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
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主要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春秋两季均可采挖,一般集中在秋季的10月中旬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去皮,晒干。
目前,公认的僵蚕不良反应的原因是过敏反应。此外,作为一种传统的动物药物,僵蚕中的一些同种异体蛋白质可能引起过敏,甚至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紊乱和功能障碍。
雷公藤、草乌、木通、苦楝皮、天花粉、牵牛子、巴豆、芦荟、大枫子等。
所以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注意固护胃气,扶正祛邪以治本。
蒲公英可通过凉拌或者清炒的方式来烹调,可达到消肿以及清热解毒的效果,能辅助治疗乳腺炎。另外也具有利尿的功效,同时治疗肝炎所引起的黄疸,但是脸色苍白、身体怕冷、容易受风感冒以及脾胃虚弱的人群尽量不要吃。
临证取鸡内金消食运脾。对于偏正气亏虚者,常加用黄芪,以加强扶正之效。
白术提高机体抗癌能力
尖杉、杏仁、木鳖子。
龙葵
10 山豆根
治癌抗癌用药需谨遵医嘱
此外,《中国食品工业杂志》内的一组数据,更是令人心惊,台湾地区有78%的马兜铃酸相关基因携带者;大陆有47%;欧美地区的数值较低,仅有5%,这种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专家判断,这就是我国肝癌人数众多的原因之一。
面对这样的现状,与其继续用西医治疗,倒不如选择中医进行保守治疗。既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让其能够有更好的治病体验。另一方面也能够让癌症患者,更加体面地面对接下来的人生。
其他应用
癌症的九种中医病机概述
其他应用
我国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博士生吴敏等人,在一次实验中发现:盐酸小檗碱对于胃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它能够诱导胃癌细胞和病变细胞快速调往,从而延缓胃癌的恶化速度。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类物质可以促进胃癌细胞中的某些基因发生异变,从而促使癌细胞提前走向凋亡。
作者/吴继萍(云南省中医医院肿瘤科)
蒲公英叶的提取物有抗炎作用,制作成软膏涂抹皮肤可改善伤口红肿热痛,减少皮肤组织化脓,越早用效果越好。在小鼠实验中还发现它能改善肺炎病情,对肺部产生保护作用。
中药相对与西药而言,最大的好处就是其副作用小。因为中药材大多选用天然的植物,或者一些昆虫。这些天然的药材,虽然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但是相比起西药来说,副作用相当低。
莪术辛散温通,气香走窜,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血中之气滞。
夏天无:别名伏地延胡索,延胡索就是元胡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止痛效果很好。夏天无具有祛风湿、通络止痛的作用,对于癌症疼痛、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的止痛效果均很好。
肿瘤治疗
日前,国外科研人员通过动物实验以及初步临床实验,证实中药黄芩汤可减轻化疗对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造成的肠道损伤。
壁虎:是安全有效的抗癌药,用于食管癌有根治者,又因为可抗结核,消慢性炎症,愈合瘘管等,对伴有炎症者,或炎症引起肿块包块者,当重点考虑,对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伴有炎症者,也可试用。
这类患者一般由“肝气郁结证”和“痰湿凝结证”发展而来,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服药,才能起到效果。如果甲状腺癌发展到后期,患者出现心烦,难以入睡,两眼干涩,口干,手心脚心发烫等阴虚表现,可加用生地、玄参、麦冬、天冬、沙参、白芍、五味子、石斛等;出现人很疲劳,浑身没有力气,头昏眼花,不想吃饭,大便稀等气虚表现,可加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山药、黄精等。
