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痊愈癌症患者能打四价疫苗吗,以及癌症晚期痊愈案例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2月2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如果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近期不建议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如何确认感染是否已经感染,既可以通过核酸检测结果判断,也可以通过抗原检测是否阳性来进行确认,也包括出现相关的症状。
目前来看,单纯的感染产生的免疫保护力,不如感染加上接种疫苗产生的混合免疫力的保护作用强,所以如果需要接种疫苗,建议还是接种疫苗。按照目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中的规定,如果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感染时间和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间要间隔6个月以上。免疫策略后续也会随着对疾病的认识、对疫苗的认识、对疾病控制的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
(原标题:感染新冠康复后,近期可以接种疫苗吗?中疾控专家解答)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牛伟坤 实习记者 柴嵘
流程编辑:TF065
肺癌晚期靠自己达到治愈,凌志军的抗癌经历让人啧啧称奇,不妨让我们了解一下他的故事。
“我以后还能外出拍摄吗?”
“不能了”
“我还能继续从事我的工作吗?”
“不能了”
一连串否定的回答已经让凌志军心灰意冷了,最后他只能无奈的问上一句“那我.......还能活多久?”没有等到回答,换来的只是无声的沉默,但是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凌志军,是人民日报的记者。他的前半生过着所有人都艳羡的生活,可是他的后半生却让所有人不敢接近。患病之前,凌志军意气风发。从小到大他都是班级里学习排得上名次的那个学生,是很多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长大成人的凌志军玉树临风,对他暗生情愫的人不在少数。毕业以后的凌志军更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接下来他的人生进度条都是按照规划进行,娶妻生子,家庭美满,工作顺心,下岗热潮没有影响到他,所有的这一切统统彰显出他晚年的美满幸福。
可是眼前的美好因为一次意外就幻灭了,并且无法复原。这天凌志军接到出外勤的任务,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他正和之前一样,做着必要的准备,就当他整理东西时,却发现有一阵莫名的眩晕向他席卷而来。刚想坐下休息的时候,突然间倒在了地上。
巨大的动静引起了同事的注意,赶紧通知家属并且拨打了急救电话。一行人急急忙忙赶到了医院。
“大夫,我丈夫怎么样?”妻子看见医生凝重的表情,心里十分的焦急,生怕传来半点不好的消息。可是很显然这一次上天并不打算眷顾他们。医生沉默不语,妻子接连追问,无奈只能坦言:肺癌,晚期。
简单的四个字就好像是给这个家庭宣判了死刑。癌症是什么普通老百姓都知道,那是治不好的病,患上了就准备一命呜呼。妻子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病房的,为了不让丈夫怀疑,她还佯装轻松说:没事,只是低血糖。
不过几十年的夫妻自然是再了解不过了,凌志军看到妻子的样子知道低血糖只是个借口,随即说到:是什么病你直接告诉我吧,我知道肯定不是低血糖,再坏我都能接受。听到丈夫一席话以后,妻子收敛好的情绪彻底瓦解,抱着他边哭边说“志军,是癌,晚期的肺癌。”
声泪涕下病房里的人纷纷动容,可凌志军却半点不像个病人的样子,反倒是安慰起了妻子,就好像患病的人不是自己一样。很快医生给出了治疗方案,做完手术再化疗。为了让家人放心,凌志军接受了手术。
第一次的手术很顺利,但没有多长的时间,沉寂的癌细胞卷土重来,二次手术被提上议程,这一次凌志军说什么都不干了直接出院,一年后医院重逢直呼认不出,3条抗癌秘诀务必记住!真实有效。
凌志军出院以后,并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而是开始了自己研究治愈癌症的道路。很多人都对他的行为表示不解,认为他这是不想活了。面对外界的质疑,有许多人不理解,但是只有凌志军自己知道,坚持下去就会有好的结局。最终凌志军也是凭借着这三点抗癌经验成功实现了肺癌自愈。
一、积极面对病情,交流心理问题
首先,凌志军在面对病情时,没有选择逃避或自怨自艾,而是主动积极地面对。他认为面对病魔,不要想着逃跑,要坦然面对。事实证明,积极面对病情,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抵抗力,从而更有可能战胜病魔。
除此之外,凌志军还积极地与医生、家人、朋友交流心理问题、探讨治疗方案,以及寻找鼓励和支持。这样一来,他不仅减轻了自己的心理负担,也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和建议,同时也让身边的人更了解他的状况,给予更好的关心和帮助。
二、合理饮食,注意养护身体
其次,凌志军在饮食上格外注重,遵循医生建议,合理饮食。他的饮食多以清淡为主,少食多餐,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营养的食品,少吃油腻、辛辣、过热的食物,禁忌酒精、烟草等刺激性食品。
