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清蛋白是从牛奶分离提纯的优质蛋白质,以高纯度、高吸收率、氨基酸组成非常适合人体吸收等诸多优势被认为是“蛋白之王”。乳清蛋白不仅容易消化,而且还具有高生物价、高蛋白质功效比和高利用率,是蛋白质中的精品,为公认的人体优质蛋白质补充剂之一。
因肿瘤疾病本身造成、抗肿瘤治疗副作用引起等原因往往使得恶性肿瘤患者身体会发生单一或多个导致热量营养素摄入不足或消耗增加的症状和体征,导致了肿瘤患者发生非意愿性的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的发生,尤其是以骨骼肌萎缩为特征的瘦体重丢失,和恶液质发生,进而导致近50%的晚期肿瘤者伴有恶液质状态和至少30%的晚期肿瘤患者死于恶液质。肿瘤患者这种伴随着代谢紊乱而发生的营养不良综合征,直接导致抗肿瘤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治疗耐受性下降,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均明显降低。肿瘤患者的内环境因肿瘤代谢的改变出现变化,肿瘤代谢产物致肿瘤患者机体组织正常修复出现异常,加速了患者的分解代谢,减慢了肿瘤患者合成代谢,造成肿瘤患者正常组织消耗。另外,恶性肿瘤还可以导致患者全身性炎症反应增强,导致肿瘤患者的机体代谢率提高。针对这种以骨骼肌蛋白分解为主要表现的癌性营养不良代谢紊乱,为了改善患者的负氮平衡状态,提高其机体免疫力、助力患者身体一般情况从疾病状态下快速恢复,临床上多为肿瘤患者口服乳清蛋白的方式来增加食物中的氮源。
因为你吃鱼,吃肉,都是透过消化系统的分解消化,目的也是为了获得其中的蛋白质。
①机体水肿:血液中的白蛋白减少后,就会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浆内的水分就会往外跑,并积聚到组织和体腔中,从而导致人体高度水肿,表现出胸水、腹水、双下肢水肿等。
吸收减少:胃癌、肠癌患者手术后胃、肠被大部分切除,即使患者能进食且食欲可,但由于消化器官被部分切除致消化功能欠佳,营养吸收不良,导致营养缺乏。
.
根据患者食欲选择食物,若无贫血,肉类以鱼肉、鸡肉等白肉为主,宜多吃深绿色、橙色、红色的蔬菜。若无尿酸增高,应吃些菌菇类及豆制品。餐后10克乳清蛋白粉温水冲服
罹患食道癌的患者,到了晚期基本上是无法摄入食物的,更别提足量的蛋白质了,所以可以服用蛋白粉补充身体所需蛋白质。
因每个人身体情况、年龄、劳动强度不同等,可具体到个人补充蛋白质的量。既然如果那么肿瘤患者呢?是不是就像传言中所说的,每天吃一勺蛋白粉就能够补充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大多数癌症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厌食,因为癌症细胞可分泌出大量厌食因子,再加上放化疗时会影响消化系统,从而导致没有胃口。这种情况下应采取少量多餐原则,以一日4~6餐替代一日三餐。
肿瘤患者一定要吃蛋白粉?
胃以喜为补 盲目进补得益的是癌细胞
③抗肿瘤治疗耐受性降低:如果出现白蛋白低,则代表身体基础情况不好,作为肿瘤患者,那么抗肿瘤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可能会很难进行下去,治疗机会减少,生存期也会相应缩短。
白蛋白在体内主要发挥维持血浆渗透压(对于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维持血容量具有重要作用)、运输有机物、营养素和一些药物等作用。
但如果你的病情处于其他情况,如肝脏、肾脏类的不适,则要警惕高蛋白类食物,还可能加重肝肾负担。
蛋白粉一般是采用提纯的大豆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缺乏异亮氨酸)、豌豆蛋白等蛋白,或上述几种蛋白的复合加工制成的富含蛋白质的粉末。蛋白粉可以为缺乏蛋白质的人补充蛋白质,也可作为功能添加剂用于食品工业生产中。它就是一个简单的膳食补充剂,为无法从饮食中摄取足量蛋白质的人群提供一条补充蛋白质的途径,并没有传说中的抗癌作用。
针对白蛋白丢失过多者,则需积极治疗原发病。肝功能差者,积极保肝治疗。肾功能不全者,积极治疗肾脏病。治病求本,只有基础疾病控制好了才有可能调理好相关指标。
吃蛋白粉比吃肉更好?
