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降结肠癌早期症状,以及结肠癌早期的5大症状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作为人体最长消化器官的肠道,扮演了消化功能中最重要的角色——消化吸收和排泄残渣,而一旦肠道发生病变,大便难免会有异常,那么肠癌时大便会有什么异常特征?或者说,大便出现什么情况回事肠癌的警示信号?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特别强调下,各种大便异常症状并不一定就是肠癌,很有可能是痔疮、肠炎或者消化系统其它疾病,读者朋友千万不要对号入座,但是值得提醒的是,大便异常了不能忽视,建议能去正规医院专科如消化内科进行体检,排除肠癌等恶性病变可能。
肠癌时往往会有排便异常
肠道指从胃幽门至肛门这段消化管,包括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升结肠、结肠右曲、横结肠、结肠左曲、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和肛门三部分。肠道肿瘤可以发生在肠道的任何部位,但以大肠癌居多,通常我们说的“肠癌”即结直肠癌。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势态,排在恶性肿瘤和致死因素的第4位,早期临床特征主要为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中晚期除全身症状外,尚有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里急后重等局部刺激症状。
各种肠癌时大便异常的表现
1)右半结肠癌:常表现为腹部肿块、贫血、腹痛、全身乏力、消瘦等症状,其中便血与贫血较常见。
2)左半结肠癌:便血通常是患者就诊时的首发症状,表现为粪便表面带有暗红色血,也可出现粘液便或脓血便。
3)直肠癌: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为其特殊表现,多呈鲜血或暗红色血液,与大便相分离,大便次数增加,多伴肛门坠胀和里急后重。
早期肠癌临床症状往往不明显或不典型,较难发现,常与痔疮、肠炎等相混淆。也有很多人对大便性状和习惯的改变不予重视,以为和饮食有关不去就诊,或怕做肠镜检查而耽误病情,因此若有大便习惯改变、消瘦、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行肠镜检查。这些警戒并非危言耸听,现实生活中确实很多肠癌患者一开始以为是痔疮等小问题,但后期病情越来越严重,一检查发现确实是肠癌,希望大家能转发这一科普知识,帮助身边更多的朋友。
李先生前段时间感觉到肚子胀痛,一开始李先生还以为是吃坏了东西,但是肚子胀痛越来越严重,于是李先生找到我来就诊,经过肠镜和CT检查后发现李先生得了肠癌,并且现在已经到了肠癌晚期。听到检查结果后李先生很震惊,李先生说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他已经肠癌晚期了。
其实,患肠癌之前并不是毫无症状的,只要出现了腹痛、排便困难、排便出血、排便次数频繁以及大便形状改变中的任何一个,都有可能是患肠癌的前兆,需要及时的去医院检查,早做治疗。
肠癌通常是指大肠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其发生的部位分别是直肠和结肠,其中,直肠癌又最常见。肠癌的大多数患者是40岁以上的男性,这种疾病男性的患病率要高于女性。患肠癌后,患者会有腹痛、排便出血等不适症状,还有一部分患者的癌症会发生转移,使其他器官的功能发生障碍。
肠癌的发病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肠癌的发病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年龄、不同地区、性别、饮食以及遗传等因素都会诱导肠癌的发病。
1.饮食习惯
饮食是导致肠癌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高盐、油炸的食物都会造成肠道的不适,维生素、各种微量元素以及纤维的摄入量不足也会增加患肠癌的风险。
2.遗传因素
肠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有肠癌家族史的患者或者是家族中有患肠癌的人群要比其他人更容易得肠癌,因此这类人群需定期检查。
除了上述两种原因之外,长期在肠癌高发地区生活的人们以及长时间腹泻和患有慢性肠道疾病的人群也都是患肠癌的高危险人群。
肠癌来临前的5个症状肠癌不是突然发病的,和很多癌症一样,肠癌在发病前也会出现一些症状,这些症状主要表现在排便时,出现排便困难、出血、次数增加、大便的形状被改变,同时,还有患者会感觉到腹部疼痛。
1.腹痛
肠癌一般会伴随着持续性的腹痛,这也是肠癌患者的早期症状之一。肠道内的肿瘤对周围的神经造成挤压,会使腹部出现不适或者是腹胀腹痛的感觉,如果肠癌患者出现了肠梗阻,患者的腹部疼痛就会加剧。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肠癌患者都有腹部疼痛的早期症状,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在腹部出现肿块。
2.排便出血
排便出血不一定是得了痔疮或者是上火,也有可能是得了肠癌,排便出血这是患肠癌的一个前兆。当肠道中长出肿瘤后,排便时肠道就会对肿瘤产生挤压和摩擦,排便时血液就会混着粪便一同排出,需要注意的是,由肠癌导致的排便时出血的颜色是暗红色,可通过出血的颜色区别是痔疮还是肠癌。
3.排便困难
肠癌是指在肠道中出现肿瘤,随着肠道肿瘤的不断增大,肠道内的空间逐渐缩小,可供粪便通过的通道也就逐渐减少,排便时也更加困难。很多患者都以为出现排便困难就是便秘,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其实,出现排便困难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结直肠癌,这是肠癌来临前的症状之一。
4.大便形状改变
