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会引发癌症吗(前列腺炎癌症晚期)

2023-09-09 15:25:14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前列腺炎会引发癌症吗(前列腺炎癌症晚期)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前列腺炎会引发癌症吗,以及前列腺炎癌症晚期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前列腺炎会导致前列腺癌吗?男性的前列腺到底怎么保护?

前列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一般年轻男性出现的比较多,其表现出来的症状往往都和前列腺癌有些类似,因此引得不少男性同胞心中担心,自己到底会不会患上前列腺癌,这两种病症之间到底有没有关联?

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有什么区别,是否有关联?

前列腺炎本身是一种炎症,生活中往往会有人将其当成一种性病,因此羞于启齿不想来医院治疗,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前列腺炎一般有感染性或者非感染性炎症两种,前者可能因为个人卫生或性伴侣感染导致,后者则多由不良的生活方式例如长期久坐,长期使用辛辣刺激食物导致的。

前列腺癌本身多发于中老年男性,症状一般的与前列腺炎类似,常常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尿痛,小腹不适等情况。前列腺癌还有可能出现尿血,一般情况下尿血这种情况在前列腺炎患者的身上不常见,只有极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尿血的情况。

至于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医学上还没有明确定论,因为在部分前列腺炎患者的病患处发现了前列腺癌的早期病灶,因此判定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但并没有明确指出前列腺炎会导致前列腺癌,因此担心前列腺炎会发展成为前列腺癌其实有些小题大做了,但是前列腺炎也是需要及时治疗的,不然很容易对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前列腺疾病是男性比较常见的疾病,并且病症也比较相似,但是发病的主要人群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前列腺炎发病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年轻的男性身上,而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一般都容易出现在五十岁以上男性的身上

前列腺出现炎症或者其他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都是由我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我们通常只要改正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我们的前列腺,预防前列腺疾病的到来。

保护我们的前列腺,应该做哪些事情?

1、每三十分钟活动筋骨

很多前列腺炎的患者都是因为久坐导致的,像是货车司机,还有一些上班族都是前列腺疾病的高发人群。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久坐,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就有可能导致前列腺长期处于充血的状态,就有可能导致前列腺炎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想要改善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加强运动,减少久坐的时间。通常情况下,每工作三十分钟,就可以稍微站起来活动一下下肢,加强血液循环。平常不工作的时候,也需要加强锻炼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前列腺炎的充血问题。

2、调整性生活频率

一般情况下,年轻男性更容易出现前列腺炎,很多都是因为频繁的性生活导致的,较为频繁的性生活就会导致前列腺长期处于充血状态,就容易出现前列腺炎症。一般情况下,建议三十岁以下男性性生活一周一次,四十岁以下男性性生活十天左右一次,而五十岁左右男性可以一个月一次频繁的性生活和完全没有性生活都会导致前列腺出现问题,因此选择较为适宜的性生活频率才是正确的。

3、内裤勤洗勤换

男性的个人卫生问题也是和前列腺健康是有一定关联的,一定要保证个人卫生的清洁,内裤需要勤洗勤换,床单被褥建议每周都进行晾晒,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一些因为个人卫生引发的前列腺问题。

4、少饮酒和辛辣刺激食物

酒精和辛辣刺激性食物都会对我们的人体产生较强的刺激,对于前列腺也是一样,长期饮酒和吃辛辣刺激食物的人群,也是对自己前列腺健康的不利。因此,建议男性尽早戒酒,辛辣刺激的食物要少吃。日常饮食应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瘦肉,粗粮,合理的膳食搭配才能够提升人体的免疫力,产生预防疾病的效果。

做好以上四点,对于男性保护自己的前列腺是很重要的,年轻男性能够预防前列腺炎的发生,中老年男性也能够减缓自己前列腺增生的进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前列腺癌本身的发病原因尚没有明确的定论,因此我们就需要注意进行提前筛查,早期前列腺的治愈率非常高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因此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前列腺癌的筛查方式一般主要有PSA筛查,核磁共振和前列腺彩超,4类男性建议进行筛查

1、五十岁以上男性

前列腺癌本身易发作于中老年男性的身上,并且五十岁以上男性不同程度上都会有前列腺增生的问题,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等情况,这些情况本身又与前列腺癌早期症状类似,因此为了提前预防建议五十岁以上男性进行前列腺癌症早筛。

2、前列腺炎反复发作患者

前列腺癌本身和前列腺炎并没有明确的关联,但是一个部位被炎症反复刺激是有较高患癌风险的,因此前列腺炎反复发作的患者,也建议经常进行前列腺癌早筛。

3、前列腺癌家族病史人群

家族中有前列腺癌患者,自身患上前列腺癌的风险会显著提高,因此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人群,都建议进行前列腺癌早期筛查。

