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能活多久(十二指肠癌症晚期能活多久一般)

2023-06-18 13:17:59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症能活多久(十二指肠癌症晚期能活多久一般)

胃镜取病理活检示十二指肠乳头中分化腺癌

^对早期病变检出率较低

●血液検査

入院后,李大爷进一步行十二指肠镜检查,病理结果显示:十二指肠中分化腺癌。根据患者病情,腹部肿瘤外科联合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等相关科室对老人进行了术前综合评估,认为患者目前无手术禁忌症,可以实施手术治疗。8月31日,杨涛主任带领腹部肿瘤外科团队成功为李大爷实施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见十二指肠壶腹部一直径约6cm巨大肿物,侵透肠壁全层并侵及胰腺。术后病理显示为十二指肠高-中分化腺癌,侵及胰头及胆管。再次病理结果证实了杨涛主任的术前判断,为患者争得了手术机会。

专家介绍

胰腺癌早期的确诊率不高,手术死亡率较高,而治愈率很低。本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男性患者远较绝经前的妇女多见,绝经后妇女的发病率与男。

1.病因

2.胰腺癌预防

一、如何早发现

1、食欲差

2、饱胀感

3、大便次数增多

4、莫名体重下降

5、血糖突然变化

6、出现黄疸

7、突发胰腺炎

二、如何诊断

胰脏分泌的淀粉酶、胰朊酶、脂酶等消化酶会出现数值变高等异常值。CA19-9,CEA,Dupan-2等肿瘤标志物的数值上升。

1.手术

2.放射线治疗

3.抗癌剂治疗

4.靶向治疗药物

而且与易瑞沙一样,会出现间质性肺疾病,国内临床试验其副作用的发生率达到4.9%。另外,还会有腹泻、口腔溃疡等副作用。

中外制药在特罗凯说明会上发表称,国内第2阶段试验显示具有严重副作用的间质性肺炎的发现几率已上升到8.5%(106例中9例),必须在在相当严格的体制下进行。

5.免疫细胞疗法

经过:2008年1月发现,接受1疗程化疗后,3月开始接受WT1、MUC-1、CA125多价树突细胞疫苗

治疗。肿瘤标志物DUPAN2从25,300U/ml降至1,640U/ml。原发灶消失,转移灶缩小。

经过:第一次治疗结束后,CA19-9直接降到7355。第四次高度活化NK细胞治疗后,已降至141。

术后黄女士又接受了5个周期的AG方案化疗,目前一般情况良好,开始真正享受她的退休生活。

专业方向:主要从事肝、胆、胰腺、脾脏及胃肠道疾病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工作。毕业于空军军医大学,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工作23年,于2009至2012年师从西京医院肝胆外科陈勇教授和杨雁灵教授,在微创治疗糖尿病及减重手术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是西北地区最早进入该领域的。在探索单孔腹腔镜方面,完成了单孔腹腔镜脾切除,单孔腹腔镜胃转流手术等高难度手术。

过去没有接受过胰腺癌治疗。

①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疗法:树突细胞疫苗+活化NK细胞

胃溃疡

这位病人在3年前已经成功手术切除,今年复查情况挺好的,体重恢复,也没有贫血。

简单来说,对于胰腺癌来说,能手术的要迟早尽快手术;不能手术的,要通过新辅助治疗努力转化成可切除的胰腺癌;对于远处转移或者转化失败的胰腺癌,还可以通过化疗、放疗等手段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在患者放疗或化疗耐药无效后,还可以通过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段尽可能处长患者生存时间;或者通过营养支持、镇痛、改善消化功能、增强免疫状况等手段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精神状况和生活质量,这些都称为胰腺癌的综合治疗。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上腹痛,可为钝痛、灼痛、腹胀、剧痛、饥饿样不适,常具有下列特点:

根据近年来的研究,已弄清90%的胰腺癌患者的能够抑制发病的18号染色体所在的被称作【DPC基因】发生了变异。现在正在研究因基因变异而引发胰腺癌的早期发现方法。

抗癌剂对胰腺癌很难起作用,大多情况下是组合使用多种抗癌剂。最常用的抗癌剂是氟尿嘧啶(5氟),癌症切除后,和放射线同时使用能够起到防止复发的效果。

十二指肠肿瘤最多见的是十二指肠腺瘤,是良性病变,但它是癌性病变。十二指肠癌是指原发于十二指肠组织结构的恶性肿瘤,属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出现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贫血、黄疸等症状。

在经过多方打听及医生同行推荐下,黄女士找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曹利平教授。

根据腹胀的诊疗思路:气胀、水胀、肿块胀,是器质性疾病还是功能性腹胀?我们逐一给患者排查;首先体检发现患者腹部平坦,叩诊呈鼓音,不考虑腹水引起的腹胀;借助CT发现:十二指肠降段肠壁稍厚,也许就是这里发生了病变,导致了不完全性肠梗阻。

硫糖铝等胃黏膜保护剂:有助于溃疡愈合,提高溃疡愈合质量。胃黏膜保护剂种类较多,常用的有铝碳酸镁、硫糖铝、吉法酯和铋剂等。

特罗凯对胰腺癌的临床试验结果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外制药在2009年向厚生劳动省提出了对胰腺癌功能·效果追加的批准申请,但因还在临床试验中,所以不适用于保险。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是消化道少见的恶性肿瘤,占全消化道肿瘤的0.04%-0.5%,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女发病率相等。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无特征性症状、体征,随着病情发展,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上消化道出血、黄疸、上消化道不全性肠梗阻、腹部肿物等症状、体征。这些临床症状体征并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容易误诊。因此,如果50岁以上老年人出现上述症状,应警惕十二指肠肿瘤的发生。目前确诊十二指肠肿瘤的方法有纤维胃十二指肠肠镜、十二指肠低张造影、腹部增强CT或MRI等。其中纤维十二指肠肠镜是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主要辅助检查,并可定性诊断。

“根据你现在的片子,肿瘤确实完全包绕了大血管,这种情况属于我们外科手术中的‘不可切除状态’”。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新辅助治疗的方式,让肿瘤小下来。等待时机成熟,我们再把肿瘤拿掉。”曹利平耐心地解释着。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83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