肿瘤不断扩大挤压肠道内壁,使肠腔变得越来越狭窄,粪便可以通过的空间也就随之缩小,因此,肠癌患者的大便也就越来越细,当大便变得越来越细的时候要提高警惕。
5.排便频繁
排便的次数被增加,排便的习惯和时间也会随着肿瘤的出现被改变,经常会出现需要排便的感觉,有时还会出现便秘和腹泻交替的现象。
当出现腹痛、排便困难、排便出血、排便次数频繁以及大便形状改变这几种症状时,要提高警惕,只要出现了其中一个,就要及时去医院就医检查,不要忽略身体发出的求解信号,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应对肠癌的建议在治疗肠癌患者时要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和体质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以最大限度的彻底根治肿瘤,提高肠癌的治疗效果,降低肠癌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1.采取手术的治疗方法
外科手术是临床上治疗肿瘤的常用手段,在肠癌早期,手术能够根治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对中晚期的肠癌患者,应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靶向治疗及化疗放疗为辅的治疗方法。无论是对于早期患者,还是中晚期患者,手术都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和放疗、化疗的辅助手段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调整饮食习惯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造成肠癌发病的重要原因,因而要注意日常的饮食习惯,避免吃过多的油炸、高盐食物,避免暴饮暴食,要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 以满足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纤维,适当食用优质的蛋白食物,如肉类和鸡蛋等,此外,肠胃不好的人群要减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
总之,要在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定时体检,对身体发出的一些疾病信号提高警惕。肠癌的发病率在所有的癌症中居前列,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年轻人中患肠癌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加。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长期在肠癌高发的地区生活,减少摄入容易引发肠癌的低纤维食物,多摄入优质蛋白。肠癌在发病前会出现一些症状,如排便出血、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增多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腹部疼痛肿胀,这也是肠癌的发病前兆。在医院治疗时,要根据肠癌患者的患病原因、患病机理以及个人体质等,个体化治疗,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结肠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癌症,而且结肠癌算是一种富贵癌,在城市发病概率要比农村高,男性患者明显要比女性多。结肠癌出现之后,随着病情不断地加重,身体是会有一些异常症状表现出来的,一般身体出现以下这几个异常的症状,就要高度警惕,及时做检查。
结肠癌有哪些症状?
1、排便习惯改变
出现结肠癌会影响到排便,结肠癌表现出来的一个症状就是排便的习惯会发生改变,正常的人都是有自己的排便习惯的,不论是一天排一次大便,还是一天排两次大便,只要正常就无需担忧。但是如果最近突然排便习惯发生很大的改变,比如不断有便秘、腹泻交替或者排便的时间间隔变长、变短都需要高度重视,可能是结肠癌,需要及时做检查。
2、大便异常
大便异常可以说是结肠癌患者最先表现出来的一个症状,一般有结肠癌的患者大便会比较细。也就是说仔细观察大便的性状变得比较细长,因为结肠癌在早期是出现在肠粘膜或粘膜下的,病情不断发展之后,肿瘤就会凸向于肠腔,肠管就会变小,粪便被挤压排出体外,所以粪便就会变得比较细,而且还可能会伴有血便或粘液便。
3、消化不良
有很多有结肠癌的患者会有消化不良的问题,比如总是感觉腹部不舒适、腹胀、不想吃东西,有很多人会认为是慢性的肠炎或者是阑尾炎之类的疾病,有这些症状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做相关检查,避免误诊。
4、肠梗阻
结肠癌一般是出现在结肠跟直肠交界的位置,肿瘤不断地增长之后,结肠就会变形,就可能会堵塞,因此就会引发肠梗阻。而肠梗阻一般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排便以及排气的时候有异常,甚至根本没有办法排便,有这些症状需要警惕是结肠癌。
5、腹部有包块
腹部有包块可能是消化道系统方面的疾病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结肠癌导致的。如果腹部的包块摸起来比较硬,而且用手没有办法推动,并且包块在不断地增大,这种情况就应该要警惕及时做肠镜的检查。
出现以上这些症状,想要知道是否是结肠癌,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做相关的检查,这样才能够明确诊断。在生活中要注意预防结肠癌的出现,饮食方面要科学合理的搭配,少吃过于油腻刺激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还有多喝水,促进身体毒素和垃圾的排出,保持粪便的通畅,另外要适度的运动,这样有助于肠道的健康。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