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恶性肿瘤与癌症的区别,以及浙江省癌症筛查信息平台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来源:央视财经
4月15日—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全人群、全周期、全社会”。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恶性肿瘤发病约406万例,患者五年生存率达到40.5%,比10年前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我国每年恶性肿瘤发病约406万例
肺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每年发病例数约83万,其他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女性乳腺癌等,前5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57.27%。女性甲状腺癌的发病每年增幅超过20%,但甲状腺癌的死亡率每年增幅仅为1.6%左右,可能与恶性肿瘤诊疗水平和居民健康意识提高有关;男性前列腺癌上升趋势明显,在肿瘤防控中应当格外予以关注。消化道肿瘤,如食管癌、胃癌和肝癌,尽管仍然处于较高的发病水平,但是已经显示出快速下降的趋势。
我国城乡癌症发病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城市地区前5位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女性乳腺癌,农村地区前5位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分别占城乡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5.18%和78.75%。
多数肺癌早期无症状 早筛查是关键
吸烟被认为是肺癌发病的原因之一。临床调查显示,长期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是非吸烟者的15~30倍。肺癌的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接触放射线、化学物质暴露、慢性肺部病史等。
多数肺癌早期没有症状,主要靠体检查出。近年随着CT技术的进步,大量肺部小结节出现在临床。经过两到三次复查,如果结节发生了变化,才需要进行干预。如果肺结节在多次复查随访后病情仍稳定,大多数可判断为良性结节。
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分会肺癌组副组长 王大力:CT表现上是有区别的,良性的它密度是很均匀的,周边是很光滑的。
近年来,各地开展了多学科诊疗,肺癌治疗越来越精准,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让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生存质量不断改善。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委 陆舜:精准治疗彻底改变了肺癌治疗的临床,首先是要对病人进行分型和分子分型,通过基因的检测找到相应的靶点。通过发现这些靶点,逐步使他的中位生存开始向5年靠拢,能够使转移性肺癌逐步成为慢性病。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日,《自然医学》发表系列文章,回顾了2020年令人瞩目的10项医学领域的进步,癌症早筛技术列为其中之一。
专家认为,筛查有助于提高癌症早诊率、治疗率。癌症筛查是降低恶性肿瘤死亡率极为有效的途径。在癌症防治收益层面,癌症筛查是降低疾病负担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高重点人群癌症早诊率和治疗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未来发病率。
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陈明认为,癌症筛查不仅有助于提高居民防治癌症的核心知识知晓率、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居民主动参与筛查意识,还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癌症整体防治网络,推动癌症诊治走向规范化、均质化。“癌症筛查在高效、精准地筛选高危人群的同时,也能根据居民饮食习惯、疾病谱等变化对新型的癌症高危因素进行识别。过去,癌症筛查由于受到便潜血检测产品质控水平、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影响,成效受到制约。”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化、新型肿瘤标志物检查等的快速兴起,有助于提升我国早期筛查水平。
据介绍,一种人工智能云诊断技术已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宫颈癌筛查中应用。采样机构收集细胞标本图像信息并通过互联网传到云诊断平台后,人工智能自动进行诊断,病理医生只需对人工智能诊断为阳性的少数结果进行复审确认即可,省去了大量的人工劳动。
陈明告诉记者,2020年,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携手依图医疗研发了省域癌症筛查信息平台。该平台融合医疗信息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省域内癌症筛查项目信息的统一接入与管理,满足筛查流程管理、智能质控、数据安全、大数据分析等多样化需求,并具备良好的敏捷拓展能力,为筛查诊断治疗全程提供了支持。
“将智能化技术用于大规模人群的癌症筛查和质控,能进一步提升癌症筛查效率和质量。”浙江省癌症筛查平台研发负责人、依图医疗副总裁石磊博士说。
