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肿瘤的免疫细胞治疗?
在Rosenberg最近发表的一篇关于93例接受TIL疗法的黑色素瘤患者的数据显示,有52例患者对治疗有反应。其中20例的肿瘤消失了,尽管1人在19个月后复发,但其余的人在5~9年都处于无癌状态。
75%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国内学者小试牛刀!
早在之前两项研究揭示了一些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很快复发的端倪。
Anna此次临床试验,一共注射17剂,同时注射8次免疫疗法,现在自己的手臂肿瘤已经完全消失了,脊柱肿瘤也清除了,肋骨肿瘤明显缩小。更重要的是,癌症已经没有扩散的迹象,让原本只有3年寿命的她,再次获得新生。
患者在规律的治疗下,体内的癌细胞已经消失,现在术后10个多月,未见肿瘤复发迹象,生活质量良好。
小白鼠实验的成功,并不等于人体实验一定会成功。
参考资料:
在癌症领域或是其他医学领域,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在细胞与动物实验阶段看似有效,实验数据近乎完美的结果,到了人体试验阶段,还是有很多需要突破的重重难关,比如:在人体临床其实最先需要确立的就是安全性问题,药剂或是治疗方法是否会对人体造成负担?给予多少的剂量才不会对人体产生健康负担?这都是在每个药物开发在人体临床阶段的关卡与流程。
病理缓解患者和未病理缓解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
参考文献:
安全性上,新辅助治疗阶段没有发生3级或以上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除1位患者因远处转移取消手术,和2位患者分别因与治疗无关的心肌炎和新冠疫情推迟手术外,其余27位患者全都按计划进行了手术。
有意向的患者可向无癌家园医学部提交病理报告、治疗经历等资料进行初步评估。
【改善建议】WHO建议每人每天应摄取足够蔬果,约400~800克,可降低30%~40%罹癌机率。一天基本的饮水量是8杯水(约2000ml.),依个人体质及运动量而改变;分多次喝,不宜等渴了才想到要喝水。
而在辅助治疗阶段,也只有26%的患者出现了严重(3级或以上)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33%的患者因不良反应选择停止辅助治疗。相比于PD-1+CTLA-4双免疫治疗中,73%~90%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和27%的手术推迟率,O+R的组合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而且有研究发现,在PD-1治疗耐药的患者中,Lag-3的表达水平明显更高,Lag-3正是肿瘤逃避PD-1治疗的一个主要“后门”,Lag-3抑制剂或许能跟PD-1抑制剂配合的更好,那么PD-1+Lag-3的O+R组合效果怎么样呢?
根据上述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打一针就能消除全身癌症的说法并不恰当,理由如下:
(右图中绿色框中红色面积明显大于左图,代表CD16+/CD56+细胞含量多,即经过12天的培养,NK细胞越来越多)
截止到2015年1月,Anna接受了32次放疗。原本以为癌症“消停”了,没想到,三年后,Anna又察觉到右侧肋骨疼痛,结果检查发现她的肋骨、脊柱和腋窝处多发肿瘤,最大的甚至如网球一般。医生表示非常遗憾,她的情况属于癌症晚期四期,最多只能活三年。
不仅男性上班族,越来越多的女性上班族也靠吸烟来纾解压力。WHO证实抽烟是致癌最严重的风险因子,占全球22%癌症死亡与71%肺癌死亡率。吸烟可直接诱发肺癌、口腔癌、喉癌及食道癌等;可间接诱发肾脏癌、膀胱癌、胰腺癌、血癌、胃癌、肝癌、大肠癌及子宫癌等癌症的罹患率。
免疫细胞疗法,为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新策略
肝癌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并且致命性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据 WHO估算,2021 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约905 677例,中国约占45.3%。在我国,肝癌位列第5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
据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登记调查结果显示,确诊肝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十分低,大部分确诊的患者均为中晚期,已失去根治性治疗机会。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肝癌的5年生存率为11.7%~14.1%。
然而值得深思是,同为原发性肝癌大国,日本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却将近30.1%,全球第一。到导致这一数据差别如此之大,除了早期癌症的筛查的普及之外,更关键的是得益于免疫疗法。
iNKT细胞疗法的抗肿瘤效果,在活化其他免疫细胞的佐剂辅助下得到强有力的发挥,被活化的部分免疫细胞(记忆T细胞)残留在体内,形成长期的免疫记忆。这意味着,免疫系统在下一次监测到异常细胞(包括癌细胞)时,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免疫应答反应,防止异常细胞(癌细胞)进一步的增殖与扩散。
在此项数据中,在术前使用免疫疗法,患者术后1年的癌症无复发生存率高达77.5%,而对免疫治疗完全反应的癌症患者1年的癌症无复发率达到了100%。当将随访时间延长至2年,接受过免疫疗法且完全反应的癌症患者2年的无复发生存率依旧高达88.9%。
游先生,男,52岁,多灶性肝细胞癌的病史更是长达3.7年。该患者曾经接受过5次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手术和11次热消融治疗。检测时,患者的GPC3 IHC染色评分同样为3+。
MRI扫描共锁定了患者的3个病灶(黄色箭头标注的a、b、c病灶),从治疗4周后,a和c病灶完全消失,b病灶从14.2 × 13.4 mm略微缩小至13.9 × 13.0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