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晚期用什么中药方,以及中药可以治疗癌症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癌症的治疗过程中,有很多中药古方,经过中医辨证加减,对于癌症治疗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常用的方剂,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为补中益气、调理脾胃之代表方剂。李东垣解释补中益气汤时说:“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在临床实践中,通过辨证施治,对本方加减化裁,在治疗癌症中的效果良好。
通过一个病例分享一下:患者,女,患子宫内膜癌2年余,近3月消瘦明显,腹坠胀,乏力,偶发热,时有胸闷,予当地医院诊察:盆腔积液,并予以对症治疗,症状缓解不甚明显,于是寻求中医药治疗。患者初诊时症状:腹坠胀,乏力,无发热,无呕吐,时有胸闷,无咳嗽,舌暗淡苔腻,脉象沉弱无力,查体:神情精神弱,双肺呼吸音粗,心音可,腹肌稍紧张,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查彩超示有盆腔积液。结合症状舌脉辨证为气虚湿滞,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药用:黄芪、白术、党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茅根、冬瓜皮、茯苓皮、甘草、生姜、大枣等,患者用药后,尿量较前略增多,乏力、腹坠胀等诸症较前明显减轻,复查彩超显示盆腔积液减少,目前仍在巩固治疗中。
患者子宫内膜癌晚期,病属正虚邪实,脾虚瘀血与水饮互结,水饮内停,阻于腹腔,应用补中益气汤辨证施治。方中黄芪健脾利水,并加茅根、冬瓜皮、茯苓皮加强利水之效,党参、白术以益气健脾、增强脾气运化水湿之功,当归以活血,陈皮入脾经,柴胡、升麻入肝经,起疏肝理气、加强脾气运化水湿之效。患者病情虽属顽疾,但辨证施治,仍可减轻患者疾苦。
癌症患者病机复杂,晚期癌症病属本虚标实,如肿瘤热、恶性腹水等症在晚期癌症患者身上经常出现,在治疗中,若以正虚为主要病机,灵活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可以取得不错的疗效。化疗后患者病机属本虚,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强脾胃运化功能,使气血生化有源,既可增强体质,又可减轻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当然,光光知道补中益气汤是不够的,每个人体质都有区别,临证有加减,效果才更好。
今天给大家看两个晚期癌症的病人,都是4个多月前确诊的,多发肺转移瘤,一个吃中药,一个打化疗,我们看一下两种治疗措施的不同。
病例1,农民,突发癌症这是一位49岁的农村男病人,在田里干农活时突然觉得右上腹痛,放射到右边肩膀,越来越疼,赶忙撂下农具来医院挂了急诊。CT结果很残酷,癌症晚期:
他的双侧肺叶长了十余个类圆形结节,最大的1.2cm,这种形态首先要想到转移瘤。医生顺着片子往下找,在他的右上腹肝脏位置发现了原发肿瘤(左下图片箭头所示),已经超过9厘米。这是一位肝癌肺转移的病人,晚期了,因为突发上腹痛发现半天,之前没有明显症状。
很遗憾,他是一位慢性乙肝患者,如果平时重视体检,也许有机会更早一点发现。更遗憾的是,他只同意对原发肝癌的介入治疗,做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肺部转移瘤选择回家吃中药。
两个月后回来复查,肝癌病灶稳定,但肺转移瘤明显增多了,呈典型的树上挂果征:
然后他依然拒绝了化疗,回家继续服用中药,又过了两个月再次回来复查,病灶继续进展,这个时候他的气色已经很差了,体重掉了差不多20斤:
中药可以治疗癌症吗?也许可以,至少可以起到调节免疫、增强体质的辅助作用,但不宜神化,不能作为唯一手段。更无语的是,他这几个月的中药,花了快4万块……
病例2,胸闷咳嗽气短,发现多发肺转移瘤这是一位60多岁的男病人,吸烟多年,因为胸闷咳嗽气短来呼吸科检查,CT发现多发肺转移瘤,晚期了:
病理是转移性肺鳞癌(非角化型),而且很遗憾,基因检测阴性不推荐靶向治疗。之后选用化疗(吉西他滨+奈达铂),2周期后复查,转移瘤明显缩小,提示治疗有效:
病灶缩小是个好消息,于是继续治疗,又过了2个月再次复查CT,显示肿瘤进一步缩小:
这是上周刚复查的图像,老人现在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能吃能睡面色红润。化疗让他有一点点脱发,胃肠道反应为0度,就是说,他几乎没有不良反应。
晚期癌症多发转移,大部分只能追求延长寿命,难以根治必须承认,我们还没有攻克晚期癌症,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等等,还只是延长寿命的手段,没有从根本上战胜癌细胞。
而一直以来,很多人对化疗畏之如虎,担心化疗反而会缩短寿命人财两空。其实以上手段都是对抗癌细胞的有效手段,合理使用都有机会创造奇迹:
这位60多岁的老太太,6年前查出肺癌伴肺门淋巴结转移,通过全身化疗和肺门区定位放疗,至今没有复发。这类长期带瘤生存的病例几乎每周都能遇到,晚期癌症病人的生存期也在逐步延长,未来可期!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分享小病例,传递正能量,欢迎关注!
