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我对癌症患者讲实话,以及癌症白细胞会高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你了解癌痛吗?
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癌痛每天都在影响无数癌症患者的生活。
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700万左右癌症患者,每年约有160万新增的癌症患者,每年因为癌症死亡的人数高达130万。
在这些癌症患者中,癌痛发生率高达51%-62%。百分之七十的晚期癌症患者表示,癌痛是最主要的症状,剩下百分之三十的患者同样也面临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
难以缓解的癌痛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癌痛控制与患者生存期息息相关。
癌痛到底有多痛?癌痛,不只是晚期癌症患者才会面临的痛苦,一些早期癌症也会产生癌痛,这与癌症本身有关系,也可能是治疗引起的。
“癌症有多痛?”有个患者曾经向人们说出这段话:“癌痛那种疼痛,无法用言语形容。感觉一会有刀子在肚子里割,一下一下,疼得入心入肺,一会又感觉像千万条虫子钻进身体,又麻又酸。死亡是一瞬间的事情,癌痛却是没完没了,说实话,我真的不想活了,真的太疼了!”
痛到想死,并不是一个癌症患者产生的念头。
曾经有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得了鼻咽癌,因为癌痛,他抱着自己的头,一次又一次地向床上撞去,疼痛难忍。小伙子的母亲不知道该如何缓解儿子的难受,只能用手垫着床,护着儿子的头,一边默默地流下眼泪。医生说,他的癌痛是缘于肿瘤入侵神经造成的。
之所以出现癌痛,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肿瘤本身导致。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肿瘤的不断增大,会导致临近的脏器被压迫,甚至侵犯神经骨膜,从而引起疼痛;肿瘤细胞还好入侵皮肤或软组织,导致出现浸润和转移,使正常的组织被破坏,从而产生剧烈的癌痛。此外,患者的粘膜腔出现黏连,也会引起癌痛。
二是治疗引起癌痛。治疗之所以会引起癌痛,主要有这几个问题:首先是做完手术后,患者的切口疤痕和神经损伤,会引起癌痛;其次是患者接受化疗后,很可能出现栓塞性静脉炎,导致癌痛出现;此外,放疗后的局部损伤,也可能引起癌痛。
除了这两个原因,做骨髓穿刺、活检或是心理因素,都可能引起癌痛。
难以忍受的癌痛,有没有办法缓解?吃止痛药是许多患者缓解癌痛的常用选择,尤其是癌痛刚出现的时候,可以选择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止痛药,如果这些药物还不能缓解时,也能选择打吗啡等强效的止痛药。
对于腿部神经受侵犯后引起的痛麻,用热水敷、按摩等方式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
“不能一出现癌痛,就吃止痛药。”许多患者在一开始出现癌痛时,都只能强忍,他们认为药物虽然能止痛,但副作用也不小,而且还会成瘾。
临床上止癌最常用的就是“三阶梯止痛法”。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理事长秦叔逵教授就说到,是药三分毒,止痛药也不例外,但只要遵医嘱用药,一般不会引发药物毒性。对于是否成瘾,也有不少研究给出数据证实,阿片类大概只有万分之四会成瘾,大部分患者只要循序渐进地服用,基本不会成瘾。
当出现癌痛时,除了吃药,心理上的护理非常重要,对于患者来说,病情引起癌痛是一方面,心理上的恐惧和绝望也会加重癌痛程度,此时为患者提供支持和帮助,能够有效缓解癌痛。
对于轻度癌痛患者,可以通过按摩或热敷,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来缓解痛感。
面对癌痛,患者生不如死,到底应该何去何从?无数癌症患者备受癌痛煎熬,他们生不如死,他们宁可放弃活下去的希望,于是,许多人想到了安乐死。
实际上,只有荷兰、瑞士等部分国家将安乐死合法化,在中国,安乐死还未合法化,这对于一些饱受癌痛折磨的患者来说,似乎是“雪上加霜”。
不过,如果癌痛是由于治疗带来的,或许,放弃治疗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临终关怀对晚期癌症患者来说,显得非常重要,其中,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减少患者的痛苦,采取能够维护患者尊严的治疗方式。
癌痛使他们生不如死,而临终关怀希望给予他们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其实,对于患者本人而言,与其饱受癌痛折磨,不如安逸地、开心地走完最后一程。
你平生觉得最痛的是什么?参考资料:
1.谢晓.癌痛不忍——癌痛到底有多痛[J].《家庭医生》,2016(8期):8-10.
2.赵庆英.晚期癌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1(08):24-25.
3.《癌痛有多痛?没痛过的人永远不知道。》.小强.2018-08-2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当被确诊是癌症的患者的时候,大多数的患者一边是处于绝望的情绪,一边则想倾尽所有来治疗自己的疾病,但是在医生的方面究竟是怎么看的呢?一位肿瘤科医生的自述:癌症患者永远不明白的真相!
这是一位肿瘤科医生的自述,关于医院治疗的一些事实,关于癌症的真实看法。看完后发现,癌症其实并不可怕,和其他疾病一样,需要正确对待,而有时候是我们自己害死自己或亲人。
2009年,毕业后,我幸运地成为某省某三甲医院肿瘤科的医生。
工作第一天,我穿上白大褂,和主任一起查房。查房一上午,共有40多个癌症病人,他们病情各不大相同,相同的是,对我们的话都言听计从。
癌症患者永远不明白的真相!
