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病理分析原理,以及癌症病理结果可以确定分期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严格的说不做活检是不能诊断癌症的。癌症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组织学检查。对可疑癌都要进行手术或穿刺做出病理分型、分期、分化程度、免疫组化等。
影像学CT、PET-CT、核磁、及实验室肿瘤标志物及其它相关检查,是临床辅助检查的指标,并非最终诊断。只有在病理诊断确立后才是金标准。然后根据癌症的类型、分期、分化程度、免疫组化,做出是否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免疫、介入等治疗。
临床上有一些肿瘤不经过活检也可诊断为癌症,如肝癌 可根据慢性肝炎、肝硬化、 腹水等病史,通过CT或核磁、B超、确定肝肿瘤的位置、大小、范围、及实验室甲胎球蛋白检查,可以做出肝癌的诊断。并确定是否能夠手术、移植、血管介入、射频消融、分子靶向治疗等。这种诊断称为临床诊断,用C来表示。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的叫病理诊断用P来表示。
在发达国家对疑似癌症病例,在没有做出病理组织学结论前,决不能进行治疗。而我国还没有任何法律规定没有病理诊断就不能进行癌症治疗。多数医院往往凭着医生的个人的经验,结合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来进行诊断治疗。或术前诊断性穿刺,或术后进行病理分型、分期、分化程度、免疫组化,来指导后期治疗。
其实病理诊断也是一个经验医学,同一个切片不同的病理医生会有不同的结论。所以人们会习惯的拿着切片到上级医院会诊就是个例子。
癌症属于复杂性的疾病,需要通过各种检查才能确诊。在所有的检查中,影像学检查和病理诊断这两大类检测,对于癌症的确诊非常重要。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判断病人是否患癌,患癌后病情的发展情况如何,是否出现了转移,是医生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经常遇到患者咨询关于肿瘤病理报告问题,由于病理报告的专业性很强,包含的内容也比较多,很多患者和家属看起来都会云里雾里。今天我来教大家如何看懂肿瘤病理报告。
肿瘤病理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肿瘤病理分为很多种,包括穿刺活检病理和术中病理。其中,穿刺活检病理属于术前病理,根据影像学的检查结果,将疑似恶性的肿物进行穿刺活检,以确定肿物是属于良性还是恶性。
如果已经确定是肿瘤,并且有手术指征,需要对肿瘤进行切除,然后进行术中病理。术中病理包括大体检查、冰冻切片、涂片、印片、快速石蜡等,通过对肿物性质及位置的判断,指导手术方案。
肿瘤病理报告怎么看?1、病人的基本信息
比如姓名、性别、年龄以及编号/ID等。
2、报告内容的来源方式和部位
比如需要标明标本来源于哪个器官组织,通过哪种方式获取的,比如穿刺活检、手术切除或者腹腔镜等。
3、病理报告的主要内容
包括肿瘤的大小、病变类型、性质,肿瘤的分期、分级,这部分的信息是很关键,为临床的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第一个重要指标是分期,实体肿瘤分期通常按照TNM分期法,其中T代表原发肿瘤的范围,N代表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存在及范围,M代表远处转移的存在与否。X代表未知,而数字0代币爱没有,T和N后面的数字分别代表原发肿瘤体积大小、以及区域淋巴几侵犯情况。而M1是做严重的,表示肿瘤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
第二个重要指标是分级,也就是程度,反应肿瘤的恶性程度。其中GX代表无法辨别,G1代表高分化,G2代表中分化,G3代表低分化,G4代表未分化。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反应肿瘤细胞接近正常细胞的程度,高分化意味着肿瘤相应的正常细胞组织,而低分化和未分化则偏离正常组织较大。
图示 低分化乳腺癌
图示 高分化乳腺癌
4、肿瘤的分子分型
这部分的信息也很重要。分子分型就是把癌细胞放大到分子级别,看看在这个水平上与别的正常细胞有哪些不一样的特性,不同肿瘤的分子分析均是不完全相同的。分子分型对判定肿瘤的来源、类型、恶性程度、耐药以及预后有很大帮助。
肿瘤病理报告常见的术语肿瘤病理报告上,经常会看到一些专业术语,如何区别呢?
