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早期的5大症状(结肠癌早期症状)

2023-10-23 09:16:37
肿瘤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结肠癌早期的5大症状(结肠癌早期症状)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结肠癌早期的5大症状,以及结肠癌早期症状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结肠癌发出的5大信号,你注意到了吗?

结肠癌是一种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多发于40-50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偏好重口味、高糖高脂饮食、饥饱失常、饮食不洁、熬夜,使结肠癌的发病日趋于年轻化。

结肠癌特异性症状不明显,发生、发展隐秘,通常难以察觉,严重时侵犯周边或远处组织。但早期结肠癌治愈率较高,所以能够在早期身体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时就发现疾病至关重要。那么结肠癌向我们发出了哪些信号呢?

大便异常改变

结肠癌大便的异常改变通常表现为便秘或腹泻,便秘是由于结肠癌的肿块造成的肠道局部狭窄,粪便难以排出。而当肿瘤及其分泌物刺激肠管,导致肠道发生局部浸润、糜烂、溃疡时,患者就会出现腹泻,一些人还会伴随矢气增多、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长期慢性腹泻不仅会造成脱水、营养不良,还可能是肠道癌症重要的早期信号。如果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数周的腹泻、便秘或二者交替发生,则需要格外警惕结肠癌。

左半结肠肿瘤多为浸润型,易引起环状狭窄,可阻塞肠管,导致大便通过时不畅,导致大便变细。肿块型的结肠癌组织会导致大便在肠腔内受到挤压而发生变形。当出现便次增多,便量减少,大便形状变细变扁时,就可能是结肠癌在向你发出信号了。

腹痛、腹胀等消化道激惹表现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腹痛的经历,能够引起腹痛的疾病也很多。结肠癌引起的腹痛表现为腹部隐痛、右侧有腹饱胀感,部分伴有恶心、呕吐,多于进食一段时间后、或排便前加重,有些患者还伴有食欲不振、大便性状改变等。

便血

绝大多数情况下,便血多见于痔疮。痔疮出现便血是由于排便运动造成脆弱的直肠末梢血管破裂而导致出血,这种血的颜色较为鲜艳,可附于粪便表面,或便后点滴而下,若伴排便时、便后肛门剧烈疼痛,也考虑肛裂可能,但不能排除结直肠肿瘤可能。

痔疮与结肠癌的都可能出现便血,因此要明确诊断后方可治疗,建议到正规医院或诊所进行检查,切不可自行诊断,以免耽误治疗。如果出现深棕色、黑色血便,或排出不成形,混有粘液、脓血的大便,则需要格外注意排除肠道肿瘤、胃出血等病变可能。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食用红心火龙果、西瓜或添加红色染色剂食物等亦可引起红色血样便,一定要注意分辨。

持续性便 意

有些人在排便后仍有不尽感,或持续、反复出现便意却没有真正排便,这也是个结肠癌的向你发出的重要信号。当肿瘤组织阻滞肠道,导致肠道无法排空时,滞留在肠道中的粪便就会持续刺激肠道,使人持续产生便意。

体重无诱因明显下降

体重下降对于减肥人士来说可真是个好消息,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体重出现无诱因的明显下降,就需要警惕是否有糖尿病、甲亢甚至恶性肿瘤的可能。恶性肿瘤的生长会消耗身体的大量营养,因此许多恶性肿瘤患者会出现消瘦、乏力、贫血等诸多消耗性疾病的症状。

不论以上症状是否由于结直肠癌症直接或间接引起,但是这些症状反复或持续出现都是的身体向你发出的重要信号,一定要及时就医,配合医生进行肠镜、肿瘤标记物筛查等相关检查。

结肠癌虽然可怕,但是早期发现的治愈率还是很高的,早期治疗对该疾病的康复和预后是有极大好处的。退一步而言,即便并非结肠癌,而是结肠炎症、肠息肉等疾病,能够在发现后得到有效、积极的治疗,就意味着很大程度上防止疾病进一步进展,也是预防了结肠癌的发生。

但需要强调的是,结肠癌发生的具体表现与癌肿部位、病理类型及病程长短都有密切关系,该疾病的发生、发展都较为隐匿,并非所有的结肠癌都会出现以上较为典型的临床表现。最保险的结肠癌预防方法,就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定期肠道检查,尤其是对于早期结肠癌手术术后,结肠癌家族史,结肠炎、肠息肉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更加需要关注自己的饮食和肠道健康。

来源:夜白 兰世亭

早期肠癌症状不明显,出现了哪些信号要警惕?

今天遇到一位晚期结肠癌的年轻女士,很清秀的一个人,才29岁,走不动路了,坐着轮椅过来做检查,由于网膜转移,肚子里出现大量腹水,脸色很白。她老公说,疼了小半年了,一直觉得年轻,不会有什么大事儿,断断续续吃过一些药,直到肚子鼓起来,医生说没法手术了……

结直肠癌是我国第3大癌症,城市居民发病率高于农村(城里人吃得不如农村干净?),大约每10个癌症病人中,就有一个是结直肠癌,早期发现可以手术彻底治愈!

