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骨转移疼痛特点以及癌症会引起骨关节痛,肌肉痛吗_

2024-01-28 09:03:22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症骨转移疼痛特点以及癌症会引起骨关节痛,肌肉痛吗_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骨转移疼痛特点,以及癌症会引起骨关节痛,肌肉痛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什么样的疼痛应该警惕是癌症骨转移?医生3点分析,教您早期识别

骨骼是恶性肿瘤发生远处转移的常见部位,我们通常叫做骨转移,疼痛又是骨转移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肿瘤患者发生骨转移后几乎无一例外会发生疼痛,而且病情越到晚期,疼痛程度越严重。有时,骨疼痛甚至是癌症发现的首要症状,特别是中老年人,突然出现的不可解释的骨疼痛,需要警惕癌症可能。

什么样的疼痛应该警惕是骨转移?

临床上比较容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有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跟肾癌等,大概占据了骨转移瘤原发肿瘤的90%,如果患有这些癌症,更需要警惕骨转移可能。

1.从疼痛性质看

肿瘤骨转移的疼痛性质有多种表现,可以表现为酸痛、钝痛、胀痛、刺痛或撕裂样疼痛,但以慢性钝痛最常见。

2.从疼痛部位来看

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游走性疼痛不同,肿瘤骨转移的疼痛部位通常是固定的,这是由于肿瘤细胞转移到骨后,可释放转化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等物质,激活破骨细胞,破骨细胞又释放细胞因子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分泌骨溶解介质,形成了恶性循环。

并且肿瘤骨转移大多数是多发的,只有少数单发。有研究者分析了355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病例特征发现,83.4%的患者存在多发性转移灶,16.6%的患者为单发骨转移灶。另外从部位上看,发生胸椎转移最常见,占51.0%,其后依次为肋骨、腰椎、股骨和颈椎等,同时还可能因转移灶导致相关关节的功能障碍或局部肿块出现。

所以如果发生全身多发的骨骼疼痛,或者局部出现肿块,需要警惕是骨转移。

3.从疼痛程度看

初期并没有太大的特征性,疼痛程度可以从轻度疼痛到重度疼痛,骨转移的疼痛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加重,而且肿瘤越到晚期,骨转移范围越广,患者疼痛的程度就会越剧烈。

骨转移疼痛的治疗药物

目前药物治疗是缓解骨转移疼痛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了三阶梯止痛药和双磷酸盐类药物。三阶梯止痛药按照阶梯分类可以分为第一阶梯的非阿片类如非甾体抗炎药,第二阶梯的弱阿片类如可待因、曲马多等以及第三阶梯的强阿片类吗啡、羟考酮、芬太尼等。如果是非癌症引起的疼痛,通常情况下只需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即可缓解,但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有时需要使用到吗啡等强阿片类药物,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骨转移疼痛的一个特点。

总结

疼痛是身体发出的信号,无论是什么样的疼痛,其实都需要加以重视。在引起疼痛的病因未明确之前,建议不要自行服用止痛药,这样可能会掩盖病情,导致查找病因变得困难。即使需要使用止痛药,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刘楠楠,申东兰,陈晓秋,等.355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0,32(2):203-207

更多关于癌症防治的健康知识,欢迎点击下方专栏卡片,获取药师方健的科普干货:

免疫治疗过程中出现肌肉疼痛、炎性关节炎,该如何处理?

这是《NCCN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2019.1版》的第11篇文章。这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指南里面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肌肉骨骼毒性(包括炎性关节炎、肌痛/肌炎)”

指南更新概要

肌肉骨骼毒性

●肌痛/肌炎

►对于中度、重度和危及生命毒性的管理,新增了 2 条:

◊ 行肌肉 MRI 和肌电图(EMG)检查;

◊ 注意伴随重症肌无力的可能 ;

◊ 请风湿病科或神经内科会诊肌炎。

肌肉骨骼毒性(ICI-MS)

ICI-MS-1

英文版

中文版

注解:

a.临床症状: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炎症症状:不动后僵硬,热敷后缓解。

b.程度轻微或仅有 1 个关节受累。

c.限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伴关节磨损。

d.见免疫抑制的原则(IMMUNO-A)。

e.见再次挑战接受免疫治疗的原则(IMMUNO-C)。

f.治疗直至症状改善至毒性≤1 级,然后在 4-6 周内递减。

g.如果再次给药关节炎恶化,日常活动受限或患者的生命质量严重受损,考虑终止使用免疫治疗。

h.考虑合并其它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可能,它们与免疫抑制的选择可能是相关的。

i.如果治疗开始时 ESR、CRP 水平升高,则进行监测。

ICI-MS-2

肌痛/肌炎

英文版

中文版

注解:

c.见免疫抑制的原则(IMMUNO-A)。

d.见再次挑战接受免疫治疗的原则(IMMUNO-C)。

e.治疗直至症状改善至毒性≤1 级,然后在 4-6 周内递减。

i.肌痛是一种以源于肌肉或肌肉群的显著不适感为特征的疾病。

j.肌炎是一种以炎症和/或无力累及骨骼肌为特征的疾病。

k.中度疼痛伴无力或肌酸激酶或醛缩酶水平升高;限制自我照顾性日常生活活动。

l.对于存在肌痛的患者,中度疼痛伴无力;疼痛限制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对于存在肌炎的患者,疼痛伴有重度无力;限制自我照顾性日常生活活动。

m.仅适用于肌炎;有进行紧急干预的指征。

来源:指南解读

本文以及接下来的指南解读分享,仅出于知识的分享与交流。

希望这些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头条号“肿瘤医生蔡修宇”!

