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诊率最高的十大癌症(2022年我国癌症发病率)

2023-05-23 17:08:00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误诊率最高的十大癌症(2022年我国癌症发病率)

“作为医生,我给自己只能打20分”

从医50年,武警总医院病理科主任纪小龙医生,只敢给自己打20分,看着无数癌症患者被癌细胞侵蚀走向死亡,他多次在公众面前,呼吁大家客观对待癌症的现实状况,揭露医疗的一些真相,从本质上认识疾病。

上文中提到的危险因素,如抽烟酗酒、高脂饮食、暴饮暴食等,能避免就尽量避免,纠正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胰腺癌的发病率。

可能与这些因素相关

其他疾病因素

5

胰腺分泌的胰液有中和胃酸、帮助消化的作用,所以胰腺癌变时,10%的患者会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常发生在饭后1~2小时,有时不吃东西会有所缓解。而绝大多数脂肪都在胰腺消化,胰腺癌变,大量脂肪会直接被排出体外,出现脂肪泻

5大症状

顽固腹痛、背痛

基因检测最好可以尽可能地广泛覆盖所有位点,如果患者经济等条件不允许,至少要检测EGFR和ALK这两个最常见的突变。医生每次检测都拿到肿瘤组织不太可能,可以通过液体活检在治疗过程中跟踪做检测,进而根据患者病情随时调整治疗计划。同时,随着新药研发不断增加,多基因检测也会成为趋势,不仅是晚期肺癌患者,将有更多的肿瘤患者受益精准靶向治疗。

染发剂过敏并不决定于品牌或者档次高低,染 发剂本身只要含有对苯二胺的化学成分,该化学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就不会消失。

研究结 果显示 : 1 . 使用 永 久染 发剂 会增加 皮肤基 底细 胞 癌的 发 病风险 永 久 染 发剂 的 使 用 者 与 未 使用 者相 比 , 皮肤 ? 肢细胞 癌 发病 风险略 何 增 加 , 允 其 对 干 天生头 发颜色较 浅 的女性, 皮 肤 基 底 细 胞癌 发 病 风险 高 6 % , 似 基 底 细 胞癌 依赖性

无机染发剂中含有重金属(铅、砷、铜)水平高,合成染发剂及植物染发剂含重金属水平低,但无机染发剂价格较便宜,所以美容店常用。

入院后予禁食、胃肠减压、通便、补液、生长抑素抑制肠液分泌及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后。

对于无肥胖、糖尿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人而言,如果突然血糖升高,要警惕胰腺病变。

3

2

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峰均出现在60-79岁年龄组。

癌症预防这样做!

手术、放疗、化疗可以杀灭绝大多数成年癌细胞,但是患者的体内还有100万G0期(休眠)癌细胞,当患者免疫力低下时,这些G0期癌细胞就会迅速的裂变生长,成为日后癌症复发的元凶。

1

1个月后随访,老王诉转至省职业病医院后被诊断为慢性铅中毒,接受 3个疗程依地酸钙钠促铅排泄的驱铅疗法治疗后腹痛症状完全消失,治愈出院。

04良性肿瘤

“流水线”上偶尔出现DNA突变的“残次品”细胞,免疫系统会将它们及时清除。但当受到致癌因素刺激时,“残次品”细胞的数量会大大增加。如果恰好此时免疫功能下降,就会造成“残次品”细胞堆积,进而恶变为癌症。

3

胰腺癌的死亡率如此之高,与它难发现、易误诊也有一定关系。

今年宣传周主题是

癌症更高发

胰腺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经常反复发作的急性胰腺炎可能发展为慢性胰腺炎,但我国70%的慢性胰腺炎患者是长期饮酒造成的。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可使胰腺癌的发病率增加10~20倍

专家建议这五类 人群千万不能染发:

3

1

据统计,约有90%的胰腺癌患者体重迅速减轻。如果体重短期内明显下降,伴随消化不良、腹痛、黄疸等症状,而胃镜、肝胆B超正常,则很可能是胰腺发生了病变。

超过60%的患者被误诊

胰腺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与以下几大因素脱不了关系。

二是医生不能仅凭临床诊断或影像学检查就做出判断,而是要依次经过临床诊断、影像诊断、手术诊断、细胞病理学诊断和组织病理学诊断,确保确诊证据的充分。

5大症状

胰腺癌起病隐匿凶险,侵袭性强,病程短,进展快,5年生存率仅为5%,中位生存期不足20个月;约75%的患者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而门诊发现的胰腺癌患者中,80%以上已经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几乎为0

02 高脂饮食

胰腺管和胆总管有一个交汇处,早期的胰头癌可能压迫胆总管,轻则导致胆管扩张,重则引起胆管完全梗阻,引发阻塞性黄疸。

①国家癌症中心发布《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

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所有恶性肿瘤首位,据国家癌症中心最近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超过77.4万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大约占85%①,大部分患者发现即中晚期。

其次,肺部本身是个特殊的器官,肺部肿瘤要长到一定体积,才会压迫到其他器官,出现类似胸闷、气短、疼痛、咳血等症状,有这些症状再去医院检查,往往已经是肺癌中晚期了。再有就是很多人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其实做次低剂量螺旋CT就能很好地筛查出早期肺癌

1、严重抽烟,每天抽一包已经连续抽了20年,或者每天两包已经抽了10年,重度吸烟,年龄又比较大,发生肺癌的风险比别人高很多;

2、特殊职业的人,比如说在石棉矿,在这些有污染的矿里面工作过的人,环境的因素对人的致癌作用,也是属于肺癌的高危人群;

3、肺部发生过疾病的人,比如以前得过结核、哮喘、老慢支等等肺部疾病,导致肺环境本底不好,也容易发生肺癌;

4、家族里面、直系亲属里面,有人得过肿瘤或者就得过肺癌,这种叫做家族聚集性。

第一步先做基因检测

1. 基因检测是靶向治疗的第一步

举个例子,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对于小细胞肺癌,目前并没有需要基因检测指导使用的靶向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ALK是比较常见的基因突变靶点,ROS1、MET、HER2等属于少见或罕见驱动基因靶点。根据最新版《非小细胞肺癌NCCN指南》显示,包括EGFR突变、ALK融合、ROS1融合、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等共有10大“必检基因” ②,根据基因检测结果来判断能否使用和使用哪一种靶向药治疗。

2. 检测不能只做一次应贯穿全病程

目前,针对EGFR突变的一、二、三代靶向药均已应用于临床,很多肺癌患者认为应按照一、二、三代的顺序来用药,其实是要根据个体差异和基因检测结果来判断的。

在接受一、二代EGFR靶向药一线治疗的患者中约2/3因T790M突变发生耐药③,但他们通过第三代EGFR靶向药的二线治疗进一步降低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同时,临床研究及大量真实世界研究表明,第三代EGFR靶向药用于一线治疗相比一线使用一、二代靶向药显著延长了耐药时间,能给患者带来显著的总生存(OS)等切实的生存获益④。

3. 没做基因检测的靶向治疗不规范

②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③赵天宇, 尹震宇. 非小细胞肺癌接受奥希替尼靶向治疗后出现间质性肺病1例报道[J]. 实用老年医学 2021年35卷2期, 211-214页, ISTIC CA, 2021.

④S.S. Ramalingam et al., N Engl J Med 2020;382:41-50. DOI:10.1056/NEJMoa1913662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1706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