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的抗肿瘤穴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扶助正气、增强机体抗肿瘤能力为主,一类以祛除邪气、抗癌抑瘤为主。扶正类穴位主要有温阳益气,调补脾胃,益气养阴,补血升白等作用;祛邪类穴位主要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化痰利湿,清热解毒等功能。两类穴位常常配合使用,相辅相咸。此外,在应用针灸进行肿瘤的康复治疗时,还经常根据不同部位肿瘤病变特点来选择相应穴位,也就是辨病选穴;同时也常根据肿瘤的个体化症状表现特点来选择相应穴位,这就是随症选穴。辨病选穴与随症选穴相结合,可以提高疗效。以下介绍肿瘤康复针灸治疗的常用穴位,以供参考。
夜幕降临,就在很多人安然入睡的时刻,癌症患者却要面临他们最可怕的梦魇——癌痛。
积极情绪可以让身体分泌多巴胺,从而让诞生于骨髓内的抑制性细胞失效,而抑制性细胞可促进肿瘤的生长。当它们失效后,身体即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甚至还有一定可能性可以让其缩小。
阿是穴、丰隆、公孙、行间、阴陵泉、鱼际、少海、天井、问使、外关、合谷、曲池、脾俞等。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肿瘤,具有缩iJ\瘤体、控制肿瘤发展等作用,常用于淋巴肉瘤、乳腺癌、甲状腺瘤等肿瘤的治疗。
中华文明传承了2000余年的瑰宝,在癌痛治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超过70%的癌症患者伴随疼痛,其中近50%的癌痛未得到有效控制,顽固性的癌痛严重的损害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信心。中医针刺作为有效的镇痛方法,一直备受国际医学界关注。但是对于针灸治疗如何能更好地融入肿瘤治疗以及针灸的安慰剂效应,一些学者仍然心存疑虑。广东省中医院针对“针灸/穴位按压治疗癌性疼痛”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证明与假针灸比较,针灸和/或穴位按压与减轻癌痛及减少镇痛药使用有显著相关性,这是中国中医肿瘤界的一大突破。
1、疼痛分类
2、针灸治疗肿瘤疼痛
3、针灸治疗癌痛的优势
3.肺癌 肺俞、列缺、尺泽、曲池。
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徐林友尽自己所能地帮助全国各地的“癌友”,本被判了“死刑”活不过100天的他,顽强地挺过了10年。最终于2021年4月25日不幸逝世……
安军明主任分析,王老师子宫颈癌放化疗后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头晕、恶心、呕吐、胸闷、气短、胃脘胀闷、纳差等症状,中医辨证属于水肿之脾阳虚衰证,治宜温阳健脾,化气利水。针灸治疗选取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穴位,表里经穴配合,可共奏温阳健脾,化气利水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的肺癌发病人数越来越多,并且有很多一经确诊就是中晚期。这和患者忽视发出的信号之间有很大联系,当身体出现这几个异常表现时,一定要引起重视。
肺癌引起的咳嗽一般为干咳,患者会出现长时间的干咳症状,且经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
参考资料:
“每次辨证,每次穴位注射,我都几乎用上了全部的精、气、神。如果治疗效果好,下班后我要及时总结;如果症状没啥改善,我十天半月寝食难安,直到更新思路,病人痊愈。”“上班看病,下班思考、读书,自然又苦又累,但我欣然前行。因为患者以生命相托,我当不离不弃。”
2.缓解放疗、化疗毒副反应
13.咳喘 曲池、列缺、鱼际、肺俞。
阿是穴、三阴交、合谷、血海、膈俞、曲池、委中、尺泽、足三里、脾俞、太冲、内庭、期门、阳陵泉、大椎、三焦俞、百会等。临床运用这些穴位可通过活血化瘀、散结导滞来促进肿瘤病人的康复,并有一定的缓解癌痛作用。
1、对症治疗,控制癌细胞发展,降低疼痛的程度
2、癌痛患者应根据方针用药止痛
3、中医在缓解疼痛上也颇有建树
4、当癌痛发作的时候试试转移注意力
5、患者自己要有对抗癌症的信心
临床研究PEACE:针灸疗法减轻患者疼痛评分,大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中心型肺癌患者身上多会出现咯血症状,因病灶表面血管丰富,在咳嗽之后会导致血管破裂,从而诱发咯血症状出现。
6.食欲缺乏 足三里、胃俞、中脘、内关。
