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甲状腺癌症扩散到淋巴,以及什么癌症会全身关节痛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甲状腺癌的预后虽好
但有个特点就是容易转移
即便是几毫米微小的乳头状癌
病理报告中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概率并不低
有时甚至还能发现显微镜下的腺外侵犯
都说乳头状癌是幸福癌
可到底为什么这么容易转移呢?
不会转移的病变要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要了解哪些病变不会转移
这种病变就是原位癌
它虽然从细胞形态上已发生癌变
但病变区域没有突破基底膜
失去了进一步转移的条件
我们以大肠的原位癌为例
如果癌变的细胞局限于黏膜层
没有穿过基底膜进入黏膜下层
癌细胞就没有机会接触小淋巴管(绿)转移到淋巴结
也没有机会接触小血管(红)转移到远处
这类病变局部切除即可治愈
切除后理论上不会复发转移
人体很多组织中都存在原位癌
比如胃,肺,乳腺,宫颈,膀胱
现在为了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一般将这类病变命名为高级别瘤变
乳头状癌为何容易转移甲状腺中是否存在上述原位癌呢?
显微镜下甲状腺由滤泡组成
滤泡中间是滤泡腔
滤泡腔被一层滤泡上皮细胞围绕
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嗜酸细胞癌,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都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
滤泡周围还有滤泡旁细胞
甲状腺髓样癌则起源于滤泡旁细胞
甲状腺癌变后周围埋藏着一些小淋巴管
乳头状癌又喜欢在淋巴管中活动
因而很小的时候就能通过淋巴管转移到淋巴结
甲状腺的被膜很薄且未必连续
乳头状癌如果靠近被膜
跑到甲状腺以外也很容易
大肠里的癌变
只有进入黏膜下层才可能扩散到淋巴结
只有冲出浆膜层才会直接侵犯肠外结构
甲状腺里的癌变
尺寸再小也可能腺外侵犯和淋巴结转移
所以甲状腺里没有原位癌一说
大多转移不影响预后乳头状癌既然容易转移
可预后为什么不受影响呢?
研究发现乳头状癌以隐匿转移为主
形成隐匿灶后很少进一步发展
很多人因为其余原因去世
尸检不仅会发现终身无害的乳头状癌
也常常发现隐匿转移
认识到了隐匿转移的特性后
2015年美国甲状腺指南进行了修正
没有发现临床可见的转移淋巴结时
通常不建议进行预防性淋巴结清扫
大家知道清扫后能发现隐匿转移
但清扫的风险大于获益
还不如当这些隐匿淋巴结转移不存在
同样更新的还有病理标准
2017年美国病理学家协会进行了改版
微小腺外侵犯不再列入规范的病理报告
这也意味着显微镜下的腺外侵犯
不再参与甲癌术后的评估
微小腺外侵犯非常常见
但识别不识别出来没什么两样
甲状腺癌容易转移,但大多数转移不影响预后
甲状腺癌是发生在甲状腺部位的恶性肿瘤,一旦被冠之以“癌”的疾病,其严重程度不言而喻。而癌症往往最怕的就是出现转移的情况,可以累及身体的其他器官,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那么,甲状腺癌出现转移也同样如此吗?
甲状腺癌都有哪些转移方式?甲状腺若是出现转移,都有哪些转移方式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温清泉表示,甲状腺癌的转移方式需要看具体病理类型,若是乳头状癌,比较常见的转移类型是通过淋巴转移,也有血道转移,但相对较少。滤泡癌往往是通过血道转移,髓样癌有一部分会通过淋巴转移,部分也会通过血道转移。因此,甲状腺癌不同的病理类型,其转移的方式也不同。
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的后果如何?其实对预后影响不大“甲状腺癌转移淋巴对患者甲状腺癌的预后影响并不大。目前,多数的甲状腺癌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这种类型的甲状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非常高,但患者不用过于担心。” 温清泉表示,淋巴结转移并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反而是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年龄因素,或背膜是否被侵犯,或其它远处器官有没有转移等,这些对患者的生存率则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甲状腺癌患者来说,淋巴转移对预后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甲状腺癌手术是否都需要做淋巴结清扫?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甲状腺癌手术时,医生往往会一起组做淋巴结清扫,但是否所有的甲状腺癌手术都需要做淋巴结清扫呢?温清泉表示,并不是所有的甲状腺癌手术都需要做淋巴结清扫。甲状腺癌之中,甲状腺乳头状癌占比是比较高的,而甲状腺乳头状癌比较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因此在手术前要完善检查,为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淋巴结的情况。如果在术前的临床检查发现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则要同期进行一个淋巴结的清扫。
但是对于侧颈区,手术前的相关检查没有发现明确转移证据时,侧颈区一般是不建议做预防性的颈淋巴结清扫的。但对于中央区(气管旁、气管前的位置),由于乳头状癌出现中央区转移的发生率非常高,还是建议在确保喉管神经和甲状旁腺的功能情况下,建议是同期进行一个中央区的淋巴结的清扫,对患者的治疗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冬天到了,很多人会因冻疮长“萝卜手”,但是特殊的“萝卜手”也可能是癌症造成的!
