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试述良恶性肿瘤的区别,以及胃角癌变是什么表现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排泄代谢产物、维持体液平衡及体内酸碱平衡和内分泌功能。
肾功检查是临床用来诊断肾脏疾病、判断肾脏功能、评价肾脏受损程度的重要手段。感染、肾血管病变、一些代谢性疾病、药物、毒物等都可对肾造成损害,从而影响肾脏功能。
肾功能损伤不但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严重的还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导致患者死亡。
当前临床尚无法直接测定肾功能损伤,通常是通过检测某些标志物来进行诊断,以往临床诊断多利用尿微量白蛋白,而近些年来,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等能反映肾功能情况的各项指标被逐步广泛应用于肾功能损伤的临床诊断当中。
肾功能生化检测有哪些项目呢?
肌酐(CREA)临床上检测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
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与人体肌肉量之间具有紧密联系,主要由血液运送到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当肾功能不全时,血肌酐排出就会受阻,而肌酐在人体内蓄积就会成为对人体有害的毒素。
但是要注意的是,血肌酐检测正常也不能代表肾功能没问题。因为只有当肾功能损害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血肌酐水平升高,当肾功能受损较轻时大多数人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不适感,所以,血肌酐正常肾功能就正常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血肌酐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等使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等。
要注意的是当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肌酐涨到707μmol/L时,则可诊断为慢性肾衰竭之尿毒症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尿毒症”。
尿素(UREA)尿素是蛋白质的分解产物,在肝脏合成,后经血液运输到肾脏,由肾脏排泄。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时,人体肾脏功能出现损害,机体尿素表达水平升高,故临床可通过检测尿素反应肾功能损伤情况。
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感染、上消化大出血等。除此之外,摄入过多的高蛋白食物也会导致血尿素的增高。
降低则多见于营养不良等。
尿酸(UA)尿酸是核蛋白和核酸中嘌呤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尿酸主要是在肝脏中生成,大部分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排出体外。正常情况下,体内的尿酸水平处于动态平衡。当肾脏发生病变时,尿中排出的尿酸会减少,血尿酸就会升高。血尿酸的检测,有助于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
此外,如果血尿酸长期偏高,过多的尿酸盐结晶会沉积在关节与软骨处,就会引起痛风。
胱抑素C(CysC)胱抑素C在循环血液中能自由地通过肾小球,仅有少量随尿排出,所以血液中的胱抑素C含量比较稳定,不受饮食、身高、体重、年龄、恶性肿瘤等影响。Cys C增高被认为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也被认为是反映肾功能损伤的一个良好标志物,是新近发现、报道较多的一个理想的评价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
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小球滤过率指单位时间(通常为1min)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是一个计算参数,通俗的讲就是反应肾脏滤过功能的指标。肾小球滤过率用于早期了解肾功能减退情况,在慢性肾病的病程中可用于估计功能性肾单位损失的程度及发展情况,用与指导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要注意的是当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ml/min时,就要当心尿毒症了。
做肾功检测一般要求至少8小时以上的空腹,水也尽量不喝。因为高蛋白食物会影响尿素的检测结果、高嘌呤食物会影响尿酸的检测准确性,肉类食物会影响肌酐结果。
以上就是肾功生化检测的内容,如果发现肾功检测报告单有异常,应立即去肾内科就诊,以免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参考文献:
[1] 郭芸.浅析四项生化指标检查在肾功能损伤中的应用价值[J].智慧健康,2019,5(20):7-8.3
[2] 乐大峰.血肌酐正常肾功能就正常吗?[J].保健文汇,2021,22(10):21.
[3] 周玲玉.尿素氮+肌酐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诊断意义[J].健康必读,2021,(21):38.
[4] 杨继红,裕东洁,许桐楷,陈帆,于治国,吴华,陈曼丽,钱贻简.不同肾功能检测方法在老年人慢性肾脏病中应用的比较[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3):177-179.
[5] 韩玉清,陆强,姚龙江.血清HCY和Cys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联合应用效果的重新评价[J].当代医学,2021,27(20):27-29.
