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乳房癌症的早期症状,以及前列腺癌症的早期症状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大多数癌症在早期时都没有明显的症状,既不会有疼痛的感觉,也不会有瘙痒的感觉,因此很容易被人忽视,当有明显症状的时候,大多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但各种癌症也不是无迹可寻的,因此无故出现不痛不痒的症状时,也要提高警惕,建议做必要的身体检查。
哪些不痛不痒的症状可能是癌症导致的呢?
1、 没有疼痛的乳房肿块
如果触摸胸部的时候感觉到当中有肿块,但是却没有明显的疼痛感,用力触碰的时候,会感觉表面凹凸不平,而且肿块与周围组织并没有明显的界限,那么则要提高警惕,这很有可能是乳腺癌导致的。
2、 没有疼痛的淋巴肿大
淋巴结分别处于腋下、耳朵周边、头颈、腹股处、下颌、枕骨后侧,如果其中一处或者好几处的淋巴结节都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肿胀,而且没有任何疼痛感,触摸起来比较坚硬,那么则有可能是淋巴肿瘤,另外慢性纺织红细胞性败血症,也可能会导致这种症状出现。
3、 没有疼痛的尿血
如果尿液当中有血痰或者血,但是却没有任何疼痛感,那么则要提高警惕,这很有可能是前列腺癌或者肾癌的初期症状,如果尿液带血而且伴有腹腔疼痛的感觉,那么则有可能是泌尿生殖系统结石。
4、 没有疼痛的皮肤角化
如果皮肤表面出现了没有疼痛的角化症状,比如皮肤表面出现了环形的疹子,而且高低不平,表面还粘附着灰黑色或者黄棕色的痂皮,那么则要提高警惕,这很有可能是皮肤癌的初发症状,由于皮肤癌导致的皮肤角化,一般会产生在手臂和面部。
5、 没有疼痛的胃炎
如果老年人身患胃炎,但是却没有任何腹腔疼痛的感觉,但是近期拉出的大便却是黑色的,那么则要提高警惕,这很有可能是胃癌或者直肠癌,此时要到医院做胃镜检查或者消化道钡餐造影。
温馨提示
许多癌症初期的症状都并不明显,因此高危人群,比如有家族史或者患有慢性疾病的人,至少6个月要进行一次筛查,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毕竟任何癌症早期都能够得到不错的治疗效果。另外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比如早睡早起、多吃具有抗癌作用的食物,比如十字花科的蔬菜水果以及菌菇类食材。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前列腺癌在欧美是男性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每年新诊断的癌症中,前列腺癌占2%,同时,它是美国男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近年报道有超过肺癌的趋势。前列腺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区和种族差异,据统计中国人最低,欧洲人最高,但近几年,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高速增长。
前列腺癌的病因至今不明
前列腺癌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食物、年龄等有关,有家族性前列腺癌病史,发病率相对偏高,发病的年龄也会偏年轻。前列腺癌好发于年龄大于65岁以上的老年男人、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直系亲属中有得过前列腺癌的人,饮食、肥胖、运动因素则容易诱发。
目前看来,年龄和有功能的睾丸是前列腺癌的最大危险因素,患者年龄越大,患病几率越大,在欧美国家,80岁以上老年人检查前列腺,半数有癌病灶。
在中国,曾经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太监。他们是没有睾丸的,研究者意外发现,这些人是不会患有前列腺癌的。所以,分泌雄性激素的睾丸是前列腺癌非常重要的原因。
前列腺癌临床表现前列腺癌呈潜伏性缓慢生长,早期前列腺癌多数无症状,因为中国人少有体检习惯,随着肿瘤生长,前列腺癌可逐渐表现出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可分为三种症状。
1、梗阻症状 表现为尿流缓慢、尿急、尿流中断、排尿不尽、尿频。严重时可以引起排尿滴沥及尿潴留。 值得注意的是,前列腺癌的最先症状通常并不是尿道梗阻,而是局部扩散和骨转移症状,到了晚期,癌细胞侵犯尿道周围腺体引起梗阻症状。
2、转移症状 当癌细胞开始扩散,最容易侵犯的是骨骼,表现为腰骶部及骨盆的持续性疼痛,卧床时更为剧烈。直肠受累时可表现为排便困难或肠梗阻。当前列腺癌侵犯尿道膜部时可发生尿失禁。其他转移症状有下肢水肿、淋巴结肿大、皮下转移结节,病理性骨折等。
3、全身症状 伴随着转移,患者全身症状就会表现出来,比如消瘦乏力、低热、进行性贫血、肾功能衰竭等等。
当然,我们要知道,前列腺癌临床症状出现的早晚及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癌肿生长的速度和压迫尿道的程度。
如何诊断前列腺癌?临床诊断前列腺癌主要依靠直肠指诊、血清PSA、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和盆腔MRI检查。因前列腺癌骨转移率较高,在决定治疗方案前通常还要进行核素骨扫描检查。确诊前列腺癌需要通过前列腺穿刺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因为病理才是金标准。
这些检查里面,最方便的检查就是直肠指检,所以,对于前列腺癌高危人群或者高龄体检患者,每年应做一次直肠指检,这对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极为重要。
