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李某,男,54岁,肺癌晚期,骨转移,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睡眠也受到严重干扰,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吗啡10mg口服无效,请为患者选择治疗药物,并说明依据。
解析:患者为中度疼痛,按照癌性疼痛三阶梯治疗方案,小剂量吗啡无效,我们应该逐步增大剂量,直至疼痛得到满意的控制,注意防止发生过量中毒,同时应该配合使用抗焦虑药物,积极的防治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重度癌痛:重度癌痛比较剧烈,患者难以忍受,甚至会出现痛哭/呻吟、精神紊乱、抑郁或者大发脾气等现象,家属一定要给予安慰,理解。止痛药首选强阿片类药物(吗啡),如疼痛无法缓解,可同时加服非阿片类药物,既能增加止痛效果,还能降低成瘾性。
另外,世卫组织还推荐吗啡作为强效药物来治疗癌痛,并指出吗啡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可找到,而且价格便宜;另外,医学界对吗啡的药代动力学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已充分了解,一旦发生中毒可用纳络酮解毒。而且,吗啡发挥作用时间与半衰期相等,可随时增加剂量,且给药途径灵活,镇痛作用时间长,并发症少。
如果疼痛控制不住了,加大药物剂量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般增加药物的量是原来基础用药的20%,比如患者原来一天吃100mg吗啡(一天吃2次药,一顿就是吃50mg),加药是加20%的药量,也就是20mg,所以现在患者一顿吃 60mg吗啡,一天一共吃120mg。
可用于任何程度疼痛的辅助治疗。该类药虽不是止痛药,但它可和止痛药起到协同增效作用,主要包括抗惊厥药,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广泛的临床经验提示,这些药物具有治疗特发性神经痛的作用,如烧灼样疼痛和刺痛;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不仅可改善心理状态,而且还具有显著的止痛作用,特别是对烧灼样神经痛;抗焦虑药,如安定,可镇静、催眠;皮质类固醇,如强的松,对神经压迫和脊髓压迫引起的疼痛很有效。这些药物的应用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人不同的病情而定。止痛药多种多样,合理的应用会达到理想的止痛效果,使肿瘤患者消除疼痛。
如果患者加过两次药还是不管用,那一定要咨询医生,是不是有新的问题出现了,是病情加重了?还是出现了其他症状,需要辅助用药?如果只是一味加药,不仅疼痛没有控制好,副反应还越来越重,这就得不偿失了。
温馨提示
要治疗癌症,先要评估癌痛。在进行癌痛评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相信患者的主诉;全面评估疼痛;动态评估疼痛。评估的内容包括:疼痛的部位和范围、疼痛的程度、疼痛发作的时间和频率、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疼痛治疗史。除了疼痛本身,还要了解肿瘤的情况以及相关的检查情况。
主要针对轻度和中等度的周围性癌痛。首选非阿片类药,主要以非甾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为主。
温馨提示
有人说,你为什么就是不肯具体说药名呢,是不懂还是故意保留。这真是想多了,现代医学又不讲究什么偏方秘方,故意弄得神神秘秘,一切都是公开的,医学本就应该是公开的,弄得神神秘秘就必然是有问题的。但用药和治疗,术业有专攻,找到靠谱的专科医生很重要。
癌症痛治疗的“三阶梯疗法”
关于癌痛治疗,你需要了解这些
在疼痛来袭的时候,患者往往都会产生消极心理,甚至有些患者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因此在癌症患者因为疼痛而产生消极情绪的时候,家属要给予无私的关怀,使患者能够重塑信心,如果能够使患者多想一些开心的事情,对于减轻疼痛也是有帮助的,如果精神世界全面崩塌,患者的抵抗力则会降低,疼痛感则会变得更加明显。
随着病程的延长,癌症引发的疼痛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时,患者的精神和身体倍受煎熬,也会影响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因此当癌症患者产生剧烈疼痛感的时候,要进行止痛,通常建议通过药物止痛。如果疼痛比较轻微,则可以通过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止痛药物来止痛。如果疼痛感比较强烈,则要服用曲马多、双克英等药物进行缓解。
如果患者总是出现爆发痛,说明患者一直按时吃的止痛药已经不能有效镇痛了,需要联系医生进行调整。
有明确不宜口服指征的患者也可考虑其他给药途径(包括静脉、皮下、直肠及经皮给药等)。芬太尼贴剂不宜作为首选,仅在患者不能口服时做为一线药物,主要原因之一是芬太尼贴剂起效缓慢,不易调整剂量,患者的个体差异、皮下脂肪的薄厚等会影响疗效。使用芬太尼贴剂时应避免使用部位和周边暴露在热源下,温度升高使芬太尼释放加速,会导致剂量过量。
最好口服给药:口服药不需要别人帮助,比较方便。有规律地口服吗啡已成为治疗慢性癌症疼痛的主要手段。
个体化原则:镇痛药的剂量应因人而异。
吗啡有助提高生活质量
按阶梯给药主要是根据疼痛的程度和病因选择药物。
阿片类药物是中度和重度癌痛的基础用药,长期使用阿片类止痛药时应首选口服给药途径,口服给药简单经济,易于接受,且剂量调整方便,患者血药浓度稳定,不易产生成瘾及耐药性。
在与患者“问答”互动中发现,不少患者/家属对癌痛了解不足,家属又无法亲身感受到癌痛之强烈,而且被一些关于癌痛治疗的误区所影响,担心止痛药会上瘾,从而拒绝科学的镇痛治疗。让患者一度陷入了疼痛、恐惧、抑郁之中。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肿瘤专家建议:当患者感到疼痛难忍时,应及时告诉医生,及时接受癌痛治疗。
选择止痛药的三大标准
由于常用的这些药物都是中枢神经的抑制剂,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在服药后会出现神智恍惚、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嗜睡的症状。所以这部分患者一定不要开车或者做一些比较精细的工作。
另外,按照阶梯使用止痛药的话,分级也对判断疼痛的性质非常有用。王家双教授提到,像癌痛这几种类型,即炎性、神经性,还有一个心理性的,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往往效果会很差。而且一旦药物用得不对,它起不到作用,反而起反作用。
上面说的都是对症止痛,但除了用镇痛药,对于肺癌骨转移相关的疼痛,还要考虑针针骨转移灶进行姑息放疗,并进行唑来膦酸的治疗。此外,还要去进行抗肿瘤治疗,晚期肺癌,看是什么病理类型,是小细胞肺癌,还是非小细胞肺癌(腺癌,鳞癌,大细胞癌等),根据基因检测结果,视情况选择靶向药治疗,化疗,免疫药物治疗等,这才是治本之道,肿瘤不控制,只能一直用止痛药,而一旦肿瘤控制了,肿瘤缩小了,由肿瘤造成的侵犯或压迫解除了,疼痛也就自然减轻或消失了,止痛药就可以减量甚至可以慢慢不用镇痛药了。当然,如果不能治疗肿瘤了,或者治疗了但没有效果,那就只对症止痛。
非甾体消炎药可以直接作用于胃肠道,所以会破坏胃肠道黏膜,严重的患者甚至可以出现胃出血,所以有胃溃疡病史的患者最好不要使用;有的非甾体类消炎药(比如塞来昔布),没有胃肠道的反应,但它的副作用是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此外,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