相信很多人都发现了,现如今癌症已经成了很普遍的疾病,听到谁谁谁患癌的消息我们已经不再很惊讶了,只是当时感叹一番,转头很快就被其他信息吸引了。在我国,胃癌就是比较高发的,据数据统计,去年我国的胃癌死亡病例高达37万,新发病例也比较多下面具体分析下,看完后希望大家要引起重视,学会预防。
胃癌到底是怎么发展而来的?
我个人认为,对于慢性胃病的不重视是一个因素。
十人九胃,正是因为胃病太常见了,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很多人都有胃病,虽然会引起一些不舒服,但可能很多人感觉这并不严重,每次发作一会也就好了,胃痛时吃点胃药就得到缓解了,没必要小题大做,自己吓自己。
但殊不知,有的问题若长时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是会继续发展的,比如慢性萎缩性胃炎。
若没当回事,任由其发展,最终它就可能会一步一步向胃癌靠近。而等到最后查出来时,可能胃已经受损比较严重了,错失了早期的治疗时机。
感染幽门螺杆菌,也是一个因素。
可能很多人对于它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得并不多,要知道,它是一个明确的胃癌因素。在我国,它的感染率是比较高的,大约在50%。
可能有的人知道,尽管如此,但在那这么多感染的人当中,最后真正发展为胃癌患者的人其实很少,所以觉得没必要太担心,若是这么想你就错了。先不说变成胃癌的可能性是大还是小了,关键它还能传染,如果不当回事,一家中有一个人感染了,那么其他人也可能会中招,这样一来,几率就变大了。
而如果本身已经患有胃溃疡等胃病了,胃功能已经受损,再加上这个感染,风险就会更大了。
除了这两个因素,胃部发生癌变,跟不当饮食习惯也有密切关系。
长期喜欢吃重口味食物、酗酒、过量吃含有较多鞣酸的水果、一日三餐毫无规律、暴饮暴食等习惯,以及不注意食物卫生,吃得太烫、太急、太饱等,都容易伤胃,时间长了,它就会不堪重负。
了解了这些因素,对症采取措施预防,相信就可以大大降低风险,那么,到底该怎么预防呢?下面这些靠谱建议,大家不妨收好,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好预防:
对于已经患有胃病的人来说:
不管是溃疡、胃炎还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都需要重视,及时治疗,并定期复查,提醒大家不要自己随意乱吃止痛药。
在这里想着重跟大家讲一下感染的情况,如果平时总感到烧心、反酸,还有顽固口气,建议及时去做一下呼气试验,检查也很简单,吹口气就可以检查出有会否感染,治疗也不难,一般来说,及时干预,一到两星期就可以消除它了,根除率是比较高的。对于有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的人来说,最好及时治疗,防止其进一步发展。
预防感染,在日常饮食上提醒大家要注意阻断它的传播,不要随便与他人共用餐具,在外建议用公筷,自己带水杯,若有家人感染了,建议在家实行分餐制。另外,它还可能通过粪口的途径传播,大家平时也要注意卫生,上完厕所及时洗手。
对于平时饮食习惯不好的人来说:
及时改掉上面提到的这些不健康的进食习惯,可以让家人朋友监督自己,或者互相监督。对于一些养胃误区,也要及时避开,比如喝粥其实不一定养胃。
对于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来说:
筛查是很重要的,对于过了45岁的人来说,建议无论身体是否出现不适表现,都最好及时进行筛查,检查一下胃镜,特别是一次都没有做过的人更要注意,然后根据检查的情况定期复查。关于这项检查,其实没有大家想得那么痛苦,而且现在还有无痛的,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选择。
总而言之,胃癌逐渐高发,我们要重视对胃的保护,打好这场“护胃战”,了解胃癌的致病因素,知道对方的弱点,逐个击破,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对于不同的人群,预防方法上文已作出了介绍,不妨照着做,相信你的胃会更健康,胃癌不敢轻易找上你。
参考资料:
[1]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胃癌该怎么预防?.丁香医生.2017.04.24
[2]胃炎→胃癌只有4步!有人患癌用2年,有人一辈子没事儿,区别是什么?.北青网.2021.08.01
[3]关于幽门螺杆菌的最全科普,一篇终结你所有疑问!.新华社.2019.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