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病人能喝牛奶吗?还有吃甜食糖癌症能吃茵类木耳…,以及癌症病人能喝牛奶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得了癌症的人可能对一个词非常熟悉,就是发物,经常会听到有人说癌症患者不能吃发物,这是真的吗?
发物是什么?
其实,发物是一类食物的统称,但在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中,并没有发物的说法,因此它更多的是来自于民间。
民间把发物定义为能诱发某些疾病、对身体有刺激性的食物。
比如,鱼虾易使人过敏,羊肉易上火,所以这些都是发物。但实际上,并非所有人吃鱼虾都会过敏,吃羊肉都会上火,这是民间把个人现象总结成经验,流传至今。
有些地区的民间习俗对癌症病人特别强调“忌口”,往往将一些肉类食品如鸡、鹅、鱼、虾等列为“发物”,认为应绝对“忌口”,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癌症为消耗性疾病,必须供给足够的营养,如过份强调忌口,甚至连人体必须之品也被禁止食用,则可能加重营养缺乏。癌症病人的忌口,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只忌食那些不利于病情康复的食物。
癌症病人饮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不同癌症病人饮食注意事项是不同的。
比如:
肺癌患者宜选用牛奶、鸡蛋、瘦肉、动物肝脏、豆制品、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可以尽量增加病人的进食量和进食次数。肺癌病人应忌腥油腻食物,禁忌辛辣和烟、酒等刺激性食物。肺癌患者常出现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干等,可食用具有润肺止咳作用的梨、柿子、银鱼等。
如果长时间吃一些含高脂肪的食物,那么直肠癌的发病率就会大幅度提升,比如肥肉、猪肉等。特别是一些体型肥胖的人群,如果经常吃高脂肪食物的话,会增加直肠癌的发病率。
此外,有些食物还有保护机体功能的作用,能减轻放疗、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如木耳、香菇等。因此,接受放疗、化疗的病人多吃这些食品,可以防止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另外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食物是危险的致癌食物?比如,熏烤食物:烤鱼、烧烤、烤肉等。污染物质高的食物:被喷洒了农药、杀虫剂等的蔬菜瓜果。高脂肪膳食。
作者:薛彩花(综合治疗科)
编辑:Suzy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原创出品。
一个“癌”字三个口,很多癌友害怕病从口入,严格把控着自己的饮食,武汉的李阿姨也不例外。
李阿姨今年65岁,做完肿瘤切除手术快一个月了,一个月来,李阿姨是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一点儿肉腥都不沾,每餐就吃一点青菜和淡粥,眼看着李阿姨越来越瘦,好几次站都站不稳,家人还以为手术出了后遗症,赶紧带她回医院治疗。
主治医生检查后,说:“手术后营养跟不上,免疫力提不上去,导致手术伤口愈合不全,有感染嫌疑,需进一步观察。”
好不容易做了手术,却因为忌口再次把自己送进了医院,李阿姨悔不当初,疑惑地问医生:“不都说肿瘤手术后要忌口么?我才不敢吃肉,吃发物,咋又感染了呢?”
医生说:“其实手术后忌口要求因人而异,忌口也不是什么都不吃,前提是要加强营养,保证有正常的免疫力。”
很多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听到各种各样关于饮食的限制或说法,其中,“不能吃发物”被传得最广,也是最被患者“遵守”的一条。其实,好问君不明白,这个“发物”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毕竟西医营养学上它也不存在这个说法啊!
