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癌症是一种治疗周期长、治疗难度大,而且会给患者生命带来巨大威胁的疾病。但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一种“神药”,仅需一针就能将癌细胞清零,到底怎么回事呢?
今年8月26日,肿瘤患者陈阿姨从上海某医院顺利出院,她刚接受了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也就是我们说的CAR-T回输治疗。初步评估疾病完全缓解,也就是媒体报道的“癌细胞清零”。
肠癌虽然有警报,筛查是关键,而肠镜检查被公认为是发现大肠癌唯一有效的办法,甚至在一些发达国家及地区,肠镜检查已成为常规体检项目。
当一个药物适应证获批上市后,药物研发的生命周期并没有停止,依托上市后再评价及真实世界研究等手段可以为已上市药物进一步提供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为补充或修改说明书提供证据,更好地合理应用创新药。
◎ 免疫平衡:部分突变细胞逃过一劫,开始和免疫系统斗智斗勇,两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我国靶向药大多依赖进口,对于进口的靶向药物,虽然国外已通过审批,但要进入我国市场,还需要重新完成临床试验。研发、流通、审批……种种环节,也构成了靶向药物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内容简介
本期,我们邀请到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基础研究中心主任杨牧,为大家讲讲这其中的奥秘。
2022年ELCC大会发表的恩曲替尼在我国人群中的疗效数据显示,携带NTRK融合基因阳性的患者在治疗后,全身性客观缓解率达到了81%、颅内缓解率更是高达到100%。
参考资料:
临床上肝癌最容易引起腹水,当出现腹水时,患者会有腹痛、腹胀、腰围变粗、排便不畅等症状,还可能伴有发烧,一定要引起重视。
直到发展到晚期,肿瘤变大到会压迫或侵犯临近组织时,才会出现厌食、消瘦、疼痛、倦怠和便秘等一系列的症状。
该书主编张菁教授等长期在药物临床研究领域辛勤探索和耕耘,对该领域的新发展、新理念有深入的了解,取得了一系列优秀的研究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该书围绕新药临床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层层展开,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我相信,该书的正式出版将为培养高水平药物临床研究专业人才、提高药物临床研究质量和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的范本。
如果出现长时间的疲倦乏力,即便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则也可能是癌症的征兆,如白血病、直肠癌、胃癌等。
肝癌
但并非每一个人都想这位医生那般“幸运”,不少人一发现癌症就是晚期,并且预后情况极差,治疗不久后就离世了。为什么有些癌症到了晚期,却还是“不痛不痒”呢?
不少人自认为身体健康,不愿意定期做健康体检,但其实有些癌症的早期病灶是可以通过常规检查来发现的。例如常规妇科检查中的巴氏涂片能查出早期宫颈癌。
如果皮肤表面出现了没有疼痛的角化症状,比如皮肤表面出现了环形的疹子,而且高低不平,表面还粘附着灰黑色或者黄棕色的痂皮,那么则要提高警惕,这很有可能是皮肤癌的初发症状,由于皮肤癌导致的皮肤角化,一般会产生在手臂和面部。
对CAR-T来讲,当前降成本还有不少挖潜空间。包括对药品生产所需要的进口辅料和耗材加快国产替代,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推动自体CAR-T向通用CAR-T转变,引入商业保险降低支付压力等等。通过降成本、降售价,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从而进一步摊薄制造成本,CAR-T产品的生产使用才会进入一个“正向反馈”。
最近没有节食和运动,但一个月内体重减轻9斤以上,有可能是癌细胞消耗热量所引起的。此外若出现不明原因持续性发热,需警惕淋巴癌。
虽然该靶向药在2018年进入医保,住院时若使用了该靶向药,报销的比例能够达到80%,也就是说,患者个人能够节省接近3万元的费用,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复星凯特希望,通过患者援助计划和创新支付模式,减低患者成本,也在尝试自主研发新工艺,提高未来产品的可及性。
在疾病中,最令人害怕大概是癌症。很多癌症早期无明显症状,晚期才会被发现,此时多半已回天乏术。
尿中带血排除尿路感染的原因,要考虑肾癌、膀胱癌。出现便血,排除痔疮的原因,要考虑肠癌。如发生咯血、吐血,要警惕胃癌、肺癌、食道癌等癌症。
靶向药的出现,是患者的希望,但是如何把希望紧紧攥在手中,我们还有更远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