据光明网报道,最近半年,深圳的江女士十个手指头不知道为什么变得越来越粗,肿得十分厉害,而且腿部也隐隐约约有些疼痛,怎么吃药也不见好转。
无巧不成书,江女士是一位中介,正好接待了一位肿瘤医院胸外科医生,医生看见她肿得和萝卜一样的手指,觉得不正常,建议她赶紧到医院检查,有可能是肺出问题了。
检查结果不出医生所料,CT提示江女士的肺部有一个足足5厘米的肿瘤,是肺癌,已经处于中期的状态,医生说发现得再晚上一些,后果不堪设想,现在还能做手术切除。
仅仅因为手指头肿大、腿部疼痛的表现,医生就做出了准确的诊断,真是让人不得不服。有人总是认为头痛医头,腿痛医腿,其实肺癌可以说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症状并不会局限于肺部,也可以在四肢上表现出异常,今天小艾就好好给大家总结一下。
一、手脚出现4种异常,千万别忽视1、手指头肿大
手指末端像个小鼓槌一样肿起来,在医学上又被称为“杵状指”,是一种体现在手指上的病症。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朱会主任医师介绍,一般而言,杵状指与心脏、肺部的疾病更为密切相关,比如先天性心脏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
很小一部分肺癌患者会出现杵状指症状,往往是因为肺癌细胞分泌一些激素类物质进入血液当中,产生副瘤综合征,引起手指肿大。在切除肿瘤后,杵状指的症状就会消失。
2、关节莫名疼痛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部肿瘤专科副主任张亚雷医生介绍,引发关节痛有多种原因,其中就包括各种肿瘤,一是白血病等血液系统肿瘤,二是多发性骨髓瘤,三则是癌症晚期多发骨转移的情况,常见于肺癌等晚期阶段。
另外,肺癌引发的关节疼痛通常表现在膝关节、腕关节等大关节上,是由肺鳞癌细胞生长、分化过程中分泌的激素刺激关节异常增生所导致。
3、上肢剧痛
许多人并不知道,肺癌也可能引发上肢剧痛,通常这种剧痛是肺尖部的癌肿压迫神经导致的。此外,肺癌还有可能压迫颈交感神经丛,导致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凹陷等情况。
4、手脚无力
如果经常出现并没有做什么,却感到手脚无力的情况,可不要单纯地以为只是身体疲惫,很可能需要考虑是否患有多发性肌炎。多发性肌炎的症状通常为食欲降低,周身无力,严重时甚至会走不动、卧床难起。约85%的多发性肌炎是肺癌典型症状出现前的征兆。
值得注意的,手脚出现异常不一定就是肺癌导致,肺癌的典型症状还有咳嗽、咯血、胸痛等,身体出现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不要拖延。
二、为什么肺癌变得越来越常见了?近30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上升超过400%,不可谓不吓人。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发癌症病例数约457万,其中约82万的肺癌病例数占据超六分之一的比例。
为什么我国的肺癌发病率不断攀升?据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介绍,以下原因非常关键。
1、人均寿命变长了
随着物质水平不断提升,人均寿命也不断变长,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导致各种慢性生活方式疾病更容易出现,不仅会增加肺癌的发生率,还使其他恶性肿瘤或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
2、烟民越来越多
吸烟是引发肺癌的主要原因,全世界三分之二以上的肺癌死因都是吸烟。烟草中有多达几百种有害物质,确定致癌的物质就有69种。而目前我国有3.16亿烟民,遭受二手烟暴露的人更是高达7.4亿。
即使自己不吸烟,在家里或工作场所中长期吸入二手烟,罹患肺癌的风险也会增加。如果不管控二手烟暴露、减少烟草吸食者,肺癌等烟草相关性疾病必然会上升。
3、大气环境恶化
除了吸烟,大气环境恶化也是中国肺癌发生率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自然环境不再纯净如往,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等各种污染层出不穷,不仅破坏环境,导致大气环境恶化,还导致了癌症的发生。
4、室内空气污染
除了外部环境污染,室内空气污染也可能引发癌症。随着家居装修业的发展,各种装修装饰材料广泛应用于装修中,而其中不少材料会挥发芳香烃、醛类等有机化合物,若浓度过高,则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危害。
此外,如果喜欢用煎、爆炒等大量用油的烹饪方式,又未在厨房安装通风的设施,也会造成厨房油烟污染,从而提升罹患肺癌的风险。
三、年过50,务必给自己安排一次胸部CT应该如何预防肺癌呢?50岁以后是肺癌是高发年龄,胸部CT筛查可以有效发现早期肺癌,使肺癌的死亡率降低20%。
支修益教授建议,如果年龄已经超过50岁还从未做过胸部CT,可以给自己安排做一次胸部CT。低剂量的胸部CT比X光更准,辐射量也比一般的CT小,是筛查肺癌的最好选择。
原来,肺癌除了咯血、胸痛等典型症状,还有可能体现在四肢、关节疼痛等症状上,真是不容忽视。日常生活中,对自己身体出现的异常情况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存有侥幸心理,应该在有条件的时候及时就诊,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资料:
[1]《肺癌悄无症状?你忽略了这13个早期信号!》.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21-11-27
[2]《中国肺癌高发的5大原因,支修益教授总结全了!》.医学界呼吸频道.2019-11-05
[3]《2020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约87万 规范化治疗至关重要.环球网.2021-11-22
[4]《明明关节痛,怎么就是肺癌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02-0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