忍痛成了这部分患者的日常,而随着国际权威期刊《JAMA Oncology》发布的关于针灸疗法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数据披露,针灸疗法将成为控制癌痛的重要手段。
图源网络
针灸在我国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和文化传承。针刺治疗即为针灸的“针”之意,它拥有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古至今在中医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治疗地位。
这种交心的话,总是有一股特别的力量,能让病人安心下来。也正是这种赤诚之心,他获得了安徽省首届十佳医生、“中国好人”等荣誉,遗憾的是,他2021年去世了,让人惋惜不已。
2011年徐林友查出了晚期肺癌,当时被判活不过100天,但是他却顽强地挺过了10年之久,不少专家都认为他创造奇迹。
13.咳喘 曲池、列缺、鱼际、肺俞。
而在耳针治疗组,同样由具备资质的医师采用固定穴位,视患者疼痛情况依次刺激双耳的扣带回穴、丘脑穴、零点穴和神门穴逐次施针。
一名三十来岁的小伙子一个人在陌生城市打拼,不想却患上了怪病:膝关节肿得好粗,浑身疼痛,行走困难,中医、西医都治过了,就是不见好。张裕详细了解其生活习惯,发现患者但凡夏季天热一出汗他就习惯性用冷水浇身冲凉,“寒湿作怪,得给侵入体内的寒湿找个通道和出口!”于是,张裕用穴位注射法给患者扎针。这一扎,患者拉了很多黑便便,之后病就好了。
1.疼痛性疾病: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颈肩腰腿痛、肩周炎、颈椎病(颈肩臂痛)、落枕、急性腰扭伤、背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网球肘、膝关节病、各种扭挫闪伤、各种神经卡压综合征、骨质增生病、骨质疏松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急慢性胃痛、腹痛、痛经。
2.瘫痪性疾病:中风偏瘫、周围性面瘫、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多发性硬化(恢复期)、格林巴利综合症(恢复期)、脊髓炎(恢复期)、外伤性截瘫、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脑性瘫痪、各种脑外伤或手术后遗症等。
3.慢性虚弱性疾病等:眩晕、失眠、面肌痉挛;近视眼、弱视、各种视力减退;耳鸣、耳聋、过敏性鼻炎、急慢性咽炎;呃逆、便秘、腹泻;尿频、尿急、遗尿、尿失禁、小便潴留、前列腺炎;月经不调、闭经、更年期综合症;哮喘、反复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紫癜、乳腺增生、单纯性肥胖、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症、痤疮、急慢性荨麻疹、黄褐斑、斑秃、脱发、各种戒断综合征、亚健康状态等。
1、针灸的止痛作用
疼痛是恶性肿瘤晚期的主要症状之一,因此缓解疼痛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2、针灸的治疗肿瘤作用
3、针灸的改善放化疗毒副作用
(1)临床中用艾灸足三里、脾腧、肾腧等穴对防治化疗引起的外周白细胞减少症,有一定疗效。
(2)改善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有呕吐、厌食、腹泻等。
(3)改善顽发热症状有些化疗方案的化疗药物常可引起发热,发热后增加身体消耗,发热出汗后又可引起尿少而加重肾脏负担以及水液代谢紊乱等,对晚期的肿瘤患者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威胁。
1、糖尿病人群: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较高,一旦形成伤口,即便是小小的针灸针眼,也不容易愈合,如果不注意处理针口或者控制饮食,还有可能引起伤口、针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实施针灸;
2、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由于这些人群的凝血时间比较长,或者是难以凝血,导致针口容易流血不止,所以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也是不适宜实施针灸的;
3、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适宜针刺;
4、白血病人群不适宜针刺等。
(5)、无依赖性(临床当中个别患者会恐惧止痛药物的依赖性,而拒绝服用相关止痛药物,针灸疗法属于外治疗法不会产生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