1、增生和不典型增生
增生是指组织细胞增多,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肥大,而不典型增生也就是异型增生,是癌前病变的形态学表现。不典型增生包括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多发于宫颈、食管、外阴粘膜等)和腺上皮非典型增生(多发于胃、肝、胆囊、子宫内膜以及乳腺导管上皮等)。
2、化生
比如鳞状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是由于细胞生活环境或其他因素刺激导致的一种适应现象,化生细胞有可能发生恶性肿瘤。
3、疑癌以及癌前病变
报告单上写着“符合”“考虑为”“倾向于”“疑似”“可能性大”等,都属于疑癌,表示不确定,需要结合临床诊断。癌前病变是指有可能转变为癌,但不一定转变为癌的阶段。
4、原位癌、浸润癌和转移癌
原位癌是癌症早期中的早期,上皮组织癌变,但未突破基底膜,由异型增生细胞进一步发展而来。而浸润癌表示癌细胞已经从发生的部位向更深的地方侵袭浸润,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癌症。转移癌是肿瘤细胞,通过淋巴、血管以及其他途径,从原发部位转移到其他部位,形成的肿瘤,也称转移瘤。
5、交界性肿瘤
是指肿瘤的良恶性难以判断,或者有恶性潜能未定的肿瘤。
以上就是关于肿瘤病理报告的解读技巧,从肿瘤病理报告上,可以看出患者所患的疾病,严不严重,肿块的大小、分化程度、分期、分子分型等重要信息。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可以私信或者关注我哦!
“我只有两个选择,上刑场或者到科学领奖台,不可能有中间状态。”
秦才东端起小碗一饮而尽,他抬手抹掉嘴角的水渍,说:“咸咸的,有点苦,再喝点水就可以了。”然后就着旁边的茶杯喝了几口。
小碗里的水无色透明,是从旁边一个敞口玻璃杯里倒出来的,杯子里装有大约1/5杯白色粉末,直接加入开水兑了兑。
这就是令牛津博士秦才东被贴上“马鞍山药神”“抗癌救星”“江湖骗子”等种种标签,并身陷囹圄的“博狮组合物”(简称“组合物”)。
年近花甲、头发花白的秦才东哽咽了,他摘下眼镜,用手捂住眼睛,半响,闷闷地说:“谁愿意有罪呢?”
那么,作为一个牛津博士,他又是怎么成为一个“假药”贩子的呢?
01
1963年,秦才东出生于安徽省马鞍山市的一个偏僻乡村,在家中排行老大。因刚刚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秦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作为长子,秦才东懂事地帮父母料理家务,照顾弟妹。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学习的念头,父母也深信“知识改变命运”,艰难地支持四个孩子好好读书。
秦才东也不负众望,1980年高考后,就顺利进入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学习。1984年,他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国家选拔,公派到英国牛津大学留学,主攻材料学,并于1989年12月顺利获得博士学位。
毕业后,秦才东选择留在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后,继续科学研究工作。
1992年,秦才东从牛津大学离职,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作,两年后他的年薪就达到了12万美元,而当时国内月薪普遍才几十元人民币。
秦才东痴迷于研究工作,就连跟同在新加坡留学的妹妹见面,地点都是选择在图书馆。而母亲也未曾跟着他享清福,仅在1995年他前往香港工作前才去新加坡住了一个多月。
1995年,秦才东入职香港中文大学。
一晃秦才东已经在外“漂”了12年。工作之余,他经常躺在物理系旁边的草地上思考,作为农民子弟,在国家的资助下体验了不同国家的生活,从事着喜欢的科研工作,已是非常幸运,但对未来数十年如一日地生活他仍有深深地不满足。
一时间,对于是回国创业还是继续任教,他始终无法抉择。
终于在1998年,秦才东果断辞去香港中文大学的工作,以华侨的身份回到内地。
02