于是,好问君就去查阅一些相关文献,原来中医认为,这个“发”有激发、诱发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没病,吃了这类食物生病了,或者旧病重发,那么,这类食物就是所谓的“发物”。
照这么理解,“发物”范围很广泛,每个患者情况不一样,所对应忌食的“发物”也不一样,而且患者也不知道自己吃什么会加重病情,所以患者干脆什么都不吃,像李阿姨一样,最终导致自己营养不良,给癌症治疗带来阻碍。
虽然解释“发物”的概念太虚,但是好问君发现,这其实跟“过敏”差不多,同样因人而异。首先,对某类食物过敏的患者,无论生病与否都不应该食用这类食物;而除了会与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外,很少患者会因为癌症就突然对某种食物过敏,一点都不能沾。
所以,依好问君所见,在了解自己身体接受能力和疾病情况的前提下,癌症患者不能听风就是雨,对某些被称为发物如老母鸡、鸭肉、牛肉、海带、豆制品的食物全盘拒绝,毕竟其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对提高身体免疫力很有帮助。
当然,如果你不放心,好问君就根据一鸣在《药物与人》上发表的《“发物”吃还是不吃,需因人而异》一文,为大家整理了四类“发物”,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忌口。
一类是发热之物,阴虚火旺的患者是不适合吃的,如姜、花椒、胡椒、羊肉、狗肉等;
二类是发风之物,就是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虾、蟹一类的海鲜,鸡蛋、香椿等,这些食物癌症患者食用时要小心谨慎。
三类是湿热之物,主要是糯米、猪肉等,有肠道疾病的癌症患者食用糯米不易消化,容易湿滞,对康复不利;
四类是冷积之物,如西瓜、梨、柿子等生冷食物,容易使体制虚汗的患者加重病情,引起脾胃不适。
开头医生也说了,癌症患者的饮食不是忌不忌口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加强营养。癌症患者一般会出现恶心、厌食的情况,在食欲欠佳时,太多的饮食限制反而会造成患者的营养摄取不够。
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对抗癌细胞、修复受伤组织都会消耗大量的热量及蛋白质,营养若是跟不上,免疫力降低,伤口愈合不全,就容易收到感染,增加手术的并发症,对治疗极其不利。
因此,除了一些接受了胃肠道手术的患者或是有急性症状(如腹泻)的患者,必须有一些饮食上的限制和调整外,大部分普通的癌症患者基本上没有太多的饮食禁忌,该吃啥吃啥。
针对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化疗后出现口干的副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副主任赵鹏程医师建议,患者可以尝试用酱汁、肉汁或低脂牛奶来滋润食物,或者将食材放入搅拌机中打碎,使其液态化,吃起来也容易些。
而如果癌症患者食欲不佳,对营养物质代谢和吸收能力较弱的情况,在饮食上可以增加适量的调味料,如葱、蒜、姜、洋葱、柠檬、苹果、西红柿等,增添食物的香气,也可以改善患者的食欲,让身体倍儿棒!
抗癌治疗是重中之重,但健康饮食也同样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癌友们必须十分重视食物营养,增强体质,防止营养不良。如果大家还有关于癌症饮食的疑问,也欢迎在评论区与好问君交流,争取吃好喝好,提高免疫力,抵抗癌症!
参考资料:
[1]赵鹏程.癌症患者吃饭有讲究以下饮食知识要记牢[J].中国食品,2019,(15):136-137.
[2]陈幼婕.很多人都不明白中医为什么有“发物”一说发物也有两面性巧用发物也能够防病[J].自我保健,2019,(3):22-23.
[3]一鸣.“发物”吃还是不吃,需因人而异[J].药物与人,2014,(7):6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咦,妈,怎么今天早上喝豆浆啊?牛奶喝完了?”小赵看到餐桌上的豆浆很疑惑,家里每天早上喝的都是牛奶,她喝了十几年了,怎么今天突然变了?
“听说牛奶喝多了,会有致癌物沉积,对身体不好。从今天起,咱们就不喝牛奶了,改喝豆浆。”小赵的母亲王女士一本正经解释道。
“牛奶会致癌?从来没听说过这事儿,是不是谣言啊?我们喝了这那么多年不是没事儿吗?”
“保险点儿好,现在没事不代表以后都没事,还是少喝吧!”
从“一杯牛奶强壮中国人”到“牛奶致癌”,牛奶近几年的“风评”逐渐走歪,长期喝牛奶,到底是健康效益更高,还是弊大于利?今天小艾就来跟大家好好聊聊“牛奶致癌”这个问题。
一、每天喝牛奶,乳腺癌患病风险可增加30%一项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的研究发现,即便是适量摄入乳制品,也可能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根据摄入量的不同,风险最高可达80%。
洛马林达大学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近5.3万名北美女性进行了8年的跟踪调查。通过食物频率问卷(FFQ)对这些女性的饮食摄入量进行估计,并重复24小时的回访。
最初这些女性都未患癌,而到研究结束时,随访中有1057例新的乳腺癌病例。与乳制品摄入很少或不摄入相比,摄入较多的乳制品卡路里、乳制品与较高的乳腺癌风险相关,尤其是牛奶,关联性更强。