结直肠癌的治疗要比肺癌、肝癌稍微简单一些,因为大肠全长1.5米,切除一段不影响身体健康。所以要重视早期症状,争取及时发现!分享一些常见的结直肠肿瘤早期信号,年轻的读者可以指导一下家里的老人,保障家人肠道健康。

结直肠癌的早期信号,常见有4个:

1.大便变细和大便习惯改变

癌细胞早期起源于肠黏膜,并逐渐增大,会像菜花状向肠腔内突起,挤压肠内容物造成大便变细和排便习惯改变。

2.反复腹疼、腹胀,甚至逐渐减重

肿瘤可以引起局部疼痛和不完全性肠梗阻,出现腹胀和肠鸣音亢进(每分钟>3次);当肿瘤较大时,可以在腹部摸到包块。今天这位女士就是经常右侧腹痛,开始以为是消化不良,吃药后略有好转,结果大意了……

3.反复大便带血,甚至出现贫血

结直肠肿瘤的肿块质地通常比较脆,表面黏膜容易糜烂,与粪块发生摩擦容易出血。大便带血常见的原因是痔疮和结直肠癌,长时间反复发作可以引起贫血、乏力、脸色苍白、容易心慌等。

4.不明原因的消瘦

肠道是消化吸收营养的场所,肿瘤发生后影响肠道功能,反复出血,还有肿瘤慢性消耗可以导致体重减轻。中老年人应该养成每周测量体重的习惯。孩子们可以买一个电子体重计放在家里,嘱咐老人每周上去测量一下,有助于早期发现危险信号,这是一个很好的预警方法,对各种消化道肿瘤、肺癌等都有预警意义。

不能忽视的十二指肠癌

在胃的下方连接一段肠管,长度大约是12个手指的宽度,胆汁和胰液就是从这里汇入肠管内参与消化食物。十二指肠的癌症也不算罕见,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尤其是中青年人,常见症状是上腹疼(餐后明显)和胃梗阻。

白色是高密度钡餐

这位病人59岁,因为胃胀和上腹痛半个月做钡餐检查,发现十二指肠下段梗阻,有一个半圆形的充盈缺损(箭头),进一步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腺癌,增强CT观察周围结构,没有肝脏转移和周围侵犯,具备手术条件:

这位病人在3年前已经成功手术切除,今年复查情况挺好的,体重恢复,也没有贫血。

我国的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排在恶性肿瘤的第3位,而死亡率排第5位,说明它的预后比其它高发癌症要好一些,早期发现至关重要,结肠镜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分享小病例,传递正能量,欢迎关注!

结直肠癌有哪5大临床表现?如何预防?

结直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部恶性肿瘤的3~5位;我国东南沿海发病率较西边部高,城市高于农村;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率从50岁后明显上升,75~80岁达到高峰,30岁以前也并不少见。

患结直肠癌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威胁患者生命,积极预防显得极为重要。

结直肠癌的临床5大表现

1.便血或大便隐血阳性

早期可表现出血便或大便潜血阳性。便血量与肿瘤大小和溃疡的深度等因素有关。

右半结肠由于肠壁较薄,血运丰富,右半结肠癌更容易发生出血。

左半结肠癌可发生便血。

直肠癌便血容易误认为是痔疮出血。直肠癌在肛门指检时指套上可有血性粘液。

2.大便规律改变

可表现出顽固性便秘,大便行状变细。

右半结肠癌可表现出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左半结肠癌可出现腹泻、便秘;由于左半结肠中粪便水分被吸收容易发生左半结肠癌肠梗阻。

3.腹痛

结直肠癌可出现腹痛,梗阻发生时疼痛加重,或为阵发性绞痛。

右半结肠癌表现为右半腹钝痛,或同时涉及右上腹或中上腹。病变可使胃结肠反射增强,可出现餐后腹痛,容易误认为胃溃疡疼痛。

4.腹部肿块

发现腹部肿块时,结直肠癌已到晚期。多数直肠癌直肠指检可触及肿块。

5.全身症状

右半结肠癌发现较晚,可有贫血、低热。晚期结直肠癌常出现消瘦、恶病质、腹腔积液等。

结直肠癌的病因有哪些?

1.环境因素

过多摄入脂肪或红肉,膳食纤维不足等;肠道菌群紊乱。

2.遗传因素

3.危险肠道病

结直肠腺瘤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可发生癌变。

4.高危人群

(1)大便潜血阳性;

(2)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或本人有癌症史;

(3)长期吸烟、过度饮酒、肥胖、活动少,年龄>50岁;

(4)有下列6项中的2项属于高危:

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

(5)有盆腔放疗史。

如何预防

1.对高危因素人群定期筛查、体检;

2.生活方式调整:

加强体育锻炼,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戒烟限酒。

3.腺瘤一级预防和腺瘤电镜下摘除后二级预防

(1)药物预防

高危人群可用阿司匹林或COX-2(如塞来昔布)进行预防;

低血浆叶酸补充叶酸预防腺瘤复发;

钙剂和维生素D可预防腺瘤摘除后复发。

(2)定期结肠镜检查。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30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