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杀死肝癌,再获成功!
8月27日,据《福州晚报》报道,一名中年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经过标准治疗后失败,陷于了绝望之中,此时医生建议他使用国内最新上的钇[90Y]微球治疗。经过一个小时的介入手术后,男子顺利完成了治疗,并且达到了预计的治疗目标,具体效果如何还要看后续的观察。
(图片来自:和记黄埔医药官网)
2021年9月3日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癌CAR-T疗法治疗药物。
图文无关,仅为配图
就是不能想买多少就买多少!
这两天有没有被一条医学新闻刷屏?↓↓↓
在查阅了公开信息后红星新闻记者发现,这12种特效药中有9种为进口药物,月均用药开销在万元以上,包括了免疫疗法PD-1国内已上市的全部4种药物(K药、O药等)以及8种最新抗癌靶向药,主要用以治疗肺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黑色素瘤、结直肠癌、骨髓瘤等癌症,同时这12种药物都是近1年新上市的药品。升级版保障期为三年,投保年龄从0岁到65岁,提供300万的用药保额,保费每月6元起。
可带病投保:即便投保前得了病,哪怕是癌症,也可以投保。
参考资料:
祸从天降,直击人心
这样严重的副作用,让医生只能在治好癌症和维持病人基本生命之间不断权衡,甚至 “妥协”。所以化疗的药物浓度都必须严格控制,而且不能一直使用,必须一个疗程一个疗程来。如果化疗药物也能像抗生素一样大剂量持续使用,癌症早就被治好了。这是我为什么觉得艾滋病会比癌症先被攻克的主要原因,毕竟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外源性疾病”。
“药神保”的介绍,基础版的被保险人可以享受癌症确诊后2年内的抗癌特药供药保障和服务;而购买了升级版的被保险人,则能获得确诊后3年内的免费用药,药品覆盖了目前国家批准引入的所有抗癌特药,同时承诺将随着国家批准的特药目录同步升级保障范围,自动覆盖新的抗癌特药。
因此,只有将医疗险与重疾险搭配投保,才能将保险公司赔付的钱循环起来使用,既治了病,又能有一笔钱保障自己病后的各项开支。
“拉罗替尼”的有效时间也很长,75%的患者有效时间超过了一年。
“多少钱一瓶?”
你相信吃中药能治癌症吗?
如果你是自由职业,医保和养老保险是可以分开缴纳的,建议大家务必要缴纳医保,居民医保或新农合一年最低只要几百块钱,生了大病起码还有医保可以兜底。
中国正在大踏步地迈进老龄化,大家对医疗保健空前重视。投机商家和伪保健品专家们也看准了这个机会,借由各种 “科普” 的机会给大家宣扬各种莫须有的保健知识。我的一位好朋友刚回中国顶尖大学之一当教授,他说不时收到各种保健品企业要送他一大笔钱,换取他为某保健产品的书面支持,这样企业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贴上 “哈佛大学博士,XX大学医学院教授郑重推荐” 的标签,我相信这样的广告是很有迷惑性和吸引力的。我的朋友不愿意收取这种钱,但是肯定有人愿意 (比如下图这俩 “专家”)。所以大家无论看到什么样的专家,请记得基础研究也好,临床医学也好,任何真正的科学都是有据可查的,没有引用文献的 “专家语录” 都是 “伪科学”。并不是白头发多的老头说话就靠谱。
静脉化疗:这种治疗方法是最早使用的治疗白血病的手段,它在临床上有40多年的经验,所以到了今天,急性白血病的基础治疗方案仍然是静脉化疗。静脉化疗能使白血病在短期内得到控制,但难以除根。
例如全民偶像乔布斯,靠金钱支撑,在诊断胰腺癌后活了8年,可谓是不小的奇迹,但是大家仔细看他得病前后照片对比,能清楚发现他身上的肌肉和脂肪几乎消失殆尽。最后还是由于呼吸衰竭而去世。
重组细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注射液
直到1990年后人们能够对基因进行改造(传说中的转基因),曙光终于出现在天边。转基因溶瘤病毒相对自然界中的普通病毒,有很多的好处:
(图片来自:前沿生物官网)
肝病会引起患者出现异常的消化道表现,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便秘以及厌恶油腻等。
医保目录,为什么影响报销?
在美国,“K药”先后获得14个FDA授予的突破性药物审批资格,获批多达12个适应证,覆盖9种不同的晚期肿瘤,是目前获批适应证最广泛,覆盖瘤种最多的一个PD-1单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八点健闻”(ID:HealthInsight)
美国科学家在2013年研制出来的万能抗癌药,是一种抗体药物,能够阻断癌细胞中的CD47蛋白质,并且还能攻击癌细胞。
唐伯走近说:“这个药,真能治癌症?”
在《花了 1 千多,赔了 54 万!这个案例值得深思》中,患者多次手术总费用 70 万,医保只报销了15万,其余剩下 55 万需要由个人承担。
另外,关于医保目录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提醒一下:
中国RET融合/突变阳性癌症患者迎来新治疗选择。近日,信达生物(01801.HK)宣布,塞普替尼(商品名:睿妥)在中国商业化上市。这意味着,自上市之日起,塞普替尼将面向全国供药。
“作为公司第二款商业化的小分子TKI(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塞普替尼丰富了TKI产品管线,扩充完善了信达在肿瘤领域的产品布局,加深了信达和礼来的商业化战略合作。”信达生物方面对时代财经回应称。
随着塞普替尼上市,信达生物的商业化管线扩充至8款产品。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信达生物营收为22.40亿元,同比增长15.3%;但净亏损为10.85亿元,较上一年同期的亏损6.77亿元进一步扩大。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则显示,包括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达伯舒)在内的七款产品总收入约10亿元。
目前,信达生物暂未披露塞普替尼的官方售价。但据“医伴旅”官方微博,塞普替尼在已经上架销售的部分药店公开零售价(不考虑优惠赠药等福利)为80mg*56粒/1盒 32833.5元。
短短7个月的时间,塞普替尼完成了商业化第一阶段。
“信达生物致力于开发出FIC和BIC(Best in class,同类最优)的分子,目前我们已经搭建并完善了药物开发平台,并且逐步交付分子进入临床,为公司长期管线积蓄力量。”信达生物方面称,“除了不断提升自身研发实力外,商务合作是信达另一项重要的发展策略,也是我们的优势领域之一,在过往11年已经与国际大药企以及国内外Biotech企业共达成二十几项的战略合作。”
2018年6月,基石药业(02616.HK)与Blueprint Medicines达成独家合作协议,获得全球另一款高选择性RET抑制剂普拉替尼(商品名:普吉华)的大中华区独家权利。
2021年3月,普拉替尼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适应症为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的RET基因融合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普拉替尼因此成为第一款在中国获批上市的高选择性RET抑制剂。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基石药业的普拉替尼和另一款药品阿伐替尼总销售额达1.63亿元。2022年上半年,普拉替尼、阿伐替尼以及新上市药物艾伏尼布总销售额为1.61亿元。
进展最快的两款分别由广药白云山(600332.SH)和润石医药研发。其中,2022年5月29日,白云山用于治疗RET融合或突变的晚期实体瘤的BYS10片获美国FDA批准进行临床试验,目前在国内已经进入临床II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