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疼痛评估应当遵循的原则(癌症疼痛药物治疗原则的是)

2023-11-08 07:54:24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症疼痛评估应当遵循的原则(癌症疼痛药物治疗原则的是)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疼痛评估应当遵循的原则,以及癌症疼痛药物治疗原则的是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北京护理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举办癌症疼痛评估与记录规范培训会

2022年7月13日下午, 由北京护理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癌症疼痛评估与记录规范培训会”在线上顺利举办,就癌症疼痛评估、疼痛教育、疼痛护理记录规范及质量管理进行了专题培训。本次会议由北京护理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庞冬副教授主持,来自各委员单位及北京市各医疗机构的护理骨干1476人参与了本次培训。

首先,北京护理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陆宇晗主任致辞。她指出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被列为癌症患者的第五项生命体征被监测和管理,本次培训旨在对癌痛评估及记录进行规范化培训,以期帮助肿瘤科护士在癌痛全程管理中更好地发挥专业作用。

全面准确地疼痛评估是癌痛全程管理的第一步,接下来,陆宇晗主任在第一个主题讲解中列举了近些年整理分类的肿瘤科护士关于临床癌痛评估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并就其中最为常见和关键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专业细致的讲解,让大家豁然开朗。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杨艳敏主管护师通过一例晚期肺癌患者的疼痛评估与教育的案例分享了实践经验。从患者入院到住院期间如何进行连续动态的疼痛评估,根据疼痛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疼痛教育和多学科协作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护理部张红副主任分享了《疼痛护理文件书写与质量管理》。疼痛评估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及时、准确、规范对疼痛记录对于全程癌痛管理非常重要。张红老师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疼痛管理实践为例,介绍了患者入院疼痛筛查记录、常规疼痛评估记录、全面疼痛评估记录及其他疼痛相关问题的记录要求和规范,同时介绍了癌症疼痛护理相关文件书写质量标准、督导要点及方式,给参会人员带来新的思路和启发。

最后,庞冬老师做会议总结,肿瘤患者的症状管理任重道远,希望通过此次培训,大家从理论到实践、从护理评估到文书书写都有了更深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临床实践能力,规范临床护理行为,充分发挥专业作用,切实提升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_ 癌痛难忍,应该如何选择止痛药?

红网时刻新闻4月19日讯(通讯员 王阳洋)长沙的罗爷爷是一位肿瘤患者,并且因为肿瘤骨转移,出现了难以忍受的疼痛,于是他自行购买了止痛药塞来昔布进行止痛治疗。

在最近的一次复查过程中,长沙市第三医院临床药师发现罗爷爷曾经患过短暂性脑缺血、一直在规律服用阿司匹林。也就是说,老人目前正在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

药师急忙告诉罗爷爷,塞来昔布虽不会拮抗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但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可能会导致毒性相加,增加胃肠道溃疡的发生率。

详细了解老人的情况后,药师建议罗爷爷将止痛药调整为阿片类药物吗啡。

罗爷爷犹豫了:“长期吃吗啡的话,那不是很容易上瘾吗?”

今年的4月15-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对于肿瘤患者的癌痛治疗,长沙市第三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主任药师刘丽华表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三阶梯”癌痛治疗。

第一阶梯是应用非阿片类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轻至中度疼痛。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布洛芬、双氯芬酸、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塞来昔布等,但不建议同时使用塞来昔布或非甾体抗炎药(NSAID)或水杨酸盐类药物,因为这几乎不会增加疗效,却会增加胃肠道毒性的风险。

第二阶梯是指如果疼痛持续或加剧,就应增加弱阿片药物,如可卡因。

第三阶梯是疼痛持续或疼痛初期即表现为中至重度的患者,应选择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羟考酮等;而根据国内外癌痛诊疗指南,对于慢性癌痛治疗,推荐选择第三阶梯的阿片受体激动剂类药物。

刘丽华表示,对于很多患者担心的止痛药上瘾的问题,恶性肿瘤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属于药物滥用后的成瘾。并且,由于用药剂量一般不会很大,规范化用药的成瘾风险极低,小于4/10000,患者不必过于担心;止痛药应有规律的按时服用,而不是按需服用,通过正确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疼痛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

刘丽华提醒,阿片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便秘,大部分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都会出现便秘症状。在用药初期,可以针对这些症状做一些对症处理,例如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乳果糖等药物,同时进行生活方式调整;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便秘等症状会逐步减轻甚至消失。