2003年,六安市有人突然以“博士防盗自行车锁”的名义,在全省摆擂台,声称如果有人可以通过剪、撬等物理方式打开锁。成功开锁,即可获得30万元现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时间,众多挑战者齐聚六安,包括一些110专职开锁人也跃跃欲试,但却无一挑战成功。
这个摆擂人就是秦才东,那么他摆下这个擂台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原来,秦才东1998年回到内地后,就辗转在深圳、苏州、天津等地的公司工作,有着不错的薪资和地位。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心中依旧燃烧着科研的小火苗,而他的想法却也异于常人。
他曾坦言,如果进入大学工作,他的“偏门研究”肯定都得不到资助,也就无法进行下去了。最终,他选择成为“科研个体户”,自由地进行研究。
2003年,秦才东回到六安创业,研发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这款“防盗锁”。他通过摆擂台的方式使得这款防盗锁名声大噪,也因此赚取了第一桶金。
对于这款锁的质量,他非常自信,声明摆擂台的约定长期有效,如果有人使用他生产的锁却丢了车,他赔一辆全新的车。而直至目前,都无人打破纪录。
2014年,秦才东光卖锁的纯利润就高达40万元。但如果你以为他这么做仅仅为了赚钱,那就大错特错了。
2014年1月20日,《大别山晨报》大幅版面报道,秦才东攻克秸秆造纸产生污染难题的事迹,人们才知道他为此耗费了13年,花费高达数百万。
六安市一直大力推行秸秆产业化利用工程,其中秸秆造纸可以变废为宝,但是环境污染的危害也不容小觑。
早在2002年,秦才东就接受六安市的委托,着手研究解决秸秆制浆造纸的污染难题。但当地给予的资金支持远远不够,于是,秦才东将锁厂所有的利润都投入到这个项目,前后一共投入了300多万。
2014年初,项目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却又面临资金缺口。情急之下,秦才东变卖了三套房产和车,自筹资金200多万,终于使得项目顺利进行,成功攻克了秸秆造纸产生污染的难题。
原以为,他会就这么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到人生终点,谁知一场意外竟让他偏移了原有轨道,走上一条“不归路”。
03
1990年,秦才东的父亲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贲门癌”,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后不到半年,就因癌症复发去世了。
想到操劳一生的父亲尚未享受天伦之乐便撒手人寰,秦才东虽然已是牛津博士,依然有着深深的无力感。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学习癌症的病理与机理,希望有一天能攻克它,以告慰父亲。
秦才东深度研究诺贝尔奖获得者Otto Warburg 提出的Warburg效应,以及细胞呼吸理论,并阅读了大量文献,2017年开始研制干扰癌细胞糖酵解过程的药物。
经过反复试验,秦才东发现将甲酸盐、醋酸、草酸盐等强还原性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对正常人体细胞无毒无害,但却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糖酵解过程,阻断癌细胞能量产生机制。简单地说就是饿死癌细胞,他将其命名为“博狮组合物”(简称“组合物”)。
秦才东并没有一开始就用于内服,而是尝试将“组合物”涂于皮肤表面,观察发现其有不错的治疗效果,且无任何伤害。
当时,秦才东母亲戴德桂的喉部被诊断有纤维瘤倾向,经常感觉咽喉不适,于是,他让母亲规律服用“组合物”,最后惊喜地发现母亲的症状很快得到缓解,老人家对此也是非常开心。
有了第一次试验的成功,秦才东慢慢开始让患癌的家人、亲戚和一些关系近的同学朋友服用“组合物”,都得到了不错的效果。
其中一位85岁高龄女性,罹患食道癌、淋巴癌,已到无法进食的地步,医院都建议放弃治疗了。但她尝试喝“组合物”3天后,家人就向秦才东报喜:老人家可以喝一点稀饭了。
最终,经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联系秦才东要求试用“组合物”。为了帮他们解决病痛,也为了收集更多的资料,以备申请专利,秦才东开始向本地晚期癌症患者免费提供“组合物”。