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很多根据美国的研究发现,前列腺癌在美国存在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的问题。当然,这从侧面反映了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案多种多样,针对不同患者,可以采取观察、内分泌治疗、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等治疗方法。
个人认为,早期(肿瘤仅位于前列腺包膜以内)前列腺癌患者可以通过根治性手术或者根治性放疗等方式,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甚至得以治愈。
由于肿瘤本身生长缓慢,部分低危、高龄患者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主动监测,待病情进展再进一步治疗。
局部进展期(肿瘤突破前列腺包膜但未发生转移)和转移性前列腺癌,一般选择雄激素去除治疗,以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可选择手术切除,或在放疗基础上进行多手段综合性治疗。
预防前列腺癌,要做到以下几点1、前列腺癌的预防要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充足的睡眠,有节制的性生活和乐观向上的心态很重要。
2、多食富含植物蛋白的大豆类食物、饮用绿茶、适当提高饮食中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的含量、坚持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也可以预防前列腺癌的发生。
3、定期体检,定期检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如果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超过正常值,再做直肠指检或超声波等检查。
4、平时要多饮水、多排尿,排尿有冲洗尿道的作用,可帮助前列腺排出过多的分泌物,可预防前列腺感染。
5、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经常锻炼腹部大腿及臀部,可使前列腺得到摩擦,改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有利于增强内部抵抗力并减少前列腺的发病率。
癌症,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词,一旦被确诊,人生就好像被判了死刑。
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癌症等于绝症,一些癌症在来临前,会发出一些预警信号,若是能早发现早治疗,将会大大提高长期生存率,甚至治愈。
比如女性中常见的乳腺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数据显示,乳腺癌新增患病人数达 226 万,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
2020年,全球主要新发癌症类型、人数及占比
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情况也不容乐观,每年新发病例约30万人,平均每76秒就有1人确诊乳腺癌,位居全球第一。
图源:新浪微博
好消息是,早期乳腺癌的治疗非常有效,可实现90%或更高的存活率。
据统计分析,Ⅰ期乳腺癌病人手术后10年生存率接近80%,Ⅲ期病人则仅为34%。
所以,女同胞们平时一定要多多关注乳房健康,一旦出现以下5种情况,一定要高度警惕。
乳房出现5个变化不是大病就是癌
1乳腺肿块
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
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图源:壹图网
2乳头溢液
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
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3皮肤改变
如皮肤凹陷,橘皮样改变。
4乳头、乳晕异常
乳头凹陷或上翘,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
5腋窝淋巴结肿大
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
图源:壹图网
建议女同胞们每月都进行一次乳房自检,时间为每次月经干净后一周进行,此时是乳腺最松软、触痛最轻微的时期。
具体自检方法:
一看
乳房皮肤是否变得像“橘子皮”一样粗糙、表面是否有隆起、破溃、红肿。
乳头是否内陷、有分泌物溢出,不能忽略更换下来的内衣和胸罩,观察其乳头相应位置有无水渍或血迹。
二摸
手指并拢,平坦放在乳房表面,利用指端掌面轻柔平贴触摸乳腺,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检查一圈,然后缩小圆圈半径再检查2~3圈,触摸是否有肿块,腋下有无淋巴肿大。
如果摸到乳房肿物,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隆起、破溃,乳头出现内陷或者渗液(尤其是血性液体),建议及早去往正规医疗机构的乳腺专科诊治。
图源:壹图网
不过,日常自检虽能帮助部分女性发现乳腺疾病,但不可替代必要的体检和相关检查。
因为有些早期乳腺癌往往“隐藏很深”,很难通过自检发现。
所以,建议女性从20岁开始,定期去医院做乳房检查。
1.20岁~40岁:每年临床乳腺检查一次,或加乳腺超声检查一次
2.40 岁~60岁:每年临床乳腺检查一次,乳腺X线检查一次,致密型乳腺(乳房里脂肪组织少,乳腺组织多)妇女可联合乳腺超声检查
3.大于60岁:每年一次乳腺X线检查
特别是以下几类人,是乳腺癌高发人群,一定要定期去医院做乳腺检查。
母亲或姐妹得了乳腺癌的人
乳房比较结实的人
有特异的乳腺增生的人
月经初潮早于12岁或绝经晚于55岁的人
胸部因为其他疾病接受大剂量放射的人
(家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