论文第一作者Gary E. Fraser博士表示,每天喝1/4至1/3杯的牛奶,可能使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30%;每天喝一杯牛奶,相关风险会上升到50%;而每天喝2-3杯牛奶,相关风险可能上升到70%-80%。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研究人员这可能跟牛奶中的性激素含量有关。女性乳腺癌是一种激素反应性癌症,而奶牛乳汁中性激素含量较高。
二、奶制品摄入量较高,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显著升高洛马林达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28737名未患癌症的男性进行了平均7.8年的跟踪调查,通过定量食物频率问卷(FFQ)评估这些参与者的具体饮食情况,并收集了他们的人口学特征以及前列腺癌症的状态。
最终数据显示,在所有的参与者中,累计出现1254例前列腺癌病例。而与每日仅摄入20.2g乳制品(约每周0.5杯牛奶)相比,每日摄入430g乳制品(约每天1.75杯牛奶)的参与者,前列腺癌的患病风险增加了26-27%(p<0.01)。
但有意思的是,乳制品摄入量与前列腺癌患病风险并非呈线性关联。在较低的乳制品摄入量范围内,风险会增加更多;而当每日饮奶量到达150g之后,这种风险似乎达到了“饱和状态”。
也就是说,与不饮奶的人相比,每日只喝50g牛奶都可能大大提升前列腺癌的患病风险;但每日饮用150g和300g牛奶的人,其中的患病风险区别并不大。
对此,研究人员建议,有前列腺癌家族史或符合其他高患癌风险特征的男性,要“谨慎”饮奶,可选择豆奶、燕麦奶等非乳制饮品来代替牛奶。普通人若实在担心饮用乳制品增加患癌风险,可以优选酸奶、奶酪等。
三、根据上述研究,牛奶就不能喝了?上述调查研究或多或少表明了,摄入过多的乳制品,尤其是牛奶可能增加患癌风险,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少喝甚至不喝牛奶呢?
其实不然。上述研究多属于观察性研究,而非随机对照试验,因此所观察到的关联性并不能直接证明乳制品摄入和癌症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
而根据过往多项研究,喝牛奶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如促进生长发育、预防慢性疾病、治疗营养不良等非常明确。
所以,综合来看,牛奶还是能喝的,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也推荐国人每天摄入奶及奶制品300~500克。
当然,或许还有人会问,普通人喝牛奶当然没问题了,但是癌症病人体内肿瘤“蠢蠢欲动”,也能照常喝牛奶吗?
答案是可以。肿瘤患者由于体内癌细胞生长,影响代谢能力,导致葡萄糖利用下降,骨骼肌和内脏蛋白大量消耗,同时内源性脂肪分解增强。因而,肿瘤患者往往需要更充足的蛋白质和热量补充。
而牛奶在内的奶制品可以很好地提供肿瘤患者需要的能量物质,是增强营养和免疫的优选食物,所以患者可以根据自身身体情况及运动状况来摄入适量的牛奶或乳制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姚颖教授建议,治疗期和康复期(尤其是带瘤生存的患者)的肿瘤患者,如果没有严重的营养消耗,每天可摄入1~1.2g/kg蛋白质;如果患者有营养不良等营养消耗,那每天摄入蛋白质则增加至1.2~2g/kg。
四、关于牛奶的2个“常识”,其实是假的!1、早上喝牛奶最好?
有人认为早上是最适合喝牛奶的时间,因为早晨8:00-9:00肠胃苏醒,吸收功能较好,这个时候喝牛奶能加快胃中蛋白酶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但实际上,喝牛奶没有什么所谓的最佳时间,一天任意时段都可以喝,营养价值并不会因为摄入的时间段而发生变化。
相反,需要注意的是,乳糖不耐受人群因为乳糖酶不足,空腹喝牛奶容易出现腹胀腹泻,所以不建议早上空腹喝牛奶。
2、牛奶雌激素高,容易性早熟?
目前并没有可靠证据能证明喝牛奶会导致儿童性早熟或损害儿童健康。奶牛产奶过程中的确会自然分泌一种天然雌激素,但含量极低,对人体没有伤害,人类母乳中所含的此类雌激素甚至高于牛奶。
而如果是人为添加,用语治疗母牛疾病的雌激素,国家也有着严格限制,相关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所以,只要是从正规厂家购买的牛奶,就不必过于担心雌激素问题。
均衡膳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前提。关于乳制品摄入会增加致癌风险的说法目前并无可靠依据,相反,乳制品给人体带来的营养价值非常明确。因此,不必过多的担忧乳制品对身体的隐患,可以放心饮用。
参考资料:
[1]Gary E Fraser et al,Dairy,soy,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those confounded milk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20).
[2]Orlich MJ, Mashchak AD, Jaceldo-Siegl K,Utt JT, Knutsen SF, Sveen LE, Fraser GE. Dairy foods, calcium intakes, and riskof incident prostate cancer in Adventist Health Study-2. Am J Clin Nutr. 2022Jun 8:nqac093.
[3]《牛奶真的致癌吗?牛奶还能喝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2022-07-1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