【功效】补肾壮阳,温中止痛,理气温中。
中医中药的作用效果虽然较缓,但却可以长期服用,目前国际上已将肿瘤看做是一种慢性病,而不建议一味地进行攻击性放化疗手术等手段,强调以患者的生存时间(OS)做为评价疗效的唯一终点指标,这和中医药治疗的目标“带瘤生存”是一致的。所以,对于晚期肿瘤、老年体弱之人,特别是对于心肺、肝肾功能不好的人,以及放化疗无效的病人、不能手术的患者,中医中药是可供选择的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僵蚕:有治疗脑癌、声带癌、鼻咽癌、乳腺癌等作用。
通常,HCC包括病毒感染和非病毒性环境。这两类HCC执行不同的基因表达和途径。
硫黄:治疗消化道癌。
三叶青的药物价值很高,在南方的一些农村地区,是民间常用的草药,三叶青性凉、味微苦,有清热解毒和活血散瘀的功效,此外还能消炎止痛和祛风化痰。主要可用于治疗肺炎、肝炎、扁桃体炎、慢性咽炎、胃炎以及淋巴结核等疾病。
研究发现:以本品3.1mg/ml浓度对小鼠艾氏腹水瘤及鼠肝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水煎剂腹腔注射对小鼠肉瘤的抑制率为40~50%,重楼属(Paris)的8个种和变种及10种市售商品药材对RNA癌病毒逆转录酶均有一定抑制作用(1)。临床多用于热毒雍滞的恶性淋巴瘤、肺癌、鼻咽癌、脑肿瘤及消化系统肿瘤如胃癌、食管癌、肝癌等,常配入复方内使用。本品入煎剂15~30g(抗肿瘤剂量)。
研究发现:龙葵碱有抗核分裂作用,从龙葵干燥绿果中提取的龙葵总碱对动物移植性肿瘤的抑制率为40~50%,在组织培养中,龙葵总碱浓度为50~500mcg/ml,24小时可抑制脑膜瘤细胞生长,从龙葵总碱中分离的碱Ⅱ成分抗癌活性最强,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浓度为10mcg/ml,15小时后可使Hela细胞解体,本品对小鼠子宫颈癌14、肉瘤180、艾氏腹水癌转实体有抑制作用(2)。临床常用于滋养叶细胞瘤,子宫颈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膀胱癌等。滋养叶细胞瘤可配穿心莲、石上柏、天花粉;子宫颈癌配掌叶半夏、莪术、西豆根;食管癌配冬凌草、黄药子、白英;膀胱癌配山豆根、喜树等。用"龙虎白蛇汤"(龙葵、万毒虎、白英、白花蛇舌草、山绿豆各30g)辨证加减,有报道治食管癌70例,有效33例,稳定29例。用龙葵合剂(龙葵30g,半枝莲60g,紫草15g),治疗恶性葡萄胎无转移4例均愈,本品对癌症所致的胸水、腹水亦有一定疗效。本品治肿瘤用量20~100g,入煎剂。
主要成分为斑蝥素(canthariuin)、脂肪、单萜烯类、树脂、蚁酸、色素等,抗肿瘤有效成分为斑蝥素及其衍生物等。现代医学实验证明,斑蝥水、醇、丙酮提取物,用美兰法或细胞呼吸法等体外实验,能抑制Hela细胞和人的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肺癌及脾肉瘤细胞的代谢。其抗癌机制主要是抑制癌细胞蛋白质合成,降低癌毒激素水平及影响癌细胞核酸代谢,同时能刺激骨髓引起白细胞升高。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如:肝癌、食管癌、胃癌。尤常用于治疗肝癌:可用斑蝥5~6只,去头、翅、足,装入鸡蛋内,文火烤干,研碎分包2份,日服2次或3次,每次1份,最长连服14个月,能使患者症状减轻,并延长其生存时间(3)。
在体外及试管试验中,石蒜碱能抑制小鼠艾氏腹水癌的无氧与有氧酵解,并可使癌细胞肿大,溶解。石蒜硷对小鼠肉瘤180抑制率为40~50%,石蒜碱内铵盐不仅对小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且对艾氏腹水癌有更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延长其生命。将石蒜碱结构进行改造,制成石蒜碱内铵盐(AT-1840),腹腔注射,对大小白鼠多种肿瘤的疗效明显优于石蒜碱,它不仅能抑制癌细胞生长,而且还能杀癌细胞。临床上主要用于消化系统肿瘤如胃癌、肝癌、食管癌,也可试用于恶性淋巴瘤、肺癌、鼻咽癌、子宫癌等。治食管癌、胃癌可配用柘木、冬虫夏草、野艾、黄药子。治肝癌可配喜树、莪术;治子宫颈癌可与信石等制剂局部用药配合;治肺癌可与猪苓、茯苓、苡仁同用,据报道,石蒜碱对522例中晚期肿瘤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2.1%,其中以胃癌和卵巢癌效果较好(4)。
