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晚期中药特效方(乳腺癌症晚期止痛的最好方法)

2023-11-08 04:10:00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乳腺癌晚期中药特效方(乳腺癌症晚期止痛的最好方法)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乳腺癌晚期中药特效方,以及乳腺癌症晚期止痛的最好方法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乳腺癌怎样用中医治疗?

早期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内分泌等综合治疗;晚期已放疗或化疗为主,配合中药治疗。随着对乳腺癌治疗的深入研究发现了乳腺癌具有好发血行转移的生物特性,认识到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因此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方法,除了以手术切除肿块局部治疗外(主张保乳),还要采取全身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内分泌治疗、中医药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乳腺癌的治疗是一个长期、复杂、综合的过程,乳腺癌复发率、转移率高,危及生命,故需长时间跟踪随访。

【中医药论治】

一、乳腺癌根治术后治疗,以生肌补气,促伤口愈合为主

组成:黄芪70g,苡仁70g,桔梗20g,三七粉10g,炒扁豆60g。

上药为1日用量,可分3~4次服完,适用于术后伤口愈合不良者,也可在术后给予服用,以补气养血活血。

二、乳腺癌化疗、放疗后,以滋阴健脾为主

组成:玉竹30g,天门冬30g,怀山药30g,苡仁30g,山楂20g,夏枯草20g。

服法同上。白细胞明显减少者,可加大枣30g,三七18g,白术25g。

龟鹿二仙汤加味(生龟甲、鹿角胶、阿胶、枸杞子、西洋参、沙参)与西药鲨肝醇做随机对照,观察92例患者,发现乳腺癌化疗期间配合使用中药龟鹿二仙丹加味,能有效减轻化疗后的骨髓抑制。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化疗病人出现的消化道反应,对化疗引起的呕吐,属胃热者用橘皮竹茹汤加减,属胃寒者,选用丁香柿蒂散,腹泻用参苓白术散及四神丸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三、晚期乳腺癌以扶正软坚散结止痛为治

1、双甲二白汤

组成:穿山甲15g,制鳖甲20g,夏枯草30g,海藻30g,望江南30g,野菊花30g,白花蛇舌草30g,白毛藤30g,丹参30g,全瓜蒌30g,牡蛎30g,昆布15g,淮山药20g,南沙参30g,王不留行15g,蜂房15g,桃仁10g。

水煎服,同时服小金丸10粒(吞)。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刘嘉湘用本方治疗11例乳腺癌,临床治愈1例,显效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1.80%。治后生存5年、6年、8年以上各1例。

2、大黄蛰虫丸(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蛰虫、黄芩、芍药、桃仁、杏仁、虻虫、水蛭、干漆、蛴螬、熟地黄、甘草,以蜜为丸。每次5~10丸。

3、小金丹(外科全生集)

组成:白胶香、草乌、五灵脂、地龙、木鳖、乳香、没药,麝香、当归、墨炭、糯米粉为丸。

每次3~6粒,对癌性疼痛有效,尤对乳腺癌更为适宜。

4、云南白药 具有止血、抗肿瘤和止痛三大功效,用量内服为0.4~0.8g,可广泛用于一般癌性疼痛。

5、鹿仙散结汤治疗晚期乳腺癌

组成:鹿角霜、生牡蛎、瓦楞子各30,仙茅、淫羊藿、土贝母、郁金各15g,山慈姑、全息、蜂房、炙甘草各10g。伴上肢肿胀疼痛者,加半枝莲30g,没药10g,赤芍、桂枝各15g;恶心呕吐者,加竹茹、生姜、半夏各10g;神疲乏力者,加黄芪30g;腹胀甚者,加枳壳30g,厚朴20g;食少纳差者,加神曲10g,炒麦芽30g。

中药汤剂,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

陕西省中医医院观察治疗乳腺癌30例,中医证候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0%;生存质量提高8例,稳定18例,降低4例;体重增加4例,稳定16例,下降4例。

以上各方可以配合使用于晚期乳腺癌,若出现癌热或并发感染,可选用下方:

1、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

组成:石膏60,生地30,水牛角15,栀子、黄芩、连翘、知母、丹皮、赤芍、玄参、竹叶、甘草、桔梗各15g。尚可加入青蒿10g。

2、三仁汤(温病条辨)芳香化湿,宣畅三焦。

组成:杏仁15g,白蔻仁12g,苡仁30g,厚朴15g,京半夏15g,通草10g,滑石20g,竹叶10g

3、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组成:炒黄柏15g,知母30g,大黄10g,龟甲30g。可选用青蒿、胡黄连、银柴胡、丹皮、赤芍,以加强清虚热之力。盗汗或自汗可加麻黄根。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常用四君子汤合桃红四物汤。

常用药物有黄芪、太子参、生地黄、白术、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丹参等。以活血化瘀,利水消肿,若发生淋巴漏、皮下积液,则加用活血利水药,常用药物有王不留行、泽兰、泽泻、茯苓等;若发生皮瓣坏死时,加用祛瘀生肌药,如乳香、没药、血竭等,并可局部使用生肌玉红膏外敷;若发生患侧上肢肿胀时,加用活血破瘀,利水消肿药,常用药物有路路通、水蛭、三棱、莪术、桑枝、桂枝、茯苓、泽泻等。

【预防与调护】

1、多数乳房疾病与月经紊乱、妊娠、哺乳有关,因此做好妇女各个时期的乳房保健是预防和早期发现乳腺疾病的重要措施。特别是绝经期前后属乳腺癌好发年龄,要定期自我检查。如发现乳房包块应及时就诊,尽早明确诊断,及时处理,以免耽误治疗。

