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会导致性无能吗,以及癌症会性功能减退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导语: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我们越来重视健康,公司定期组织员工体检,我们定期去医院做身体检查,以确保能够健康地活着。可你有没有想过,健康测试本身是否健康?有些测试真的有必要吗?比起体检,我们是否还有更好的方式能够健康生活呢?
【全文篇幅较长,一目十行者用时2分钟,
文末亦有总结整理♥愿君安好】
确实,我们知道通过体检能知道自己是否健康。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人进行健康检查,希望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和健康隐患,从而及早进行干预。
却鲜少有人思考过,这些检查真的有帮助吗?检查的过程中会否涉及伤害身心的程序?如果你从外表看起来很健康,真的还需要检查体内情况吗?
BBC医学节目主持人Michael Mosley 决定亲身进行一系列的健康检查,来探索哪些检查是真的有用的,哪些不值得花钱!
第一项、心脏评估Michael选择进行的第一个体检项目是心脏评估,他想知道,在接下来的十年间他突发心脏病的几率有多大!据Michael介绍之所以首选这个项目,是由于他的爷爷和老爸都死于心脏病,家族病史比较糟糕。
接下来的检查和求证过程Micheal将会辗转三处,向我们展示这一健康检查背后可能隐藏的危机。
1、辛普森健康中心
Michael在这进行了一系列与发病风险因素相关的检查: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和血液检查
这些相关风险因素的认识和数据来源于弗雷明汉医生对几个家族进行的长达六十年的研究。这些“科学小白鼠”们大约每四年就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大量的心脏检查,从头到脚,从生理到心理。
他收集的这些数据,改变了我们对心脏病的认知。二战后不久后开始参与研究的志愿者有些都已经历经三代了,第一批仍活在世上的志愿者有的也已经107岁高龄了
测试之后,医生综合分析Micheal的患病风险为:11%,一个勉强跻身低风险群体的数据,Micheal有些惊讶。像大多数医生那样,Micheal的医生同样建议他服用药物来降低风险。
与此同时,当医生把Michael的家族病史(一般指50岁前心脏病发作)、糖尿病、吸烟等其它因素加上去综合分析时,风险立马成倍增长,达到了50%以上。
2.私人诊所:欧洲健康扫描中心
做完测试之后的Micheal心情沉重。为了知道更加准确的几率,Micheal打算做进一步全面细致的检查:心脏CT扫描。
与“风险因素”评估不同的是,前者没花一毛钱后者却价格高昂,大概600-1000英镑(折合人民币5300-8800元)
那么这些测试是否物有所值呢?
测试时的扫描会带来小剂量的辐射,Micheal说,如果你毫无症状却又想做这样的扫描,这是一个值得仔细考虑的影响。(大家伙儿都是天天坚持玩手机的人了,这点小辐射洒洒水啦♥)
扫描结束后,医生告诉Micheal他的动脉上有一处软斑块沉积(会堵住血管),致命的东西。这玩意儿的发展无法预料,能让看起来啥事也没有的人,突发心脏病去见上帝,45-50岁的中年人高危!
(好家伙,医生这一顿神解读的操作硬是把Michael给吓蒙了!)
完了以后这医生又判断不出来Micheal患病风险几率的大小,这仪器看着得劲却感觉挺鸡肋的啊
知道了体检结果之后,Micheal离开了医院,比预期糟糕的情况让Michael内心慌得一匹,简直想爆粗口!
我们知道,这样的健康检查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它们非常依赖于操作者和解读者的技能。医生如何解读检查报告,对患者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我们这些非医专业的普通人眼里,医生的话举足轻重。
我记得今年三月份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妈妈说她感觉胃不舒服(在胸骨最下端膈肌的位置附近)。当地的医生说怀疑是肝硬化,建议去市区医院检查!那天我们全家都吓坏了。第二天赶忙带着妈妈去了市区的医院,医生望闻问切并没有判断出个所以然来,于是我们前后进行了四五项检查,胸透、B超、血常规、胃镜检。
在医院里折腾了一整天之后,医生给出的结论是:轻微胃炎和窦性心律不齐(不严重那种),其他一切正常。医生建议吃药,我们同样纠结了很久,最后还是开了很多的药回去,求个心安。
是药三分毒,但是在医院里很多医生的建议都是开各种各样的药吃就好了,这些情况是否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呢?
3.爱丁堡
两个医生都不约而同地给了相同的建议,吓了这么一哆嗦,Michael两个星期都没好过。但这个检查是及时给Micheal带来了警告,还是只给他带来了不必要的焦虑呢?
Micheal最后到爱丁堡寻找这方面的专家——马克·德威克医生的帮助,想知道他如何看待这份检查结果。(这医生长得挺帅哈哈)
马克·德威克医生是心血管影像方面的专家,英国心脏基金会成员,他的团队已经扫描过数千位有严重心脏病的患者。
与前两位医生的看法稍微不同的是,马克医生觉得这并不需要过分担心,大伙在Micheal这个年纪的都有这种毛病,但人并不担心,该吃吃该喝喝
马克医生指出,除了知道自己的风险因素评分,这些检查啥卵用也没有,即使是一样的建议:改变生活方式或者服药。
按照以往的经验,知道这些检查结果虽然会短期内影响人们的行为,比如开始健身,但是大伙也就这两天头脑发热折腾下,大多数人都坚持不下来的。吹着风扇吃西瓜它不香吗?
