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骨转移的初期症状(癌症确诊报告单图片)

2023-09-09 20:51:10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症骨转移的初期症状(癌症确诊报告单图片)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骨转移的初期症状,以及癌症确诊报告单图片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3种肾癌转移途径,快看看癌细胞最喜欢哪些器官!

肾癌是一种比较难发现的癌症,往往在疾病早期症状不显著,许多人都是在体检或因为其他疾病入院检查时才发现。

还有一些人在出现了腰痛、血尿等症状后才重视起来,这个时候已经到中晚期了。

当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转移,出现其他症状。

肾癌转移途径

1 直接蔓延

肾癌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直接侵犯并穿透肾周筋膜向局部扩散,浸润邻近组织器官,包括左肾周围的脾脏、胰腺、降结肠、横结肠、小肠和腹主动脉,右肾周围的肝脏、十二指肠、升结肠和下腔静脉等。

下腔静脉内的癌栓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局部侵犯,甚至可以一直向上延续至心房内,通常情况下,癌栓与肾脏本身的原发肿瘤是连续的。

2 淋巴转移

肾癌细胞可沿淋巴管转移至肾门及腹膜后淋巴结,少数也可转移至纵膈、盆骨及锁骨上淋巴结。

3 血行转移

血行转移较多见,癌细胞侵入血管,最常见肺转移,其他常见部位是骨、肝、脑、胸膜、肾上腺等。

肾癌转移后可能会出现血尿、腰痛、肿块等症状。非常遗憾的是7%~1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生了转移,有些患者甚至是在发现转移灶后才确诊肾癌。所以说,定期体检,身体出现任何不适时要尽快就诊。

8张图读懂常规体检报告!

体检,现代人了解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渠道,但你知道怎么看懂吗?

1.了解体检报告中常见符号的含义。

↑/↓:数值异常。

↑:数值偏高。

↓:数值偏低。

阴性:正常。

阳性:有问题/异常。

需注意的是,阳性并不等于确诊某种病症,而是“身体预警”,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预约相应的科室检查。

2.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

常规体检中的“必选项”一般包括:

临床科室:一般检查、内科、外科、耳鼻喉、视力、口腔

检验科:血常规、尿常规、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

影像科:静态心电图、上腹部彩超、甲状腺彩超、胸部正位片/胸部CT

女性最好增加乳腺、妇科检查。25岁以上有性生活者建议进行TCT检查和HPV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40岁以上建议进行乳腺癌筛查。

对于老年人,心脑血管检查是检查的重点。除此之外还要进行腹部彩超检查、血糖和血脂检测、头颅CT检查、胸部CT检查、骨密度检查。老年女性即使已经绝经,每年也需要进行一次全面妇科检查,男性则应做前列腺检查,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普遍存在的问题。

3.关注体检报告的“异常现象”。

有些时候会向我们提示一些“异常现象”,看到这些不用非常着急,有一些小“异常”对身体影响不大,可以记住下面这段口诀:

【增生】不要怕,【结节】要警惕。

【囊肿】多良性,【息肉】看大小。

最后再给大家总结一下:

1.体检很有必要。

2.体检套餐不是越贵越好,没有一项检查可以筛查所有癌症。

3.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体检项目各有侧重,大家可以在体检前做好“功课”,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前列腺癌有哪些症状?如何早期发现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迅速上升,严重威胁居民健康。

虽然前列腺癌如此高发,但是因为大多数人对前列腺癌症状都不太清楚,导致身体出现异常时依然没有察觉,等出现症状时去医院检查,就已经是中晚期了。所以,前列腺癌的症状请务必牢记,及时发现,及时就诊,才能争取最大的生存率。

前列腺癌的早期症状

前列腺癌早期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因为早期癌细胞比较少,没有突破包膜,所以不会对患者造成影响。

但大部分患者通常伴有良性前列腺增生,会出现一些下尿路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出现血尿、排尿困难、晚上睡觉排尿的次数增多等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及时去医院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能够确诊是否患有前列腺癌。(如果PSA>10ug/L,则高度怀疑前列腺癌。)

