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平时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结直肠癌患者,其中有些患者初诊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了,这时候治疗难度大,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实际上,结直肠癌是一种可以预防的恶性肿瘤,今天就来讲讲它的防治问题。
为什么结直肠癌发现时多是晚期?
3)多补充膳食纤维
当出现腹痛、排便困难、排便出血、排便次数频繁以及大便形状改变这几种症状时,要提高警惕,只要出现了其中一个,就要及时去医院就医检查,不要忽略身体发出的求解信号,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第二种手段是肠镜,这也是筛查肠癌比较靠谱的一种方式。和前者相比,这种排查方式能够更直观地看到人体肠道内的环境,并且还能在必要的情况下取出部分肠道组织进行病理检验,作为筛查肠癌的金标准,有着更高的检出率,对保护肠道也显然更有好处。
1、直肠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告诫:身体出现3个“症状”,别再拖了·光明网·2022-1-10
2、老年结直肠癌高发 三大“黑手”作怪·科普时报·2021-11-11
3、中国患病人数全球第一!被忽视的结直肠癌,可能正缠上你爸妈·丁香医生·2021-5-13
所有直肠癌患者均应行胸腹盆增强CT和直肠核磁,以明确肿瘤侵犯深度(T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N分期)和远处有转移(M分期),以准备评估分期,选择合适治疗方案。若远处转移诊断不明确,可选择PET-CT检查。
为什么肠癌一发现就是晚期?
医联传媒联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余孝丽医生,为大家进行一场关于肺癌的直播科普,让大家建立正确的防癌抗癌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天内有多次大便、每次大便有里急后重感、腹泻或便秘交替出现等。如果近期大便习惯突然紊乱、持续两星期以上、用药后都没有好转,这就可能是直肠已经癌变的信号。
膳食纤维的补充,可以从三种食物入手,分别是蔬菜、水果以及谷物。这三种食物我们每天都应该摄入1到2种,对肠道健康很有好处。
肠癌发生时,腹部也是会有警报,可能会有腹胀、腹痛等信号,而这两种情况,普通的肠胃疾病,或者受凉,以及女性痛经,都是有可能引起腹痛和腹部不适,所以,也就容易被忽略。
肠腔狭窄症状:由肿瘤进展导致肠腔狭窄,大便变细,进行性排便困难,后期造成肠腔部分堵塞后,可出现腹痛、腹胀等不全性肠梗阻症状。
那么出现什么样的症状,就会被定义为直肠癌呢?
参考资料:
◎常食用红肉和加工肉类。饮食上常食用红肉和加工肉类,会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患有大肠癌癌前病变的人群,比如大肠息肉、慢性肠炎等。
有便血、血性粘液便、腹痛、腹泻、腹部包块、肛门急坠等症状,或大便潜血阳性的人;
50岁以上;
一个月后,便血又出现了,而且这两天,小杜的肚子频繁地痛。他觉得不对劲,告诉了妈妈。
后来,李大娘完成手术治疗后,她的两个30多岁的儿子因为存在和母亲相似的症状,也都到医院做了肠镜检查,结果双双查出了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所幸他们的息肉还没发生癌变。
肠镜检查不但可以发现息肉,而且还可以在检查过程中切除小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黏膜下剥离技术不断进步,不但可在结肠镜下切除结直肠息肉,也可在结肠镜下切除早癌。所以高危群体一定要注意肠镜的筛查。
外科手术是临床上治疗肿瘤的常用手段,在肠癌早期,手术能够根治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对中晚期的肠癌患者,应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靶向治疗及化疗放疗为辅的治疗方法。无论是对于早期患者,还是中晚期患者,手术都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和放疗、化疗的辅助手段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02
几乎所有的直肠癌病人都有出血,因此病程一长,患者贫血、低蛋白血症也可能就比较严重了。
因为受到了癌细胞的刺激之后肠道黏膜有可能发生破溃出血,这些血液会在肠道里面发生氧化反应,使其颜色发黑,混合在大便之中,使大便的颜色也变得发黑。
结直肠癌的预后情况是怎样的?
有多少人的一天,是从大便开始的?你知道自己每天大便的颜色、性状和气味吗?大便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我们每天拉完大便,记得回头看一眼。如果发现异常,应提高警惕,及时检查。
肠癌发生,谁之过?
#肠镜:
3 易患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40岁要做肠镜. 羊城晚报 . 2016年10月20日
病灶引发肠道梗阻时,会引起患者出现腹胀、腹痛症状,疼痛部位多处于中下腹,疼痛程度不一。但随着病情逐渐加重,疼痛感会愈发强烈,且可能会由阵发性演变成持续性。
如果癌肿引发肠道梗阻,就会有腹胀、腹痛等症状。疼痛部位往往在中下腹,腹痛会越来越明显,从阵发性发展为持续性。
“现在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比如粪便基因检测、大便隐血试验等普查的方法进行早筛。对于高危的人群,如:家族里面有多个结直肠癌病人或者原来就有结肠的炎症,还有MMR(错配修复基因)缺失的病人等,我们建议早一点做筛查。这样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那么五年生存率也会相应提高。”李进教授表示。
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直肠癌发病率在我国所有恶性肿瘤中位于第三位,死亡率位于第五位。
直肠癌比结肠癌多1.5-2倍。
●早期直肠癌(T1-2,淋巴结无转移):
1、避免一些高危因素,如戒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和维生素食物、减少红肉摄入、增加运动避免肥胖和保持愉悦心情。
2、进行规范的直肠癌筛查,早期发现直肠癌或者癌前病变,早诊早治,提高治疗效果。
1.建议平均风险人群应在50岁开始进行直肠癌筛查。虽然直肠癌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死于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也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建议 76~85 岁人群应根据基础疾病进行个体化筛查;85 岁以上应停止筛查。
2.根据国内的结直肠癌筛查高危因素量化问卷进行风险评估,对于高风险人群需根据医生建议随时行肠镜检查。
一、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
二、本人有癌症史(任何恶性肿瘤史)
三、本人有肠道息肉史
四、同时具有以下2项及2项以上者
摘自: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2019,上海)
摘自: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2019,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