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张一山得了癌症,以及得了癌症疼到底有多疼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张一山是大家非常熟知的演员,半年前他在采访中说长期患有胃病,而且已经发展成胆囊息肉,由此不再参加真人秀节目。胆囊息肉是什么病?会危及生命吗?很多人片面的认为胆囊息肉会恶变为胆囊癌,并为此忧心忡忡。
胆囊息肉,全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来源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因此也称为胆囊隆起性病变。胆囊息肉其实是一种影像描述,泛指胆囊内生长出来的息肉样的病变。胆囊息肉分为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真性息肉,也就是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性息肉和息肉型胆囊腺癌,其他少见的有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假性息肉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肌病、腺肌增生等。临床上诊断胆囊息肉,首选B超,但B超判断良恶性有时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候可以行增强CT、超声内镜及胆囊造影等作为补充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
无论是单发还是多发,如果B超报告提示胆囊息肉小于1.0cm的话,其恶变的几率非常低,不必太焦虑担忧。大部分胆囊息肉是无症状的,无须过分担心,可以长期存在,不会对生活造成影响,不需行手术干预,目前也没有任何药物消除胆囊息肉。但是当胆囊息肉直径大于1.0cm时,癌变发生率明显增加,而大于2.0cm时,几乎可以直接认为就是恶性肿瘤。此外胆囊腺肌症被视为癌前病变,其癌变率为3%-10%。
哪些胆囊息肉需要手术治疗?
1.息肉直径≥1cm(约1/4发生恶变)。2.胆囊颈部息肉或息肉生长部位邻近于胆囊管开口。
3.息肉直径<1cm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者。4.息肉直径介于6~9mm,有以下任一项恶变高危因素,均建议手术治疗:年龄>50岁;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单发息肉或无蒂息肉,且迅速增大者(增长速度>3mm/月);局灶性胆囊壁增厚,厚度>4mm。对于没有任何高危因素且息肉较小,直径6-9mm者,需定期做B超随访复查,一般建议6个月做一次B超。
大家有没有想过,疼痛的极限是什么样的?是像女人分娩时那样疼痛,还是像同时断掉所有的肋骨那样疼痛?如果一定要说疼痛的极限是什么,医生可能会告诉你,是癌痛,它已经超过你的理解范围,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可能理解的。那么,癌痛到底有多痛?
“我的母亲是活活疼死的,走的时候全身浮肿,大小便失禁,止痛药都不管用。”
“父亲肝癌晚期,疼得出现幻觉,经常把医生认错人,嘴里一遍遍地喊疼。”
“医生,求求你让我死吧,我一天都忍不下去了。”
“一碰就疼,身体里面就像爆炸了。”
每个患者对癌痛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要说有什么共同点,大概就是经常在他们嘴里听到一句话“生不如死”。
癌痛和一般的疼痛一样吗?为什么患者都说受不了?疼痛的经历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切菜不小心割破手,脚趾头踢到台阶,再严重一点的疼痛大家可能会想到三叉神经痛或分娩痛。疼痛是一种保护机制,正因为有了它,你可以察觉到身体在受到伤害,才会作出反应保护自己。但是癌痛却没有那么简单,首先是它的疼痛程度很高。
轻度:疼痛分为10级,3级以内属于轻度,也就是我们平时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小病小痛,没什么大碍,对生活影响不大,可以正常睡眠。
中度:当疼痛达到4级到6级的时候,疼痛就已经很剧烈了,一般人不太容易遇到这种疼痛,如果是短暂性的还好,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是如果是持续性的,每次一疼就疼上几个小时,就会让你吃不下、睡不着。
重度:7级以上的疼痛已经相当严重,而癌痛已经接近10级疼痛,疼得话都说不了,更别提正常吃饭和睡觉,大约有20%的患者正在经历这种生不如死的疼痛。
最可怕的是,癌症会磨光患者的意志,不仅摧残身体,还会带来精神折磨,让你越来越痛苦,失去抵抗力,只想赶紧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根据数据显示,有四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患有严重心理疾病,这也是导致患者自杀死亡的原因之一。
其实想一想就能理解,每天要面对巨大的痛苦,遭受身心双重折磨,睡不好觉,精神一点点崩溃,吃不下饭,没有足够的营养支撑,再加上经济负担沉重,很容易冒出放弃生命的念头。
癌症为什么会让人浑身上下都痛?1、肿瘤扩张、渗透、牵拉、侵犯周围的组织和神经,引起疼痛
2、肿瘤代谢的有害物质对身体产生损害制造疼痛
3、放化疗后因药物产生副作用,会引起烧灼痛,如果有组织发炎、溃烂,也会疼痛
癌细胞非常难缠和狡猾,让人痛不欲生,但是却不是每一位癌症患者都能得到有效的止痛方案,有数据显示,大约只有30%的患者能得到缓解癌痛的机会,人数不足一半,更多的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只能默默忍受痛苦。