主要成分为挥发油(油中有乙酸芳樟酯等)琥珀酸、延胡索酸、香豆酮、黄酮甙、内酯、鞣酸等。其中挥发油、琥珀酸、延胡索酸、黄酮甙等是抗肿瘤有效成分。体外台盼兰染色法实验表明,肿节风挥发油对L615细胞有很强的直接杀伤作用,其ED50为50mg/ml,肿节风干浸膏、总黄酮及肿节风注射液亦有一定作用。琥珀酸盐肿节风结晶乙及挥发油所含之部位A及C对肉瘤180(A)癌细胞核分裂有直接抑制作用,经肿节风注射液处理的L615细胞丧失繁殖能力。临床常用于治疗胰腺癌、胃癌、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肺癌、急性白血病等多种肿瘤。1975年总结17个单位治疗373例肿瘤(多为晚期恶性肿瘤)显效率15.3%,总有效率53.9%,其中单用本品113例,显效率22.1%,总有效率62.8%,对本品较敏感的肿瘤有胰腺癌20例中有效率70%,胃癌108例中有效率67.6%,直肠癌22例中有效率59.1%,肝癌134例中有效率44%,食管癌22例中有效率40.8%(5)。以肿节风为主治疗急性白血病14例,其中急粒9例,急淋5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6例,单用肿节风治疗9例(急粒7例,急淋2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4例(6)。
研究发现:蜈蚣对小鼠肉瘤180、艾氏腹水癌、子宫颈癌14、大鼠瓦克癌256等均有抑制作用。蜈蚣、水蛭注射液能使小鼠精原细胞坏死、消失,说明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体外试验对人体海拉细胞、L16细胞(从肝癌病人分得)、D6细胞(从肺癌病人分得)、胃癌细胞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7)。利用死亡癌细胞易被低浓度的伊红着色特点进行体外实验,证明该注射液对癌细胞红染率为阳性,对小白鼠肝癌瘤体的抑制率为26%,对网状内皮细胞有增强作用,但长期应用对肝脏有损害。临床常用治疗间叶组织及神经组织肿瘤,如软组织恶性肿瘤、骨肿瘤、脑肿瘤等。亦可治疗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胃癌、食管癌、肝癌、子宫颈癌、皮肤癌等。治白血病可配全蝎、僵蚕、 虫等各等分(名安露散);治食管癌配全蝎、乌梢蛇(名消癌片);治软组织恶性肿瘤可配僵蚕、蜣螂虫、露蜂房、七叶一枝花。另外本品与全蝎、天龙等配合治癌常作为以毒攻毒之品。入煎剂,2~5条,与它药同煎或配鸡蛋炖服。
实验证明:黄药子对小白鼠肉瘤有抑制作用。黄药子油对子宫颈癌,对小白鼠白血病615有抑制作用。体外筛选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8)。此外,本品对动物实验性缺碘和不明原因引起的甲状腺肿有治疗作用,对小鼠腹腔注射有止血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食管癌、胃癌、直肠癌、子宫颈癌、阴唇癌、乳腺癌、肺癌、横行肌肉瘤等,治甲状腺肿瘤可单用或配星宿菜、贝母、海藻、昆布;治消化道肿瘤可单用或配白花蛇舌草、野艾、柘木;治子宫颈癌可配掌叶半夏、莪术;治肺癌可配猪苓、瓜蒌、石上柏。本品为治甲状腺肿瘤的常用药,据临床报道用本品配伍海藻、昆布、土贝母、川芎、乌药、八月扎、浮海石等治甲状腺腺瘤37例,服5~10剂后多数可见肿块缩小,治愈11例,显效5例。总有效33例占86.3%。用黄药子制剂治疗食管癌105例中有效率占49.5%,胃癌71例中总有效率53.5%(9)。
主要成分为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如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杰斯乌头碱等,此类生物碱毒性很大,是乌头中的主要毒性成分。经水解成为毒性较小的单酯类生物碱。体外实验对人肺癌、肝癌、胃癌均有直接杀伤效应和抑制作用,能使细胞分裂停止在中期以前,与长春新碱作用相似。在人胃细胞试验中,还看到癌细胞似有逆转现象;并能抑制人肺癌细胞、小鼠Lewis肺癌细胞及癌细胞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尤对RNA的合成抑制作用最强(10)。临床常用于胃癌、肝癌、肺癌、贲门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但本品生用毒性极大,且有配伍禁忌(与贝母不能同用),故用时应高度注意,入煎剂1.5~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