随着服用“组合物”的人数越来越多,配置原料、仓库租金、员工开销等等也花费越来越多,秦才东很快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跟患者结为“互助模式”。
患者自愿与秦才东签订《博狮“组合物”互助金借条协议》,然后缴纳一定数额的互助金,用于“组合物”的研发、生产和运输。秦才东将不间断提供“组合物”,5年后将其全额返还,如果中途不再服用或者患者去世,均可随时返还互助金。
而关于互助金也没有一个具体数额,经济条件不好的,几百、几千均可,无收入的患者甚至可以免费。
由于尚未获得专利,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秦才东将“组合物”标注为“化妆水”邮寄给患者。2021年10月,一名患者家属收到“组合物”时,发现“组合物”包装简陋,仅仅是一个无任何标识的矿泉水瓶,是典型的“三无”产品,认为药品质量有假,遂向公安局报案。
经过警方调查,2022年3月4日,秦才东因涉嫌生产、销售假药罪被安徽省马鞍山市森林公安分局刑事拘留。
04
听说秦才东被拘留了,他的母亲伤心欲绝,哭了一整天,她不相信自己的博士儿子会做违法的事情。明明他的“组合物”有很好的效果,她一直喃喃自语:“他们一定是搞错了!”
秦才东组建的互助群里也炸开了锅,很多人会因此断药,一百多名患者纷纷自发提供了上百份证词和50多份体检报告,愿意出庭作证,证明“组合物”是有效的,并不是假药,希望警方能早日释放秦才东。
但在中国,药品必须经过严格的三期药物临床试验,在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才能上市。秦才东的“组合物”显然是不合法的。
另外,因为慕名而来的患者及家属越来越多,为了方便沟通,秦才东组建了两个微信群。截至他被刑拘,群成员多达一千多名,其中长期服用“组合物”的有300余人,收取互助金流水有1055.73万元,因各种原因已返还资金643.95万元。
2022年8月29日,马鞍山市花山区检察院对秦才东进行起诉,罪名为生产假药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2022年12月13日庭审中,刘章律师的举证辩护有两个关键点:其一,“组合物”并不是假药;其二,互助金完全是患者及家属自愿缴纳的,不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虽然有上百名癌症患者及家属积极提供各种材料,试图证明秦才东的“组合物”不是假药。某科研单位的科学实验也证实在体外,“组合物”对肿瘤细胞有显著的杀伤作用,对正常人体细胞却无明显的破坏作用。
但是这也无法改变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组合物”做出的假药认定。
至于患者缴纳的互助金,虽是为秦才东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资金支持,目的是希望他早日研制出更有效的抗癌药物,类似于众筹,但是在法律这属于“非法集资”行为。
2022年12月30日,秦才东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执行,处以罚金15万元人民币,本案也就此落下帷幕。
秦才东当庭表示认罪,不上诉,刘章律师认为假药罪判缓刑,“已经是枪口抬高一寸”了。本案能判缓刑,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秦才东的为人和对科研的态度,秦才东自回国后,一直纯粹做科研,虽然“组合物”不合法,但是初心是为了帮助癌症患者。
2021年3月,与秦才东相熟多年的饶子和教授(中科院院士、前南开大学校长)亲笔写信,称赞他“虽然海外留学多年,始终保持着农民本色,是一位兢兢业业的科学家。”
虽然秦才东无辜被关押301天,但他表示无怨无悔,用他自己的话说:“有罪无罪,无所谓的,能出来解决癌症问题最重要。我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尽快将“组合物”推向正规化、合法化。”
作为一名农民的儿子,秦才东凭着自己对科学研究的热爱,一路读到牛津大学,成为一名货真价实的博士。他有多项专利在手,体面而高薪的工作触手可及,可是他却押上全部身家,独自研制“抗癌药”,身陷囹圄也在所不惜。
他称得上是一位心怀大爱、极富担当的“当代药神”。
作者:小鱼儿
编辑:沐颜
资料来源:
《药神还是法盲?“马鞍山药神案”牛津博士秦才东的双面人生》,澎湃网,202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