他每天坚持运动,也经常采用一些养生方法,如按摩、泡脚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此外,他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譬如按时作息、保持心情愉悦等,从而使身体保持良好的状态,更有可能对抗癌症。
三、保持积极心态,坚信可以抗癌成功
在得知自己患上肺癌以后,凌志军都保持住了一个平稳得到心态。尽管后期的他没有住在医院,但是相信自己可以抗癌成功的信念感半分没有减少。凌志军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全心全意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癌症。他不仅积极治疗、努力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还定期参加一些心理疏导、支持小组,与类似的癌症患者交流,彼此鼓励、互相支持。
除此之外,家人和朋友在他病痛或困难时始终陪伴在他身边,鼓励他,帮助他,甚至不惜经济支持,帮他解决疾病治疗的各种问题。这样的支持不仅能够帮助他排解内心的情绪,更是保护他不被疾病和治疗的困难击败。
总之,凌志军抗癌成功的经验,包括积极面对病情、合理饮食、积极治疗、保持积极心态。这样的经验,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无论是在治疗过程中还是康复后,都值得用来借鉴和学习,从而增强抗癌的信心和能力,摆脱病痛,拥抱健康。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凌志军的程度,但至少可以运用这些方法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这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今天我们讲讲女性朋友们都很关心的一个话题:宫颈癌和HPV疫苗。
2022年,对于中国的适龄女性来说,最大的好消息应该就是8月3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知,九价HPV疫苗扩龄,从之前的16岁-26岁扩展到9岁-45岁。
医学发展到今天,面对各种各样的癌症,往往既搞不清明确病因,也就没有明确有用的预防方式。
但宫颈癌是个例外。
它是目前唯一一种可防、可控、甚至将来有可能被消除的癌症。
这要归功于德国科学家Harald zur Hausen发现了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密切关系。根据科学研究,大约98%的宫颈癌是由高危型HPV感染引起。
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居第一位。2020年我国新增宫颈癌病例109741例(全球范围为604 127例),死亡病例59060例(全球范围为341 831例)。
HPV的发现,有两个巨大的好处:一是通过接种HPV疫苗,就可以预防绝大多数宫颈癌;二是通过筛查HPV病毒,就能早期进行干预,避免发展成癌症。
不过,虽然HPV疫苗已经上市十多年,但以前女性的选择范围小,要赶着在26岁以前预约接种。现在扩龄之后,疫苗的适用群体更多了,对青少年的保护范围也扩大了。
根据世卫组织宣告的目标,到2030年,全球至少90%的女性要在15岁前完成HPV疫苗接种,70%的女性应该定期接受筛查,90%确诊宫颈疾病的女性要得到治疗(简称“90-70-90”战略)。
那么,你接种了吗?你给你的孩子接种了吗?下面是几个大家可能关心的问题。
一、HPV的感染率如何?哪些人是高感染人群?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女人感染HPV的终身累积概率,约80%。
高得吓人。
但也不用太慌,因为多数的感染者,病毒会被自身免疫力自我清除,不会引起病变。
少数没那么幸运的人,机体未能自我清除病毒,造成HPV持续感染,就可能发展为宫颈癌。
另外大家注意,HPV还可能导致生殖器疣(尖锐湿疣)、口腔癌、咽喉癌、肛门和外阴部位的癌症。
HPV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
(1)性传播:如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过早(17岁以前)等是容易导致HPV感染的高危因素。
(2)母婴传播:在亚洲和非洲,极少的生殖器HPV感染的女性可在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播给婴儿。
(3)接触传播:另外,生活中极少数人群还可能因接触带有HPV的生活用品而感染,如内裤、盆浴或浴巾等。
写到这里多说一句:感染了HPV,并不意味着生活不检点。良好的生活方式、洁身自好、固定性伴侣的确是预防HPV感染的有效措施。但防不胜防的是,即使没有性接触,也可能会感染HPV。比如未严格消毒的浴缸、公共卫生间的马桶座等,都可能残留HPV。
二、HPV疫苗真的有效吗?安全性怎么样?
HPV疫苗从2006年问世,到现在已经16年了。
2020年10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瑞典超过160万女性十几年的跟踪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接种HPV疫苗的女性宫颈癌发病率显著降低了63%,如果在17岁之前接种疫苗,发病率下降幅度高达88%。
从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来,尽管只要适龄都可以明确从疫苗中获益。但是很明显,越早接种获益越大。数据里还有一个重点:即便接种疫苗,也不能100%避免全部的宫颈问题,这说明接种疫苗不可以代替筛查。
还有个所有接种疫苗的人都关心的问题:疫苗安全吗?
