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术后能吃蛋吗,以及癌症术后可以吃蛋白粉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我的叔叔前一段时间在医院做了一个前列腺癌手术,手术做完后身体特别虚弱,没有一点力气,我想要让叔叔补一下硒。请问前列腺癌术后吃能补硒吗?多吃鸡蛋可以吗?”
“我妈最近因为化疗的原因,身体状况特别不好,不知道能不能补硒来缓解一下化疗的副作用,请问化疗补硒有副作用吗?”
有很多癌友或家属通过私信咨询小艾关于“补硒”的问题,近几年来,“硒”的作用被不断挖掘,而在肿瘤圈,硒还被称为“抗癌之王”,全民补硒逐渐成为流行。
那么我们到底应不应该补硒?硒的抗癌作用到底是被“神化”还是确有效果呢?今天,小艾就为大家来寻找答案。
我国是缺硒大国硒是一种化学元素,也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每人每天至少需要摄入50微克硒。硒可以帮助人体增强免疫力,提高抗氧化能力、延缓衰老,并且有研究证明硒元素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对癌症患者有非常好的辅助恢复作用。
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缺硒,中国是严重缺硒的国家之一,我国只有东南沿海的硒含量达到联合国卫生组织规定的最低标准,其他省份都是严重缺硒的,1982年,我国在《营养学报》上的一篇报道披露,我国有72%的地区缺硒,全国有2/3的人口硒元素摄入不够。
由于严重缺硒,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发病率一直较高,直到国家大面积提倡国民补硒,这种流行病才得到缓解。
除此之外,缺硒还可能引起肝病、糖尿病、免疫力下降、易衰老、易患癌症等后果。所以,科学补充硒元素的摄入对我们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硒元素可以帮助对抗肿瘤1984年-1997年,美国利桑那大学Clark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开展了为期13年的补硒双盲干预试验,结果证明每日补硒,癌症的死亡率可以降低50%,这一研究被发表在《美国医学杂志》上。
硒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化疗对病人的副作用伤害,降低化疗药物的耐药性,让化疗药物可以充分发挥药效,帮助癌症患者相对轻松的度过化疗阶段,同时对癌症患者的术后修复也有很大帮助。
为了论证硒元素的抗癌作用,许多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解放军第88医院的徐景明医生就对血癌(白血病)患者补硒结果进行了观察,徐医生让16位白血病患者每天补充有机硒制剂,另外15位患者不补充,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每日补充有机硒的一组治疗副作用明显较少,而且治疗效果更好。
所以说,硒的抗肿瘤说明并非空穴来风。
并非所有人都需要补硒虽然硒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帮助作用,但也并非人人都需要补硒。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对硒中毒地区的调查数据证实,环境中水土、粮食、蔬菜中硒含量过高,长期食用硒超量食物,可能会发生中毒,如我国恩施地区的研究发现,高硒的摄取造成脱发、恶心、疲惫、焦躁、指甲变形和呕吐等症状,造成硒中毒。
参考《缺硒自测表》,一般来说,具有以下3种及以上现象,且有慢性病久治不愈的人群才可能需要补硒:
肿瘤患者可以自行通过食物补硒吗?日常补硒,我们只要通过食用富含硒元素的食物,如鸡蛋、豆腐、胡萝卜、鱼类等,就可以完成补硒任务。而对于市面上层出不穷的“补硒保健品”,我们还是要细心甄别,普通人没有必要额外通过药品去补硒。
那么,对于像癌症患者这类急需补硒的人群,是否也可以自行通过饮食补硒来治疗癌症了呢?答案显然是不可以的,小艾建议癌症患者补硒还是要征求医生的意见。
一方面,癌症患者每天需要摄入800微克的硒,才能达到理想的抗癌效果,单纯依靠食补是很难满足这个量的,还是需要药物的补充。
另一方面,癌症患者药物治疗时,可能某些药物会与食补的食物相冲,所以不能随意食补。同时,癌症患者因为身体机能的下降,可能会对某种食物产生过敏反应,而且硒元素补充过量也可能会造成中毒。所以,癌症患者补硒,一定要遵照医生的要求,通过合理的方式实现。
硒元素不管是对癌症患者还是对健康人群,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补硒也要讲科学,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侧重地补充硒元素的摄入,不可盲目补硒,过犹不及。
合理的膳食搭配、健康的生活方式、愉悦的心理状态,是我们保持健康的三大法宝。
参考资料:
1、《硒被称为“抗癌之王”!补硒帮癌症患者度过放化疗难关》.健康时报.2017-07-07.
2、《全国7亿人生活在缺硒带,看看专家推荐的补硒餐》.健康时报.2017-07-0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2020的新冠疫情,虽然现在防疫级别逐渐下降,可在疫苗推出之前,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前不久,网红医生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张文宏主任发表视频说到,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人体自身免疫力尤其重要,现在所有人必须重视蛋白质的摄取,因为蛋白质是免疫球蛋白的必须原料来源,建议所有人增加荤菜、牛奶、鸡蛋的摄入,提升免疫力。
对于一般人来说,都非常积极的响应张文宏医生的建议,因为绝大多数年轻人正好有了多吃肉肉的正当理由,但如果是癌症患者也可以这样大量吃荤菜来摄取蛋白质吗?
