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能治好癌症吗?如今谈癌色变的时代,很多人对现代医学手段有抵抗情绪,认为冷冰冰的仪器都是在“谋财害命”,转而寄希望于中医。那么,中医西医到底谁对癌症的治疗效果更胜一筹呢?它们之间真的只有对立面吗?
常规的癌症治疗手段
扶正固本治则以扶正为主,祛邪次之:扶正才能祛邪,祛邪又可扶正。
近年国内研究证明,绞股蓝、北沙参、人参、太子参、黄芪、麦冬、女贞子等中药既有益气养阴扶正的作用,又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祛邪作用。在临床肺癌治疗中,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结合应用也屡见不鲜,其中以中医药与手术、放疗、化疗的结合应用最为常见,不但可改善患者的症状,还可延长其生存期。
汤钊猷院士认为,癌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不同病人各异,而且随着环境的变迁 继续演变成复杂的,相互影响的不同癌细胞 。而基于基因靶向的精准医学,因肿瘤的异质性而受限。未来应关注免疫和自适应方面。
软坚散结是指软坚药物治疗浊痰瘀血等结聚有形病症的方法。软坚散结药物抗肿瘤主要在于直接杀伤癌细胞等作用。软坚散结药物能使肿块先软化,以后逐渐消散。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发现,一部分软坚散结药物具有直接抗癌作用,而且能调整人体免疫功能。
化痰祛湿法为肿瘤的常用治法之一。常用的化痰祛湿药有:瓜蒌、皂角刺、半夏、山慈姑、象贝母、葶苈子、青礞石、海浮石、前胡、马兜铃、杏仁、苍术、厚朴、茯苓、藿香等等。
平台推荐最受欢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如果患者的食道已经出现出血的情况,那么说明食道癌已经比较严重了,否则就不会轻易出现出血的症状。比较常见的就是患者呕血或者便血,一般出现这两个症状都是比较严重的情况,大家应该都需要多注意,出现症状之后就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身体不可能无缘无故出血,不管是身体的哪个部位大家都应该要多观察。
身体疼痛是非常容易出现的一个症状,特别是癌细胞,已经开始扩散的时候,疼痛会更加明显。也就是说当身体无缘无故疼痛,那么也有可能是出现了食道癌。
中西医是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但又统一于人体这—共同的物质基础。中医学历经数千年的发展,经过不断总结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学是一门幵放的学科,随着西医学诊断治疗手段的提高,中医学也应该融合西医学的诊断治疗方面的成果不断向前发展。中西医在很多方面可以互补,中西医结合可以取得超越目前最好的西医治疗水平的疗效。中医药在肿瘤的治疗中可以取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目前为止,单纯靠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还是不可能的,中医药治愈恶性肿瘤成功的病例还仅限于个案报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可以取得优于单纯西医或单纯中医的疗效得到了很多研究的证实。
而在中医看来,导致癌症出现的根本诱因是体内出现了堵塞和失衡。身体的各个脏器之间是协调和通顺的,它们各司其职,通过自我运行的方式,来维持人体正常的健康运转。癌症的出现就是打破了这种平衡,病变让各个脏器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所以,中医的方式不在于急于清除病灶,而是要恢复身体的平衡,打通各个脏器之间的协调。
西医是治疗肿瘤的主流手段
中国是"肝癌大国",资料显示,全世界50%以上的新发和死亡肝癌患者发生在中国。汤钊猷院士为此做了40多年的不懈努力,他在中国最早开展普查肝癌,提出"小肝癌"、"亚临床肝癌"概念。最近十年,我国的肝癌5年生存率提高到44%,肝癌从不治之症变成了部分可治之症。
"中国式控癌"重在消灭与改造并举
"癌症是慢性病,就要做好持久战的思想准备,通过长远的综合治疗方式来预防和控制残余肿瘤"汤钊猷院士解释道。
在癌症治疗上,中西医的目的之区别
2.痰凝:由于外感或内伤等多种原因,导致肺失于布散津液,脾失于运化转输津液,肾失于温煦蒸化水液,均可导致痰浊内生。随病变部位的不同而有多种临床表现,在本章中以咳嗽咯痰、痰核及痞块为其特点。
汤钊猷院士提到,肝癌由"不治"变为"部分可治"主要归因于"早诊早治"。
中医药治疗一直是国人治疗癌症寄予厚望的一种治疗方式。多数晚期的肿瘤患者在治疗效果不理想或者选择保守治疗的同时,都会把希望寄托在中医治疗上。癌症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无论从西医还是中医哪个角度看都是一种复杂的难治的疾病。寻求治疗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治疗过程中,如何才能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药的良好作用。
多数化疗患者存在着食欲下降的情况,有的情况还比较严重,而中药的温性调理,可以通过调节人的脾胃脏器,使得食欲一点一点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