“中药抗癌到底有没有用”这个话题一直在肿瘤界存在争议,有些人持肯定态度,有些人持否定态度,但大多数人,都认为中药是可以改善化疗后的不良体质的。事实真的如此么?
日前,美国顶尖肿瘤医疗机构——纪念斯隆凯瑟琳医学中心(以下简称MSKCC)在最新实验室和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全新发布了一本面向肿瘤患者的全英文版《草本抗癌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药材和营养素与癌症的关系给出了最新最权威的解释,其中大有颠覆过往常识之处。跟着量子君来一起来看看中药与癌症关系的真相吧!
黄芪:抗癌防癌并无明证,可降低化疗副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黄芪具有补气固表,脱毒排脓,利尿,生肌的作用,说人话,就是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排出体内的毒素,加速伤口的恢复。
而《指南》中对于黄芪这样描述:黄芪具有刺激免疫的功能。根据实验室的研究,即使单核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或淋巴细胞已受到抑制,黄芪萃取物仍能促使上述细胞变得更加活跃。此外,科学家在老鼠实验中发现,黄芪能解除环磷酰胺(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的免疫抑制功能。同时,有研究发现,黄芪可以通过增加氧气的摄取,来缓解运动员的疲劳感。
看来,对于黄芪作用的看法,美国研究机构和传统中医理论存在着惊人的相似!
西洋参:抗不抗癌不知道,改善疲乏很有效
《指南》中对于西洋参的描述,是这样写道的,尚无得到数据上的支持西洋参具有预防与治疗癌症的作用,但是西洋参能改善癌症疲乏感与提高生活质量。除了改善癌症的疲乏感外,MSKCC指南也明确指出,西洋参能降低体内血糖,降低感冒发生次数及减轻感冒的症状,同时能提高健康的成年人在工作时的记忆性。但同时,指南也指出,乳腺癌患者应当谨慎使用西洋参,因为西洋参会刺激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而中医理论认为,西洋参具有补气养阴、清火生津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气虚火旺,虚热烦倦,口燥咽干等等的症状。综合MSKCC的研究结果来看,对于本身体质属于中医理论中“阴虚火旺”的癌症患者,服用西洋参是可能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的。
冬虫夏草:免疫细胞“刺激者”,好处大都在肾上
中医理论认为,冬虫夏草具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的作用, 也就是说,它对于肺部疾病及肾脏疾病,是有显著的较好的作用的,可以提高这些脏器的机能。
《指南》中对于冬虫夏草的描述是这样的:冬虫夏草能刺激许多不同的免疫细胞,能够降低药性强的药物所带来的肾脏毒性。同时,对肾转移的患者的研究显示,冬虫夏草能帮助改善肾功能。但是,《指南》也特别提醒:骨髓癌患者(如: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或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不宜使用冬虫夏草。
以上就是量子君今天为大家带来的三种常见中药防癌作用的真相解! 和平常“口口相传”的认识是否一样呢?下一期我们要讨论的会是一些“有毒”的中药哟!想了解详情的话,就请持续关注“ZL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