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复发能活多久,以及癌症复发恐惧量表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作者:
潘战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得了癌症,很多人担心治不好,担心影响寿命。经常有人问,得了癌症可以治好吗?还能活30年吗?
健康时报图 曹子豪摄
患癌后这几类人存活
可超30年
得了癌症后,生存时间超过30年并非遥不可及,现实中很多比较年轻的癌症病人生存时间就超过了30年。
想一想,患癌症的人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如果还能活30年以上,那也是70岁以上,其实就不会太让人害怕了。
1、早期癌症
——多数可治愈,活过30年完全有可能
这个其实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早期癌症很多是可以治愈的,分期越早,治愈概率越高,既然治愈了,当然也就跟正常人一样了。所以,想要活得久,早发现早治疗是最可靠的。
2、少数晚期癌症
——有的可治愈,活过30年也有可能
少数癌症即便晚期也仍有治愈的可能,所以即便查出晚期癌症也不要轻言放弃,要看具体情况。
3、部分复发/转移性晚期癌症
——不能治愈,但可能带瘤生存多年
早期癌症并不是都能治愈,有的病人治疗后仍可能复发;而晚期癌症尽管少数有争取治愈的机会,但多数不能治愈。对于这些复发/转移性晚期癌症病人,最现实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带瘤生存,通过治疗延长生存时间。
那有没有可能生存超过30年呢?不能治愈的晚期癌症带瘤生存超过30年的可能性不能说没有,但现实中这种病例很少,只能说某些癌症晚期病人通过综合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可以带瘤生存五年甚至十年以上,十年以上已经可以算是很不错的,而基本上很少有带瘤生存三十年以上。但相信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药物研发上市,将来一定是有这个可能的。
4、生长发展缓慢的惰性肿瘤
——不能治愈,但惰性肿瘤生长缓慢
惰性肿瘤,即所谓的“懒癌”,生长发展缓慢。“懒癌”有时可以不急着治疗。治疗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活得更长,如果治疗并不能在现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而暂不治疗的情况下,病人能活得好好的,当然不必急着治疗。
不过要注意,“懒癌”的所谓不治疗,要视具体病情而定,要求医生要有足够的经验,要能区分哪些情况需积极进行干预,哪些情况可以观察暂不干预,而绝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都不进行治疗。即便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也只是暂时的,不是说可以不管不顾,得监控它,定期随访复查,一旦出现新情况,有了需要治疗的适应症,那也不要犹豫,该行动的时候要行动,不要一拖再拖。
不管什么癌症,配合好进行治疗、心态好、各方面做得好以及运气好的人,同等条件下生存时间最长,正所谓“一切皆有可能”。
癌症患者跨过五年生存期
做对这几件事很关键
癌症通常在前两三年复发、转移的风险要大一些,两三年后复发、转移风险下降,而五年后进一步明显下降,之后复发、转移的很少,但这也不是说五年后百分百不会复发,仍有可能,只是概率很低罢了。接下来,需要留意这三件事:
1、继续定期随访复查
不要失访,要和医生保持联系,接受医生的指导和建议。没得过癌症的健康人都得定期体检,何况得过癌症的人。
除了针对所患癌症进行针对性的复查,还要做好其他肿瘤的筛查。患过癌症的人可能再得其他癌症,比如得过结肠癌的人,以后也有得肺癌等的可能,这不奇怪,这是和之前那个癌症无关的另一个癌,不是原来的癌症复发。
2、继续保持良好心态
得过癌症的人应该更多一层人生感悟才对,放过自己,别太计较,心态平和一些,不要把自己搞得心累、压力大。
3、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继续远离不良嗜好,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比如不吸烟、远离二手烟等,这些都是老生常谈,关键是做到。
本文综合自:
①2023-06-27肿瘤专科医生《患癌这几种人存活可超30年》(潘战和)
②2023-06-26肿瘤专科医生《癌症患者跨过五年生存期大关,接下来这几件事很关键》(潘战和)
来源: 健康时报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害怕其实是许多人面对自己未知的人和事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可能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场景下都出现过类似的心理状态。而惊恐障碍是突然发作的、不可预测的、反复出现的、强烈的惊恐体验,一般历时5~20分钟,伴濒死感或失控感,患者除了感到害怕和恐惧,并伴有躯体的症状。出现惊恐障碍时,需要进行相关的治疗,而我也想到了曾经诊治的一位惊恐障碍患者。
一、初识患者记得3年前,一位44岁的男性患者在朋友陪伴下来就诊,衣着整洁,彬彬有礼,坐下后自己开始主动述说自己的病情:在单位工作时自己的同事突发心梗,救护车接走了,后来这个同事就没救过来。
从那以后自己就开始出现害怕,经常就突然出现紧张,担心,恐惧,感到自己的心前区难受,喘不上气来,当时自己也以为是心肌梗死,当时也叫了120,但到医院后,医生检查后说没事,就回家了,但自己总感到紧张。
从那以后,每个月都会有4~5次发病,每次都是感到心前区难受,憋闷,喘不上气,持续半个小时后渐渐缓解,每次发作基本上都要叫120过来,后来都和120的医生熟识了,来了给我做个心电图,解释一下,我也就能过去,偶尔自己坚持不叫120时,也能扛过去,但特别痛苦,特别害怕,有时身上那一不舒服就感到紧张,担心是不是心脏病。
