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肿瘤发展到晚期,很容易发生骨转移,比如肺癌、乳腺癌、膀胱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等。一旦发生骨转,就会出现剧烈疼痛,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
如果已经出现骨转移,那应该怎么办呢?
都可能出现隐匿转移
World Journal of Surgery, 2010, 34, 28-35
5-10毫米的微小癌淋巴转移率为33.4%
1-3毫米的隐匿癌淋巴转移率为10.0%
当肿瘤扩散时,部分病人表现为食欲下降,吃什么都不香。据研究发现33%~75%癌症患者有厌食表现,在癌性进展期患者中,厌食发病率80%,其中胃癌患者约占60%。癌性厌食发病机制与患者肿瘤炎性微环境、肿瘤细胞本身的消耗、肿瘤患者物质代谢紊乱及患者心理因素相关。肿瘤细胞释放的一些物质会刺激人体饱中枢,使患者没有饥饿感。
谭卓在门诊
对预后也几乎没有影响
谭卓提醒大家,要注意饮食习惯,不易过量饮用烈性酒、不要吃发霉的食物、少吃腌制食物;45岁以上有不良嗜好的患者(如长期抽烟喝酒、常吃过烫过辣食物)、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每年做一次胃镜;注意丰富饮食,补充维生素A及多种微量元素。
2014年6月
体重下降
为确保诊断的准确性,谭卓在术中再次切取部分肿物送冰冻病理,结果提示:鳞状细胞癌。这与术前诊断一致,谭卓团队接着马上清扫了右颈部淋巴结,完整切除了口底肿瘤,并在右侧胸壁上设计了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口底组织的缺损,最后做了预防性气管切开,防止因舌体后坠造成患者窒息。无论是术中术后出血或者移植皮瓣不成活,都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但谭医生以娴熟高超的技术顺利地完成了手术。
这个病例说明,低分化癌也是可以治愈的。
尾声
显然,这些人对转移并没有深入了解,远处转移固然可怕,但也并非没有治疗手段。要想更深入地了解结直肠癌的转移,我们还得从什么是转移说起。
【治疗过程】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4次,替雷利珠单抗单药30次
挑战自己:不能手术的癌友,想要长期的带瘤生存,就要拿出对抗癌症的勇气。从心态、饮食、运动、睡眠各个方面,全面改善自己的方式。去勇敢的挑战自己,一切都皆有可能。
多数情况下,癌症患者的症状都会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步显现出来。癌细胞本身就是对身体进行破坏,造成的破坏越大,症状和感觉也就越明显。尽管有的晚期癌症没有什么症状,但也只是暂时性阶段性的,随着癌症的持续发展最终必将会出现症状,也不会一直都没有什么反应。
而如果能在微浸润腺癌的时期及时发现,5年生存率几乎是100%的!
术前超声上无转移的微小癌
部分脑转移的病人,当出现脑水肿时会出现头痛,头晕或者看东西模糊。如果病灶长在支配肢体活动的区域会出现渐进性的肢体无力,无法行走。
再比如晚期患者伴随着转移,如果还是在淋巴结以及皮下转移阶段的话,那么患者同样不会有明显的不舒服感觉。但是,这些现象比较少见,多数的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不舒服的感觉会逐渐加重。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能够改善其预后。但大多数患者发现肿瘤时已属中晚期,往往已经发生转移,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祖国医学对肿瘤认识较早,在宋代以前的文献中对癌症病机、症状进行记载,并将其称为瘤、岩、肠覃、息贲等。宋代《仁斋直指附遗方论》首次对“癌”进行简明阐述,曰:“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但是古代医藉对于肿瘤转移的记载却比较少。近年来许多中医专家致力于肿瘤转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为中医药治疗肿瘤转移提供一定的依据与思路。
食欲下降
【是否转移】肝转移、骨转移
其中很大的比例就是隐匿转移
治疗中不要过度解读淋巴结隐匿转移的意义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或者其他需要帮助的,可以私信留言,会给出针对性的建议。
最后,如果这些化疗方案治疗失败,还可以考虑二线治疗药物,包括贝伐单抗、白蛋白紫杉醇、氟尿嘧啶、吉西他滨等等。
最后,还有不久前上市的双抗药物卡度尼利,可以用于含铂化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这也不失为我们的一个选择。
根据复发转移的部位,出现不同部位的疼痛,比如食管癌、胃癌病人吻合口复发可出现上腹部隐痛;胸腰椎骨转移的病人出现腰背部疼痛;肝脏转移的病人肿瘤牵拉肝脏包膜可出现右上腹部隐痛;后腹膜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可出现腰痛和腹部疼痛。有时候内脏疼痛不太容易被察觉,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感觉腹部、腰部疼痛,并且疼痛短期不缓解,甚至继续加重,应该及时做CT复查明确。
癌症一旦发生转移
化疗是控制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重要手段,其中,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的标准化疗方案。
病例1,男性,60岁,痰中带血丝4个月,查体发现肺占位,肿瘤标志物NSE、CEA均正常(这个病人先后在多家医院会诊,最后在山东肿瘤医院确诊并治疗)
病例2,男性56岁,咳嗽三个月,加重伴气喘两天。胸部CT发现右肺门区占位并右下叶肺不张,伴有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提示转移)
在网上做医学科普,遇到很多读者留言说:肺癌早期能治,没有转移的高分化癌能治,但低分化的治不好,早期发现也没用!真的是这样吗?
癌症转移为什么如此可怕?
癌症的复发则是指:在经过前一轮的治疗后,癌症细胞没有被完全杀灭,少数存活下来的肿瘤细胞继续无限增殖,并再次形成了肿瘤。
既然隐匿转移很常见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能够改善其预后。但大多数患者发现肿瘤时已属中晚期,往往已经发生转移,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祖国医学对肿瘤认识较早,在宋代以前的文献中对癌症病机、症状进行记载,并将其称为瘤、岩、肠覃、息贲等。宋代《仁斋直指附遗方论》首次对“癌”进行简明阐述,曰:“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但是古代医藉对于肿瘤转移的记载却比较少。近年来许多中医专家致力于肿瘤转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为中医药治疗肿瘤转移提供一定的依据与思路。
很多病人并没有明显的其他症状,仅仅表现为消瘦,体重下降,这是因为体内肿瘤细胞增多,消耗了机体大量营养物质。如果在进食量正常的情况下出现体重下降,最好及时去医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