乳清蛋白可以提高免疫力。低蛋白血症者均表现为抵抗力低下,病原微生物感染机率和死亡机率增加。蛋白质-热量缺乏性营养不良者的免疫力低于正常人水平,胸腺首先受害,体积缩小,重量减轻,皮质和髓质界限不清,细胞数目减少。其次是脾脏和淋巴结的大小、重量、组织结构、细胞密度和成分呈明显的退行性改变。胸腺组织萎缩,T细胞的生长受到影响。对免疫球蛋白生成的影响似乎相对较少。补体的合成速率降低却十分明显。蛋白质缺乏营养不良者,嗜中性白细胞对细胞内吞入的微生物的杀伤能力明显减弱。非特异性防御能力也发生显著变化,如血浆,眼泪,唾液及其他分泌物中溶菌酶活性降低,粘膜上皮细胞组织变形,粘膜补获和纤毛运动改变,干扰素生成减少。动物模型中:喂食乳清蛋白水解物饮食的小鼠的免疫 应答比用其他(酪蛋白,富含半胱氨酸的酪蛋白)蛋白质来源饲喂的小鼠免疫球蛋白M噬菌斑形成细胞更大,提示提高小鼠免疫,临床实验:治疗组(强化乳清蛋白)患者与对照组,在能量(30kcal/kg/d)与总蛋白(1.2g/kg/d)摄入一致的情况下,治疗组CD3+、CD4+、CD4+/CD8+ 均 高 于 治 疗 前,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
可以的,是退而求其次,很好的选择。为什么呢?
通常在临床中,如果患者出现白蛋白减少(<30g/L),并出现了腹水等并发症,可适当输注人血白蛋白来纠正低蛋白血症,同时改善腹水。
但这样的所谓营养品,并不适合所有人都补充,并且按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所推荐的,成年人每天每人蛋白质摄入量能够达到55~65g即可。
癌症,放化疗期间,正是身体需求大量营养支持的阶段,而你偏偏没有胃口,不想吃食物,吃得也不多。你说怎么办?
做法:南瓜与马铃薯洗净削皮,以电锅蒸熟放入果菜机,加入鲜奶打至泥状,撒上打碎的坚果即完成。
抗癌过程中,均衡饮食、增加热量、增加蛋白质是相当重要的三大原则。癌症患者每日需摄取每公斤体重*35大卡的热量,才能有效维持体重。热量的来源可从全谷根茎类、豆鱼肉蛋类、乳品类、油脂类,以及蔬果类等六大类食物中均衡摄取。针对癌症患者食欲不佳的情形,建议采用少量多餐(例:在三餐之间加入小点心)以及改变烹调方式来增加食物的热量。
白蛋白的更新换代时间比较长,为14-20天,因此这次测的白蛋白指标代表的是患者过去半个月的蛋白质营养情况。
癌症患者经过手术、放化疗或靶向治疗后,身体较虚弱,很多人认为需大量进补,所以不惜花费大把金钱购买名贵的补品,如冬虫夏草、蛋白粉、海参人参以及蜂王浆等,认为这样能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其实这种行为不可取,癌症患者在饮食方面跟普通人没有任何差距,需保证有多种多样的营养素摄入,只是进补单一的营养,易造成营养不良。
补充蛋白质粉,就能达到这个效果。不增加肠胃的消化负担,能让肠道直接吸收利用。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若患者每日进食量不足(如三餐均为流食或只有一餐为正餐)建议额外增加口服营养补充剂(肿瘤专用的尤佳)或遵医嘱加用补充性肠外营养以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
蛋白质合成障碍:
一般都会建议素食者采用食物互补法来补充,举例来说,干豆类缺乏甲硫胺酸(Methionine)、谷类缺乏赖氨酸(Lysine),此两者虽然蛋白质都不够完整,但如果两种食物搭配吃,就能发挥互补的作用。豆类(缺乏甲硫酰胺)+谷类(缺乏赖氨酸)=肉类(完整蛋白质)
化疗患者吃多少蛋白质合适?
可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并非所有人都需要蛋白粉,蛋白粉顾名思义,主要以蛋白质作为原材料。
史女士,浆液性卵巢腺癌患者,反复化疗,病情一直不稳定。以中医药抑瘤制剂为主,佐以小化疗为辅,2000年起病情变得十分稳定。有传销人士向她推销某著名品牌的“蛋白粉”和补钙剂(因为她卵巢全切,医生曾告诉她说会产生严重的骨质疏松),她知道医生不主张乱食这类传销品,故每次求诊时都瞒着医生,结果吃了几万元补品后,常感腹痛。做CT检查发现,她整个腹部有大小十几个钙化灶,已引起肠内多处不完全梗阻,医生追问方知乱食所致。她后悔莫及,钱花了,却“补”出一身苦,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