被马克医生一顿贴心操作,离开的时候,Micheal彻底心安了。综合三位医生给他的建议,最好的做法都是:服用药物,无需太过担心。
三个医生大致相同的结果。也许心脏扫描对真的患者或高危人群来说很重要,但是对无症状的人来说,是否必要他觉得并不确定。
值得深思的是,我们真的需要为此支付如此高昂的检查费用吗?这值得你去承受可能会带来的焦虑吗?给自己吓个半死整天提心吊胆?
癌症,是一个人人都闻之色变的疾病,相关的检查方法有很多,但它们有多大的用处呢?Micheal决定一探究竟。
乳腺癌筛查项目
全世界很多的国家都有提供这样的检查,这个项目的实施使得英国每年死于它的女性人数减少了大约1360人。然而这个筛查计划其中最大的缺陷之一就是:过度诊断。
皇家全科医学院的前校长艾奥娜·希思医生认为筛查项目功不抵过,因筛查项目受到伤害的人远远高于获益人群,女性会因为被过度诊断而承受极大的伤害:切除、放疗、化疗以及心理压力,最终死于其他的原因。而相关调查报告也指出,女性的这个比例是10:1。
“你应该做,因为它们对你有益。”
我国也有本着为促进女性健康理念出发而开展的公益活动:两癌筛查和红丝带行动(乳腺癌、宫颈癌)。检查结果没什么的人认为:做了挺好的,让人心安。可是谁又想过那群被判定有风险的人呢?
前列腺癌
过度诊断的论战,在有关前列腺(男性体内膀胱下方的腺体)癌方面争论的更加激烈。在美国,数百万的男性被鼓动做了检查前列腺癌的PSA测试。
PSA测试是一项血液检查,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泌尿科教授理查德·埃布林的研究作为基础,原本仅用来跟进已经存在的肿瘤。但是上世纪90年代,人们开始将它用于筛查。
但后来医学院的一位教授很快意识到,这些检查出来的癌症可能永远不会给患者带来任何威胁。但是当时很多的男性接受了这项不仅没必要,反而极具毁灭性副作用的手术导致了性无能且失禁。
埃布林教授对此感到震惊,认为太冒进了,花费了600亿美元,过度诊断并过度治疗了上百万男性。Micheal的父亲也是因此导致的失禁和阳痿,最后死于心脏衰竭。
而在剑桥阿登布鲁克医院,有一群老头就心大得很了,就不管它。即使这群老人的家人曾经强烈要求过必须治疗,但这群老大叔就不。而事实是,他们活得很好。
美国也曾对被确诊患有前列腺癌的人进行过长达十年的跟踪研究,发现随机分配的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十年后整体的存活率并没有差异,并且更重要的是,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低风险患者能从治疗中获益。听到这个消息的治疗组估计要哭晕过去吧!
Micheal花了125英镑在一家公司进行了基因检测,反馈回来的结果告诉Micheal的,却是
一些他本身知道的情况:比如乳糖耐受、眼睛颜色以及芦笋代谢物检测风险较高;
一些非常不准确的定论:非常擅长短跑。Micheal说这完全不符合;
一些变异基因遗传给后代的几率,对有家族病史的人在寻找配偶方面比较有用;
以及部分上锁的报告,关于患某种特定疾病的概率。比如目前并没有根治手段的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的风险
深思熟虑过后,Micheal并没有打开剩余锁定的报告,他说:这个潘多拉的盒子我无力控制,不适合打开,这可能会让我跌入黑暗的深渊。
而我们国家一些相关机构现在开展的基因检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孕前检查中的,包括常规染色体计数及核型分析;另外一类是基因罹患风险预测,包括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急性心肌梗塞等疾病。
就后者来说,如果我们无力去改变基因,那么是否有必要因此而给自己带来沉重心理压力呢?
固然,定期的体检、健康测试等能让我们走在疾病的前面,但同样为我们带来了一些也许本来不必要的担心,而我们得背负着这种可能度过余生。
作为一个健康人,这种“可能”打破了我们身心的一种平衡,就像在一杯清水里滴落了代表着恐惧的墨汁,它再也不能被分离出来了,这些恐惧墨汁永远恐吓着健康人,只是因为医生说的那10%的患癌风险。
所有的检查都有风险,需要我们自己去权衡利弊,再做出是否进行检查的决定。但在检查之前,我们更应该知道,比起执着于那一点可能性,良好的生活方式也许更能让我们过上健康的生活。
也许有人要问良好的生活方式究竟能够带来多少的好处?如果减肥,能减少多少患糖尿病的风险?
在纪录片最后,为了给出定量的数据,研究者们对卡菲利镇2500名男性的生活方式进行了长达35年的跟踪调查,最后的结果表明:
多加锻炼
健康饮食
控制体重
不要抽烟
适量饮酒
只要做到以上至少4条,就能延缓老年痴呆7年,减少70%的患心脏病或中风的几率,并可能延长你6年的寿命。
你会更愿意选择哪个呢?是每年定期的体检还是改变生活方式呢?
我是@碳水加餐,营养健身你的避坑指南!
欢迎评论分享转载给您关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