肝癌的一线或二线治疗。基于临床前研究和其他实体瘤中的研究结果,研究者开展了一项研究,以评估卡博替尼在铂类难治性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
间接接触传染,是指通过使用带有病毒的衣服器具(如不洁的内裤,浴缸,澡堂等)。一些小朋友,如果本身抵抗力较差,有可能通过间接接触被传染,家长们要长个心眼。
卢丽琴说,鳞状细胞癌是一种病理学上的诊断,比较常见的是发生于肺部、食道、头颈、皮肤部位。
2)腺鳞癌:偶见於胰腺,可能为胰管上皮鳞化恶变的结果。
男性45岁,体检发现纵隔占位3天,穿刺:B2型胸腺瘤
1. 手术治疗:是鳞状细胞癌的首选治疗,切除范围包括病灶周围约0.5-2cm范围内的正常组织,要彻底切除病灶,送病理检验,这对于预后十分重要。有转移的病理要进行淋巴结清除术,一般下肢晚期鳞癌多见。放疗后不敏感的病例也需进行手术治疗。
2. 放射治疗:适合年老体弱,有手术禁忌的患者,有转移者也可尝试使用。
3. 其他:化疗、腐蚀等治疗,复发率高,不可靠,基本淘汰了。
三 处理方式:
结合查体和前期妇科门诊的病理活检排除宫颈癌变,确诊这些赘生物是“尖锐湿疣”。
“皮肤鳞癌是皮肤恶性肿瘤的一种类型,临床上,在我们科室皮肤鳞癌还是比较常见的。有些人是小时候烧伤过,很多年后,在原来疤痕的基础上,发生皮肤鳞癌等”。
原发性:来源于纵隔任何组织或器官,以胸腺、神经组织、淋巴组织、精原细胞和间叶组织常见;
目前已发现的与人类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DNA病毒主要有3种,人乳头瘤病毒HPV、EB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乳头瘤病毒与兔乳头瘤和人类疣有关,而且近年来,大量的数据表明人乳头瘤病毒不但能导致疣和子宫颈癌,还与喉癌及泌尿、生殖系统的癌症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鳞癌是鳞状细胞癌的简称,又名表皮癌,是发生于表皮或附属器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其中,多见于有鳞状上皮覆盖的部位,如皮肤、口腔、唇、食管、子宫颈、阴道等处。此外,有些部位如支气管、膀胱、肾盂等处虽无鳞状上皮覆盖,但可通过鳞状上皮化生而形成鳞状细胞癌。
此外,HPV感染还与性伴侣数量有一定相关性。Rositch AF等人的调查研究显示,在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中,生殖器HPV的患病率在终生性伴侣 (LTSP)>5的女性显著高于1~5个LTSP的女性。小H有过多位性伴侣,也增加了感染病毒的风险。
1、有癌症家族史者:癌症往往具有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易感性,具有家族病史者比一般人患癌症的机会更高,一定要积极进行每年一次的防癌定期检查。基因致癌是最不可捉摸的,有条件可以选择基因检测,预知疾病,提前预防。但过早基因检测可能给人不必要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2、中老年人群:癌症的发病风险会随年龄增加而增大。据调查显示,60 岁的老年人患癌症的可能性是 25 岁左右年轻人的 50 多倍,所以中老年人是癌症高危人群,一定要重视定期体检,尤其是要加强防癌筛查。
3、常接触致癌物质人群:即职业癌症,包括放射线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化工厂油漆厂职工、核电站、矿山工人等,从事这些职业的人群一定要定期做防癌检查。
4、有不良生活习惯人群:吸烟、酗酒、熬夜、精神抑郁、过度疲劳等都可能诱发癌症,长期喜食腌制品、高盐食物及隔夜食物,饮食不规律者增加消化道肿瘤风险。
5、有癌前病变的患者:一些癌症在发病前,可能会出现某种良性疾病,如果未能积极治疗,或治疗不及时,就有恶化的风险。比如口腔白斑或红斑、多发性结肠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乳腺增生,乙肝或者肝硬化患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