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有药吃吗_(直结肠癌的早期症状有4表现)

2023-09-13 06:53:06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结肠癌有药吃吗_(直结肠癌的早期症状有4表现)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结肠癌有药吃吗?,以及直结肠癌的早期症状有4表现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抗结肠癌药物研发有了新型候选分子

结直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高发肿瘤。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首次报道了去芳化异戊烯基取代酰基间苯三酚类天然产物的抗结肠癌机制和体内实验,为抗结肠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一类新型候选分子。国际期刊《欧洲药物化学杂志》近日发表了相关成果。 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刚专题组与香港中文大学刘碧珊研究组合作,发现系列该类化合物对人结肠癌细胞株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初步构效关系探讨表明,末端双键和4-OH是该类成分重要的活性基团。机制研究发现这两个化合物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中FAT1等表达,并促进新的肿瘤抑制基因表达。在动物体内实验中,还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且给药后对动物体重无显著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科技日报记者赵汉斌)

来源: 科技日报

结肠癌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结肠癌疾病,是我们常见的癌症的一种。事实上,治疗结肠癌,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知道从什么地方进行治疗,要知道结肠癌的早期症状是什么,这样才能够及时下手,及时治愈疾病。下面就给大家说一下结肠癌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1、结肠癌早期症状(一) 最早期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样症状,而后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次增多,腹泻或便秘,便前腹痛。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

2、结肠癌早期症状(二)中毒症状 由于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常可导致病人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其中尤以贫血、消瘦为主。

3、结肠癌早期症状(三)肠梗阻表现 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如腹胀,腹痛(胀痛或绞痛),便秘或便闭。体检可见腹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并可闻及亢强的肠鸣音。

4、结肠癌早期症状(四)腹部包块 为瘤体或与网膜、周围组织侵润粘结的肿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有的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晚期时肿瘤侵润较甚,肿块可固定。

结肠癌的早期症状仅见粪便隐血阳性,逐步为血便、痢疾样脓血便,里急后重,有时呈顽固性便秘,大便形状变细,或糊状大便,或腹泻与便秘交替,这些改变成为结肠癌的突出表现。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常有糜烂、坏死和继发性感染,如发生在右侧则会产生右腹部钝痛,有时出现餐后腹痛。左侧结肠癌常并发肠梗阻,时有腹部绞痛,伴有腹胀、肠鸣音亢进等。

以上这些,就是对结肠癌的一些详细介绍了。治疗结肠癌,关键就在于我们要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这就需要我们对结肠癌的相关症状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是最关键的。希望这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结肠癌靶向治疗常用药物及相关药物副作用

靶向治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用于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分子靶向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小分子信号传导抑制剂和大分子单克隆抗体。

前者能够特异性地阻断肿瘤生长、增殖过程中所必需的信号传导通路而消除癌细胞,可口服用药,具有特异性强、半衰期短等特点。

后者通过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识别肿瘤细胞,大多需静脉给药,具有高度特异性、不通过肝脏代谢、半衰期长等特点。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下治疗结肠癌的靶向药物都有哪些,及其常见的副作用。

1、靶向血管形成(VEGF)的药物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帮助肿瘤形成新血管(称为血管生成)以获得肿瘤生长所需的营养。

阻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发挥作用的药物在治疗结直肠癌中应用的较多。具体药物包括:贝伐珠单抗(阿瓦斯汀)、雷莫卢单抗。

这两种靶向药都属于大分子药物,每2或3周通过静脉输注(IV),大多数情况下与化疗一起使用。

当与化疗结合使用时,更能改善晚期结肠癌或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期。

这些药物的常见副作用包括:

高血压、严重疲惫感、出血、白细胞计数低(感染风险增加)、头痛、口腔溃疡、食欲不振、腹泻。

罕见但可能严重的副作用包括:

血栓、严重出血、结肠穿孔、心脏问题、肾脏问题和伤口愈合缓慢。

如果结肠穿孔,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感染(需要急症手术来修复)。另一个罕见但严重的药物相关副作用是输液时的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

2、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药物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帮助癌细胞生长的蛋白质。在癌细胞表面经常有很多这种物质。

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的药物常用于治疗EGFR阳性的晚期结肠癌或直肠癌。

这药物些包括: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

这两种靶向药物也都属于大分子药物,这两种药物都是静脉输注的,一周一次或每隔一周一次。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不能用于有KRAS、NRAS或BRAF基因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

医生通常在治疗前会对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相应的基因检测,根据基因检测结果来决定是否应用该类药物。

EGFR靶向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这些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是皮肤问题,如治疗过程中脸和胸部出现痤疮样皮疹,有时会导致感染。可能需要抗生素霜或药膏来帮助控制皮疹和相关感染。

帕尼单抗的皮肤问题可能更严重,并可能导致皮肤脱落

其他副作用包括:头痛、疲倦、发热、腹泻等。

同样输液过程中也可能发生的严重过敏反应,治疗前应通过服用药物以帮助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如使用激素。

3、小分子靶向药物

主要包括瑞戈非尼、呋喹替尼、拉罗替尼。

是一种被称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小分子靶向药物。

激酶是细胞表面或其附近的蛋白质,将重要信号传送到细胞的控制中心。

瑞戈非尼可以阻断一些激酶蛋白,这些激酶蛋白可以帮助肿瘤细胞生长,也可以帮助形成新的血管来喂养肿瘤。阻断这些激酶蛋白质有助于阻止癌细胞的生长。

瑞戈非尼通常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且在其他药物耐药时才使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疲劳、食欲不振、手足综合征(手和脚发红和刺激)、腹泻、高血压、体重减轻和腹痛。

不常见但可能发生严重的副作用包括严重出血或胃肠穿孔。

呋喹替尼是首个独立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医生研究、中国企业研发的抗癌药。

呋喹替尼是一个喹唑啉类小分子血管生成抑制剂,主要作用靶点是VEGFR激酶家族(VEGFR1、2和3)

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VEGFR磷酸化及下游信号转导,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最终发挥肿瘤生长抑制效应。

呋喹替尼常用于三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

呋喹替尼常见的严重副作用为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皮肤反应、出血、转氨酶升高等。

多数不良反应均可通过暂停给药、下调剂量及支持对症处理得以控制和逆转。

拉罗替尼是一种NTRK抑制剂。神经营养性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基因家族中的基因重排会导致基因融合,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增殖。

NTRK家族蛋白是酪氨酸激酶,NTRK抑制剂的原理就是通过抑制激酶的活性来抑制癌症生长。

拉罗替尼常见副作用: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有超过20%的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包括ALT和AST转氨酶升高(45%)、贫血(42%)、恶心 (29%)、头晕 (28%)、咳嗽(26%)、呕吐(26%)、便秘 (23%)和腹泻 (22%)等。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78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