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复查是什么意思(贫血多久复查一次血常规合适)

2023-06-12 07:19:06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血常规复查是什么意思(贫血多久复查一次血常规合适)

无论是健康体检,或是到医院看病,化验血常规似乎必不可少。一张血常规化验单有二十几个项目,反映出来的信息量非常大,可以判断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还可以发现血液系统的疾病。血常规化验单主要关注白细胞(WBC)计数、血红蛋白(Hb)计数和血小板(PLT)计数,其反映的身体状况如下。

白细胞升高常见于三种情况

例如,有一次一位肺纤维化的女性患者,给予了吡非尼酮治疗,按以往的经验,这个药虽然有肝功能损害,但通常是轻度的,而且不会短时间内发生。但是这位患者却在服用该药仅三天后就出现了严重的肝损,好在我们就是短时间内复查发现,并立即停药,进行护肝治疗,才没有酿成严重不良事件。

2.另一种血液科常见疾病是白血病。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可以多,也可以少,但基本上其血红蛋白和血小板都会降低。

2.如果血小板升高大于500×10的9次方/升,则需要考虑“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这是由于骨髓中制造血小板的细胞大量增殖,引起血小板过度产生所致。血管中的血小板过多,也会引起血液变黏稠,易导致血栓生成。

最近就有这样一个老年女性患者,她是一个支气管扩张的病人,但在术后长达二周的时间内没有做过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理由是患者没有发热。后来主管医生发现患者纳差、精神状态不好,才想起来给她检查一下,顺便再复查一下胸部CT(前一次做是入院时,也就是两周前),结果复查当天患者就发热,血炎症指标明显增高,C反应蛋白>300mg/L,胸部CT显示两肺大片实变影。现在,我们很多医生平时在查房时很少会全面查体,肺部听诊基本上是不听的,那如何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呢?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电解质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做不到每三天查一次,至少一周要复查一下吧。

1.可见于部分缺铁性贫血患者。予以补铁治疗,血小板可恢复正常。

反之,由于没有动态观察指标的变化,也有差一点酿成大祸的事件。曾经有一个初治就是晚期肺癌的女性患者,首诊是因为大量胸腔积液导致呼吸困难来就诊,每天抽出大量血性胸腔积液超过1000ml。同时由于患者有下肢深静脉血栓,但患者由于经济困难拒绝做下腔静脉滤网,于是给予以低分子肝素 1.5支 q12h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最初几天随着胸水的引流,呼吸困难得到改善,症状逐渐改善。但是又过了几天,却出现了胸闷气短的情况,血色素进行性下降(入院第一天142g/L,入院第5天降到96g/L)。但是第六天是周六却没有复查血常规,到了周日患者胸闷气短情况非常明显,整个人有严重的濒死感,值班医生发现患者面色苍白,意识到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贫血所导致的血液性缺氧,于是给予患者复查血常规,结果发现血色素掉到了62g/L,不及入院时的一半。紧急停用低分子肝素,以及输红细胞治疗后,患者才逐渐缓过来。

2.如果血红蛋白升高超过200克/升,需考虑“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一种恶性血液病)的可能。这些患者由于红细胞太多,使血液变得黏稠,极易诱发血栓,导致脑梗死、心肌梗死等血栓栓塞性疾病。

2.白细胞数超过30×10的9次方/升,有患血液疾病的可能,需要做血液涂片检查。少数情况下,儿童或青年人严重感染时白细胞也可能会升到这么高。

1.机体代偿性反应,如运动员经常需要消耗大量氧气;高原上空气稀薄,长期居住的人也会出现代偿性红细胞增多;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由于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会造成血红蛋白代偿性升高。

10年前那个晚上的事情给我一个最大的教训就是,作为临床医生要对所管理的住院病人负责,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及时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去发现问题。所以我要求规培医生对于普通轻症病人每三天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电解质,对于重症病人要每天复查。就是养成这样的习惯,我们避免了很多严重不良事件。

1.最常见的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它是由于人体内产生了异常的可以破坏血小板的抗体,导致血小板被大量破坏。

1.最主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患流行性感冒时会出现白细胞减少,持续2~4周后会自行恢复正常。

3.白细胞数超过50×10的9次方/升,患白血病的可能性非常大。但并非所有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都会升高,一般超过90%的慢性白血病患者白细胞会升高,而急性白血病中有60%~70%升高,其余的可以正常甚至降低。

白细胞降低常见于三种情况

1.白细胞在(10~30)×10的9次方/升,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比如肺炎、泌尿系感染等。通常是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其他白细胞比例下降。

3.血小板减低还可见于药物所致。各类抗肿瘤药可以杀死血小板,前述可减低白细胞计数的各类抗菌药,也可引起可逆性的血小板减少。

血红蛋白升高的常见情况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109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