2、乳腺癌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尚难以提出确切的病因学预防(一级预防),但重视乳腺癌的早期发现(二级预防),经普查检出病例,将提高乳腺癌的生存率,不过乳腺癌普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有周密的设计、实施计划及随访,才能收到效果,目前一般认为钼靶摄片是最有效的检出方法。

3、加强患者手术前后的保健,注意身心调护,加强治疗信心,预防其他合并症。

【重点提示】

本病多发生在妇女更年期,虽然由于筛查和手术后综合治疗手段的应用,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但是仍然有一些患者因肿瘤复发或转移而死亡。目前的根本策略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三早”原则。早期诊断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最合理途径,本病重在未病先防,故应重视预防与调护。

癌痛让你生不如死?止癌痛,这6个才是正确方法

癌痛是癌症病人晚期较为常见的一个症状之一,也是癌症病人最痛苦的一个过程,癌痛痛起来简直是让人痛不欲生。而且能否有效的控制癌痛也是癌症病人晚期生存质量的关键所在。癌痛会影响到癌症病人的食欲和睡眠等,让吃不好,睡不好,导致精神状态出现萎靡,甚至严重的会导致病人出现自杀现象。那么癌痛有什么办法可以止痛吗?其实是有的。

1、药物治疗

如果癌症病人出现癌痛的现象,首先可以考虑采用药物来进行治疗,治疗癌痛最常用的药物就是阿司匹林等一般的镇痛药物,如果癌痛不是很严重的话,一般这些药物就能有效的控制住病人的疼痛了,但是要注意按时服用,这样才能避免癌痛的发生。如果这些普通镇痛药物不起效果,那么就需要考虑采用吗啡和杜冷丁等麻醉剂。这些麻醉剂也可以有效的止癌痛。

2、进行手术治疗

如果药物已经无法有效的治疗癌痛了,那么可以进一步采取手术的手段来治疗癌痛,手术止痛主要是采用切断刺激大脑疼痛的神经,这样癌痛就无法通过这些神经告知大脑,那么疼痛也就自然消失了。

只是癌痛消失的同时,冷热感和压力感也在一起消失不见,所以不到最后尽量不采取手术来治疗癌痛,毕竟癌症患者抵抗力弱,不适宜再添伤口。

3、采用中医针灸治疗

中医常见的针灸可以起到不错的麻醉作用,所以可以用来控制癌痛。特别是对于一些晚期的乳腺癌病人的癌痛也有不错的作用。

4、阻断神经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一些止癌痛的药物注入到病人的神经里面,可以阻止这些神经向大脑传递癌痛的信息。采用乙醇注射,止痛时间比较长,但是患处都会一同失去知觉。

5、分散注意力

这个方法主要得靠病人本身的意志力,我们要调动起病人的积极性来,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和分散到其他的事情上来。让他暂时忘记癌痛的存在,不过这种方法是暂短的。但是有时候可以止住最为剧烈的癌痛。

6、采用皮肤刺激

皮肤刺激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摩擦和加压还有各种温度不同的方法来刺激癌痛病人的皮肤,让皮肤神经变得兴奋起来。这样就能够让癌痛的痛感受到一定的阻碍。

柴胡——疏肝解郁的第一要药!配伍治疗乳腺癌最常用

柴胡又名春柴胡、芽柴胡、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苦,辛,微寒。归肝、胆经。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乳腺癌、肝癌、胆囊癌、胆管癌等,也可用于癌性发热等。

乳腺癌患者常常会在乳房摸到肿块,时有胀痛,情绪低落,总是过分地担忧自己的病情,或者脾气急,心烦,容易发怒,其实,这就是典型的“肝气郁结证”。乳房在中医上属于肝经循行的范畴,中医上讲肝主疏泄,具有调节畅达气的运动的功能,肝失疏泄,气的运动就会停滞,从而产生乳房胀痛,情绪抑郁等症状,这时需要用疏肝理气的中药进行调治。柴胡就是疏肝解郁的代表药之一。

柴胡善于疏畅肝气,是临床上治疗乳腺癌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其与白芍、当归配合使用,即为中医名方逍遥散的配伍,再加入茯苓、炒白术、炙甘草等,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乳房胀痛,疲劳,胃口不佳等症状。气滞明显而乳房胀痛很厉害的患者,可加用香附、陈皮、枳壳、乌药等;兼有血瘀表现的患者,可加用川芎、当归、郁金等;肝郁化火而出现口中有苦味,舌红的患者,可加用炒山栀、黄芩、川楝子等。

古人说“肝体阴而用阳”,指的是肝必须依赖阴血的滋养才能正常发挥其疏泄气机的功能,因此,疏肝理气的同时,也应适当配伍一些滋养肝血的中药如炒白芍、炙甘草等,如果肝阴明显不足而出现头昏眼花,两眼干涩,两侧胸部疼痛隐隐,口干,舌质红,舌苔少等表现,可加用枸杞子、沙参、麦冬等。

柴胡还可解表退热,常用于改善恶性肿瘤患者不明原因的发热,其与黄芩配合使用,即为中医名方小柴胡汤的配伍,能够明显减轻患者一会觉得冷一会觉得热,两侧胸部满闷,不想吃饭,心烦,老犯恶心,口苦口干等症状。

注意:柴胡的作用趋势偏于向上升提和向外发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阴”的说法,意思是说柴胡容易耗伤肝的阴液,所以阴虚阳亢而表现为头目胀痛,头昏眼花,耳中有声音鸣响,脸红烦躁,腰膝酸软的患者,肝风内动而表现为头痛,眩晕,抽搐,手脚颤抖的患者,阴虚火旺而表现为心烦,手心脚心发烫,潮热盗汗的患者和气机上逆而表现为咳嗽气喘,打饱嗝,打呃,恶心呕吐的患者应该慎重使用。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52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