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多数肿瘤在发生骨转移后,后出现明显的疼痛感觉。疼痛作为癌症的一个主要伴随症状,在积极抗癌治疗的患者中发生率为25%-65%,晚期患者为60%-90%。有关研究发现,中度至重度癌性疼痛占1/3以上。所有癌症患者中疼痛发生率大于60%,口面部肿瘤占65%以上。在晚期、转移、终末期患者癌痛发生率为70%,抗癌治疗的患者中为60%,癌症已治愈的患者中癌痛仍占40%,85%以上的患者有不止一个部位的疼痛。这些数据说明,癌性疼痛远远得不到有效控制,面对难以忍受的疼痛,患者和家属存在不少困惑和认识误区。怎样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如何正确使用止痛药物? 成了肿瘤患者和家属普遍关心的问题。
引起癌痛的原因有哪些?
因此,可以说拥有好的情绪,健康的心态,对于疾癌症的治疗有很大帮助,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锻炼。
特别提醒:癌症晚期由于病情发展肿块压迫,病人疼痛难忍,吃其他抗癌药物也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止疼药是家中常备药物,而有些止疼药药店可以买到,有些却必须三甲医院红色处方才可以开,建议尽早备好。
疼痛实在难以忍受,王大爷好几次情绪崩溃:“我真的太痛了!这样下去还不如死了算了,反正人老了也没用了,我何苦受这个罪呀!”
手术过程中(图由受访者提供)
冯霞教授介绍,此前他们在疼痛门诊接诊过一位胰腺癌患者,这位患者此前服用了多种、大量止痛药,仍痛得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后来植入了鞘内镇痛泵,每日仅需在椎管内注入0.1毫克吗啡,就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对于重度疼痛患者,可使用三阶梯止痛药物。这类药物为强阿片类。首选药物为吗啡。
这些止痛药都能在药店和医院买到吗?如果患者行动不便,家属能代开吗?
很多人认为,止痛药吃到疼痛“能忍”就行了,再多吃反而不好或以后会不管用。但其实这一观点是错误的。疼痛感觉原本是躯体告知我们出现损伤的一种警示,它本是人类一种避免伤害的自我保护能力,这就是被称为急性疼痛的意义所在。但是,“疼痛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性下降”就是每个慢性疼痛患者都会经历过的:睡不好、吃不好、情绪不好、身体越来越弱、免疫力低下等等问题。这样的病人很难接受抗肿瘤治疗,而且易于复发转移或合并带状疱疹等各类感染。因此把镇痛药按时、吃够量是很重要的。
中度癌痛:中度癌痛,患者会感知疼痛(较为明显),此时会影响到睡眠质量。首选非阿片类药物,如效果不好,再选择弱阿片类药物(可待因);如有需要,可在可待因的基础上加用非甾体类药物联合止痛。
常用的非甾体类消炎药在药店是可以买到的,但其他的药有很多都是管制药品,普通药店是不能买的,必须到医院来开。很多晚期病人活动不便,家属只要拿着有效证件到医院办理一个毒麻药品管理卡,就可以代开。外地患者担心回去以后买不到药怎么办?一般来说,各地的三甲医院药品配备都比较完善,如果实在没有,也可以从邻近的三甲医院进行处方购药,不必非到北京来开药。
服用止痛药是最直接的止癌痛方法。但它跟普通的止痛药不同,并不是“疼了就吃”。因为不同的止痛药药效持续时间不一样,有些只有3-6个小时,如阿司匹林;有的是12小时,如吗啡。药物还有不同的剂型,一般来说缓释药物的起效时间比较长,所以需要在发作之前就开始服用。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疗法”是指在对癌症的部位和性质作出明确诊断后,根据疼痛的原因和程度的不同,从而选择相应的止痛药物。是目前肿瘤患者缓解癌症疼痛,需要遵循的止痛给药方法,下面就介绍癌痛控制的“三阶梯止痛疗法”
吃止痛药会成瘾吗?