而对于一些没有以上症状的男性,我们推荐50岁以上患者每1-2年进行肿瘤标志物抽血检查,或者进行肛门指检。

前列腺癌的中晚期症状

当肿瘤开始突破包膜,向外扩张时,侵犯不同的部位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前列腺癌侵犯尿道或膀胱颈:表现出排尿困难、排尿等待、尿线无力、排尿间歇、血尿、尿潴留等尿路梗阻症状;前列腺癌肿大到明显压迫直肠,可引起大便困难或肠梗阻等症状。

前列腺癌侵犯并压迫输精管:会致患侧睾丸疼痛和射精痛,侵犯膀胱可致血尿,侵犯膀胱三角区如侵犯双侧输尿管开口可致肾功减退和腰酸,局部侵犯输精管可引起血精,当肿瘤突破前列腺纤维囊侵犯支配阴茎海绵体的盆丛神经分支时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等。

前列腺癌的晚期症状

l 前列腺癌常易发生骨转移,引起骨痛或病理骨折、截瘫;

l 可侵及骨髓引起贫血或全血象减少;

l 肿瘤压迫髂静脉或盆腔淋巴结转移可引起双下肢水肿。

l 其他少见临床表现包括肿瘤细胞沿输尿管周围淋巴扩散导致的腹膜后纤维化,异位激素分泌导致副瘤综合征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了解前列腺癌的症状,发现问题,及时就诊,才是我们进行医学科普最想要看到的成绩!

常用临床“肿瘤标志物”解读,轻松读懂化验单

肿瘤标志物:体检的时候你是否做过相关检查?肿瘤诊断、治疗及随访过程中是否检测过?面对一串串英文字母,到底代表什么意义是否迷茫过?

无论是每年的常规体检,还是做肿瘤相关的早期筛查诊断,以及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判断和随访,“肿瘤标志物”检查总是一直伴随着患者。

现在,我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临床中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及其意义。

————————概念————————

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发生反应时升高的一类物质,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类和糖类,医学上称为肿瘤标志物,英文名称是TumorMarker,通常简称TM。TM是表示肿瘤存在并反映其一定的生物特性的生化物质。

说白了TM存在于细胞、组织、血液或体液中,可通过生物化学、免疫学等方法进行检测,并且进行量化,进而来帮助医生诊断和判断治疗疗效。

————————临床价值————————

目前在临床中,肿瘤患者进行TM的检测主要作用:

(1) 辅助诊断(2)预后判断(3)疗效观察(4)监测肿瘤有无复发

————————临床常用TM————————

甲胎蛋白(AFP)

1963年,肿瘤肽蛋白,卵黄囊和肝细胞合成。妊娠100天作用达到高峰,出生后下降,几个月至1年降至正常水平。

参考值:<200ng/ml(RIA法)

临床意义:

(1)原发性肝癌:80% AFP>400ng/ml,近20%患者正常。

(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绝大部分AFP<400ng/ml

(3)内胚层癌、畸胎瘤、睾丸癌、卵巢癌、胃癌与其伴肝转移这AFP可升高

(4)妇女妊娠3个月后,AFP开始升高,7-8个月时达高峰,一般在400ng/ml以下,分娩3周回复正常

癌症相关标志物

癌胚抗原(CEA)

1965年,结肠癌血清中发现,具有人类胚胎抗原特性的酸性糖蛋白,最初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

CEA在消化道外的肿瘤: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胰腺癌中也存在。

参考值:<15ng/ml(RIA法)

临床意义:除上诉所描述的癌症中CEA会升高意外,其他临床意义

(1)肝硬化、肝炎、肺气肿、直肠息肉、结肠炎等良性病CEA科升高。

(2)癌症晚期、肿瘤体积越大、转移者CEA越高

(3)正常人吸烟者CEA升高

肿瘤标志物检测

糖类抗原50(CA50)

1983年,广谱肿瘤标志物

参考值:<20U/ml

临床意义:

(1)肝、肺、胃、结/直肠、胰腺、胆囊、肾、子宫、卵巢、乳腺、膀胱、前列腺癌、淋巴、黑色素瘤等

(2)肺炎、肾炎、胰腺炎、结肠炎等某些感染性疾病血清CA50升高

(3)某些溃疡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CA50升高的现象。

糖类抗原125(CA125)

参考值:<35U/ml

临床意义:

