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肝癌症,以及肝癌症状前兆皮肤图片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好家伙,你这一顿饭就吃进去三四种致癌物!”
今天中午,阿峰看见阿强在吃外卖,凑过去看了一下,发现阿强吃得特别不健康。咸鱼、腊肉、培根,蔬菜没多少,甚至还有一罐啤酒。
“瞎说,这些都是美食,怎么会致癌呢。”阿强一边大口吃着饭,一边抽空说道。
“我可没有骗你,世界卫生组织都将你吃的这些食物列为一级致癌物。”阿峰严肃强调,有理有据的。
“明明是食品安全问题才导致癌症高发,添加剂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才要好好管管。”阿强觉得食物本身没有害,是食品添加剂才会致癌。
两人各执一词,谁也没有办法说服谁。
一、一年457万人患癌,有多少人了解致癌物?中国患癌人数其实很庞大,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因癌症死亡的病例为300万例,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处于全球第一的位置。
癌症的发生与长期接触致癌物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按照致癌证据的强弱性,世卫组织将致癌物分为一、二(包含A、B两个分组)、三、四,四个等级,其中一级致癌物是指在动物实验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均确定有致癌作用的物质,致癌证据充足。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有很多的一级致癌物,甚至于很多人每天都在吃这些食物。
二、其实很多人的餐桌上都隐藏着一级致癌物1、儿童、青少年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调研的农村儿童零食购买情况数据显示,儿童最爱吃的零食排名分别是辣条、棒冰、山寨饮料以及烤肠等。
其实烤肠就是加工肉的一种,2015年世卫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将烤肠、腊肉、培根等加工肉制品列为了1级致癌物,每天摄入50g的加工肉制品,会让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增加18%。除了有致癌风险外,烤肠还是高脂肪、高热量、高盐以及高添加剂的食物,长期摄入容易导致身体肥胖,还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对健康不利。
2、中年人
①酒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的一项论文对2012年我国20~79岁的男性饮酒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30~59岁的中年男性饮酒率达到了6成以上,其中又以40~49岁人群的饮酒率最高。
酒也是一级致癌物,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张培彤表示,长期饮酒会增加口咽癌、喉癌、食道癌、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生风险,同时还会导致肝细胞癌变,容易诱发肝癌出现。
②槟榔
数据显示,槟榔成品在我国的消费人口超过6000万人,其中有38.4%(超2000万)的人群来自湖南。在10个湖南人里,就有3个吃槟榔,除去老人和小孩的比例,湖南年轻人、中年人吃槟榔的比例超过了50%。
长期吃槟榔,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槟榔内含有的槟榔碱在咀嚼中会产生亚硝酸胺,该物质是明确的致癌物,长期嚼槟榔无异于是在慢性自杀。早在2003年,槟榔就被世卫组织列为了一级致癌物。
3、老年人
①咸鱼
上了年纪的人,味觉会逐渐减退,所以喜欢吃一些重口味的食物,咸鱼就是很多老年人爱吃的食物之一,但咸鱼其实也是致癌物的一种。
这是因为咸鱼在腌制、蒸煮的过程中会产生“N-亚硝基化合物”,该物质对于诱发鼻咽癌发生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年龄越小、食用量越大、频率越高的人群,患癌风险也越大。
②黄曲霉素
勤俭节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很多老年人长期非常节省,在看到食物发霉了之后也不舍得丢弃,会选择将霉变部位去除后继续食用,这么做其实很危险。
霉变的食物内很可能会含有黄曲霉素,即便是一些没有发霉的部位也可能已经被污染。摄入这些食物很可能会让自己摄入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一个剧毒的致癌物,进入体内后会给肝脏带来很强的破坏,增加肝癌的患病风险。
除了一些常见的食物外,其实在致癌物名单上,也能看到一些添加剂的身影。
三、有些食品添加剂,其实也在致癌物名单上1、亚硝酸盐
内源性亚硝化条件下摄入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是2A类致癌物,所谓的2A类致癌物,其实就是动物试验中致癌证据明确,但对人致癌证据不足。亚硝酸盐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多用于肉类、鱼类和奶酪产品上,它可以抑制肉毒杆菌生长繁殖、让肉类保持诱人的颜色和调节食物风味。
它本身不致癌,但是食用后可能会和胃内的蛋白质分解物发生反应,生成明确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所以国家对于亚硝酸盐的添加量有明确的规定。
2、溴酸钾
溴酸钾多会应用于面包内,可帮助增强面筋的弹性和韧性。但近年来多项安全性研究发现,溴酸钾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致癌作用,各个国家也相继禁止使用溴酸钾,我国也在2005年7月1日起明令禁止将溴酸钾作为面粉处理剂添加在小麦粉内使用。
致癌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谓是“无孔不入”,长期接触这些致癌物的我们,难道注定要患癌了吗?
四、天天接触致癌物,会不会得癌症?河南中医一附院脾胃肝胆病科陈欣菊表示,致癌物的致癌能力与摄入的量相关,长期、大量的摄入致癌物,会导致患癌的风险增加。但如若只偶尔的少量摄入致癌物质,在肝脏的解毒能力下,可以将这些物质代谢出去,未必会引起癌症发生,我们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这是不科学的。
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有很多的致癌物,但也无需过多的担心,只要不是长期大量的摄入,一般不会给健康带来过大的威胁。从保守的角度出发,建议大家能远离致癌物,就尽量远离致癌物,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所有疾病的通用手段。
参考资料:
[1]冮剑.几种可能致癌的食品添加剂安全性探讨[J].中国调味品,2014,39(06):135-137.
