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尚未获批上市,但是,国内已有多款PIK3CA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
HER2阳性乳腺癌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②防癌体检是早期发现癌症的最重要途径,属于癌症的二级预防。哪些是5大高发癌症的高危风险人群,该怎么筛查?一般风险人群又该在何时做筛查?
2022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上,新一代CAR-T疗法BNT211备受瞩目。研究入组了16 名晚期实体瘤患者,包括 8 名睾丸癌、4 名卵巢癌和 4 名其他实体瘤患者(输卵管癌、胃癌、肉瘤和子宫内膜癌)。结果显示,总体反应率 (ORR) 为 43%,疾病控制率为 86%。
对肿瘤患者的精准治疗,不能只依赖于组织病理类型和病情阶段证据,还能根据肿瘤分子分型不同,进行个体化靶向治疗。
数据统计,2020年我国年新发胰腺癌病例达12.4万人,年胰腺癌死亡病例达12.2万人。作为预后极差的消化道肿瘤,胰腺癌具有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术后易复发转移等临床特点,临床诊治极具挑战性。胰腺组织周围有很多脏器,胰腺癌早期诊断很困难,不容易发现,即使发现了,手术的难度也很大,术后很容易复发、转移,所以预后很差,称之为“癌中之王”不为过。
图1:2020年,我国新发胰腺癌病例达12.4w人
图2:2020年,我国年胰腺癌死亡病例达12.2w人
1.大量吸烟:吸烟的人群比不吸烟的人群发病率高1.5倍左右,有人做过动物实验,把烟的成分给大鼠吸收,发现吸烟的老鼠比不吸烟的老鼠胰腺癌的发生率有所升高。吸烟这个危险因素是可逆的,戒烟可以消除或者降低胰腺癌发病率增高的因素;
2.肥胖:BMI指数大于35kg/㎡,胰腺癌的发病率会升高50%,因此,保持良好的身材可以减少胰腺癌的发生;
3.糖尿病:假如糖尿病病史大于10年,胰腺癌发病率会明显升高;
4.慢性胰腺炎:尤其是家族性胰腺炎,反复的炎症刺激会导致胰腺、导管的细胞产生癌变;
5.胰腺癌家族史:如果有多位亲属50岁之前发病,家族的其他成员发病率会增高;
6.黑斑息肉综合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消化道错构瘤性息肉、色素沉着;
7. 其他遗传综合征:发育不良痣综合征、家族性胰腺息肉病、Lynch综合征。
1.腹痛:首发症状是上腹痛、向腰背部放射,主要是因为肿瘤压迫胰管或胆管;
2.消化疾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次数多、腹泻、恶心、呕吐,主要是因为促进消化的胰液和胆汁不能进入十二指肠,肿瘤胆管影响胆汁排泄,肿瘤压迫胰管导致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3.体重下降:消瘦、乏力,近期体重有明显减轻;
4.黄疸:皮肤黄染,眼睛巩膜黄染,尿黄,呈浓茶样;
5.症状性糖尿病:50%胰腺癌患者诊断时伴有糖尿病,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的情况;
6.反复发热:肿瘤坏死引起的低热;
7.消化道梗阻、出血:呕吐宿食或者呕咖啡色和鲜红色血液。
首先需要检查血尿淀粉酶,是否有胰腺导管梗阻,是否有引起胰腺炎的成分;其次是检查肝功能,检查胆红素和转氨酶的情况,查看肿瘤是否有压迫胆管,引起肝脏功能的改变;此外,还需要通过抽血检查肿瘤标记物,包括CA19-9、CEA。
分子靶向治疗
导致癌症的原因是什么?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肝癌MDT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在我国,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约为42万例,发病年龄早于西方国家,发病高峰在45—55岁。随着体检的普及,很多女性都会定期进行乳腺彩超检查。有些人查出自己有乳腺结节。那么,结节一定会发展成癌症吗?乳腺结节离乳腺癌究竟有多远呢?
当年他得知妻子患癌之后,一度也相当绝望。但是为了给妻子更多的安慰,他也只能假装坚强。看着妻子饱受病痛,身材一天比一天消瘦,他的内心其实是相当痛苦的,但每天还是得微笑面对。
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都离不开精准的分子分型检测,根据基因分型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2012年六月底,罗慧娟因患胰脏癌在新加坡不幸离世,年仅45岁。当时罗慧娟的病逝,可以说引发了全城热议。一转眼10年就过去了,在罗慧娟离世的10年里,有两个人几乎在每一年都会对她进行公开悼念。一个就是罗慧娟的丈夫刘志敏,而另一个则是罗慧娟的挚友,香港知名女星陈法蓉。
有研究结果显示,2020年,按癌症发病数计算,我国排名前五的癌症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肝癌。按癌症相关死亡数计算,排名前五的癌症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和结直肠癌,占中国癌症相关死亡总数近70%。
2022年3月,据港媒报道,香港主持人、知名艺人邵国华被曝离世,年仅64岁。邵国华的死讯,是由他多年的好友在社交媒体上公布,随后其家人也证实了死讯。据好友在社交媒体上透露,邵国华是因病离世。
哪些因素导致胰腺癌发生?
当前最热的基因修饰T细胞疗法,有两个方向:
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总体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0-39岁年龄段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40以上岁年龄组快递升高,80以上岁年龄组达到最高,8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有所下降。60岁以上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主城区和郊县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乳腺结节,包括乳腺癌,也包括乳腺的增生结节、乳腺囊肿以及乳腺纤维瘤等良性肿瘤。绝大部分结节都是良性的,尤其是长期存在又无明显增大的结节。一般良性乳腺结节不需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