(1) 卵巢癌血清CA125升高,阳性率61.4%;治疗有效CA125下降;复发CA125升高先于症状;CA125是判断疗效和复发的良好指标。

(2) 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宫颈癌、宫体癌、子宫内膜癌 43%;胰腺癌50%;肺癌41% ;胃癌47% ;结/直肠癌34% ;乳腺癌40%

(3) 在许多良性和恶性胸、腹水中发现CA125升高

(4) 早期妊娠,也有CA125升高

糖类抗原19-9(CA19-9)

1979年,胚胎期间的胎儿的胰腺、胆囊、肝脏、肠等组织也存在这种抗原,但正常人组织中含量甚微。

检测患者血清CA19-9可作为胰腺癌、胆囊癌、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对监测病情变化和复发有很大意义。

参考值:<37U/ml

及时发现恶性肿瘤

铁蛋白(Ft)

1937年分离得到的含铁蛋白质

生理作用:具有强大的结合和储备铁的能力

由人体网状内皮细胞分泌,人体内的2/3的铁在肝、脾、骨髓和肠黏膜细胞中。某些肿瘤细胞也可合成并释放铁蛋白。

铁蛋白(Ft)的含量能反映肝脏储铁量和体内储铁总量

参考值:男性 20-280 ug/L

女性 12-145 ug/L

临床意义:

(1)肝癌、肺癌、胆管癌、胰头癌、淋巴瘤、白血病、泌尿系肿瘤、脑肿瘤、鼻咽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瘤、非何杰金氏病等SF升高

(2)输血或铁剂治疗SF升高

(3)再障、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SF升高

(4)原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积症SF升高

(5)结缔组织病、各种肝脏疾病、慢性肾衰、感染性疾病时SF会升高

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CYFRA21-1)

血清CYFRA21-1是指细胞角蛋白19的片段(CK19),角蛋白是构成细胞骨架的一种中间丝状物。

CK19主要分布在单层上皮细胞,如肠上皮、胰管、胆囊、子宫内膜、输尿管及肺泡上皮。

参考值: <3.3 ug/L

临床意义:

(1)肺恶性肿瘤:鳞状上皮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大细胞肺癌、肺癌、腺癌、小细胞肺癌,转移性肺癌血清CYFRA21-1升高

(2)子宫癌、卵巢癌、乳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血清CYFRA21-1升高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NSE是神经母细胞瘤的肿瘤标志物。也是小细胞肺癌最敏感、最特异的肿瘤标志物

参考值 <15 ug/L

临床意义:

(1)小细胞肺癌的鉴别诊断、监测效果、复发

(2)神经母细胞瘤的鉴别诊断、监测病情变化、疗效、复发等

(3)神经内分泌肿瘤 NSE升高。如:嗜铬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黑色素瘤、胰岛细胞瘤等

鳞状上皮癌相关抗原(SCC-Ag)

参考值: <2.5 ug/L

临床意义:

(1)SCC-Ag在子宫颈癌、肺癌、食道癌、头颈部癌等各种鳞癌中升高。子宫颈癌的阳性率 80%;肺鳞癌的阳性率 46.5%;食道癌的阳性率 31%;

(2) 监测疗效、复发、转移、预后等

(3)肝炎、肝硬化、肺炎、肾衰、结核等,有一定的SCC-Ag阳性率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1973年,PSA存在于前列腺上皮细胞的胞浆中

l 参考值:<35岁 <1.6 ug/L;36-45岁 <2.0 ug/L;46-55岁 <3.1 ug/L;56-66岁 <5.4 ug/L

临床意义:PSA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1) 血清中的PSA由前列腺上皮和尿道球腺产生,是组织特异性抗原,而非癌特异抗原。

(2)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时,血清PSA可增高;

(3) 小型前列腺癌时PSA可无明显增高,即血清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仍有待提高。

(4)目前常把总PSA的阈值定为4. ug/L,采用相关指标来改善PSA的特异性

对于大部分人,体检过程中发现的某一项肿瘤标志物的异常。并不代表就是发生了恶性肿瘤,应该保持良好心态,不要过分紧张和焦虑。及时与相关专科医生进行沟通。必要时,进一步针对性检查。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104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