1
有一天,我接诊了一个肝癌晚期的老人。看他的影像片子,癌细胞已经全身转移,没有治疗价值了。再说,从老人的穿着来看,家境并不太好,更没有必要白花钱了。
出于好心,我把老人的女儿叫到办公室,建议她放弃治疗。老人的女儿放声大哭,伤心地把老人带走了。不料,一个多星期之后,我意外地发现老人竟然被收住院了!
后来护士长告诉我,老人回家后不甘心 “等死”,把自己的房子卖了30万,又挂了肿瘤科的一个专家号求治。护士长还悄悄告诉我:老人还在病房里说你医德不行,自己没本事治他的病,就让他回家等死!
2
这件事没过几天,病房就住进一个患前列腺癌的离休干部,癌细胞也已经转移腹腔了。有了前面的教训,我试探性地找他的妻子谈话:我建议用相对好一点的药物,因为这样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我的话音未落,他的妻子就鸡啄米似点头,“什么药好就用什么药,我舍得给我们家老张花钱!”虽然都用了最好的药,但最后老人在病房里住了两个月,共花费了40万元,最终还是去世了。
我心里自觉愧对老人,可是家属办完后事,竟专门给我送来一面锦旗,说我把病人当亲人,努力提高了癌症晚期病人的生活质量。
3
更加可笑的是,有一回一个肺癌术后病人,已经70多岁,早期肺癌,即使不做化疗也可以长期生存。不料,我好心告诉他可以保守治疗的时候,他却质问我 “癌症手术后化疗放疗是常规治疗,如果听你的保守治疗,我的癌症复发了你负责?”
其实,化疗有很大的副作用,尤其是对这种年老体弱的癌症病人来说,副作用更是致命的。勉强挺过4个月疗程的化疗,老人的免疫力就急剧下降,肺癌也随之复发,并出现了脑转移。在家属的强烈要求下,我们又给老人再次手术,结果导致了更大范围的肿瘤转移......如此折腾了一年多,老人最终在痛苦中离去!
癌症 ≠ 绝症
癌症≠绝症,癌症患者第一要冷静、科学的对待自己的疾病,不要病急乱投医,焦急、恐惧,都有害无益。
我看过许多医生认为必死无疑的癌症病人,也看了很多关于癌症病人存活的研究,有的都说是晚期了,医生给判断没多少时间活了,但二三十年活得好好的。有的癌肿还在,有的癌肿消失。
很多人认为得了癌症都要采用手术切除,但很多人手术后复发更快。当然不排除有的癌症患者切除后没有再复发。然而,谁也没有办法证明这是切除的疗效。
不过,手术前必须极其慎重斟酌。既然癌症是细胞中癌基因变异,手术只能切除生癌的部位,不能把癌基因变异的原因切除掉,过去有的人认为术后复发或扩散是因为手术做不干净是不对的。这是因为病人受手术的损害,术后之所以复发,甚至使癌细胞更快生长,是因为降低了生命自组织的抗癌的能力。
有些癌症是可能自愈的
身体对全身细胞的管理,也像我们政府的管理。不管癌症是大是小,是如何厉害。人只要活着,生命的自组织能力就会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拼搏。
健康,是因为自组织能力有序;得了癌症,是因为自组织能力失序。不管如何失序,自组织能力还是在努力恢复有序化。因此,有的癌症,虽已被宣布为后期,被认定为不可挽救,后来竟然奇迹般地消失,就是这个原因。
以平常心看待癌症
认识癌症是一种慢性病,从医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对许多癌症患者,起到了安慰的作用。这种安慰,不是欺骗,符合科学,符合实际。
著名肿瘤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何裕民说道:“工作中遇到很多病人,没查出癌症之前一切都好好的,当得知自己得了癌症,身体反而一天不如一天。”
何裕民介绍,临床至少有两三成的病症患者是死于严重的心理休克和极度的恐惧、悲观、绝望等恶劣情感的;也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欠佳,主因是精神情感不利于肿瘤的治疗与康复。此类例子也是屡见不鲜。临床观察表明,天天神叨叨的,惶恐不安,时时惦记着是不是转移复发了,一有风吹草动就茶饭不香、寝食不安者,既怕查体、又怕不查有麻烦的患者,复发率和转移倾向均大大高于情绪相对稳定的其他癌症患者,复发率的差异率可大于40-50%。
“前几年,我接诊了一个上海著名中学的德育老师,患了胃癌,3年间治疗、护理的都不错,年前去做复查,自我感觉良好,各项指标均正常。”
“但他去B超室检查时,做B超的年轻医师,一边做一边说“你这个病很容易复发转移”。之后这位医师在肝内发现了有异常回声,就直截了当地告诉患者:“你肝内可能转移了。”这位老师愣了一愣,一声不响地走了。回到家后,没过几周就走了。”
当患上癌症之后,很多患者处于绝望的挣扎的边缘,而且大多数的患者死因并不是在于癌症本身的严重性,而是情绪并导致病情恶化,也就是被癌症吓死的,所以当检查出来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相信医生科学的规范的治疗,是可以延长寿命的。