因此,肿瘤患者在服用阿片类药物后出现便秘症状不建议立即停药,若经过对症处理后便秘仍未改善,则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技术推介】癌痛MDT门诊 让肿瘤患者疼痛有“医”靠

有人说,被癌症打败,往往有两个原因:一是惧,二是痛。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8年版)》中,将疼痛级别量化表以 0 到 10 分的设计,重度疼痛分数为 7 到10。癌痛是慢性疼痛里级别最高的一类,往往让人痛不欲生。“癌痛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症状,70%晚期患者会面临疼痛困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时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姜万维教授告诉记者说,为了完善医院肿瘤治疗中心的功能,为患者提供更专业、全面、规范的诊疗服务,今年3月,医院开设了癌痛多学科诊疗(MDT)门诊,运行一个多月来,为众多癌痛患者解决了燃眉之急。

癌痛对患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癌症固然可怕,但癌痛更让患者恐惧!姜万维教授介绍,如果疼痛得不到控制,患者会吃不下、睡不好,时间长了,会造成营养不良,情绪也开始焦虑、抑郁,还会出现免疫力下降,极大影响正常生活与社交。疼痛对肿瘤患者来说,还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因为疼痛引起生活质量下降,患者无法很好配合肿瘤治疗,而治疗效果不佳,则又会加重癌痛。

“癌症疼痛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姜万维教授表示,医生会对肿瘤患者进行疼痛评估,进行分阶段治疗。目前,国际上治疗癌痛的理念是多模式镇痛,采用多手段综合干预癌痛。针对肿瘤病因进行治疗,通过手术、化疗、放疗、热疗等方法让肿瘤体积缩小固定,疼痛随之自然减轻或消失,但疼痛复发率高达50%以上,还是需要镇痛药物治疗。WHO推荐按照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可使很大一部分患者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但是临床中,患者及家属对癌痛治疗存在很大误解,认为疼痛忍一忍过去了就好;还认为吗啡、镇痛药是毒品,怕上瘾。大量的国内外临床实践表明,癌症患者规范使用药物镇痛,成瘾者极其罕见,或者说利大于弊。所以不必太担心上瘾,应放心按医嘱用药。而对于一些顽固性疼痛,除了镇痛药物,还要考虑结合其他方法,比如针灸、理疗、颊针、硬膜外镇痛、神经阻滞等等。

集优势“兵力” 专业狙击癌痛

“癌性疼痛病因复杂,特别是难治性的癌痛,临床处理上往往非常棘手,需要多专业的医生共同诊治。”姜万维教授介绍,肿瘤治疗过程中,MDT理念应贯穿全程,这样才能帮助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

记者了解到,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癌痛MDT门诊由肿瘤放疗科、肿瘤内科、麻醉科、介入科、热疗科、骨科、放射科等多专业、多学科的专家组成,针对病人的肿瘤分期、身体状况、心理承受能力、家庭经济状况等,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帮助患者量身定制全方位、专业化、规范化、个体化、一站式的诊疗服务,最大程度地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获益。

如何预约癌痛MDT门诊服务?姜万维教授介绍,门诊、住院患者均可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网上挂号系统上或是到医院现场进行预约挂号,同时递交相关检查材料,由专门医生负责收集、整理相关病历资料,由相关科室主任等组成的MDT团队会先在专门的微信群里讨论病情,最终根据患者情况,相关专家在每周二13:30-16:30齐聚癌痛MDT门诊,进一步当面跟患者或是家属进行沟通,最终制定治疗方案,并由专门的负责医生随访治疗情况。

特色镇痛技术 专业应对顽固疼痛

姜万维教授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麻醉科开展了多种行之有效的镇痛方法。其中,颊针治疗以即时效果明显的特点,十分受患者欢迎。颊针是一种在面颊部取穴治疗全身疾病的针灸新疗法,是以生物全息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总结的一种新的微针系统,是针灸学中微针诊疗系统的一个新分支,是人体在面颊及周围的全息投影系统。“很多癌痛患者经过颊针治疗,缓解了疼痛,有的患者治疗后镇痛药物实现了减量。”姜万维教授介绍说,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硬膜外镇痛、鞘内用药、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以及损毁治疗等方法,在顽固性癌痛的治疗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姜万维教授介绍,麻醉科历来重视科研工作,在与疼痛相关的基础研究、围术期脑保护的研究等方面,近3年来麻醉科发表SCI文章9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承担市级科研课题3项,新技术项目2项。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46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