更多免疫治疗相关知识或最新研究可以看我以往的文章!

PS:下一篇文章,也是关于《NCCN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2019.1版》解读的第12篇文章,将与大家分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之免疫抑制的原则」。欢迎关注和转发!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和理解,我会把整本《NCCN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2019.1版》拆分成一篇篇文章与大家分享,其中内容包括免疫治疗相关毒性常规监测的原则、输注/相关反应、皮肤、胃肠道、内分泌、肺、肾、眼、神经系统、心血管等各种毒性管理,以及免疫抑制的原则、再次挑战接受免疫治疗的原则等。

欢迎关注和转发!

癌症患者出现哪些疼痛,可能意味着骨转移来了,中医说的都是经验

癌症,除了特有的癌细胞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损伤外,癌症在晚期还容易发生骨转移的现象。癌症对人的折磨和伤害从主观或者是客观的角度看都是让人细思极恐。癌症在骨转移后,还会对癌症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也意味着癌症已经到了晚期的程度,不同程度的疼痛发生率大概在80%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许多癌症都容易发生骨转移,比如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也有一些癌症骨转移的情况不是太多,比如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一般情况下骨转移还不能对生命构成直接威胁,但既有骨转移也有脏器转移的情况就比较糟糕了。

骨转移是“悄悄地”进行的,早期转移灶少、小,症状不多、或没有,所以从症状判断骨转移有没有,开始几乎不可能。但在骨转移瘤在骨骼内逐步增大的过程中,身体还是会为我们发出一些信号。骨转移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什么样的疼痛可能是癌症的骨转移呢?癌症骨转移后的疼痛与其他骨病引起的疼痛有所不同,常常表现为酸痛、胀痛和刺痛,偶有撕裂痛,多以钝痛为主。

骨转移疼痛部位比较固定。骨转移后癌细胞会在骨头里面释放大量的溶解介质,破坏骨细胞,遭到破坏的骨细胞又会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进一步促进癌细胞分泌溶解介质,导致恶性循环。胸椎、腰椎、肋骨是常见的骨转移部位,可出现局部肿块,疼痛部位比较固定。

骨转移疼痛的程度会逐渐加重。早期骨转移的疼痛症状并不明显,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到了中晚期或者是转移范围进一步扩大后,疼痛程度也会逐渐加重。常表现为夜间疼痛、反复发作、持续性疼痛等。肺癌的转移率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很多肺癌患者都是在转移之后才发现的。骨转移的初期可能没有症状,往往一年以上才有明显疼痛症状,所以说肺癌患者在没有骨转移的症状的时候,也不能排除骨转移的可能。

骨转移疼痛持续时间长。不论是钝痛、锐痛、还是休息时的疼痛,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持续时间长。虽然会间接性出现,但并不是两三天就会消失,会持续几周、几个月的时间,因此对待身体某部位出现的持续性疼痛并不能掉以轻心。

越来越多的临床数据显示,骨转移瘤的出现并不总是癌症终末期的“宣判”,还需要积极治疗。但若任其发展、不做任何治疗,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堪忧。首先,脊柱转移性肿瘤会引起疼痛,甚至是剧痛,一些患者会因为疼痛不止而无法站立或者坐起,只能卧病在床,痛苦呻吟,必须及时进行外科干预。其次,脊柱转移性肿瘤可能压迫神经,引起截瘫,无法行走,继而诱发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严重褥疮,根本做不了后续治疗,骨质的破坏,还会导致脊柱的不稳定,也需要外科干预来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骨转移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骨破坏,消除骨损伤,修复骨结构,防止骨结构进一步损伤,减轻骨转移引起的疼痛。中医是比较重要的方式。采用纯中药治疗,极大改善患者体质,扶正固本,调节五脏功能,有效恢复机体气血的平衡。骨转移常导致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等一系列并发症。现代医学治疗肿瘤骨转移的手段包括化疗、放疗、手术、放射性核素、二磷酸盐类药物及止痛药等,但单一治疗方式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应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治疗。

在骨转移中医治疗中,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患者过有质量的生活。要控制住症状,让病人舒适生活,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为病人止痛,同时,要用中药来干预骨骼被破坏的过程。骨转移多见于晚期癌症病人,其病机以虚为主,而抗癌西药多对人体正气有所损伤,病人不能耐受,所以治疗骨转移应着重补虚,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祛除癌毒的目的。同时,中医药在提高生存质量,恢复骨质损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也有独到的作用。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105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