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早期症状常常不明显,可以出现肌肉酸痛和拉肚子,但并不多见。
结肠癌等到症状明显了,一般就比较严重。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结肠癌的防治比较困难。
肠癌发生前,身体5个症状会暗示
肠道感染
病灶引发肠道梗阻时,会引起患者出现腹胀、腹痛症状,疼痛部位多处于中下腹,疼痛程度不一。但随着病情逐渐加重,疼痛感会愈发强烈,且可能会由阵发性演变成持续性。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主任强调,早筛是实现结直肠癌预防与治愈最有效的手段。建议高危人群40岁前,主推肠镜进行筛查。家族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更要在青少年时期进行干预。
医生询问宋大爷最近大便正常吗?体重下降了吗?身体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宋大爷说“已经三四天没有了,不想吃饭,肚子胀,好像有东西堵着”。说完停顿了几秒钟又说:“医生我想赶紧住院治疗,我太难受了!”
这件事就是令人尴尬的肠镜检查。很多人不想做,一来是因为没做过对它产生恐惧,二来是过不了心理那关,觉得自己的隐私被看到了很尴尬。
相关疾病因素;息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腺瘤等疾病。
外科手术是临床上治疗肿瘤的常用手段,在肠癌早期,手术能够根治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对中晚期的肠癌患者,应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靶向治疗及化疗放疗为辅的治疗方法。无论是对于早期患者,还是中晚期患者,手术都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和放疗、化疗的辅助手段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儿子们发现母亲一直便血,坚持带母亲到新兴县第二人民医院检查,肠镜检查结果让一家人惊呆了——“直肠中分化腺癌”,医生向家人直言:李阿婆的癌症已属中期,即使手术成功,术后在下腹部要长期带一个袋子,生活将极为不便。
作为新兴县第二人民医院的技术支持单位,经广州市红会医院普外科主任王百林教授会诊,觉得李阿婆手术根治的机会很大,遂让其立即转入市红会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1.排便习惯与性状改变
2.腹痛
3.腹部肿块
4.直肠肿块
参考资料:
腹部有包块可能是消化道系统方面的疾病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结肠癌导致的。如果腹部的包块摸起来比较硬,而且用手没有办法推动,并且包块在不断地增大,这种情况就应该要警惕及时做肠镜的检查。
王百林介绍,结直肠癌又称大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和原发性肝癌。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降低肠癌的方法,就是练磊医生所说的肠镜。根据《柳叶刀》所发布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可以让受试者在之后的17年结直肠癌病发率降低26%,死亡率降低30%。这得益于“早发现早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而晚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14%。许多人正是因为发现得晚而失去了治愈的机会。所以,医生一般建议40岁以上的人最好做定期筛查,比如照肠镜或大便隐血。
早期结直肠癌容易出现的3个信号:
尽管他出现了便血、每日排便次数增加、排便不尽的症状,已经指向为肠道问题,而且肠镜明确发现了他肠腔中的肿物,并通过活检确诊了其腺癌的性质,因此才能确定,就是直肠癌。
郑朝旭表示,如果这种改变又找不到明显的什么原因,而且伴随明显的肠鸣或腹痛、腹胀等症状,就要考虑到肠癌的可能。
“虽然直肠癌和痔疮都有便血的情况,但二者的便血还是有一定区别,患者只要正确辨别还是可以提早发现问题。”高医生介绍。
据不久前的媒体报道,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副主任医师练磊接收了一名相当特殊的直肠癌病人,因为他只有17岁。
癌症的发生率和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年纪越大,患癌的几率越大。随着中国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癌症发病率呈现快速生长。但中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以每年4.2%的增长速度快速增长,是远高于全球水平的。而且,和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大肠癌患者发病年龄提早了12到18年,高发年龄在45岁左右。
[1]《做一次肠镜检查 肠癌风险降三成》.广州日报.2017年5月31日
[2]《17岁就被查出直肠癌!医生痛心:你还有什么理由不重视》.健康时报.2019年9月9日
[3]《直肠癌的早期症状还有哪些?这类人群容易患上肠癌》.人民网 . 2017年5月17日
当身体出现不明原因体重减轻现象时,一定要引起高度注意,一般来说只有消耗性疾病才容易导致身体消瘦,营养成分丢失。
直肠癌的诱因,包括以下几点:
一个月后,便血又出现了,而且这两天,小杜的肚子频繁地痛。他觉得不对劲,告诉了妈妈。
要是你除了经常放屁外,还增加了上厕所的频率,这个时候很有可能就是肠道感染了。这是因为,在我们肠道中有这一种叫产气肠杆菌,这种菌体在平时会帮助我们消化肠道的食物,但一旦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到一定点,或者吃了一些不健康的食物,就会引起这种细菌的大量繁殖进而继发肠道感染,这时肠道的气体也会增多,经常放屁是自然的。
1.便血
2.排便习惯发生改变
3.腹痛
4.贫血
5.消瘦
1、有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瘤的人;
2、有结肠息肉、直肠出血、大肠腺瘤性息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等病的人;
3、有长期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史的人;
4、有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术后、胆道疾病、糖尿病的人;
5、有高脂肪和低纤维素饮食习惯的人;
首先,调整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尽量以鲜、淡、杂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多吃粗纤维食物,减少动物油和植物油这种脂肪类食物的摄入。
其次,多运动,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适当运动不仅可提升免疫力,还可以加快肠道蠕动速度,促使肠道内的代谢废物及粪便排出体外的速度,减少致癌物停留肠道的时间,从而减少结肠癌风险。
最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早睡早起不熬夜,远离烟酒等,这也是防治结肠癌的关键。
[1]《肉要煎烤着吃才够味儿?小心结肠癌盯上你》.人民网-科普中国.2020-04-21
[2]《结直肠癌有“偏爱”年轻人趋势》.中国青年报.2020-12-29
[3]《抗癌科普|结肠癌真的防不胜防?专家给出4条“秘方”》.香港港安医院肿瘤中心.2019-05-30
[4]《大肠镜(纤维结肠镜)的适应症及禁忌症》.昭通渝博中医肛肠医院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