《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一项来自韩国44万青春期女孩接种HPV疫苗的安全性研究,评估了HPV疫苗接种和接种后出现不良事件的关联。结果是,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能够证明HPV疫苗接种和研究的33种严重不良事件有关系。
整体上来看,韩国的这项研究结果,和已经发表的西方人群的数据接近,都支持了HPV疫苗的安全性。
当然,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疫苗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安全,但从风险和收益的角度看,收益明显远远高于风险。
三、HPV疫苗的“价”是什么意思?
HPV疫苗的“价”(英文为valent)是指能预防HPV型别数目,价数越高,预防的疾病范围越多。
我们常见的二价(2v)、四价(4v)及九价(9v)疫苗是针对2种、4种以及9种HPV类型来进行设计的。
二价疫苗可以预防由HPV16型和HPV18型病变引起的宫颈癌。这可以说是雪中送炭,因为超过70%的宫颈癌都是由这两种病毒引起的!
2016年7月,率先幸运获准进入中国市场的就是这种二价疫苗。
2019年底首个获批的国产HPV疫苗(大肠埃希菌,商品名:馨可宁)也是二价疫苗。
四价疫苗可以预防6型、11型、16型、18型HPV。相对于二价疫苗,四价疫苗只是锦上添花而已,因为HPV6型和HPV11型并不属于宫颈癌高危型HPV,它们可以引起尖锐湿疣。这种四价疫苗在2017年6月也进入了中国市场。
九价疫苗针对9种HPV亚型,能预防90%的宫颈癌,是目前能覆盖HPV类型最多的疫苗。它在2018年4月也终于在中国上市。
一句话总结:能约到九价就打九价,它的覆盖范围最广;实在不行,打个二价也行,也能预防大多数宫颈癌了。
四、特殊人群接种建议
你可能会说,还有很多特殊情况,比如备孕、已经感染了HPV等,新指南对于这部分人群能否接种,有什么新建议吗?
咱们看看我国HPV疫苗最新专家共识中一些建议。
首先是年龄问题,专家共识提出来,9岁-26岁女性是HPV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疫苗最佳接种时间应该是第一次性行为前1年。
对27岁-45岁女性的建议是,有条件接种者也可以从中获益。意思是说,超过26岁,有过性生活了,有条件还是要接种。
根据目前已有数据,接种后,孕妇、胎儿都没有发现不良影响。但是从伦理的角度来看,由于妊娠期HPV疫苗接种的数据有限,所以并不推荐妊娠期女性接种HPV疫苗。如果要接种,起码应该推迟到妊娠结束后。
如果在备孕,我国专家也不建议接种疫苗。但是接种疫苗后发现怀孕了,建议剩余的针剂推迟到分娩之后。
哺乳期能不能接种,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目前很多国外专家认为哺乳期可以接种,但我国的专家意见相对保守,是“谨慎推荐”。
还有一些曾经感染HPV,或者出现癌前病变的人,是不是还能接种疫苗呢?
2022年有一项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的研究,这篇研究指出,对接受过宫颈局部切除治疗的女性,HPV疫苗接种可以降低宫颈上皮内瘤变复发的风险,尤其是和HPV16或HPV18亚型感染相关的时候。
所以专家给的建议很积极:对感染了HPV,甚至因为感染导致了癌前病变,做过手术的病人,术后再接种疫苗还是能预防复发风险,推荐接种。
五、HPV防治理念:男女伴侣共同防治
还有一个防治HPV的重要理念,也是专家们在2022年第十届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学术年会上反复强调的:男女性伴共同防治,势在必行。
这个观念早就有了,为什么每次大会都反反复复地强调呢?我分享给你两个数据,你就知道原因了。
第一个数据是,感染了高危型HPV的女性,她们的男性伴侣检查出HPV阳性的概率是83. 5% ;
还有一个数据是,女性感染HPV病毒,1年内病毒自然清除的概率是61.32%,男性感染之后,这个自然清除的概率只有31.82%。
这个是男女生理结构特点所决定的。女性宫颈上皮周期性脱落、更新的速度要快。但男性生殖器上皮更新速度相对慢,感染后自然清除更慢。
虽然性生活不是HPV感染唯一的传播途径,但却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为了避免持续交叉感染,性伴一起防治HPV,是非常有必要的。
全文完,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