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胚持续升高ct正常,以及癌胚蛋白是检查什么的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彬 通讯员 陈玉博
60岁的王姨(化名)两年前癌胚抗原(CEA)异常升高,检查排除了胃肠道肿瘤、肺癌、乳腺癌等,但两年来指标仍然居高不下,最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被确诊为甲状腺髓样癌(MTC),它和癌胚抗原之间又是什么关系?检查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又该怎么办?河南省肿瘤医院相关专家对此做出解答。
癌胚抗原升高,多方检查无果两年前,60岁的王阿姨在常规体检中发现癌胚抗原(CEA)指标增高,医生解释这个指标常提示患有胃肠道肿瘤、肺癌、肝癌、乳腺癌等的可能性,建议她到专科医院就诊。
王阿姨吓坏了,她立马预约了附近医院,重新检测后发现癌胚抗原仍高达60.8ng/ml(正常值在0-5ng/ml),在医生的建议下接受了胃肠镜检查和肺部CT检查和乳腺超声检查,结果都没有发现异常。由于没有查出具体肿瘤,癌胚抗原异常又不需要服药,这让身体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的王阿姨,有了一丝懈怠。
去年12月,王阿姨出现颈部肿大、声音嘶哑的症状,她急忙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找到头颈甲状腺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刘善廷就诊,王阿姨将癌胚抗原持续升高的情况告知医生,刘善廷为她进行详细检查,结果发现左侧甲状腺有一个1厘米大小的阴影,进一步检查,王阿姨的降钙素明显增高,病理穿刺考虑是甲状腺髓样癌。
“甲状腺髓样癌是甲状腺癌的一种,属于相对恶性度较高的肿瘤,但总体发病率不高。”刘善廷解释,“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血清降钙素水平会明显升高,癌胚抗原也是这类癌的提示指标,由于临床比较少见,很容易被忽视,手术是唯一可能根治该病的方法。”随后,在刘善廷的安排下,王阿姨接受了精细化双侧甲状腺全切和淋巴结清扫手术,手术过程十分顺利。
肿瘤标志物升高≠癌有人会有疑问:检测出来有肿瘤标志物,是不是就意味着得了肿瘤呢?当然不是!
首先,肿瘤标志物结果一般不会是“零”。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头颈甲状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崔萌看来,每个人的体内都有“癌细胞”的存在,人体在生长出正常细胞的同时,会有变异细胞,其中可能包含癌细胞。大多数人在免疫力正常的情况,变异细胞会被机体的淋巴细胞“清除”。所以,几乎所有的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都不会是“零”,只要数值在范围内就不用担心。
其次,肿瘤标志物超标也并≠癌。肿瘤标志物不仅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一些急慢性炎症也会产生某些肿瘤标记物升高,遇到肿瘤标记物升高需要动态观察和综合评估。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复发监测以及预后评估,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够替代影像学检查、医生检查等,肿瘤最终的确认需要病理学依据。
哪些人需要做筛查?刘善廷建议,一般来说,肿瘤标志物没必要人人都查,但以下3类人群需要注意:
01易患肿瘤的高危人群:
如40岁以上的肝炎、肝硬化患者,60岁以上患有前列腺肥大的老年患者等,需要做肝癌、前列腺癌等肿瘤标志物检测。
02疑似肿瘤患者:
一些患者在影像检查中发现疑似癌症,就需要做肿瘤标志物检测来辅助诊断和初步分型,但最终的诊断依据仍是病理及影像学等检查结果。
03肿瘤患者:
肿瘤标志物对患者的预后判断、疗效观察及复发监测等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篇重点讲检验科有哪些指标与癌症相关。
在平常诊疗活动中,医生一般会建议普通大众在40岁以上,每年做一次体检,这对于癌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主要致癌的因素:
1、生活方式不当:抽烟、酗酒、熬夜、缺少运动、生育习惯等。
2、外界环境污染:汽车尾气、工业废水废气、装修污染等。
3、化学物质泛滥:腌制、熏烤食物,食品安全问题等。
4、饮食结构不合理:很少食用杂粮,脂肪摄入量过高,肥胖等。
5、感染因素: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及其代谢毒素、自由基毒素等。
6、遗传因素:肿瘤有遗传倾向性,如结肠息肉病、乳腺癌、胃癌;相当数量食管癌、肝癌、鼻咽癌有家族史。
……
所以我们怎么样才能做到早发现呢?在检验科,用抽血的手段,应该有哪些指标可以反映癌症呢?大家来康康吧
1.甲胎蛋白AFP:是胎儿发育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血清糖蛋白,胎儿出生后不久即逐渐消失,通常成人血清中AFP的含量极低,参考值小于20ug/L。AFP含量明显升高,常见于原发性肝癌。
2.癌胚抗原CEA: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可溶性糖蛋白,主要存在于成人癌组织以及胎儿的胃肠管组织中,故名癌胚抗原。CEA常见于大多数癌症或者是炎症。
