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医治癌症晚期奇迹痊愈,以及中医成功治疗癌症100例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女性乳腺癌已超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近年来,随着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手段快速发展,乳腺癌的病死率已逐年下降,但这些治疗会产生诸多副作用,而中医药治疗在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缓解焦虑情绪等方面有独到优势,根据西医治疗的不同阶段,配合中医药治疗疗效更佳。
中医在乳腺癌治疗中起到什么作用?临床实践应用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可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有利于患者坚持长期治疗并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恢复健康。
《乳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将现代医学分型论治乳腺癌和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结合起来,强调中医药可以恢复人体正气,以达到减轻不良反应、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乐启生中医团队认为,肿瘤手术、放化疗等现有临床治疗手段在祛除或抑制肿瘤方面,符合中医治疗肿瘤原则—祛邪;但现代医学治疗同时对机体气血、阴阳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这些损害则增加临床治疗的难度及复杂程度,而中医药能针对肿瘤复杂的病情及肿瘤治疗的不同阶段,通过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全身调理与局部抗瘤相结合,制订适合患者个体的治疗方案,并与手术、放化疗各阶段相结合,从而显现出良好的中西医综合治疗的优势。针对乳腺癌的中医治疗,应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分为3个阶段。
术前、化疗前疏肝理气,化瘀通络肝主疏泄,郁病是导致乳腺癌的主要病因,且可引起脾肾、心肺功能失调,而情志因素导致肝气郁结是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患病后患者大多因对疾病的恐惧而出现抑郁或焦虑状态,刘教授认为在乳腺癌治疗中疏肝理气、化瘀通络尤为重要。通过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等要吃啊,为术前准备阶段,主要患者的不适症状,如胸闷、疼痛等等,此外也能调整患者状态及心态,减少患者对疾病治疗的焦虑。
化疗过程中保胃气,健脾和胃乳腺癌患者平素多情绪不畅,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肝郁乘脾,脾胃运化失职,出现不思饮食、倦怠乏力等。化疗后由于药物副作用出现恶心、呕吐、不欲进食等消化道症状,更加影响脾胃之气。在此阶段尤其注重“保胃气”,认为“保胃气”可提高化疗患者免疫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消化道症状。临床常以行气除满、降逆止呕为法,使胃气以降为顺。
术后、化疗后扶正气,补肾养血正气亏虚是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内在因素,乳腺癌手术损伤人体气血,术后常见气血两虚;气虚不运,脾胃运化无力,导致气血化生不足,加重病情。术后、化疗后病机以虚为主,虚实夹杂,多表现为脾胃虚弱、气血两虚等临床症状,治疗以扶正健脾、补肾养血为主。张元素认为“养正积自除”,故扶助正气既可提高患者免疫力、抗癌,又可减轻化疗后副作用,保证后续治疗更好进行。
病例分享
李女士,40岁。2019-09-27,因发现左乳小结节遂前往医院检查,乳腺超声示:左乳上侧象限局部腺体较对侧结构稍紊乱,左乳内侧象限似见不规则结节状影,边界不清,形态欠规则,结合超声或磁共振检查;双侧致密型乳腺。左乳肿物穿刺病理:浸润性癌。2019-10-13行左乳保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术后病理:第1次送(左前哨)淋巴结有癌转移(1/4个),第2次送(左侧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Ⅲ级,免疫组化:E-Cadherin(+),P120(+),AR(弱+,+30%),ER(强+,+90%),PR(-),HER(术后3+),CK5/6(-),P53(+3%),Ki67(+20)。
在经过手术之后,李女士出现了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情绪低沉,夜寐不佳等症状,因此中医以益气补血治疗,治宜疏肝健脾,养血通络。药物组成:柴胡、当归、赤芍、薄荷(后下)、香附、醋青皮、麸炒白术、酒女贞子、鸡血藤等药材,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服,1剂。并在21天后开始化疗。