癌症患者那么痛苦,为什么不用止痛药呢?“止痛无门”或和两个原因有关第一个原因是医生没有足够的疼痛缓解知识,经验不足。
第二个原因是人们对止痛药存在误区,认为用了止痛药就会依赖上瘾,患者不愿意用,医生不敢用。
每个人对疼痛的感受不一样,用药多少是个问题,如果用得少,可能不足以产生效果,用得过多,则会出现不良反应,所以制定个体化用药很重要,很多医生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就拿曾经接诊的一位七十多岁的肠癌患者来说,用了最低剂量的止痛药,就让她从下午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而另一位胰腺癌患者,用了最大剂量也没能减轻疼痛。
再者,患者对止痛药始终存在误解,认为药物依赖就是上瘾,不愿意接受止痛药治疗,宁愿活在痛苦当中,就连有的医生都有抵触心理。其实,止痛药和其他药物一样,都有两面性,只要规范用量,合理用药,就能最大程度降低成瘾的几率,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所以一般会用最小剂量用起,大家不必盲目排斥。
癌痛可以避免,世卫组织提出三阶梯止痛法也就是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制定个性化给药方案,先用药效弱的一类药物开始小剂量使用,然后再过渡到药效强的一类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弱阿片类药→强阿片类药
使用癌痛药应有规律,在疼痛还没有来时提前给药,而不是等患者受不了才给药,经过规律用药,大多数患者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生活质量提高,更有活着的尊严。
除了药物止痛,还有两件事很重要
患者要有一颗坚定、强大的内心,虽然有家人和医护人员的鼓励,但是忍受疼痛的始终是患者本身,所以一定要积极乐观,多看、多听开心的事情,给自己注入正能量。
分散注意力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总是在意疼痛,疼痛就会加倍,心里越害怕什么,它就会被无限放大,而如果适当地做一些事情分散注意力,疼痛也能被分散一点,比如按摩、听相声、推理谜题、深呼吸等等,或许能缓解一丝痛苦。
药物止痛是缓解癌痛的有效方法,通过三阶梯治疗,大部分患者能得到控制,但是也有少部分患者通过药物止痛无效。治疗癌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多样的问题,医生提醒大家,早期发现肿瘤非常关键,平时一定不能忽视了体检和癌症筛查,不要等失去了健康才开始后悔。
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也是一种让人闻风色变的疾病。不仅仅是由于癌症的致死率高,还有癌症所引发的疼痛也是十分这么人的。那么,癌症是怎么样一种感觉呢?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在早前接受采访时,曾经与接受家庭医生在线表示,癌痛是可以发生在癌症的每一个阶段。根据数据统计,有超过1/3的癌症患者存在着中重度的疼痛,癌症患者发生癌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食欲、免疫力等,还有可能导致肿瘤的加速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还会导致患者自杀,同时也会折磨家人。
癌症疼痛和普通人的疼痛是一样的状态吗?癌痛和普通的疼痛有什么不一样呢?其实,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疼痛的经历,这种疼痛是属于生理的疼痛为主。比如说胳膊被针扎一下,被烫到会感觉疼,其实这些都是人体的保护性反应,是人体为了防止外界环境的伤害的一个保护性的反应。
而癌症疼痛本身是一个疾病。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是由于癌症疼痛的本身又可以使神经系统发生损害。癌症疼痛不仅仅使病人难受,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由于疼痛不断向神经系统传入,持续对神经系统的刺激会引起神经系统本身发生损害。
缓解癌痛有什么好办法?1、口服药物治疗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治疗的方法。口服药物治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主要有:口服给药、按规定的时间给药、用药量需要医生指导、密切留意用药后的反应、按阶梯用药。其中口服给药的好处有:服药简单、剂量调整方便,而且更加经济。在治疗癌痛过程中,医护人员要预计到阿片类药物等可能会带的毒副作用,在处方阿片类药物的时候,同时给病人处方一些预防毒副作用的药物,比如说便秘就要带一点缓泄剂。
2、非药物治疗方法主要有冷热敷、舒适体位、冥想、按摩、聆听音乐、深呼吸和放松操等。但缪景霞表示,这些只属于辅助方法,并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3、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抗癌痛最主要的还是患者自己本身,家属与医护人员只是起支撑作用。患者本身要认清自己的疾病,勇敢去跟癌痛斗争,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规范化治疗癌痛,才有可能缓解癌痛带来的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