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乳腺癌是唯一可以治愈的癌症,以及癌症治愈率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乳房,是女性重要的第二特征,它既是生命的哺育者,也可能是生命的“摧毁者”。
2022年1月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发布了《IARC Biennial Report 2020-2021(双年度报告2020-2021)》,数据显示,乳腺癌全球每年新增发病226万例,已经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
一、乳腺癌高发,5个“帮凶”提前了解作为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乳腺癌也有自己的“偏爱”,目前认为乳腺癌与下列因素有关:
激素作用。乳腺是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其中雌酮及雌二醇对乳腺癌的发病有直接关系。
遗传。一级女性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者的发病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2~3倍。
月经婚育,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未育、初次足月产年龄较大及未进行母乳喂养者发病率增加。
乳腺良性疾病。研究认为,乳腺小叶有上皮高度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可能与本病发生有关。
饮食与营养。营养过剩、肥胖和高脂肪饮食可加强或延长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从而增加发病机会。
环境和生活方式。如北美、北欧地区乳腺癌发病率约为亚、非、拉美地区的4倍。
对抗乳腺癌,“早”字当头!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始终是科学防治乳腺癌的最佳手段。
健康女性除日常保健和定期体检外,筛查遗传易感基因也是重要的预防策略,可以根据检测结果提前了解患癌风险、及时定制有效的管理措施。而已经确诊的乳腺癌患者,遵循精准诊疗流程也能获得长久的生存。
二、预防乳腺癌,基因检测帮大忙遗传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BRCA基因就是一种典型的乳腺癌遗传易感基因。
研究表明,对于携带BRCA1及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其70岁时乳腺癌发病风险为40%-65%。此外,其他基因也可增加患癌风险,如PALB1,TP53,PTEN,STK11和CDH1。
因此,当怀疑自己可能携带乳腺癌遗传易感基因时,我们可以到专业医疗机构或乳腺癌专科门诊咨询,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通过基因检测进行风险筛查,并在专家建议下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目前对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主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加强监测:乳房自检、X光检查和乳腺磁共振成像
药物预防: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芳香化酶抑制剂和激素避孕
预防性乳房切除:罹患乳腺癌的高风险女性可选择预防性乳房切除(在没有癌症迹象的情况下,切除一个或两个乳腺)。若发现癌症除取出患病侧的乳腺外,也可将另一侧健康的乳腺取出,这称为对侧预防性乳房切除。但是,在做出任何手术决定之前,应进行专业的癌症风险评估和咨询。
预防性卵巢切除:携带遗传性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女性罹患乳腺癌、卵巢癌的风险高,如绝经前可以选择降低风险的卵巢切除术(在没有癌症迹象时切除两个卵巢)。同时通过降低人体产生的雌激素,可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但是,在做出此决定之前应进行专业的癌症风险评估和咨询。
三、早期乳腺癌治愈率高,精准检测少走弯路确诊乳腺癌,不必太过恐慌,因为乳腺癌治愈率、10年/15年生存率都非常高,虽然被称为“第一杀手”,但也可以说是“最温柔的杀手”。
乳腺癌早期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皮肤异常、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者的10年生存率通常在95%以上。若确诊时已是晚期,虽然彻底治好的可能性不大,但依然可以通过积极的治疗减轻患者症状、控制疾病进展,也可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都离不开精准的分子分型检测,根据基因分型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必须强调的是,准确的检测结果是精准治疗的前置条件,所以患者需要提前做好功课,选择在院内病理科或合规的医学检验机构内,采用经过药监局批准的基因检测产品进行检测,从而选择合规药物治疗。因为,获批的检测和药物是经过科学严谨的临床试验验证的,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有保障。
四、已上市乳腺癌治疗药物及对应检测若目前已获批药物无法满足治疗需求,患者想尝试更多的靶向或免疫治疗治疗方案,优先推荐参加注册临床试验(国内临床试验的查询网址:
http://www.chictr.org.cn/searchproj.aspx,输入关键词查询)。
针对不同的乳腺癌类型,国内外已有多款药物及对应检测获批上市,患者可以获得有效的治疗。
HER2阳性乳腺癌
曲妥珠单抗是第一种被批准的靶向HER2的乳腺癌治疗药物,此后,许多靶向HER2的乳腺癌治疗药物获批上市,包括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美坦新偶联物等等。使用这些靶向药物前,需要对患者进行HER-2基因扩增水平的检测,相应地,我国也有多款HER-2扩增检测试剂盒产品获批上市,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准确的诊断。
PIK3CA突变乳腺癌
2019年,FDA批准了PI3K抑制剂阿培利司(商品名Piqray,诺华公司研发)用于内分泌治疗进展后发生PIK3CA突变(约40%的患者)的晚期或转移性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
目前国内尚未获批上市,但是,国内已有多款PIK3CA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
BRCA突变乳腺癌
研究表明,约5%-10%的乳腺癌患者是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这些患者可以从PARP抑制剂的治疗中获益。目前,奥拉帕利和他拉唑帕利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BRCA1/2突变乳腺癌。虽然国内批准上市的PARP抑制剂尚未获批乳腺癌的适应症。但BRCA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已在国内获批上市。
随着医疗科技不断进步,我们拥有了更多对抗乳腺癌的“武器”,治疗方案越来越多、治疗效果越来越好,全球第一大癌正逐渐步入“慢病化管理时代”,通过合理的筛查预防和精准化的诊疗,实现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下降的目标指日可待。
武汉晚报讯(记者黎清 通讯员罗俊华 王芳)癌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早筛早诊早治已是国际公认的对抗癌症的最有效手段。湖北省肿瘤医院妇瘤科专家黄奕表示,近年来我国实施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就在高发癌症防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实防治癌症,早诊早治才是关键。
湖北省肿瘤医院作为湖北省癌症中心依托单位,从2011年开始指导省内癌症高发农村地区开展上消化道癌、肝癌、结直肠癌、肺癌筛查项目。据统计,2011年-2020年,全省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共筛查421478人,其中诊断性筛查95861人,检出患者1672例,其中早期(含癌前病变)患者1235人都得到了治愈。
2018年,“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落户湖北,针对城市地区高发的五大类癌症即肺癌、肝癌、上消化道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对人群进行癌症风险评估,评估出的高危人群则接受筛查。截至2020年9月,该项目共进行风险评估36891人,其中17827人为高风险,已完成筛查8555人,检出患者559人。
黄奕介绍,癌症的预后与诊断、治疗的时间早晚息息相关。以宫颈癌为例,如果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90%以上,但进展到中晚期5年生存率将下降至30%甚至更低,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和挑战,治疗相关的并发症、费用也明显增加。
所有的癌症都是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但是为什么这么多的肿瘤一经发现就是晚期?
黄奕解释,很多人缺乏疾病筛查意识。虽然近年来随着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癌症筛查的重要性,但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由于经济、教育水平、医疗条件等原因并不能进行定期的癌症筛查,往往等出现了严重症状之时才会去医院就医。而且很多癌症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或者不具有特异性,很多人并没有予以重视,直到晚期才去医院进行检查。
“目前我省启动了323攻坚癌症防治行动,力争到2025年,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不低于60%,希望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黄奕强调,癌症的早筛、早诊早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定期接受专业的癌症筛查,尤其是高危人群更要注意筛查。
来源: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