2019-11-20二诊,患者食欲增加,无恶心,仍乏力,睡眠尚可,二便调。舌质淡苔白,脉弦细。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6×109/L。治宜健脾扶正,补肾养血。药物组成:黄芪、党参、麸炒白术、茯苓、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鸡血藤、酒女贞子、炒鸡内金、炒莱菔子、炒麦芽。21剂。
2019-12-04三诊,患者乏力减轻,情绪不畅,纳食可,睡眠可,二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5.8×109/L。治宜疏肝健脾,补肾养血。药物组成:柴胡、当归、白芍、薄荷、香附、醋青皮、麸炒白术、酒女贞子、鸡血藤等药材,21剂。后患者坚持化疗与中药综合治疗。中药相继以益气养血、健脾益胃、健脾益气、降气和胃、补肾健脾、和中养胃等治法。
按:本例患者发病后初次就诊情绪低落,肝气郁结、乳络瘀阻为主,故治疗以逍遥散加减疏肝理气,化瘀通络,健脾安神;手术治疗导致患者气血虚弱,术后病灶己除,祛邪而伤正,故以贞芪八珍汤加味益气补血;化疗后,致消化道反应明显,胃气不降,反而上逆,治以行气和胃、降逆止呕为主,患者症状缓解。再次化疗时患者症状较前次明显减轻。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继以健脾和胃、温肾养血为主,使患者正气充盛,白细胞计数升高,后患者状态好转,能很好完成化疗。
目前,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生存率高,中晚期乳腺癌手术治疗不理想,后续常需连续化疗。现代医学治疗以清除癌细胞为主,中医治疗以提高患者免疫力、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治疗信心保证现代医学顺利完成治疗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以期达到最佳的抗癌作用。能减轻患者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免疫力低下等毒副作用,因此中医治疗应贯穿乳腺癌治疗的各个阶段。既增加近期疗效,又减轻毒副作用,预防肿瘤转移及复发风险,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
“我不愿意做手术,因为我看到我村里有个人患肝癌后去做了手术,回来三个月就去世了,我觉得挺害怕的,我想找黄主任试试尽量不做手术的情况下,也能好好改善我的病情。”
姐姐初诊结果
来找我看诊的这位患者今年56岁,她是在2009年上半年检查出肝硬化病变,直径约7cm的肿块,当时我建议她赶紧做手术切除,但她坚持不想做手术。因为有家族史肝癌影响,她的妹妹于同一年8月检查出肝上有直径达10cm X 9.6cm大瘤肿块,妹妹也是跟姐姐有一样的想法,不想通过手术治疗。
妹妹初诊结果
从患者的需求点出发,最后我对这两姐妹采用介入抗病毒和中药调理的治疗方案,让她们定期过来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中药调理这块,首先是帮助她们提高免疫力,说白了就是需要补充硒,而富含硒的食物有很多,比如红薯、枸杞、黄芪等,都包含这个元素。其中,红薯中富含的硒比普通食物高20倍,比红薯高10倍,还含有花青素、槲寄生、植物甾醇等营养成分。
经过这些年介入治疗和中药调理,她们每年来复诊,情况都是一年比一年好的。去年8月她们来复查的时候,肝功能情况都有很大的改善。姐姐肝肿块由最初7公分缩小到3公分,妹妹的肝肿块从10公分缩小到4公分,病情明显好转。
姐姐复查结果
看到这复查结果,姐妹俩都很高兴。“这么多年的癌症困扰终于得到缓解了,人都开朗了好多,13年都过去了,我们都很健康,也抱上孙子孙女了。还是非常感谢医学感谢黄主任,有你们的努力,我们才有了健康的生命。”
近些年全国的肝癌发病率逐年增高,特别是我们广西也是患有肝癌比较多的省区。对于肝癌,很多人可能一开始听到癌变就觉得很严重没得救了,其实不然。根据我的经验,如果能够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则可明显降低肝癌的发生率,中医药在肝癌的防治中有着明显的优势。
最后,在这里我也提醒下肝癌高危人群,以及家人有肝癌史,该如何预防肝癌?
肝癌的高危人群包括:
①5年以上的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
②40岁以上男性,有慢性肝炎病史;|
③长期酗酒者;
④长期食用腌制、熏烤、霉变食品;
⑤常饮用被污染水的人群;
⑥有肝癌家族史;
⑦临床诊断为肝硬化者;
⑧长期工作压力过大,长期精神压抑者。
通过上述,可以看到家人有肝癌史,属于肝癌高危人群。家族史是指在某种疾病发病几率上有家族聚集性和延续性。但我们需要正视家族史问题,有家族史者在危险因素上积极防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无家族史者也不应该不管不顾,长期不健康的行为方式也会导致疾病发生!
作为肝癌的高危人群需要做到定期筛查,生活中注意避免诱发肝癌的因素。预防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定期筛查
2、防止肝炎、治疗肝炎
3、注意服药安全
4、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5、保持良好的心态
6、了解肝癌早期症状
高危人群如果出现如下症状,需要警惕早期肝癌的发生,应及时就诊。
1、消瘦和乏力
2、发热
3、消化道症状
4、肝区疼痛
5、出血倾向
6、下肢水肿
肝癌高危人群,做到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筛查,可很好地预防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