答案肯定是不行的。虽然癌症患者也特别需要蛋白质,但是要注意摄取的方向和食材种类。在我过去的文章中分享了很多知名癌症治疗专家颜荣郎博士的建议,就是癌症患者一定要减少红肉类的摄取,最好以吃白肉类食材来获取优质蛋白。
所谓红肉,就是指在烹饪前颜色呈红色的肉类,比如像牛肉、猪肉、羊肉、兔肉等,通常多指哺乳类动物的肉。之所以会建议癌症患者少吃红肉,其原因有三:
1、 红肉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过多被吸收之后会转化成坏胆固醇,容易被氧化后沉积在血管壁,并导致血管慢性发炎,再而干扰到全身细胞的正常工作。
2、 加州大学医学院的瓦尔基博士在2008年发现红肉或是牛奶中含有【非人类的特殊唾液酸】,这种唾液酸会诱导人体产生唾液酸抗体,并且会诱发慢性发炎。
3、 红肉含有较多带铁血红素,尽管对于矿物质铁的吸收来说,血红素铁比植物铁吸收率更高,但是体内若血红素过多,会导致一系列血管问题,比如增加血栓风险以及中风和心脏病风险;另一方面,血红素铁在烹饪过程中也容易导致致癌物,尤其是像煎炸、烧烤、腌制等做法。
而白肉则是指烹饪前颜色呈白色的肉类,这些肉类的特征为肌肉纤维细腻、脂肪含量偏低,而且脂肪酸多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风险。主要包括像鸟类(鸡、鸭、鹌鹑、鸽子等)、鱼虾类、壳类或是爬行类动物食品。
针对癌症患者来说,营养师推荐一下几种食材,价格实惠,还容易购买,是不错的优质蛋白质来源。
一、 鸡胸肉
鸡胸肉应该算是性价比很高的蛋白质来源,就我在上海地区购买,大约一斤10元不到,而且脂肪含量极低,烹饪也很方便。可以切丁炒一下、或是稍微腌制一下直接煎也不错,今天推荐健康又简单的做法,鸡丁素菜沙拉。
食材准备:
鸡胸肉半块
西兰花半颗
蘑菇适量
做法:
1、 西兰花洗净后切小块开水中汆烫30秒捞出待用;
2、 蘑菇洗净切片(块)沸水中煮熟,大约2~3分钟;
3、 鸡胸肉切丁用少许盐和冷肉粉腌制15分钟后开水烫30秒捞出一起装盘;
4、 适量生抽、亚麻籽油(紫苏油)少许、耗油少许调成酱汁淋入即可。
二、 基围虾
现在这个时节的基围虾正式肥美价廉,上海差不多30元一斤,其他地方可能更便宜些。基围虾最为简单的做法莫过于白灼了,而且白灼吃是最能体现出基围虾肉微微的甜味,简单又不费事,只要洗净后开水中一烫就好。
白灼基围虾注意几个要点:
1、 开水下锅后,千万不要煮太久,基本上虾身变红并且弯曲就可以了;
2、 最好准备一盆冷水或是一些冰块,煮熟的虾捞出后立刻放入冷却,这样吃的时候不但容易脱壳,肉质还有脆感。
白灼虾其实都可以直接吃原味,如果口味重点的朋友,可以用点生抽加亚麻籽油(紫苏籽油)调个蘸料,也可以加上几颗鲜椒段和醋提升口味。
三、 蛤蜊
贝壳类的中最价廉物美的应该算是蛤蜊了,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选用腰蛤、花蛤之类的。
蛤蜊的吃法也很多,比如直接炒、或是经典的蛤蜊炖蛋甚至烧汤啊都可以,今天要推荐给大家吃法是热炝蛤蜊。
食材准备:
蛤蜊200克
金针菇100克
葱姜适量
做法:
1、 蛤蜊洗净后开水中烫熟(开口即可)捞出备用;
2、 金针菇也洗净烫熟,捞出后放盘内打底;
3、 煮熟的蛤蜊一分为二,只要有肉的半个装盘;
4、 热锅中加少量油,下葱姜末炒香后,放适量生抽和少量水烧开调好味道淋入盘中即可。
四、 鲈鱼
鲈鱼虽然是食肉鱼,但也算淡水鱼,很多癌症患者比较担心海鱼是发物的,可以选用鲈鱼。不但肉质紧实、鲜美,价格也实惠,就最近我在上海买也就15元左右一斤,一般一斤重的鱼口感好,而且还足够一家3~4口人吃了。
鲈鱼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清蒸了,而且清蒸也一直是我们推崇的健康料理方式,做清蒸鱼要做到完全不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鱼一定要彻底洗干净,鱼鳞、内脏甚至血水都是会导致腥的因素;
2、 清洗干净的鱼用葱姜、盐(最好是粗盐)、料酒腌制30分钟左右,注意上盐的时候可以用手在鱼肉上多按摩,一方面这样腌制后鱼肉更紧实,也减少腥气;
3、 腌制好的鱼一定要再用清水冲洗,然后再放葱姜上锅蒸,一般1斤左右的鱼蒸10分钟就可以了;
4、 接下来一步很重要,蒸熟的鱼会出一些汤汁,但这些汤汁略微还有点腥,所以需要倒掉这些汤汁;
5、 最后热锅中入葱姜丝爆香,放入适量蒸鱼豉油和少量水,烧开后调味淋在鱼上即可。这样的清蒸鱼基本就不会再有腥味。
以上四种最常见的食材,蛋白质高、脂肪含量少,烹饪方法又健康,很适合癌症患者的优质蛋白质来源,有兴趣的可以试试做做,欢迎晒图出来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