“依托这一平台,浙江省肠癌筛查检出率高出同类项目。”陈明说。2020年实施肠癌筛查后,可较大节省群众医药费用和医保基金远期支出。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18日 19 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日,《自然医学》发表系列文章,回顾了2020年令人瞩目的10项医学领域的进步,癌症早筛技术列为其中之一。
专家认为,筛查有助于提高癌症早诊率、治疗率。癌症筛查是降低恶性肿瘤死亡率极为有效的途径。在癌症防治收益层面,癌症筛查是降低疾病负担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高重点人群癌症早诊率和治疗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未来发病率。
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陈明认为,癌症筛查不仅有助于提高居民防治癌症的核心知识知晓率、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居民主动参与筛查意识,还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癌症整体防治网络,推动癌症诊治走向规范化、均质化。“癌症筛查在高效、精准地筛选高危人群的同时,也能根据居民饮食习惯、疾病谱等变化对新型的癌症高危因素进行识别。过去,癌症筛查由于受到便潜血检测产品质控水平、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影响,成效受到制约。”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化、新型肿瘤标志物检查等的快速兴起,有助于提升我国早期筛查水平。
据介绍,一种人工智能云诊断技术已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宫颈癌筛查中应用。采样机构收集细胞标本图像信息并通过互联网传到云诊断平台后,人工智能自动进行诊断,病理医生只需对人工智能诊断为阳性的少数结果进行复审确认即可,省去了大量的人工劳动。
陈明告诉记者,2020年,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携手依图医疗研发了省域癌症筛查信息平台。该平台融合医疗信息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省域内癌症筛查项目信息的统一接入与管理,满足筛查流程管理、智能质控、数据安全、大数据分析等多样化需求,并具备良好的敏捷拓展能力,为筛查诊断治疗全程提供了支持。
“将智能化技术用于大规模人群的癌症筛查和质控,能进一步提升癌症筛查效率和质量。”浙江省癌症筛查平台研发负责人、依图医疗副总裁石磊博士说。
“依托这一平台,浙江省肠癌筛查检出率高出同类项目。”陈明说。2020年实施肠癌筛查后,可较大节省群众医药费用和医保基金远期支出。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18日 19 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日,《自然医学》发表系列文章,回顾了2020年令人瞩目的10项医学领域的进步,癌症早筛技术列为其中之一。
专家认为,筛查有助于提高癌症早诊率、治疗率。癌症筛查是降低恶性肿瘤死亡率极为有效的途径。在癌症防治收益层面,癌症筛查是降低疾病负担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高重点人群癌症早诊率和治疗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未来发病率。
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陈明认为,癌症筛查不仅有助于提高居民防治癌症的核心知识知晓率、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居民主动参与筛查意识,还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癌症整体防治网络,推动癌症诊治走向规范化、均质化。“癌症筛查在高效、精准地筛选高危人群的同时,也能根据居民饮食习惯、疾病谱等变化对新型的癌症高危因素进行识别。过去,癌症筛查由于受到便潜血检测产品质控水平、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影响,成效受到制约。”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化、新型肿瘤标志物检查等的快速兴起,有助于提升我国早期筛查水平。
据介绍,一种人工智能云诊断技术已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宫颈癌筛查中应用。采样机构收集细胞标本图像信息并通过互联网传到云诊断平台后,人工智能自动进行诊断,病理医生只需对人工智能诊断为阳性的少数结果进行复审确认即可,省去了大量的人工劳动。
陈明告诉记者,2020年,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携手依图医疗研发了省域癌症筛查信息平台。该平台融合医疗信息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省域内癌症筛查项目信息的统一接入与管理,满足筛查流程管理、智能质控、数据安全、大数据分析等多样化需求,并具备良好的敏捷拓展能力,为筛查诊断治疗全程提供了支持。
“将智能化技术用于大规模人群的癌症筛查和质控,能进一步提升癌症筛查效率和质量。”浙江省癌症筛查平台研发负责人、依图医疗副总裁石磊博士说。
“依托这一平台,浙江省肠癌筛查检出率高出同类项目。”陈明说。2020年实施肠癌筛查后,可较大节省群众医药费用和医保基金远期支出。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18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