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80的李奶奶体弱多病,患冠心病、心梗,新近确诊了肺癌。医生认为手术风险太大,建议她接受放疗或化疗,家人都吓得不轻,分不清楚放疗化疗,更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实际上,手术、放疗、化疗都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放疗和化疗有很大区别。
放疗化疗,傻傻分不清楚?
②整天说丧气话,觉得自己生命到头了,唉声叹气个不停,完全不把心思放在治疗上,不听医生的话,也不和家人交流,沉浸在自己的伤感情绪中。
温馨提示
临床治疗过程中,是否可做放疗,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放疗针对的一般是局部的治疗,通过射线来进行对肿瘤的杀伤。化疗一般是全身性的,她是通过药物进入血液的循环,杀死肿瘤细胞。
我是肿瘤专家刘院生,大家有任何肿瘤相关的疑问,都可以向我咨询或提问,我会第一时间为大家解答!
虽然目前的医疗技术仍然无法治愈癌症晚期的患者,但有许多治疗手段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对于部分晚期癌症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无论最后结果如何,保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难过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人无法决定自己活多少年,但可以选择怎么样去活着。
免疫治疗贵不贵?
很多人认为,不管什么癌症,都需要经历放疗这个治疗过程,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0例中可见4例)和滤泡性淋巴瘤(5例中可见1例)。尽管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生长迅速,但大多数为局限性疾病的患者以及约有50%的晚期患者可被治愈。总体而言,约43%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化疗+免疫治疗(如利妥昔单抗),部分患者还接受了放射治疗,32%的患者单独使用化疗,7%的患者化疗后进行放射治疗。
化疗的副作用,相对来说会多些,一般胃肠道的反应、肝肾损伤、心脏毒性、神经毒性、骨髓抑制,这都是化疗引起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医生说的三年早就到了,死神却像把高女士遗忘了,到现在,他们已经环游世界二十多年,并且以后还会继续旅行下去。
4月15日-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全人群 全周期 全社会”,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贯彻癌症三级预防原则,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主动参加防癌健康体检,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一、什么是放疗?
二、放疗有什么用处呢?
1.术后辅助放疗。放疗可以作为手术后的配合手段巩固手术取得的成果,防止癌症在局部复发。手术把肿瘤切掉了,但可能还会残留一些肉眼看不见的根系,这是将来癌症局部复发的源头,这个时候可以考虑对手术部位及周边用放射线进行照射,以杀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
2.术前新辅助放疗。放疗还可以在手术前进行,也就是作为手术前的配合手段,在手术前先进行一段时间的放疗,目的是缩小肿瘤,让手术更顺利,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另外放疗还可与化疗配合进行,相互补充。
3.根治性放疗。放疗更突出的作用是把它作为主要的治癌手段去根治癌症,有部分癌症可以通过放疗手段得到根治,比如早中期的鼻咽癌,放疗是主要的根治性治疗手段;早中期的宫颈癌,放疗也是主要的根治性治疗手段。另外,部分不能耐受手术的癌症患者,并不是癌症本身不适合手术,癌症本身是早期的,可以手术,但由于病人的身体状态不好,或者合并一些其他疾病,可能承受不了手术的打击,这个时候也可以考虑把放疗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来替代手术治疗。
4.姑息性放疗。针对转移灶放疗,主要目的是暂时控制肿瘤的发展,或者纯粹就是为了减轻痛苦,比如脑转移、骨转移的放疗。
三、什么是化疗?
四、放疗和化疗,哪个治疗癌症效果更好?
马明,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分会会员,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专业会员。擅长肺癌、肝癌、乳腺癌、脑转移瘤等实体肿瘤的放射治疗,擅长恶性肿瘤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等全身个体化综合治疗。
②术前化疗:亦称新辅助化疗或诱导化疗,目的是降低肿瘤负荷,降低肿瘤分期,及早消灭微小转移灶,消灭可能的远处转移。通过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和完全切除率,若能达到病理分期降低,还可增加患者的治愈几率或延长生存期,另外新辅助化疗还可为术后治疗提供最可靠的个体化的体内药敏试验结果。有些情况下新辅助化疗可与新辅助放疗同步;
总而言之,放疗是一种局部的疗法,化疗是一种全身疗法,两种方法相辅相成,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使用哪一种治疗方法,或者两种方法都用上。
淋巴瘤有两种主要类型: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NHL可进一步分为许多亚型,这些亚型对治疗的进展和反应不同。该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取决于淋巴瘤的分期和类型。据估计,截至2019年1月1日,共有234890名HL幸存者和757720名NHL幸存者。预计2019年HL约8110例新发病例,非霍奇金淋巴瘤74200例新发病例。虽然NHL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和青少年癌症,与HL相似,但绝大多数NHL病例(98%)是在成人中确诊的。HL的诊断中位年龄是39岁,NHL的诊断中位年龄是67岁。
(图1:美国癌症幸存者估计数量。该估计不包括膀胱以外任何部位的原位癌,也不包括基底细胞或鳞状细胞皮肤癌。)
化疗一定会有副作用吗?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曾在2016年初接收了一位病危的晚期肺癌转移患者,该患者已经85岁高龄,且病情严重,由于制定治疗方案前需要检查身体明确病情,但患者的情况已经无法用一般使用的行气管镜等工具检查,患者家属曾一度想要放弃。医院方采用了新型技术——EGFR基因检测,明确诊断为肺腺癌脑转移。随后医生们制定治疗方案,最后选择了靶向药。患者口服靶向药厄洛替尼后,肿瘤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消失,成功将患者从鬼门关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