经常反复询问家人,询问同事自己会不会是心脏病发作,别人安慰后能平静一些,但不能解除自己的顾虑;自己为此感觉很苦恼,感慨原来自己也不是怕死的人,但现在居然成了这样。这种事还很难和别人去述说。为此特来求医。
患者的性格:阳光、事业心强,好交际。
二、患者的治疗过程入院后给患者做了相关测试: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显示15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24分。脑电图显示轻度异常α波活动的降低、α波频率的增加,以及β波活动的增加。诊断为惊恐发作。
确定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①抗抑郁药物盐酸文拉法新,每天一次。急性发作时服用抗焦虑药物劳拉西泮缓解患者焦虑症状。②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给予适当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对疾病的焦虑情绪。③认知行为治疗。放松疗法训练放松全身肌肉、调节呼吸以达到减轻焦虑。通过呼吸训练锻炼腹式呼吸,焦虑时养成自觉减慢呼吸频率;通过设定场所是患者感觉暴露于惊恐发作时的躯体感受,以消除患者对各种自主神经反应的恐惧。
经门诊治疗患者2个月后焦虑情绪好转,症状稳定,门诊坚持心理治疗,目前病情稳定。
【科普知识点1】 什么是惊恐障碍?惊恐障碍是急性焦虑发作,症状特点是自发出现的,反复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急性焦虑发作,伴有明显的濒死感。
【科普知识点2】惊恐发作的症状惊恐发作的临床症状有:濒死感、失去控制感、精神崩溃感。常常伴随躯体症状。心跳加快、心悸、心慌出汗;胸部压迫感、气短,胸痛不适、喉部堵塞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痛;身体飘浮、眩晕、发热或发冷感、麻木、皮肤刺痛感、震颤;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的感觉等。本病常突然发作,10~30分钟症状迅速到高峰,持续时间短暂,突然终止。发作极少超过一小时。无论是哪一种体验,有过这种发作的患者都对再次发作有极度的恐惧和焦虑。
【科普知识点3】 惊恐障碍的治疗惊恐障碍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对伴有惊恐障碍的焦虑症患者,以较快地改善和减轻患者的精神紧张和各种躯体不适感为首要目的。
......
(未完,见下篇)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查看该医生记录笔记下篇
《44岁男子老觉得自己心脏有问题,还查不出病因?结果得了焦虑症【2】》
⇩⇩⇩
在一项涉及67名癌症幸存者的分析中,52%的患者报告称在调查前一个月睡眠质量较差,其中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患者更担心复发风险,似乎有更高的睡眠不佳风险。
“之前文献表明,睡眠和对癌症复发的恐惧是显著的,而且癌症存活的担忧并未得到解决,”主要作者Julie Berrett-Abebe(LICSW,波士顿Simmons大学社会工作学院)说。这项分析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她和同事们指出。虽然睡眠质量往往归为疾病的身体症状,这些结果支持情绪和认知影响睡眠质量的这一事实。
“为了在癌症幸存者中提供全面照顾,我认为医疗机构应该询问关于情绪方面的问题,例如对癌症复发的恐惧,身体担忧如睡眠,” Berrett-Abebe说到。“对癌症复发有较高担忧的幸存者来讲,转介至心理健康专科去专门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会对睡眠有所帮助。”
临床医生应该和接受癌症治疗的患者“公开讨论他们对癌症进展和复发的关注和担心”,Helen L.Coons(ABPP,女性心理健康协会临床主任)建议到。“临床医生也应该询问关于他们睡眠的数量和质量。”
医疗机构应该让患者在整个疾病过程中提高对睡眠的关注度,特别是如果他们正在面临疾病进展困扰时,Coons教授解释。“焦虑在这部分人群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焦虑使患者夜不能寐时就会产生问题。”
恐惧与睡眠中断相关
因为睡眠障碍在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和幸存者中常见,大量的研究关注利用不同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在一项研究中,癌症幸存者一旦开始瑜伽锻炼就会减少对睡眠药物的需求。在另一项研究中,诸如心-身桥接和冥想的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睡眠障碍。
了解更专业的癌症治疗、护理知识可点击下方”机器人“下载抗癌卫士app
癌症幸存者面临着多重心理挑战,因此会增加心理困扰风险。癌症复发的恐惧是幸存者之间的一个显著关注问题,与较差的生活质量和更高的痛苦具有相关性,Berrett-Abebe和同事们报道说。
在他们的分析中,小组对社会人口学特征,癌症复发恐惧,和睡眠障碍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接受分析的67名参与者平均年龄52岁,队列中61.0%是女性,92.5%是白人,67.2%已婚或有伴侣,74.6%的人至少是本科。三种最常见的诊断是乳腺癌(31.3%),淋巴瘤或骨髓瘤(17.9%),和消化道肿瘤(17.9%)。
该项分析中使用4分值癌症担忧幸存者关注评估量表评估复发恐惧程度。平均得分是2.6,说明患者感到“有点”和“稍微”担心复发。利用分层逻辑回归分析,较高的癌症恐惧水平和自我报告较差睡眠质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睡眠质量使用Pittsburgh睡眠质量指数来评估。教育水平是与睡眠质量相关的唯一的社会人口统计学因素。
更多专业癌症经验知识帖子可以查看手机qq--动态--兴趣部落--搜抗癌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