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困难重重,科研人员仍对CAR-T疗法治疗实体瘤充满期待,并努力攻关,寻求突破。目前,来自美国妙佑医疗国际Mayo Clinic(之前被称为梅奥诊所)的Richard Vile 博士团队研究出一种免疫治疗技术,通过将CAR-T细胞疗法与一种抗癌病毒——溶瘤病毒相结合,使其更有效地靶向和治疗实体癌肿瘤。该研究已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发表。
美国研究团队在6名黑色素瘤患者身上试验了个性化肿瘤疫苗。根据每位病人的突变基因,他们制作了含有20个蛋白片段的疫苗,在随访的2年期间,4名病人未出现复发。由BioNTech创始人乌格·沙欣带领的团队的研究纳入13名黑色素瘤患者,使用的疫苗包含了编码每个病人体内10个突变蛋白的RNA;其中8名患者在注射疫苗时无可见肿瘤,一年后仍然保持无肿瘤状态。
2023年1月29日,据CDE官网公示,天科雅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交的"HV-101注射液"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适应症为晚期复发或者转移性实体瘤(受理号:CXSL2200574)。
TILs是一种对实体肿瘤有着天然归巢优势的细胞免疫疗法,即从患者的肿瘤中分离出淋巴细胞,将分离的细胞在体外激活扩增或加以改造,然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通俗点讲,这款疗法相当于直接从战场上拉回有战斗经验的老兵,经过一轮“政治审查”和业务能力“大比拼”,把内奸、叛徒尽量剔除出去,留下战斗力最强的,提供补给,再重新送回战场继续战斗。
其实IPA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转录调控的方式之一,近年来科学家正在研究IPA的生理功能,也有研究发现异常的ptRNAs与癌症等疾病有关。
研究表明,CAR-T细胞可以将溶瘤病毒输送到肿瘤部位。随后病毒就可以渗透到肿瘤细胞中,进行复制,使肿瘤细胞破裂,并激发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肿瘤。这一联合疗法可以有效提升实体瘤的治愈率,且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还可以形成长期的保护,预防肿瘤复发。
尤其指的一提的是,肿瘤中ptRNA的积累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新抗原,这对于癌症免疫治疗或许有类似于肿瘤突变负荷(TMB)那样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偏爱老年人。研究发现,胰腺癌的发病群体集中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全球胰腺癌发病率逐渐升高。
肿瘤微环境诱导纳米粒子GQD NT变形。(资料图片)
偏爱糖尿病患者。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空腹血糖每升高0.56mmol/L,胰腺癌发病风险增加14%。15-20%的胰腺癌病人有新发糖尿病,60岁以上新发糖尿病者,都应警惕胰腺癌的可能。中老年人要坚持低糖饮食,也要注意体重及血糖的波动。
与CDK13没有突变的肿瘤相比,CDK13突变的肿瘤中ptRNAs明显更多
突如其来的“不治之症”,让原本开心活泼的华女终日郁郁寡欢。
转向新冠疫苗前,莫德纳已在癌症和传染病疫苗方面开展了十多年的研究。在人们的概念中,疫苗一般是用于传染病预防:通过生产和接种病原体的特征蛋白或处理过的病原体,让免疫系统提前认识和记忆它们,以达到预防效果。人们感到困惑的是,为何会将疫苗应用于治疗?又为何是肿瘤?
20世纪70年代,匈牙利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率先开展了早期mRNA研究,从那时到2020年12月14日美国首次批准使用mRNA疫苗,已过去40多年。
2012年,美国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女孩Emily通过CAR-T 细胞治疗后实现“治愈”,成为全球首例。10多年后的今天,她依然健康。2013年,《科学》杂志(Science)将CAR-T细胞疗法评为全球十大科技突破之首。
孔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开始尝试将mRNA技术用于疾病治疗,其重要的尝试有两大方向:mRNA免疫疗法和蛋白替代疗法。前者包括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后者通过机体编码正常的目标蛋白恢复机体本身缺失或突变的某种蛋白功能。
丁胜指出,在莫德纳等公司的临床研究传来好消息后,一定会刺激一些曾经放弃的、正在观望的资本和公司加入进来,甚至会带来一定的研发泡沫。
通过基因检测来判断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特定的“靶点”,在发现靶点后再利用特定的靶向药物进行针对性的打击,让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
CAR-T全称“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其中CAR(即肿瘤嵌合抗原受体)的作用是定位导航,T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守卫者。
除了mRNA技术,治疗性的肿瘤疫苗版图里,还有其他路径,包括多肽疫苗、DC疫苗等,它们的底层原理是相似的。肿瘤疗法中,癌症的传统化疗、放疗,靶向药疗法、免疫疗法等,都不是完全互相取代的关系,当前已有很多更有效的组合疗法,最后人类很可能用多种组合的方式来战胜癌症,丁胜表示。
在不久的将来,人类或许会使用疫苗来治疗癌症这一古老而棘手的疾病。2023年2月22日,莫德纳与默沙东宣布,其肿瘤新抗原mRNA疫苗mRNA-4157,与PD-1抗体联合辅助治疗高危黑色素瘤,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突破性疗法认证,这是全球首个获此认证的mRNA肿瘤疫苗。
其核心原理非常简单:世界上最强大的药厂可能就在我们的体内。mRNA(信使核糖核酸)本质上是一种代码,类似于计算机的0和1,它告诉细胞要制造哪些蛋白质。有了经过设计的mRNA,从理论上讲,就能控制这一过程并创造出任何想要的蛋白质——比如免疫接种的抗体、逆转罕见疾病的酶,或修复受损心脏组织的生长因子。
莫德纳此次公布的是一项I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试验共157位患者入组,与PD-1药物帕博利珠单抗(简称“K”药)单药治疗相比,癌症疫苗与K药联合使用后,在进行肿瘤完全切除后的III、IV期黑色素瘤患者中,组合疗法可降低患者复发或死亡风险达44%。安全性方面,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在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中发生了14.4%,在单独接受K药治疗的患者中发生了10%。
黑色素瘤是一种皮肤癌。过去几十年中,黑色素瘤的发病率一直在上升,2020年全世界新确诊的黑色素瘤患者达到32.5万,III、IV期黑色素瘤患者的5年存活率分别为60.3%与16.2%。
PD-1/PD-L1、CAR-T等药物的研发,将肿瘤治疗带入免疫治疗时代,也加深了领域的学者们对肿瘤免疫学的认知 。莫德纳临床开发高级主管罗伯特·米汉指出,免疫疗法和mRNA癌症疫苗的研究间有很多协同作用。肿瘤疫苗建立在PD-1药物成功的基础上,这个过程扩展了科学家对生物学的根本性认识。
另一个巨大挑战是,在K药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治疗的成本可能非常高,K药本身定价约为每年18.5万美元。尽管莫德纳等公司尚未披露有关其肿瘤疫苗的价格。不过,有科学家在2020年指出,为每个人制作这类疫苗,可能需要花费10万美元。
发于2023.3.6总第1082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