3.Ca153:是一种乳腺癌相关抗原,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术后随访监测,有一定的价值。
4.CA125:是很重要的卵巢癌相关抗原存在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患者的血清中。
5.CA199:是一种与胰腺癌,胆囊癌,结肠癌和胃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又称胃肠癌相关抗原。
6.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一种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蛋白酶,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极少,在前列腺癌时可见,血清中PSA含量升高。
7.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NSE身高皆常见于小细胞肺癌。
8.NSCLC:常见于非小细胞肺癌。
9.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类激素。正常妇女受孕后9~13天,HCG极有明显升高是监测早孕的重要指标。在异常情况下恶性肿瘤也可产生HCG血清HTC升高,常见于滋养层肿瘤和生殖细胞肿瘤,如葡萄胎、绒毛膜细胞癌,精原细胞睾丸癌等。
总之,下面的表,是今天的精华啦
简简单单一个图,你掌握了吗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彬 通讯员 陈玉博
60岁的王姨(化名)两年前癌胚抗原(CEA)异常升高,检查排除了胃肠道肿瘤、肺癌、乳腺癌等,但两年来指标仍然居高不下,最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被确诊为甲状腺髓样癌(MTC),它和癌胚抗原之间又是什么关系?检查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又该怎么办?河南省肿瘤医院相关专家对此做出解答。
癌胚抗原升高,多方检查无果两年前,60岁的王阿姨在常规体检中发现癌胚抗原(CEA)指标增高,医生解释这个指标常提示患有胃肠道肿瘤、肺癌、肝癌、乳腺癌等的可能性,建议她到专科医院就诊。
王阿姨吓坏了,她立马预约了附近医院,重新检测后发现癌胚抗原仍高达60.8ng/ml(正常值在0-5ng/ml),在医生的建议下接受了胃肠镜检查和肺部CT检查和乳腺超声检查,结果都没有发现异常。由于没有查出具体肿瘤,癌胚抗原异常又不需要服药,这让身体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的王阿姨,有了一丝懈怠。
去年12月,王阿姨出现颈部肿大、声音嘶哑的症状,她急忙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找到头颈甲状腺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刘善廷就诊,王阿姨将癌胚抗原持续升高的情况告知医生,刘善廷为她进行详细检查,结果发现左侧甲状腺有一个1厘米大小的阴影,进一步检查,王阿姨的降钙素明显增高,病理穿刺考虑是甲状腺髓样癌。
“甲状腺髓样癌是甲状腺癌的一种,属于相对恶性度较高的肿瘤,但总体发病率不高。”刘善廷解释,“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血清降钙素水平会明显升高,癌胚抗原也是这类癌的提示指标,由于临床比较少见,很容易被忽视,手术是唯一可能根治该病的方法。”随后,在刘善廷的安排下,王阿姨接受了精细化双侧甲状腺全切和淋巴结清扫手术,手术过程十分顺利。
肿瘤标志物升高≠癌有人会有疑问:检测出来有肿瘤标志物,是不是就意味着得了肿瘤呢?当然不是!
首先,肿瘤标志物结果一般不会是“零”。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头颈甲状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崔萌看来,每个人的体内都有“癌细胞”的存在,人体在生长出正常细胞的同时,会有变异细胞,其中可能包含癌细胞。大多数人在免疫力正常的情况,变异细胞会被机体的淋巴细胞“清除”。所以,几乎所有的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都不会是“零”,只要数值在范围内就不用担心。
其次,肿瘤标志物超标也并≠癌。肿瘤标志物不仅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一些急慢性炎症也会产生某些肿瘤标记物升高,遇到肿瘤标记物升高需要动态观察和综合评估。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复发监测以及预后评估,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够替代影像学检查、医生检查等,肿瘤最终的确认需要病理学依据。
哪些人需要做筛查?刘善廷建议,一般来说,肿瘤标志物没必要人人都查,但以下3类人群需要注意:
01易患肿瘤的高危人群:
如40岁以上的肝炎、肝硬化患者,60岁以上患有前列腺肥大的老年患者等,需要做肝癌、前列腺癌等肿瘤标志物检测。
02疑似肿瘤患者:
一些患者在影像检查中发现疑似癌症,就需要做肿瘤标志物检测来辅助诊断和初步分型,但最终的诊断依据仍是病理及影像学等检查结果。
03肿瘤患者:
肿瘤标志物对患者的预后判断、疗效观察及复发监测等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