[2]【健康】一杯酒喝出七种癌,原来酒里面有一级致癌物!.人民日报.2016-07-31
[3]“致癌物”不是洪水猛兽》.河南中医一附院脾胃肝胆病科.2017-10-2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今年已经52岁的陈大叔,在20年前查出了慢性乙型肝炎,但是医生就让他坚持吃药,改掉大鱼大肉的坏习惯。但是为了工作,经常免不了应酬,几年前乙肝就引发了肝硬化,肝脏的损伤已经不可逆转,最近又查出了肝癌。
20年的时间里,陈大叔经历了乙肝-肝硬化-肝癌,而且已经丧失了手术的机会,肝功能很差,血小板也非常低,常规手术很难对肿瘤进行切除。
如果早在20年前,陈大叔就对乙肝加以重视,严格管理,恐怕不会走到今天这步田地。
癌症如今越来越高发,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457万里,死亡人数高达300万人,其中不少癌症就是炎症造成的。
一、炎症造成了1/6的癌症什么是炎症?很多人可能知道炎症,但对炎症的概念并不清楚。所谓炎症,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病,而是一类常见的临床上的病理过程,是人体由于受到某种刺激而产生的一种免疫反应。炎症的出现,通常是因为机体受到了损伤,机体为清除坏死组织、阻止感染而进行防御。
出现炎症并不一定危险,但如果放任炎症不管则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世界上有六分之一的癌症都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而由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发炎”。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王伯军解释,炎症会导致癌症,是因为慢性炎症往往是一种长期疾病,短则持续几个月,长则持续几年。在漫长时间里,炎症对免疫系统持续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炎症在体内反复,或者使炎症在体内持续保持低水平。而这种“慢性低度炎症”会造成DNA损伤,进而可能导致如肺癌、食道癌、乳腺癌等癌症。
二、发现3种炎症,千万别不要讳疾忌医1、肝炎
在肝炎中,慢性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等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慢性肝炎说明病毒始终没有被完全清除,而是在肝内不断复制,对肝造成伤害。长期如此,肝炎可能就会变成肝硬化,不及时治疗还可能恶化为肝癌。
2、胃炎
如果发现自己得了胃炎,要马上到医院进行检查,因为如果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可能会发展为胃癌。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幽门螺旋杆菌纳入1类致癌物的名单。
3、胰腺炎
80%的胰腺癌患者都曾经患有胰腺炎,当急性胰腺炎没有得到彻底治疗,转化为慢性胰腺炎,患胰腺癌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三、碰上这些促炎食物,更要管住嘴如何降低发生炎症的风险?除了要关注身体的变化,还要学会“管住嘴”,也就是合理饮食。以下几类食物不宜多吃。
1、红肉
红肉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A类致癌物(对人可能致癌),它具有Neu5GC,这种分子人体是没有的,进入人体后会激发抗体的产生,进而可能触发炎症反应。因此应尽量少吃红肉,可以用鸡肉和鱼肉等白肉替代。
2、反式脂肪
油炸食品、烘烤食品等比较油腻的食物中都含有反式脂肪。摄入反式脂肪会升高人体内的有害胆固醇,不仅容易导致肥胖,还会引发炎症和胰岛素抵抗。
3、糖
甜甜的糖可以给人带来幸福感,但过度摄入糖类也会引发炎症。因此,尽量减少摄入含糖量高的蛋糕、甜点等食物。可以多吃苹果、草莓等含糖量低、营养价值丰富的水果。
4、酒精
酒精也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致癌物,而且是对人明确有致癌作用的1类致癌物,喝酒不仅容易引发炎症,长期喝、过量喝还可能导致癌症,因此应尽量少喝或者不喝。
5、精制谷物
大米、白面粉、白面包等精制食品比粗粮含有更高的糖分,多吃不仅容易发胖,还可能引发炎症。因此应适当摄入大麦、糙米等粗粮作为替代。
四、如何给身体消消炎?1、预防感染
培养正确的用餐习惯,规律用餐。不养成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避免熬夜。
2、饮食均衡
少吃大鱼大肉,多吃水果和蔬菜,每天应至少吃一小碟水果或蔬菜。不仅吃大米、白馒头等精制食物,还要多吃粗粮。少吃方便面、薯片、炸鸡等油腻食物。
3、勤锻炼
锻炼不仅能增强免疫力,还能促进新陈代谢,提升血液的载氧量,减少炎症因子的生存空间。每周坚持两到三次锻炼,有利于身心健康。
4、多喝水
喝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杀死促炎因子,保护免疫系统。
5、睡眠充足
多睡觉可以保证每天都具有充足的精力,让人不容易疲劳和抑郁,有助于保持平和的心态,有利于减少炎症的发生。
炎症在生活中并不少见,虽不必视为洪水猛兽,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保持对身体状态的关注,及时对炎症进行处理,炎症就不会变成大问题。
参考资料:
[1]《人人都逃不过「炎症」的侵袭!1/6癌症都与它相关》.生命时报. 2021-09-15
[2]《从炎症到癌症,可能只有两三步!这样吃就是在加速……》.文汇网. 2021-08-31
[3]《炎症距离癌症有多远?小心这几种炎症成为癌症帮凶!》.邵逸夫医院. 2017-11-06
[4]《饮食出错易生“炎”,这些促炎饮食,你偏爱哪种?》.养生中国. 2021-5-1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