辅助药物
1.《痛要说出口!“癌痛”要治不要忍》.央视网.2019年10月30日
2.《癌患用止痛药存五大误区 专家:科学给药可缓解》.新晚报.2014年11月18日
3.《“忍痛”文化导致中国六成癌痛病人未妥善治疗》.广东新闻网. 2006年07月31日
4.《癌痛治疗手册》.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具体来说,癌痛可以分为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如组织毁坏、神经组织受到压迫、空腔脏器被肿瘤阻塞、肿瘤溃烂感染,以及肿瘤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放射性神经炎、栓塞性静脉炎、组织坏死等。
中药的优势在于调理,见效慢但是效果平稳,经过科学配伍后同样可以为患者减轻疼痛。疼痛的来源一般是“血瘀”,把它化开后疼痛就会减轻,比如说肿瘤压迫了组织,局部血流不畅,或者是某个器官得不到血液供应缺乏营养,这些都会造成疼痛,等到血液恢复运行,疼痛就能减轻。
癌痛是否只要还能忍耐,就不用吃药治疗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专家表示,如果一味强忍,疼痛可能会导致失眠、食欲差、抑郁、烦躁,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失去对治疗和生活的信心。止痛药使用越早,剂量才越小,效果也越好。因此,在医生指导下,良好的癌痛治疗可以助力肿瘤的综合治疗。
止痛药和其他药物是可以同时用的,但是需要提醒患者的是,不要手里拿一把药一起吃下去,因为很多药物之间有相互反应,甚至会产生一些毒性,建议患者服用多种药物时,每种的服药时间间隔开半小时。
参考资料:
药物缓解癌痛注意事项
实验和临床实践均证实,癌痛患者口服吗啡,或者使用透皮贴剂,都极少出现成瘾。如果癌痛患者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可能需要逐渐增加剂量,但这种对药物“身体依赖”现象应与所谓的“成瘾”加以区别。
关于这个问题,反映了在有的人观念中存在几个误区,以下进行科普。
当患者遭受癌痛的时候,你说任何安慰的话都没有用,他们根本听不进去,不如来点实际的方法,那么,晚期癌症如何止痛呢?
参考资料:
癌痛别忍,你也可拥有高质量、有尊严的生活
手打不易,请您动动手指 ,点击关注。
另外,虽然吗啡在战场上挽救了很多士兵的生命,但也同样导致士兵们患上 “战士的疾病”,即从生理到心理上对吗啡有了严重的依赖。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美国社会就多了一大批吗啡成瘾群体,为后来海洛因泛滥种下祸根。
然而我们也要知道,吗啡是我国法律上明确定义的毒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鞘内镇痛泵植入术是目前国内外镇痛领域的领先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给药方式。冯霞教授介绍,这种给药方式所需的吗啡剂量仅需口服吗啡剂量的“三百分之一”就能达到同样的止痛效果,其安全性高、创伤小、患者耐受性好、并发症少、镇痛效能高、效果明显,减轻了患者对癌痛的恐惧感和家属的心理负担。
除了镇痛药物止痛之外,对晚期肺癌病人的疼痛原因要尽可能查清楚,是骨转移引起的骨痛,淋巴结压迫神经引起的神经痛,还是脑转移引起的头痛。不同部位、不同性质的疼痛,治疗方式有所不同,比如骨转移引起的骨痛,可以采用局部放疗、骨水泥固定、放射性核素内照射、粒子植入、射频消融等等多种局部治疗方式减轻疼痛,控制局部骨转移灶发展。脑转移引起的头痛,需要甘露醇或激素脱水降颅压,并进行放疗,可以减轻脑水肿,缓解头痛。还有一些肺癌晚期病人病灶直接破坏神经引起神经病理性疼痛,这类疼痛除阿片类麻醉药物止痛外,需要辅助使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抗惊厥药物以及三环类抗抑郁药,如今有些医院开展神经阻滞和射频神经毁损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