4、生活习惯较差人群

因为本身吸烟饮酒都有致癌风险,因此长期吸烟饮酒的男性都应该注意早期前列腺癌的筛查,这类人群患癌风险会比普通人更高,需要引起重视。

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这种常见的前列腺疾病本身都不会致命,但是对男性的正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议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一定程度上预防前列腺疾病的到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并不高,但是也需要防患于未然,尤其是本身出现尿痛等前列腺疾病症状的人群一定要及时治疗,避免贻误病情。

参考资料:

《前列腺炎“青睐”年轻人 前列腺增生50岁以上高发》广州日报2018-03-04

《怎么发现前列腺癌?》医学界2021-06-20

前列腺癌分阶段,治疗方式大不同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男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五大常见原因。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前列腺癌在我国男性中的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已位居男性发病的第六位。

医学专家提醒,男性超过50岁最好每年体检时查查PSA,有助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对于晚期前列腺癌也有越来越多好的治疗方法出现,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二大常见肿瘤 图/视觉中国

早期筛查:5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查查PSA

据介绍,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三大常见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中排列第一,而且在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越是发达城市前列腺癌发病率越高,城市发病率显著高于农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周利群教授解答说,这与我国人口寿命延长、饮食西方化(特别是红肉吃得多)、医学诊断水平提高都有密切关系。但是遗憾的是,我国前列腺癌患者大部分发现时已经是晚期,其中30%甚至已经出现了骨转移,而在美国有90%的前列腺癌患者发现时仍处于早期,这就与前列腺癌早期筛查密切相关了。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周利群教授 图/受访者提供

其实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并不难,男性朋友只要在体检项目上增加“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这个项目,花费百元左右,抽一点血即可。PSA是前列腺腺体和导管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正常时血中含量很少,患有前列腺癌后,PSA值一般会升高。

周利群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应进行一两次PSA检测,如有前列腺癌家族史,则应从45岁开始每年进行PSA检测,这样就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没有转移前治疗目标:延缓疾病进展

周利群介绍,幸运的是前列腺癌在所有肿瘤里面属于发展相对缓慢的,其发展也要经历几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前列腺癌,其治疗的目标和方法有所不同。

前列腺癌一开始是早期阶段,可以数年局限于前列腺区域呈静息状态,这个阶段手术或放疗是比较常用的治疗手段。

其后的阶段是生化复发,这部分患者复查时做各种影像学检查没有发现问题,意味着没有远处转移病灶,但是PSA值就是高,这个阶段又叫做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虽然没有转移但病情仍再进展阶段,生存期已经受到威胁了。

这部分患者中大约1/3在单独使用雄激素剥夺治疗不到两年内会发生转移,一旦进入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阶段后,每年全因死亡风险由16%激增至56%。

因此,对于这个阶段的患者而言,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延缓疾病进展,并尽量减少因治疗带来的对生活的影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牛远杰教授介绍,诺倍戈等新型口服雄激素受体抑制剂出现后,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可显著延长无转移生存期长达40.4个月,与单独使用雄激素剥夺治疗相比不止翻倍; 总生存显著改善,死亡风险降低31%;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停药率与安慰剂相当,安全性良好。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牛远杰教授 图/受访者提供

骨转移后治疗目标:缓解骨痛,延长生存时间

前列腺癌一旦发生转移,最常见的累及部位是骨骼,我国前列腺癌患者在初诊时30%已出现骨转移,且骨转移可能导致骨骼事件频率增加,如骨折,瘫痪等,并且已被证明是这部分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骨转移后止痛、延长生存时间是重点 图/视觉中国

对于已经发生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该如何治疗?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徐白萱教授介绍,早期对骨转移治疗会采用放射性核素锶-89和钐-153,这两种放射性核素的共同特点是发射β粒子,可缓解患者的骨痛,但能不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是没有证据的。

目前更推荐使用发射α粒子的靶向药物多菲戈,它能够选择性结合骨骼,尤其是转移病理骨增生活跃的区域。镭-223发射的α粒子能够在邻近肿瘤细胞中引发高频率的双链DNA断裂,从而产生强效的细胞毒作用。同时,由于其α粒子发射半径小于100微米(不到10个细胞直径),能够更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

徐白萱教授介绍,α粒子与β粒子相比,它的射程很短,所以很容易做到防护,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可以正常与家人接触,不用担心辐射危害问题。另外,α粒子做放射性核素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骨转移,还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延迟首次症状性骨骼事件的发生时间,并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37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