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在网上看到了一个让人遗憾的案例:
有位45岁的病人,名字叫苏丽,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夫妻恩爱,一儿一女,生活无忧无虑,却在一次常规体检中,发现乳腺有肿块,进一步检查之后确诊为乳腺癌。
此外,对于虚弱的老年患者,无法手术,也不能进行放、化疗,也应寻求中医中药治疗,帮助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中药治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一般不会损伤正常组织细胞。肿瘤患者使用中药治疗可帮助患者起到止痛、止吐、消除积水、改善食欲、提高睡眠质量、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尤其对不能手术及放、化疗或中晚期肿瘤患者同样适用。
通过这两篇研究,不禁产生了一个疑惑。既然中药抗癌,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那么中药抗癌,对比西药抗癌,二者之间有何不同呢?
这些“偏方”虽然可能也治好过一些病例,但其治疗机理不清,无现代研究和证实,并不适合所有患者。很多时候,癌症患者和家属求治心切,听闻某某偏方治愈过几例癌症,也不了解具体情况,就盲目应用,而放弃正规的抗癌治疗方案,走上弯路,容易错过抗癌的最佳时期,导致人财两空,造成遗憾。
研究发现黄连素通过刺激肝脏细胞中的某些基因,从而使得肝脏分解胆固醇的能力增强,进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并且在临床中,未发现此类中药,对肝脏有明显副作用,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可以成为新的降压药物进行服用。
也就是说:
版权声明:
治疗这些副作用,中医也有各种应对方法。林丽珠教授举例称,常见的副作用如腹泻,本在脾胃虚弱,标在湿浊阻滞,可服藿香正气丸、敷脐止泻散;出现皮疹,是阴虚血燥在内,毒邪结聚在外,可用荆防四物汤+消疹止痒汤外洗;呕吐、厌食,用和胃止呕方。
抗胃癌中药,药性与抗肝癌类似:例如土茯苓,薏仁,蛇舌草,马钱子等复合药方成分;
当今社会是个趋利社会,部分中医院或中医,特别是江湖郎中借国家保护发展中医中药的大好时局,却走害人利己的不当勾当,用尽中医理论游说病人和家属使用,结果如前所说,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因此,我建议停止用中药来抗癌,而是调理体质,或说扶正支持治疗。
参考资料:
经过医生检查,确定高大爷这是蟾蜍中毒,庆幸的是,在医护人员的抢救下,高大爷从死亡边缘回来了。
但要强调一点:芦苇根治疗癌症并没有相关的临床证据可以支撑,其临床治愈率高低、有无其他反应,适应何种特质人群都无从考证,所以能否用于治疗鼻咽癌还有待探讨,并不建议患者随意服用,以免造成病情恶化的情况。
所以,我们支持癌症病人在免疫力下降等情况出现时,找正规医院和当地有名中医进行调理治疗。
大爷喝下“抗癌偏方”险送命
当然,是药三分毒,肿瘤化疗药物同样有不良反应。比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以及脱发等。但大部分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的,即使发生了也可以对症治疗。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明中璀璨的一颗明珠。由于时代的变迁,中医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但是,创新必须是科学的、严谨的,而不是断章取义。
中医治疗不是偏方,而中医对于癌症的抑制效果也不能一概而论。当然,毕竟中医是调理为主,仅仅靠中医治疗也无法完全控制癌症,如何治疗癌症,还是应该与医生沟通,寻求专业帮助。#
然而由于化疗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它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体内的正常细胞,这就导致患者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于是在治疗和维持患者体质的天平上,最终难以保持平衡。哪怕是后来的靶向药和免疫疗法,也是通过减轻副作用的方式,来杀灭癌细胞。
扶正解毒、益气养血,缓解放化疗引起的消化道不适、骨髓抑制、脏器功能异常等毒副作用,让患者保存体力,应对下一阶段的治疗。
当时主治医生和家属都在犹豫是要采取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如果手术的话,风险非常大,需要切除胆囊、胆管、部分切除胰腺、胃、十二指肠等多个器官,再进行胃肠吻合、胰肠吻合和胆管肠吻合,风险可想而知。进行手术的话,李连达院士可能会直接死在手术台上,不做手术的话,李连达院士可能只能活两到三个月。而保守治疗,则是采用放疗、化疗以及中医药等治疗,但是放化疗对一个已经79岁的老人来说,毒副作用太大了。
比如,穿心莲、短舌匹菊、大蒜、银杏、人参、山楂、七叶树、姜黄等中草药制品会减缓凝血速度,影响癌症期间的伤口愈合。
谁知道,高大爷勉强喝下小半碗之后,一会就出现了胸口发闷、心悸等不适,女儿赶紧拨打120,将父亲送到医院。
偏方真的不能用吗?
这两次大病,即使是放到身体强壮的年轻人身上,也不一定抗得过去,但是李连达院士都安然度过了,在后期康复出院后也一直努力工作,笔耕不辍,直到2018年10月18日因病去世。
总之,要治好癌症,还是不要轻易相信来路不明的偏方。
而临床中,如果单独使用中医或者西医治疗,往往都无法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很多人会将中医的疗效夸大化,说什么西医治疗的,中医都能治,这种牛真的是吹大了,中药到目前为止,根治癌症还不行,力量不够,但是如果作为辅助用药,配合西药,达到的抗癌效果还是不错的。
总之,要治好癌症,还是不要轻易相信来路不明的偏方。
肿瘤在明确诊断后,常首选手术或放化疗等西医治疗手段,在规范化治疗后,西医一般建议患者定期复查,但这段时间往往缺乏确切有效的抗复发转移的治疗手段或药物。而一贯强调“以人为本”、“整体观念”的中医疗法,在稳定病灶,防范复发、转移方面确实起到了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中医认为,癌症的复发与转移是在残余毒邪存在的基础上,正气进一步亏虚,正不抑邪,毒邪、瘀血、痰浊相互胶结,加之患者对身患癌症的恐惧悲观情绪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可具体分析患者的不同情况,分辨病期早晚、病理类型,详辨虚实缓急,将扶正固本、祛邪攻毒、化痰散瘀、疏肝解郁诸法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制定出恰当的治疗措施。
β-榄香烯的抗癌功效毋须质疑,但由于相关植物培养周期长,受环境影响大,且提取物中含有多种同分异构体,严重制约了β-榄香烯的稳定供应,因此,亟需开发新型且高效的β-榄香烯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